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第一輛火車在什麼時候誕生的
這就是我國第一台蒸汽機車,按照英國工程師金達利的圖紙製造的,車頭兩側鑲嵌了金屬刻制的龍,所以叫龍閉拆號機車,別名中國火箭號。開始使用時間是1881年6月9日,建判鎮造這台機車目的是為了運輸煤炭,鐵路是胥轎沖棗各庄至唐山礦煤場。
2. 中國第一架火車是在哪裡創造的
應該是天津,津沽鐵路。 火車的神奇功效令清朝的有識之士大開眼界,為了加快工業的發展,在開平煤礦的開 設過程當中,近代中國鐵路運輸系統中最先建成的一條鐵路出現了。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羅澍偉先生介紹,李鴻章督直後,為了加強近畿的防衛,一直想把天津建成南北洋的鐵路中心,早在光緒初年,他已有了這方面的打算:「盱衡北洋形勢,以大沽為京師外戶,其北塘至山海關各處口岸,皆為大沽旁門,一處有驚,全局震動。設防患其難遍,征調患其不靈,非鐵路不能收使臂使指之效。」只是因為「時論不韙,籌款維艱,未敢輕率請辦。」不久之後,唐廷樞在勘察開平煤礦過程中,根據英國礦師巴賴的建議,提出了「非由鐵路運煤,誠恐終難振作」的主張,很得李鴻章的贊同。開平礦務局成立之後,巴賴再次建議修築一條由礦山到北塘的鐵路,以便裝運煤炭,不過未能實現。但唐廷樞卻始終堅持先在礦區建造運煤鐵路,然後或向北通至山海關,或向南通往各海口,李鴻章極力支持這個方案。直到光緒六年(1880),開平礦務局才開始動工修築從唐山礦井到胥各庄的鐵路,次年竣工,全長僅有9公里,軌距採用英國標准(4英尺8.5英寸,約合1.435米),這是近代中國鐵路運輸系統中最先建成的一條。光緒八年,唐胥鐵路工程師英國人金達用廢舊鍋爐和機車舊零件,改裝成機車一台。因這條鐵路距離清皇室東陵所在地馬蘭峪較近,統治階級中有人擔心因火車行馳而「震動龍脈」,不得不改用騾馬拖載,因此在當時被稱為「馬車鐵道」。張嘉臣解釋說,人們所說的馬車鐵道不是讓騾馬拉著整列的火車,那就是有多少馬也不夠用。當年是用一二匹騾馬拉著一個車斗,連同煤炭總重在5噸左右,這樣騾馬才拉得動。津沽鐵路是個「混血兒」羅澍偉教授說,中法戰爭後,清廷開始認識到鐵路對於國防的重要性,為了「調兵運械」的方便,光緒十一年發布上諭,表示支持開平礦務局展築由胥各庄至閻庄(今閘口)的鐵路,這條展築路線全長33公里,一年後竣工。天津英商得到這個消息後,立即出動購買土地,做好修路准備,也是因為這個緣故,在紫竹林租界園地內擺放試演試乘的場面。法國工業界也不甘落後,他們聯合起來在天津設立了一個總辦事處,准備攫取在中國修築鐵路的權利。光緒十三年總理海軍事務的醇親王奕譞根據李鴻章的建議,要求清廷將唐山至閻庄的鐵路「南接至大沽北岸,北接至山海關」,而第一步則是「將閻庄至大沽北岸八十餘里鐵路先行接造,再將由大沽至天津百餘里之鐵路逐漸興辦」。這個建議很快得到批准。由於英、法、德等國在建築這條鐵路上爭權奪利,互不相讓,鐵軌只好由英、德兩國購進,機車則購自法國,全部鐵橋工程也包給法商,整個勘測設計,則由英國人獨攬。津沽鐵路成了各國設備的「混血兒」。外商擠進天津鐵路公司天津鐵路分局退休幹部張嘉臣介紹說,清光緒十一年,清政府迫於中法戰爭的失敗,要大臣們「切實籌辦善後,為久遠可恃之計」。當時成立了「總理海軍事務衙門」(相當於海軍部)統一指揮海軍,並以「鐵路開通可為軍事上之補救」,由該衙門兼管鐵路事務,從此把鐵路和海防聯系在一起。這時先後有軍機大臣、督辦福建軍務左宗棠,前出使俄國欽差大臣曾紀澤奏請修北京到鎮江的鐵路。倡議築路的聲浪高了起來。清光緒十二年,李鴻章經奏准把唐山至胥各庄鐵路展築至蘆台,並設立「開平鐵路公司」,把唐胥鐵路從開平煤礦公司分離出去,獨立經營鐵路;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李鴻章奏請延展津沽鐵路,即把唐蘆鐵路向南擴展到大沽,再到天津和北京。並擬向北修築到山海關。在「增固海防,自強要策」的聲浪下,這個計劃獲得了清政府的批准。於是開平鐵路公司改組擴大,在天津三岔河口處,購地建房組建了「天津鐵路公司」,李鴻章任命伍廷芳主持該公司,負責財務;以英人金達為總工程師、留美學子詹天佑為幫工程師(即助理工程師),負責施工築路。該公司為官督商辦,但商股不多,主要是向天津海防局、英商怡和洋行和德商華泰銀行借銀建造鐵路。這是中國官辦鐵路的開始。清光緒十四年三月將唐胥鐵路擴展到塘沽;同年九月,擴至天津,並在旺道庄(原名「瓦刀庄」,今河東區旺道庄大街與石牆大街丁字口處)。建成了我國自辦鐵路中的第一個商埠車站———天津火車站。這就是當時的「北洋鐵路」,即中國第一條自辦鐵路———「津唐鐵路」。竣工後,李鴻章率官商乘火車前往查驗。自天津至唐山「計程二百六十里只走一個半時辰,快利為輪船所不及」。中國天津鐵路公司為中國第一家(自辦)鐵路公司,公司舊址位於舊三岔河口西岸(今獅子林橋西端附近)。天津鐵路公司在三岔河口上組建,是有其歷史因緣的:其一、「唐胥鐵路」即將延展到天津,為迅速將「開灤」的煤炭運抵天津的海防需要;其二、由水運交通樞紐,向水(陸)路聯運樞紐發展的必然趨勢;其三、為建立天津鐵路交通樞紐奠定了基礎。洋商再找發財路火車能不能賺錢,到底中國人敢不敢坐,對於清政府來講不是問題,因為清政府關心的是煤炭的運輸。由於築路資金的嚴重不足,經奏准,李鴻章先將「沽北之路,作為官商合辦」,並組織了「天津鐵路公司」擬招股銀100萬兩。但清政府的算盤可能出了一些小問題,那就是中國的商人對與鐵路不「感冒」,應者甚少,雖至「舌敝唇焦,僅招得商股十萬八千五百兩」。這時,天津的洋商見有機可乘,紛紛四處活動,要求出資承辦,英、德、法等國的駐華公使也爭相出面,支持本國在華商人參與此事。經過一場競爭,英商怡和洋行和德商華泰銀行以減輕利率的辦法,分別取得貸款63萬7千兩和43萬9千兩的權利。光緒十四年,閻庄至天津鐵路竣工,「自天津府城東門外河岸起,經寧河縣之塘沽、蘆台,以至閻庄止,計長一百七十五里……自閻庄起至灤州之唐山止,計長八十五里,為各商舊造鐵路」。張嘉臣拿出一張宣統二年(1910)的火車票價表,上面清楚地記載著每段路途的車票價格,從北京正陽門到天津老龍頭火車站,頭等票要5.2元,最少的三等票也要1.75元,當時的1元可是銀圓哪,外國商人當然不會將這只「肥鴨子」放過去。
3. 中國在幾幾年造出第一個蒸汽火車
由於年代的久遠,資料的缺少,中國製造的第一台機車至今還是個迷,一時難以真相大白.在1982年以前,普遍認為中國製造的第一台機車是1881年唐胥鐵路通車時試製成功了一台0-3-0型的蒸汽機車.這台機車只有三對動輪,沒有導輪,機車全長18英尺8英寸,把它命名為「中國火箭號」,可是中國工人卻在機車兩側各刻一條龍,把它叫做「龍號」機車.」
1982年,台灣出版了《中國鐵路創建百年史》一書,書中刊登了一幅標明「中國鐵路第一輛機車(1882)」的照片,經過有關專家的分析,認定這台「極其奇形怪狀的二軸蒸汽機車」的確是由礦用機械零部件拼裝而成的,是真正的「中國火箭」號.從這以後,許多書刊和文章都將這台機車當做中國製造的第一台機車.但是,這張照片實在無法看到(中國火箭)的字樣.
新中國的第一台蒸汽機車是1952年7月,由四方機車車輛工廠製造出的,定名為解放型,代號JF,軸式1-4-1,構造速度80km/h,模數牽引力235.6 kN,全長(機車加煤水車)22634mm,這種機車隨後成批生產,到1960年停止生產時,共製造了455台.
4. 我國第一台自製的蒸汽機車是什麼時候試製成功的呢
蒸汽機車不是我國發明的,我國最早用的蒸汽機車都是進口的。中國第一台蒸汽機車──「龍」號,是1881年利用煤礦起重機的鍋爐和一些舊鋼材裝配製成的。真正完全國產的蒸汽機車是1952年7月由四方機車車輛廠試製成功的解放型蒸汽機車。
要問誰是蒸汽機車的發明人,恐怕大多數人都會說,是英國的喬治·史蒂芬森(1781~1846 年)。但是,正像汽船的發明人不是富爾頓一樣,最先製造蒸汽機車的人並不是史蒂芬森。的確,史蒂芬森對蒸汽機車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改革,奠定了現代機車的基礎,參與了斯托克頓——達林頓之間的鐵路(1825 年通車)和利物浦——曼徹斯特鐵路(1830 年通車)的建設,為鐵路事業的迅猛發展鋪平了道路。在這個意義上,把他稱作鐵路之父是對的。但是,他並不是蒸汽機車的發明人。蒸汽機車的發明人是英國人理查德·德來維西克(1771~183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