❶ 我國體育運動歷史悠久,為何體育一詞1897年才出現
從蹴鞠開始、直到射箭冰滑等自娛運動的不斷興起,我國體育事業發展自古便擁有非常深遠的歷史,但非常奇怪的是,體育一詞卻遲遲沒有在中國出現,而從現今還留有的資料來看,“體育”一詞並不是由中國開始流傳,它的始發來源於日本,隨後多年才在中國得到廣泛推廣。
現今的中國體育事業已經非常完善且發展勢頭良好,我們擁有非常強悍的運動隊員及齊備的運動訓練體系,不僅如此,現在的體育概念也從專業訓練隊轉向了平民百姓,大眾開始自發鍛煉身體,強身健體,體育概念現在中國已經是非常重要的發展事業了。
❷ 國內體育的發展史對人們有什麼幫助哪些人做出了重大貢獻
國內體育的發展對人們的幫助:
第一,鍛煉身體、提高人民身體素質。國內外舉辦的各種體育賽事會通過電視媒體轉播從而帶動國內民眾熱愛體育運動、參加體育運動。隨著體育運動的普及、運動量的增加必定會提高民眾的身體素質,身體素質的提高不管是對國家還是對個人都有益無害的。
第二,促進國際同行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民族自豪感。我國運動員登上領獎台拿到獎牌那一刻是光榮的、激動的、自豪的,這種光榮屬於運動員自己,但是更屬於祖國。這對增加民族自豪感、提高國家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❸ 中國歷史有多久遠
這要看什麼標准來說的。
如果按照現在教科書和國際認可的話,我們的歷史大約從周朝開始計算,因為夏朝沒有給力的證據能證明夏朝的存在。
而如果根據我國的說法的話,那麼我們的文明歷史要從夏朝開始計算。
而根據我國神話傳說的話,我國的歷史要從盤古開天闢地開始計算。
所以從國際認可的角度來說,我國的歷史大約就是四千多年。
從我國的說法角度來說,我國的歷史是五千多年。
從我國神話傳說的角度來說的話,我國的歷史應該追溯到3萬年以前。
❹ 中國體育歷史
中國體育組織?
是不是這個?
【國家體育總局】
國家體育總局,英文名稱為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其前身是1952年11月成立的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1998年3月24日改組為國家體育總局。
其主要職責:
(一)研究制定體育工作的政策法規和發展規劃並監督實施。
(二)指導和推動體育體制改革,指定體育發展戰略,編制體育事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協調區域性
體育發展。
(三)推行全民健身計劃,指導並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准,開展國民體質監測。
(四)統籌規劃競技體育發展,研究和平衡全國性體育競賽、競技運動項目設置與重點布局;
組織開展反興奮劑工作。
(五)管理體育外事工作,開展國際間和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及澳門、台灣地區的體育合作與交流;
組織參加和舉辦重大國際體育競賽。
(六)組織體育領域重大科技研究的攻關和成果推廣。
(七)研究擬定體育產業政策,發展體育市場;制定體育經營活動從業條件和審批程序。
(八)負責全國性體育社團的資格審查。
(九)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國家體育總局下設辦公廳、群眾體育司、競技體育司、體育經濟司、政策法規司、人事司、對外聯絡司、 科教司、 宣傳司、機關黨委、紀檢組和監察局、離退休幹部局
國家體育總局的直屬單位:
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射擊射箭運動管理中心,自行車擊劍運動管理中心,水上運動管理中心,舉重摔跤柔道運動管理中心, 拳擊跆拳道運動管理中心,田徑運動管理中心, 游泳運動管理中心,體操運動管理中心,手曲棒壘球運動管理中心,足球運動管理中心,籃球運動管理中心, 排球運動管理中心,乒乓球羽毛球運動管理中心,網球運動管理中心,小球運動管理中心,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棋牌運動管理中心,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健身氣功管理中心,登山運動管理中心,汽車摩托車運動管理中心,
還有:社會體育指導中心,機關服務中心,財務管理和審計中心,訓練局,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青島航海運動學校,湛江潛水運動學校 ,安陽航空運動學校, 秦皇島訓練基地,體育科學研究所運動醫學研究所,中國體育報業總社,北京體育大學 ,體育文化發展中心,體育信息中心,對外體育交流中心 ,人力資源開發中心,體育器材裝備中心,體育彩票管理中心 ,體育基金管理中心。
現任局長:劉鵬
參考資料: 網路
❺ 中國體育發展的近代史
前言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歷經長期挫敗,面對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瓜分掠奪的嚴重危機,中華民族亡國滅種的憂患意識深入人心。當時一批政治改革家推動改革的首要目標,就是積極探求中國積弱不振的根源與如何救亡圖存的有效途徑。正是在這樣的社會文化背景下,中國近代體育開始產生和發展。中國近代體育只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在這100多年裡,西方體育開始傳入中國,並逐漸得到普及與發展;在這100多年裡,中國傳統體育在不安定的環境中艱難地奮進;中國體育在這兩大不同體育體系的相互排斥與相互吸收中走過了它的近代發展歷程———留給人們的是一部恢弘而艱辛的近代體育發展史。毫無疑問,體育不僅僅指向個體,它更包含著豐富的社會意義,包涵著特定時代人們的社會價值觀和理想追求。中國的近代體育所包含的意義已經遠遠超越了體育自身,我們要把近代中國體育放到一個更為開闊的、更為深遠的歷史背景中加以研究。對積貧積弱的近代中國而言,體育更是承載了國人對於民族復興之渴望,體育的發展在一定意義上甚至是國家強盛和振興的象徵。因而,我們不能僅將注意力放在1904年《癸卯學制》以後學校體育制度沿革、體育政策法令的頒布以及個別教育家的體育思想等具
❻ 體育的發展史
體育發展史指的是體育運動發生、發展的歷史過程。通過對體育活動歷史的考察和研究,可進一步認識體育發展和演變的客觀規律。
❼ 中國體育史上的十大超巨,你知道什麼
體育事業的發展與成績,是國家軟實力體現的重要部分。
除了凝聚世人,促進友誼之外,競技性很強的體育也是戰場。
體育的成績,是一個國家在世界表達自我,贏得尊重與地位的途徑。
風起雲涌,中國能在短短數十年的時間之內,從體育弱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的體育強國,少不了無數好男兒在訓練場上付出的汗水。
那麼,綜合項目的受歡迎程度、運動員本人的成就和對中國體育事業發展的推動力,又有哪10位男性運動員,在中國體育史上的T1梯隊,堪稱「超巨」呢?
1、姚明
姚明是中國最具影響力且最知名的中國運動員,沒有之一。
無論是品格還是球技,球員時代的姚明都無可挑剔,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就是最佳的見證。
場上之外,姚明在場外的影響力是現象級的,他幾乎以一己之力提升了中國籃球在世界范圍的關注度和影響力。
姚明的意義,同樣是超越了體育本身。球員身份之外,姚明是多年以來增進了中外之間的體育和文化交流的橋梁。以運動員的身份入選世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人,就是這觀點的最佳佐證。
然而,在國家需要的時候,能當橋梁的姚明,同樣能當堅固的長城。
運動員時代,姚明多次帶領中國球隊參加了包括北京奧運會在內的世界性大賽。為取得過優異的奧運成績,姚明不惜賭上自己未來的運動生涯。退役後,姚明積極投身於中國籃球事業的建設中去。為了競選籃協主席,姚明不惜推掉所有的商業合同,這是何其的熱愛與純粹。
在中國籃球青黃斷檔的黑暗期,在莫雷事件的發酵後,籃協主席姚明肩膀上的壓力有多大?筆者實在難以想像。
❽ 中國體育史上有哪些振奮人心的時刻
第1位:許海峰奧運奪首金許海峰是註定要載入歷史的。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重返奧運會舞台,派出了1支超過100人的團隊。在那屆世界盃上中國代表團獲得了15金8銀9銅的成績,震驚整個世界。外國人驚嘆,中國運動員的實力原來是頂級的,中國人呆了一個世紀的“東亞病夫”的帽子,徹底被甩掉。而這其中,許海峰獲得的奧運會第一塊金牌絕對是非常有意義的,它不僅是中國射擊隊的突破,也是整個中國體育的突破,他翻開了中國體育歷史嶄新的一頁,許海峰的名字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許海峰奪取奧運首金,振奮了人心,激勵了一代人。
2001年成功出線,是至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闖進世界盃,2002年世界盃中國男足1球未進,三戰全負,但是球迷們沒想到這已經是中國男足最高光的時刻了,很難被復制,現在的中國國家隊的實力,比02年的國家隊差得越來越多。
❾ 中國體育史(輝煌成就)
1894年6月23日,在法國巴黎舉辦的"恢復奧林匹克運動會代表大會"上,正式成立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顧拜旦在第五屆奧運會上發表了他的著名詩作《體育頌》。 奧林匹克憲章明文規定,奧林匹克運動宗旨的內容是:使體育運動為人類的和諧發展服務,以提高人類尊嚴;以友誼、團結和公平競賽的精神,促進青年之間的相互理解,從而有助於建立一個更加美好的和平的世界;使世界運動員在每4年一次的盛大的體育節日--奧林匹克運動會中聚會在一起。 《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國際奧委會的正式語言是法文和英文,因此要求國際奧委會委員必須能講英語或法語。近年來,又增加了西班牙語、俄語和德語,這5種語言為公用語,在會議上同聲傳出。國際奧委會的文件包括奧林匹克憲法章在內的重要文件,如遇英文本法文本有出入之處, 則以法文本為准 奧林匹克運動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強"。這個格言是顧拜旦的一位老朋友亨利-馬丁·狄東1895年提出的。 現代三級跳遠是田徑運動中發展較晚的一個項目。盡管在公元前200多年的時候,在克爾特人的運動會上就出現過用同一隻腳連續三次跳躍的三級跳遠比賽。中世紀的歐洲也有一些國家出現過三級跳遠比賽。公元1465年和1472年在蘇黎世舉行過三級跳遠比賽,對獲勝者頒發了獎品,但直到此時還沒有正式的比賽規則。 現代三級跳遠運動,18世紀起源於愛爾蘭和蘇格蘭,仍然採用單腳三級跳;但在德國出現了交換腿的跳躍方法(左腳-右腳-左腳或右腳-左腳-右腳)。 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上,男子三級跳遠被列為正式的比賽項目,並成為首屆奧運會上的第一個決賽項目。冠軍被美國選手康諾利獲得,成績是13.71米。 第二屆奧運會上,三級跳遠的成績就突破了14米。但是從第二屆開始,直到第九屆奧運會,三級跳遠的成績發展極為緩慢。 1960年,波蘭選手施密特第一次在比賽中突破17米,盡管他在1960年、1964年連續兩屆奧運會上都獲得了金牌,但在奧運會上他從未超過17米。這個榮譽被前蘇聯選手薩涅耶夫得到,在此後的連續三屆奧運會上,他以17.39米、17.35米、17.29米的成績確保了自己的冠軍地位。 17米紀錄在奧運會上一直保持了六屆,直到1992年巴塞羅那第二十五屆奧運會上,美國選手康利首次突破了18米 一次不缺席參加了各屆夏季奧運會的國家只有4個:澳大利亞、希臘、英國和瑞士。 1920年,第7屆奧運會在比利時的安特衛普舉行。力了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協約國將士,經組委會討論通過,在會場中點燃焰火,以象徵和平。當絢麗的焰火燃起時,場面極為壯觀庄嚴。力了發揚奧林匹克的精神,傳播友誼與和平,1928年奧委會通過決議,正式規定在開幕式上耍舉行隆重的儀式,點燃聖火台上的火炬,以火炬燃燒與熄滅象徵開幕與閉幕。同年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市舉行的第9屆奧運會上即執行了這一決議。當時按照古代奧運會的傳統在希臘奧林匹克山上用凸鏡點燃聖火火炬,途經希臘、南斯拉夫、奧地利、德國而進入荷蘭,最後在開幕式上按規定的時間進入阿姆斯特丹的會場,點燃了聖火塔上的火焰。在第11屆德國柏林奧運會時,正式用人進行接力傳遞的方式來迎送火炬,人們認為運動員用接力跑的方式來迎送火炬,有利於擴大奧運會的影響,傳播奧林匹克的精神,以後的奧運會一直沿用此法。 現代奧運聖火傳遞是從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開始設置的。 早在古代奧運會上,持火炬賽跑就是希臘人祭祀儀式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項目。1934年,國際奧委會雅典會議決定,恢復古代奧運會的聖火儀式。從那以後,在每屆奧運會期間,從開幕日期到閉幕式為止,在主辦城市的主體育場都將燃起奧林匹克聖火。該會議還規定,奧運火種必須來自古希臘奧運遺址———奧林匹亞,採取火炬接力方式從奧林匹亞傳到主辦國,以此來象徵現代奧運對古希臘奧運精神的承傳。 1936年7月20日,在奧林匹亞舉行了隆重的火炬點燃儀式,12名身著希臘民族服裝的少女,在樂曲伴奏聲中點燃了第一支火炬,隨後正式開始了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火炬接力。火炬由希臘開始,整個行程共3075公里,於8月1日抵達柏林運動場的開幕儀式,它成為古代奧運理想傳播的象徵。從這屆奧運會開始,火炬接力便成為奧運開幕式前和開幕式上的傳統習俗。 1948年,在英國倫敦舉行的第14屆奧運會上,已有兩個孩子的荷蘭「媽媽選手」法蘭西娜·布拉克爾斯·科英創造了奇跡,一舉奪得4枚金牌,使參加本屆奧運會的其他運動員黯然失色,許多體育史學家甚至把本屆奧運會稱為「科英奧運會」。 現代奧運會的會旗上有一組五環標志,5個圓環分別為紅、黃、藍、綠、黑5種顏色。這個標志是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上,由顧拜旦提議設計的,5種顏色分別代表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和大洋州五大洲.
❿ 中國的體育項目最早是什麼時候
摔跤基本上是沿著角力、角抵和相撲、摔跤這幾個形式發展過來的,最早起源於古代「蚩尤戲」,「蚩尤戲」是為了紀念與黃帝逐鹿中原的蚩尤而在北方流行的一種民間的競技活動。
到了東周時期,角抵戲比較普及,特別是北方少數民族中非常多見。考古工作者在陝西發現了一件銅牌,上面就有兩個人在摔跤角抵的畫面,這是比較典型的。在《史記?李斯列傳》里也曾經記載秦二世胡亥在甘泉宮觀看角抵的情景,所以角抵從東周一直到秦代還是比較普遍的。
到了漢代,由蚩尤戲發展過來的角抵的形式,有很大的文化意義。當時有一出戲叫《東海黃公》,這個戲的大概意思,就是黃公的父親被老虎吃了,黃公為了報仇,跟老虎進行相搏,就是角抵。這跟前面講的蚩尤戲,是一個體系發展下來的,而且它在表演性質上佔有很大的一部分因素,具有很大的文化內涵。可以說後代戲劇當中的武打,與它們的發展有很大的聯系,《東海黃公》可以說首開中國古代武打戲的先河。與此相關的漢代的角抵,也在各地有了發展,像出土於山東金雀山漢墓里邊的一幅帛畫,中間兩個摔跤角抵人物正在躍躍欲試,整個動作都很典型。
角抵經過戰國秦漢的發展,到晉代出現了另一個名稱,叫相撲。整個宋遼金元,它的發展佔主要地位,宋代的一部有關記載角抵的書,叫《角力記》,它是一個署名調露子的人寫作的。它把宋以前有關角抵的形式做了記錄,可以說是我國體育史上最早的一部著作了。宋金元發展出來的相撲有了很大的發展,這個時候它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正式比賽的,就像打擂台。這種形式,我們大家看過《水滸傳》的都知道,在《水滸傳》第七十四回的「燕青智撲擎天柱」,這個過程就是描寫相撲正式比賽的一種性質。
另一種相撲,是在表演場合進行表演的,它是給人看的,當時在東京,還有其他地方,在其他場合都有這種表演,而且表演的服裝基本延續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