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哪裡的早餐最好吃
一份美好美味的早餐,能給人帶來元氣滿滿的一天。
秦漢時期,吃飯是件很要緊的事。今天的人可能想像不出來,食物的種類是衡量一個人社會地位高低的標准。比如肉類,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吃的,“肉食者謀之”中的“肉食者”不是今天我們以為的愛吃肉的人,而是有資格吃肉的人。
一日三餐?那是不存在的。一日三餐的歷史比想像中的要短。南北朝之前一般都是一日兩餐制,日出而食,黃昏而食。當然這僅限於下層民眾,貴族士大夫一天想吃多少頓就吃多少頓。
直到隋唐之後,才普遍的實行一日三餐。在這之前,一般都是一天吃兩頓,這可能也跟糧食產量直接有關。
有人說:“所謂鄉愁,對南京人來說,就是一碗地道的大碗皮肚面。”大火燒水,大灶下面,大團的面條扔進去,大瓢的肉湯潑進來,金黃的皮肚、細薄的肉絲、鮮嫩的豬肝、豐潤的腰花抱成小團在鍋里“跳舞”,紅的番茄、綠的菜秧、黑的木耳、白的平菇歡快地在湯中“穿行”。
連湯帶面倒出來,撥幾勺火紅的辣油,淋幾滴噴香的陳醋,一碗味鮮料足的大碗皮肚面正式出爐。
廈門沙茶麵
沙茶麵的做法很簡單,面條放入笊籬下開水鍋燙熟,撈到碗里,隨自己的口味加入豬肝、豬腰、鴨腱、大腸、鮮魷魚、豆腐乾等輔料,最後淋上一直在大鍋里滾開的湯料,一分鍾之內一碗面就可上桌了。
重慶小面
小面是重慶市民唯一普遍接受的傳統麵食。狹義上,小面是指以蔥蒜醬醋辣椒調味的麻辣素麵。而在老重慶的話語體系中,即使加入牛肉炸醬,排骨等豪華澆頭的面條也稱作小面,如:牛肉、肥腸、豌豆炸醬面等。重慶人對小面優劣的評價的標准,最主要是佐料,小面的佐料是其靈魂所在。
肉夾饃
肉夾饃是古漢語“肉夾於饃”的簡稱。肉夾饃,實際是兩種食物的絕妙組合:臘汁肉,白吉饃。肉用臘汁肉,使用陳年老湯鹵制,極為酥爛,滋味鮮長,肥肉不膩口,瘦肉不柴不油。
夾肉用的饃須是特製白吉饃才正宗。饃香肉酥,肥而不膩,回味無窮。身居長安,隨處可見,不覺其可貴;人在異鄉,最勾魂的卻是這滿口留香的肉夾饃。
桂林米粉
米粉是廣西各地早餐的主力軍。各地米粉特色不同,而桂林米粉在快速簡便方面獨擅勝場。桂林人說,桂林米粉出了桂林就會變味。正宗的桂林米粉不但米粉講究,靈魂是鹵水,那是各家粉店的商業秘密。
相傳,桂林米粉起於秦代,是一種治病的“葯膳”。今天,桂林街頭的粉店裡,依然隨處可見米粉配著三花酒悠然過早的老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