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和中國的軍事實力哪個更強如果兩國交鋒誰勝算更大
中國更強。
政治環境、經濟實力與完備的國防工業體系是中國的優勢。
而印度對內,宗教、種姓造成的困擾和混亂,會嚴重阻礙國家發展。
印度雖然實現了民主,但民主需要一個社會基礎屬性的支持,在社會基礎屬性不成熟的情況下,印度的民主,反而造成了政府權威性受到威脅,無法有效的整合資源與貫徹政策。
再有經濟實力,兩國雖然都已製造業為主,大量依靠代工,但中國已經開始從低端加工轉向高精尖技術。
國防工業體系,中國雖然在諸多裝備的研發上有借鑒其他國家裝備的成功案例,但這並不為過,能夠懂得吸納技術就是好的,且中國可以實現90%以上的自產,而印度大部分卻不能自產。
印度自研的LCA光輝戰斗機和中國的殲10,其實起步定位是一樣的,但中國的殲10已經發展了改進型,而印度的LCA仍舊不能平穩上天。印度閱兵式上,LCA是被一輛卡車載著出境,這多少反映了印度的現狀,雄心勃勃,但心有餘而力不足薄。今天的印度,甚至就連製造一顆步槍子彈都存在問題。
戰爭拼的是消耗,印度70%以上的國防裝備依賴進口,雖然有些裝備在技術上有領先,但卻沒有拉開代差。如果只是單純的中印交戰,印度在第一輪消耗拼過去過後,也就不剩什麼東西了。
如果美國支持,美國最會發戰爭財,所謂養虎為患,任何人口大國對美國都是威脅,無論這個國家專制與否,因為地球很小,資源有限,這涉及到根本的生存空間問題。老大吃慣了大蛋糕,是不會妥協吃小份兒的。所以,中印交戰,美國不會希望有贏家,也就沒有輸家贏家這一說了。
俄羅斯同理,但縱觀這幾年俄羅斯的發展,沒有什麼好依靠它的。
⑵ 印度和中國誰最強
當然是中國了,原因有以下幾個:
1、國土面積比印度大
2、人口比印度多
3、GDP總和是印度的3倍
4、人均GDP我們本來就不高,可印度比我們還低
5、我們沒有種姓制度,他們有
6、他們的等級觀念太嚴了
7、他們的農民太多了
8、他們的人口要膨脹了
9、他們的宗教矛盾很嚴重
10、他們的艾滋病傳染率很高
11、他們的基礎設施一團糟
12、他們的人民整體素質沒我們高
13、他們的國防工業太爛,自主研發能力幾乎沒有,造個阿瓊坦克都不能上路,飛機也丑的要死
唯一有幾個還不錯的點就是:
1、軟體外包業發達
2、耕地面積比我們多,但沒見他們多生產幾斤糧食啊
3、英語水平好,利於與西方打交道,殖民地的最大遺產
4、人口結構年輕
5、所謂的民主,成也民主、敗也民主
6、印度的人民生活比較安逸,主要和信仰有關,印度教教義使人們的慾望值降低
希望我的意見能被採納!
⑶ 中國和印度軍事實力對比
中國軍事實力比印度強。
中國擁有完善的軍事工業體系,軍事科技在跟蹤世界先進技術的同時,不斷提高,並且有很多創新,擁有較強的武器自主開發能力和武器整和仿製吸收能力。空間技術和導彈技術領先歐洲。軍隊再進行信息化建設的同時正邁向外層空間 。
中國是世界少有的幾個能夠單獨設計製造飛機和坦克的國家,單憑這一點中國的戰爭潛力就是無窮的 因為戰爭打起來如果你的武器飛機都是從外國進口的而本國不能獨立製造,那樣的情況將是很悲慘的。二戰中為什麼蘇聯的坦克越打越多,美國的航母越打越多,其超強的戰爭潛力根本不是德國和日本所能比擬的 。
優勢:幅員遼闊的國土,讓我們有能力和有信心不懼怕任何國家的任何打擊 ;
「有限的核力量」 能夠有效喝阻「核訛詐「;
5000年的文化底蘊,使我們再與外敵抗爭中有更加深厚的底氣 ;
超強的戰爭承受力無與倫比 (為祖國統一為人民犧牲,為打敗侵略者犧牲舉國認同);
「人民解放軍」是老百姓心中的「定海神針」 ;
而我們更加不能忽略的是現在的政府不是媚外割地的「滿清政府」不是親美賣國的「國民政府」是一個說話算數,威嚴的有影響力的大國政府!一個敢於為了國家統一不怕任何犧牲的政府 。
劣勢:海軍 ,空軍的劣勢再短期內無法徹底改變;
軍隊長期沒有現代化作戰的經驗, 能否打贏一場高科技戰爭有待實戰檢驗;
印度地大人口多,可其戰爭潛力卻很差,沒有自己成熟的軍工系統,多數都依賴進口。打一個克什米爾戰爭,竟然要從外國緊急進口炮彈!其軍工產業可見一般,但畢竟印度戰略縱深大,任何一個大國想一下子吃掉印度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其短期的軍力在南亞地區仍可稱雄 ;
並且再對陣小國上絕對不處下風 但要對陣「大國」實力稍遜 ;
但其政府對軍事的熱衷和投資是一些國家所無法比的 。
優勢:1;政府的大力支持 2;地大物博 人口眾多 3;印度民眾的戰爭承受力強(可能與其宗教有關)4;優越的地理位置。
劣勢:1,武器多為進口 沒有自己成熟的軍工業 2;其獨特「民主體制」對於一些決策性的東西總是猶豫不決 。
中國的軍事實力強
⑷ 中國和印度哪個實力更強
中國實力強。
中國無論是在經濟還是在軍事實力方面都要遠遠強於印度。在經濟方面,中國早就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在軍事實力方面,中國擁完整、全面的軍工建造體系,能夠自主研發和生產先進的武器裝備,而印度軍隊只能拿著軍費到處去買「萬國牌」武器,東拼西湊來裝備自己的軍隊。
⑸ 中國和印度相比,誰的國力更強
以下是幾年前的數據
中國印度綜合國力比較
中國和印度的國力比較是多大差距,經濟上從匯率GDP比較印度大約是中國的40%,即中國GDP為15000億美元,印度大約為6000億美元。PPP比較印度是中國的50%強。中國超過60000億美元,印度超過30000億美元。但我從另外角度觀察,印度的農業佔GDP的28%,中國佔12%。而印度糧食產量大約是中國的40%到45%,印度糧食產量2億噸左右,中國最高超過5億噸,去年為4.7億噸以上。另外在經濟作物和畜牧生產上中國遠遠超過印度,中國每年生產超過3億噸蔬菜,5000萬噸水果,5000萬噸水產品,另外各種肉類、糖、禽蛋、棉花等等中國都遠遠超過印度。印度基本上不生產蔬菜,印度教徒吃素,肉類生產非常少。印度的農業產值從好的方面估計也不會超過中國農業產值的30%,差的估計大約也就20%到25%。中國實際上GDP應該超過印度至少4倍。工業生產中國佔GDP的56%,印度佔30%左右。但實際上中國的工業超過印度大約6到8倍。中國在1978年其主要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能源產業都遠遠超過2000年印度的產量。
在軍事上,首先看軍事技術。印度的導彈技術大約相當中國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導彈的水平達不到中國巨浪1的水平。當時中國已經擁有洲際導彈和核潛艇,而印度到現在還不具備獨立發展這兩項技術的能力。印度發展的藍天防空導彈其彈體來源於前蘇聯的薩姆6,三叉戟低空導彈存在嚴重技術問題,性能還不如中國80年代發展的紅7。中國在當時高空防空已經發展了TMD的「反擊」。
航空技術是印度與中國差距最小的軍事技術領域。因為中國主要精力投入導彈方面,相對航空技術投入少,獨立能力比較導彈和航天技術差一些。但是來自國外的技術封鎖使中國的航空工業獲得了非常寶貴的獨立開發能力。印度航空工業一直依靠外國的技術援助,依靠外國產品生產許可證生產先進戰斗機,因此雖然在一段時期內印度裝備戰斗機比中國先進,但是印度一直沒有獲得完整的航空技術能力。在開放以後得到國外先進技術的支持以後,最近10幾年中國航空技術突飛猛進已經遠遠將印度拋在身後。這是綜合國力和綜合技術能力和工業能力的差距。中國出口技術給巴基斯坦的FC-1在近兩年不斷採用新技術升級使得其技術完全超過印度的LCA輕型戰斗機,在氣動設計、發動機、機載武器等方面優於LCA成為一型高性能中檔戰斗機。
在海軍裝備方面,印度根本沒有一個強大的造船工業,因此印度強大的海軍只能是沙灘上的大廈。印度的國產軍艦必須依靠外國提供全部技術,包括設計、船體材料和建造工藝、動力、武器、雷達以及總體等等。一旦失去外國技術援助印度立即一籌莫展。如核潛艇是印度一直夢寐以求的裝備,但外國由於防止核擴散條約的限制無法提供印度技術援助,幾十年印度只好乾等這毫無辦法。雖然印度已經特許生產過先進潛艇如德國209級和俄羅斯「K」級。但是現在印度還是要依靠外國來援助才能製造潛艇。中國核潛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現在中國海軍艦艇的技術水平已經基本達到歐洲的水平,超過俄羅斯。現在影響到中國軍工技術水平的主要是基礎工業水平。
在陸軍技術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現在還不能生產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陸軍不想要。進口重炮還要進口炮彈。總之在低技術的陸軍武器裝備上印度仍然沒有自主生產能力。
總體上看,印度的軍事技術主要依賴進口。只是在個別的方面如計算機方面可以自己生產,當然IC還要進口。
印度的軍事能力,依靠進口裝備和技術,印度保持了與中國相當的軍事技術裝備。因為中國龐大的軍隊不可能迅速全部換裝新裝備,同時也沒有這個需要。但是印度的軍事力量的發展極度不平衡。中國軍費使用上大致裝備采購、人員開支、訓練和裝備維護各佔三分之一。而西方發達國家在人員和訓練、裝備維護的開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軍費開支主要是人頭費和裝備采購費,而訓練和裝備維護費佔比例不和理。海軍航母艦隊基本上是駐港艦隊,空軍飛機事故率居高不下,陸軍坦克等裝備的完好率極低都是這種情況的體現。印度的裝備體系非常混亂,表現出缺乏軍事管理能力。印度陸軍光步槍的子彈就有7.7毫米、北約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種體制,而且在部隊裝備5.56毫米步槍以後,居然沒有安排子彈生產。只好到國際市場上采購了幾千萬發子彈。
從歷史上看,印度從來是在戰爭發動前突擊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采購彈葯和武器零部件來提高裝備的完好率和戰備率。這樣的情況使得印度非常難以應付突發的大規模軍事沖突。下卡吉爾沖突就是例證。印度在這樣一場小規模的邊境沖突中,對手還是穆斯林武裝,幾乎用光了庫存的大口徑炮彈,戰後在國際市場突擊采購。從這種情況來看,印軍雖然裝備比較先進,但後勤和管理非常落後,這在1963年與中國的邊境沖突中已經表現出來了。但現在並沒有顯著改進,這是印軍的軟肋。印軍沒有能力進行一場較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如朝鮮戰爭規模,甚至如上甘嶺戰役這樣規模的戰役也沒有能力持續進行,上甘嶺美軍消耗炮彈130萬發,志願軍消耗炮彈40萬發,戰役持續40多天。
看起來印度的戰略是在印度設定的條件下,即在印度選定的戰場、時間、戰爭規模等條件下、進行一場預有準備的中低規模的高技術戰爭。如甲午戰爭日本突襲中國、日俄戰爭日本突襲俄羅斯遠東艦隊。採取先發制人的手段,在戰爭一開始就取得決定性勝利,而後依據有利的戰場形勢,通過談判和國際斡旋獲得最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因此印度必然採取精兵主義,從印美空軍對抗演習看印度空軍的精銳有著不可忽視的戰鬥力。但是這個戰略存在著致命的缺點,就是如果對手不按照印度的設想出牌,印度缺乏應變的准備和能力。在1963年印度與中國的沖突中就發生了這種情況。中國的反應超過了印度的估計,結果印軍遭到慘敗。
從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實力比中國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別是長期競爭的潛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沖突中雙方的技術差距不明顯。但可以運用的戰術方面的差距和後勤能力仍然存在著顯著差距。
⑹ 中國強還是印度強
各方面比較還是中國強……
政治上,中國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國際地位遠超印度。
經濟上,中國GDP總數和人均數,都是印度的5倍。
軍事上,中國是擁有核武器的超級大國,航天、衛星等技術也是印度所比不上的。
社會文明程度上,印度是一個連婦女基本安全都沒有保障的國家,其他各種丑惡現象也非常嚴重。
如果還想比比體育……那一次奧運,印度也只有一兩塊金牌,中國則起碼幾十塊。
⑺ 中國和印度哪個國家強大
中國在很多方面均比印度強大,輸給印度就一項:國家與民族的團結度和信任度…!也就這一項印度就「吃」定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