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了解有關福建省的建寧這個地區的一些基本資料
建寧縣地處閩西北、武夷山脈中段,為閩江正源頭,縣境東接泰寧,南鄰明溪、寧化,西北與江西省廣昌、南豐、黎川毗鄰。 省道秀(莆田秀嶼港)里(建寧里心)線(原下甘線)、富(浦城縣富嶺鄉)下(武平縣下壩鄉)線(原建汶線)貫穿全境,縣城至邵武137公里、至武夷山227公里、至三明188公里、至南平254公里、至福州400公里、至廈門521公里、至南昌280公里。縣域面積171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214萬畝,耕地23萬畝。縣城設在濉城鎮,城區面積4.6平方公里(規劃面積7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和中、低山為主,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兼有大陸性山地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6.7℃,降水量1775.3毫米,無霜期243天。
現轄6鄉4鎮、共92個行政村、6個社區,總人口14.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1.46萬人,當地主要居住民族為漢族
建寧縣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是著名的「中國建蓮之鄉」、「中國黃花梨之鄉」、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商品糧和全省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縣,是南方重點林區縣,馳名中外的「建蓮」正宗原產地於西門蓮塘種子園。全縣有耕地面積23萬畝,主要農副產品有糧、蓮、種、果、菌、竹、筍、煙、茶等;有林地面積203萬畝,林木蓄積量豐富,森林覆蓋率79.2%。礦藏資源有金、稀土、鉀長石、雲母、鉛鋅礦、輝綠岩等10多種。河道總長1005.9公里,水利資源豐富。閩江源自然保護區現有野生植物182科390屬1032種和10個變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15種),野生動物418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5種)、有全國罕見的國家一級保護樹種南方紅豆杉、鍾萼木野生群落連片分布,極具科研保護價值。建寧還是原21個中央蘇區縣之一,具有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
近幾年來,建寧縣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閩江源、建蓮、黃花梨、鐃山紙業、孟宗筍業等品牌效應,大力實施「生態立縣、特色強縣、項目興縣、創新活縣」發展戰略,實現了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1、 經濟實力不斷增強。2004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4.37億元,比增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56453萬元,比增5.8%;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30779萬元,比增7.6%;第三產業增加值56507萬元,比增10.4%。
2、 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40.1:21.1:38.8。一是特色農業加快發展。以「三子」(蓮子、種子、果子)為主的特色產業鏈不斷延伸,2004年蓮子面積5.5萬畝;雜交制種面積2.5萬畝;以黃花梨為主的水果基地面積11.6萬畝。建成了年產10萬擔的烤煙基地。培育形成了以35萬畝速生豐產用材林和24.5萬畝筍竹兩用林基地。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8.9億元。現有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省級農牧業龍頭企業1家。二是工業總值不斷擴張。全縣已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8家,比上年增加12家,實現產值4.72億元,增長27%。初步形成了造紙和食品加工兩個特色產業集群,以福建饒紙集團、閩江源綠田實業、孟宗筍業、文鑫蓮業、興輝食品等為主的一批各具特色的龍頭企業不斷壯大。饒紙集團高檔薄型紙產銷居亞洲第一、全球第三,「閩江源」蓮芯雪茶被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評為保健食品;「孟宗」筍製品獲評福建省名牌產品;「山雪」商標獲福建省著名商標稱號。三是第三產業日益繁榮。2004年全縣邊貿成交額達8.15億元,個體經營戶7103家。有私營企業148家,比上年增加18家,累計注冊資金1.85億元。成立了縣果業協會、種業協會等中介組織作用,促進了水果、蓮子、筍竹、種子等大宗農產品營銷中介服務,邊貿、房地產、物流陪送、超市經營、信息咨詢等第三產業發展迅速。
3、 外向型經濟加快發展。2004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3家,合同利用外資282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57萬美元,增長53.9%;引進區外資金9500萬元,增長15%。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實際出口創匯195萬美元,增長0.5%。與石獅市開展了多領域結對共建活動,加強了與沿海地區的對接交流。
4、 投資建設取得新成效。2004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2391萬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8100萬元,更新改造投資7772萬元,房地產開發投資1154萬元。城鎮集體、私營投資11369萬元,城鎮私人建房投資1872萬元,農村投資12124萬元。其中,閩江源國家極自然保護區、建泰公路、向莆鐵路、紅色旅遊、生態旅遊等一批重大項目不斷開發或開工建設,有力地推動了縣域經濟持續發展。
5、 財政金融健康發展。2004年全縣財政總收入4742萬元,比增6.2%,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3465萬元,比增21.4%。金融運行基本穩定。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80318萬元,其中儲蓄存款余額57371萬元,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31962萬元。全年累計現金收入203133萬元,支出208505萬元,凈投放5370萬元。
6、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科教興縣步伐加快,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重點完成了「建選17號」蓮種選育等基礎科研項目,研發了一批市場競爭力較強的企業新產品。教育事業加快發展,2004年高考錄取597人,錄取率達89.2%。文化體育事業不斷繁榮,有文學、美術書法、攝影、音樂、戲劇曲藝、舞蹈等6個文化協會,創辦了《蓮鄉文藝》等優秀刊物。醫療衛生事業加快發展,有各類醫療機構12個,勝利完成了鄉鎮衛生院收歸縣管,加強了三級醫療預防保障體系建設。認真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人口自然增長率降至2.33%0。社會主義「三個文明」建設水平不斷提高。
7、 人民生活穩步提高。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大幅增加,年末全縣居民儲蓄存款余額5.7億元,比上年凈增0.85億元,增長17.5%,消費檔次明顯提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6億元。2004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3460元,比增10%,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42.49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8元,比增6.2%。全縣已建立了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村低保工作已經啟動實施,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納入保障體系,社會保障體系得到不斷健全和完善。
❷ 恭州建寧在哪裡
恭州建寧在湖南省株洲市淦田鎮。
建寧為古代地名,至少有四處郡縣及府被冠以此名。公元214年,三國東吳定都建業,設縣建寧,為建寧一詞作為地名在歷史上首次出現。古縣城遺址位於今湖南省株洲市淦田鎮。又有建寧縣、建寧郡及建寧府。
公元214年,三國東吳定都建業,設縣建寧,孫權割湖南縣以東和醴陵、攸縣沿湘江東岸地帶置建寧縣,築縣城於今湖南省株洲市。公元257年,建寧縣城遷今株洲縣淦田。晉時,又將建寧縣城遷回株洲,在淦田鎮以南1.5公里處的湘江東岸,至今尚存建寧古城基遺址。
建寧概況:
建寧歷史悠久,史載新石器時期已有人類定居。在五代十國南唐政權時,黃連鎮,今建寧縣人陳岩率九龍軍守土有功,朝廷表彰其為義寧軍,其時隸屬建州,因建州義寧軍各取建寧二字而得名。在歷朝歷代建寧一直都是閩贛邊界的一個政治、經濟和文化重鎮,農耕文化底蘊深厚。
1950年2月建寧獲得解放,隸屬南平地區專員公署,1970年7月由南平地區專員公署劃歸三明地區專員公署,1983年7月三明改為省轄市,建寧為市轄縣。建寧縣地處閩贛邊界、武夷山麓中段,地質結構形成於26億年前。
建寧是八閩大地的起源地,海拔1858米的金鐃山是福建境內最高峰,福建「母親河」閩江發源於此,素有「閩地之母、閩山之巔、閩水之源」之稱,也是著名的中國建蓮之鄉、黃花梨之鄉、無患子之鄉、梨產業龍頭縣和全國最大的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縣。
建寧是千年古郡,古為綏安縣,公元958年置縣。建寧歷代名人輩出,如唐末工部尚書陳岩、晚清愛國詩人張際亮等,是台灣首尊肉身菩薩慈航法師的故里,現有「歷史文化名村」上坪古村等數十處古跡,儺舞、宜黃戲等民俗保存完好。
以上內容參考 建寧縣人民政府-建寧概況
❸ 破雲里的建寧是哪個城市
1、湖南建寧縣
公元214年,三國東吳定都建業,設縣建寧,孫權割湖南縣以東和醴陵、攸縣沿湘江東岸地帶置建寧縣,築縣城於今湖南省株洲市。公元257年,建寧縣城遷今株洲縣淦田。晉時,又將建寧縣城遷回株洲(在淦田鎮以南1.5公里處的湘江東岸,至今尚存建寧古城基遺址)。
2、雲南建寧郡
公元225年,蜀國丞相諸葛亮親率大軍南征平叛南中部族,三軍會師味縣,立紀功碑於城內。廢益州郡設建寧郡,並將郡治由滇池遷到味縣(今雲南曲靖)。西晉初年,設立寧州,味縣成為州治,而建寧郡也成為主要政治中心。南朝齊移治同樂縣(今雲南陸良境)。梁廢。
3、湖北建寧縣
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於白舊巡院置建寧縣,屬江陵府。熙寧六年(1073年)省入石首縣為建寧鎮(今湖北石首市調關鎮槎港山),元祐元年(1086年)仍置建寧縣,屬荊湖北路江陵府;崇寧五年(1106年)又廢建寧分別入石首、華容。
4、福建建寧府
宋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升建州為建寧府,是福建歷史上最早設置的府。其地域在今福建省武夷山、建甌、建陽、浦城、松溪、政和、壽寧、周寧等縣市。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隸屬江浙行中書省杭州,15年(1278年),改為建寧路,屬福州行中書省,置錄事司,17年(1280年),改為建寧路總管府。
(3)中國建寧是哪個省擴展閱讀
建寧縣境內丘陵起伏,植被茂密,金鐃山海拔1858米,是福建境內高峰、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設有閩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森林公園;建寧縣主要交通干線有207、309省道公路以及京福高速建泰高速連接線、昌福鐵路。
2017年,建寧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9.36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4.28億元。2019年3月,建寧縣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市)。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2020年10月9日,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❹ ″建寧"屬於福建省哪個地級市管轄
福建省建寧縣屬於三明市管轄。
❺ 三國演義里的建寧是現在哪裡啊
公元214年,三國東吳定都建業,設縣建寧,孫權割湖南縣以東和醴陵、攸縣沿湘江東岸地帶置建寧縣,築縣城於今湖南省株洲市。公元257年,建寧縣城遷今株洲縣淦田。晉時,又將建寧縣城遷回株洲(在淦田鎮以南1.5公里處的湘江東岸,至今尚存建寧古城基遺址)。
❻ 古文中的建寧是哪裡
1、湖南建寧縣
公元214年,三國東吳定都建業,設縣建寧,孫權割湖南縣以東和醴陵、修縣沿湘江東岸地帶置建寧縣,築縣城於今湖南省株洲市。公元257年,建寧縣城遷今株洲縣淦田。晉時,又將建寧縣城遷回株洲(在淦田鎮以南1.5公里處的湘江東岸,至今尚存建寧古城基遺址)。
2、雲南建寧郡
公元225年,蜀國丞相諸葛亮親率大軍南征平叛南中部族,三軍會師味縣,立紀功碑於城內。廢益州郡設建寧郡,並將郡治由滇池遷到味縣(今雲南曲靖)。西晉初年,設立寧州,味縣成為州治,而建寧郡也成為主要政治中心。南朝齊移治同樂縣(今雲南陸良境)。梁廢。
3、福建建寧府
宋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升建州為建寧府,是福建歷史上最早設置的府。其地域在今福建省武夷山、建甌、建陽、浦城、松溪、政和、壽寧、周寧等縣市。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隸屬江浙行中書省杭州,15年(1278年),改為建寧路,屬福州行中書省,置錄事司,17年(1280年),改為建寧路總管府;順帝至正22年(1362),置建寧分省。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罷錄事司恢復建寧府。清承明制。清建寧府治建安、甌寧(今福建省建甌市)。轄:建安(縣治在今福建省建甌市區)、甌寧(縣治在今福建省建甌市區)、建陽(今福建省建陽市)、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浦城(今福建省浦城縣)、政和(今福建省政和縣)、松溪(今福建省松溪縣)共7縣。1913年廢建寧府。
❼ 古代建寧在哪
建寧是塊古老的土地。地處閩西北、武夷山麓中段,古為綏安縣,唐乾元二年建鎮,南唐中興元年(公元958年)置縣,迄今有1049年的悠久歷史。地質結構形成於26億年前,由茫茫海底抬升為陸地並逐步向泰寧、寧化等周邊延伸,地質學定名為天井坪地貌,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一塊陸地,歷史久遠的這塊華廈古陸,形成了獨特的地質條件,其中境內金鐃山為泰寧世界地質公園五個組成區之一,為福建第二高峰(海拔1858米),具有典型的花崗岩石蛋地貌。建寧獨特的地質造就了獨特的農業耕作條件,形成了一批享譽國內外的優質農副產品,主要有糧、蓮、種、果、菌、竹、筍、煙、茶等。其中建蓮素有天下第一蓮的美譽,已有千年種植歷史,是歷代皇家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建寧黃花梨被評為中華名果和福建省名牌農產品。如今建寧是福建省最具規模、最有代表性的特色農業縣之一,年種植蓮子、種子、梨子分別穩定在5萬畝、5萬畝、11萬畝以上,是「中國建蓮之鄉」、「中國黃花梨之鄉」和省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縣。
——建寧是塊紅色的土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為全國22個中央蘇區縣之一,於1931年-1934年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33年-1934年為閩贛省蘇維埃政府駐地。是紅軍長征的發起地之一,在紅軍五次反「圍剿」過程中,又是紅軍重要的籌糧籌款地,被譽為「蘇區烏克蘭」,也是紅軍第二次反「圍剿」最後大捷的決勝地,這塊紅土地的先輩們以生命為代價,為中國的解放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先後有7000多建寧兒女為中國革命的勝利血灑戰場。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葉劍英、楊尚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度過了艱苦卓絕的崢嶸歲月。十大開國元帥中,除賀龍、徐向前外的八位元帥均在建寧生活或戰斗過。建寧紅色旅遊資源豐富,紅軍「三總部」、紅軍醫院、紅軍銀行、紅軍兵工廠等許多革命歷史遺址遺跡保存較完好,其中紅一方面軍領導機關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在規劃建設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園。建寧已被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福建省重點推介的5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
——建寧是塊綠色的土地。是南方重點林區縣之一,為福建母親河閩江的正源頭,全縣林地面積20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9.2%。境內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有野生植物1042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15種),野生動物418種(其中國家保護野生動物95種),為第二批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和省生態農業示範縣,境內的閩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達19.5萬畝,有全國罕見的國家一級保護樹種南方紅豆杉、鍾萼木野生群落連片分布,極具科研保護價值。以觀蓮品蓮、傳揚建蓮文化為主題的荷苑景區是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建寧生態保護良好,生活環境怡人,具有獨特的田園風光魅力和生態景觀特色,春日桃梨爭妍,夏日蓮果飄香,登金鐃山可觀雌雄飛瀑,乘皮伐艇可探漂流之險,走千年古道可品空谷幽然,游修竹荷苑可賞蓮之神韻,是夏季避暑和生態旅遊的絕佳之地。
——建寧是塊希望的土地。歷經多年發展,建寧已初步形成特種造紙、食品加工、林業和旅遊四大產業和一批重點企業,其中福建鐃山紙業集團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高檔薄型包裝紙生產出口企業,「鐃山」商標獲「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隨著貫穿建寧全境的向莆快速鐵路和建泰高速公路連接線的開工建設以及邵武經泰寧、建寧至江西廣昌出省高速公路列入海峽西岸高速路網規劃,「十一五」期間,制約建寧發展的外部大跨度交通條件將發生深刻變化,建寧將迅速擺脫區位劣勢,逐步成為海峽西岸向內陸省區縱深輻射推進的前鋒和前沿,形成我國中北部省區進入海峽西岸和杭州經建寧至廣州最便捷的高速通道。建寧作為海峽西岸連接江西、湖南等腹地和對接長珠兩大三角洲的交通樞紐優勢將迅速顯現。同時,隨著110KV荷花變電站暨電力雙迴路的建設,也將為建寧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加穩定、可靠的電力運行環境。隨著交通、電力這兩大發展「瓶頸」的有效破解,建寧目前也正在加緊跟進抓好規劃總面積15平方公里的翔飛工業園區和城區新自來水廠、省際邊貿綜合市場、市政基礎設施、五大旅遊景區等重點項目的規劃建設,建寧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建寧蘇區的未來充滿無限希望,蘊育蓬勃生機,將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中加快崛起,成為海峽西岸的投資熱土、創業高地。
❽ 建寧是哪個省
建寧 歷史由來悠久, 地點1,福建省三明市建寧。 地點2, 廣東省汕尾市陸豐 建寧寨古村。
❾ 建寧縣的介紹
建寧縣,福建省三明市轄縣,古為綏安縣,唐乾元二年建鎮,南唐中興元年(958)置縣。位於福建省西北部,介於北緯26°32′-27°06′,東經 116°30′-117°03′之間,地處海峽西岸經濟區,閩西北、武夷山麓中段。建寧是台灣首尊肉身菩薩慈航法師的故里,在千年古剎報國寺建有慈航菩薩紀念館。建寧地質結構形成於26億年前,由茫茫海底抬升為陸地並逐步向泰寧、寧化等周邊延伸,地質學定名為天井坪地貌,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一塊陸地,歷史久遠的這塊華廈古陸,形成了獨特的地質條件,境內世界地質公園金鐃山主峰白石頂為福建第二高峰(海拔1858米),具有典型的花崗岩石蛋地貌。年降水量1822毫米,年均氣溫16.8℃。有雲母、瓷土、稀土等礦藏10餘種。主要交通干線有207、309省道公路以及京福高速建泰高速連接線、向莆鐵路建寧段,規劃過境的鐵路有浦建龍梅鐵路。游覽勝地有金鐃山、高峰古道、閩江源自然保護區等,古跡有千年古剎報國寺等。建寧是「中國建蓮之鄉」、「中國黃花梨之鄉」、「中國無患子之鄉」和省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縣。建蓮素有天下第一蓮的美譽,已有千年種植歷史,是歷代皇家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建寧黃花梨被評為中華名果和福建省名牌農產品。建寧是福建省最具規模、最有代表性的特色農業縣之一,年種植蓮子、種子、梨子分別穩定在5萬畝、5萬畝、11萬畝以上。建寧縣還是福建省的母親河閩江的發源地,亞洲最大的薄型紙生產基地和中央蘇區縣之一,享受西部地區政策優惠待遇。
❿ 《破雲》里的建寧和恭州是哪裡
恭州建寧在湖南省株洲市淦田鎮。
建寧為古代地名,至少有四處郡縣及府被冠以此名。公元214年,三國東吳定都建業,設縣建寧,為建寧一詞作為地名在歷史上首次出現。古縣城遺址位於今湖南省株洲市淦田鎮。又有建寧縣、建寧郡及建寧府。
建寧概況:
建寧歷史悠久,史載新石器時期已有人類定居。在五代十國南唐政權時,黃連鎮,今建寧縣人陳岩率九龍軍守土有功,朝廷表彰其為義寧軍,其時隸屬建州,因建州義寧軍各取建寧二字而得名。在歷朝歷代建寧一直都是閩贛邊界的一個政治、經濟和文化重鎮,農耕文化底蘊深厚。
1950年2月建寧獲得解放,隸屬南平地區專員公署,1970年7月由南平地區專員公署劃歸三明地區專員公署,1983年7月三明改為省轄市,建寧為市轄縣。建寧縣地處閩贛邊界、武夷山麓中段,地質結構形成於26億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