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回族是哪個人引進中國的

回族是哪個人引進中國的

發布時間:2024-06-28 07:51:05

⑴ 韓國人和我們中國的回族真的是從中東遷徙過來的嗎

不是,回族是中東的穆斯林民族和中國當地的漢族維族蒙古族等民族融合產生的民族
而韓國的朝鮮族人根本就是不是從那麼遠的地方遷過去的,他們曾經在東北呆過一陣子,後來被漢族和一些東北民族趕到半島上去了

⑵ 回族是從啥時在中國出現的

回族族體的最早來源可追溯到公元7世紀(唐宋時期)來華經商留居的穆斯林「蕃客」後裔;回族主要來源是公元13世紀蒙古人西征以及元朝時期以各種身份從波斯、中亞細亞和阿拉伯等地大批簽發或自願東來的各族穆斯林(他們首先成為元朝社會地位較高的色目人之主要組成部分,人數達到數十萬);回回民族在形成、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分別吸收了所在地區的漢、維吾爾、蒙古等民族的部分成員。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回族

公元7世紀中葉,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經海路和陸路來到中國的廣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內地的長安、開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紀,蒙古軍隊西征,西域人大批遷入中國,吸收漢、蒙古、維吾爾等民族成分,逐漸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民族——回族。回族是中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有人口約981.68萬(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新疆、青海、甘肅、陝西、山西、河北、天津、北京、上海、江蘇、雲南、河南、山東、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也有不少聚居區。

⑷ 回族那年遷入中國

回族是中國土地上哺育成長起來的固有民族,在中國出現回族以前,世界上沒有這樣一個民族。但她不是由中國古代的某個氏族、部落的融合、發展而形成的民族,而基本上是由來自域內域外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族人為主,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吸收和融合了多種民族成分而逐漸形成的民族。因此,回族族源在種族、民族成分的構成上是中外土著和非土著的多元結合,而且多種來源的出現在時間上也是有先有後。同時,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入和發展,對她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紐帶作用。1.唐宋時期的穆斯林「 蕃客」回族族源,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時期在華僑居的穆斯林「 蕃客」。 唐宋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高度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重要時期之一。那時,西亞的阿拉伯人以伊斯蘭教為旗幟,曾建立了西瀕大西洋、東至中國西部邊睡的「大食國」(中國自唐朝以後對阿拉伯帝國的稱謂,系波斯文Tazi或Taziks的音譯,原為一部族的名稱)。中阿兩國一東一西,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保持著頻繁往來。據《舊唐書·西域傳》等接記載,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大食國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644-656年在位)首次譴使來華。中阿兩國正式締交後,大食使節和「貢使」來中國不斷,有時一年一次,有時一年兩次。見於我國史書記載者,唐代大食使臣來華次數達37次之多。一批批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各族穆斯林商人、傳教士更是絡繹不絕。他們來華後,多集中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揚州、杭州,並深入內地的長安、開封等地,從事香料、象牙、珠寶葯材和犀角等類物品的販賣,並帶回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和其它商品。由於以經商為主,中國人稱他們為、「蕃商」和「胡商」等。大食國的各族人來華通商貿易,一般多在冬季歸國。但由於商業頻繁,有利可圖,加上唐宋政府鼓勵商業貿易,因而有不少人便留居中國不歸,稱之為「 住唐」。這是當時中阿兩國友好往來的顯著特點,同時也是早期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遷居中國的原因所在。他們到中國後,娶妻生子,學習漢語,逐漸融入中國社會。同時,為了自己宗教生活的需要,在居住區修建禮拜寺,並建有墓地,保持了獨特的文化個性。應該說,這一時期的「蕃客」還是屬於僑居的性質,也沒有被稱作「回回」,更沒有構成中國境內的一個民族。只是到了元代,由於大量回回人的東遷,他們才開始有了身分上的改變,而被稱為「回回蕃客」、「南蕃回回」,成為回回民族來源的組成部分。2.元時東遷的回回人在元代,回回人泛指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突厥語族各族人及西亞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回回人的東遷,是與當時中國北方蒙古汗國的興起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重大政治、軍事和社會變動密切聯系在一起的。 南宋末年,蒙古汗國興起,在歸附蔥嶺東西的畏兀兒、哈刺魯諸族和攻滅西遼的基礎上,成吉思汗及其繼承者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對外西征,在近半個世紀內,征服了中亞和西亞廣大地區,包括蔥嶺以西、黑海以東和以南信仰伊斯蘭教的各個國家和民族。前面談到,蒙古西征中,每克一城一地都照例要括取工匠和俘掠婦孺為奴,並簽發征調青壯年充軍。這樣,隨著每次戰爭的勝利,一批批中亞突厥語族的各族人和西亞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作為戰俘而被遷徙到東方來,參加南下的戰爭。其中有被簽發的軍士、工匠和被俘掠的婦孺,也有一些學術人士和上層社會人士,總數大約在幾十萬之多。同時,由於蒙古西征,中西交通大開,自願而來的商人盛於空前。這些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使用著各自不同語言文字的伊斯蘭教信仰者,在「回回」這個共同名稱下,以駐軍屯牧和以工匠、商人、官吏、學者、掌教等不同社會身分,散處在黃河上下、長城內外以及大江南北各地。在這個時期,回回的社會活動以戰爭和農耕占重要地位。在元朝建立之前的近半個世紀內,入居回回的大多數被分別編入「諸道回回軍」或「西域親軍」,還有以族籍見稱的「哈刺魯軍」、「阿兒渾軍」,等等。他們從成吉思汗西征結束時起,就不斷被簽發南下,參加滅西夏、金朝和南宋的戰爭,轉戰各地。這時,戰爭在回回的社會生活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他們在不作戰的時候,也在鎮戍之地進行墾牧。這種「上馬則備戰斗,下馬則屯聚牧養」的兵農合一的生活,使回回逐漸納入當地社會生活的行程,成為當地居民。元朝建立以後,回回的社會經濟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全國相對的安定局面,為他們在各個方面的發展提供了便利的社會環境。至元十年(1273年),元世祖忽必烈詔令各種戍軍「隨地入社,與編民等」。大約從此以後,大批回回軍士在社的編制下,進行農耕,取得普通農民的身份。但同時還有一部分仍過著兵農合一的生活,一面屯田,一面參加地方的戍衛,即所謂「屯戍」人口。屯戍人口是聚居的,入社編民可以是聚居的,也可以和別的民族雜居。立社的本意在於勸農,一般是五十家為一社,並設社長專督農業生產。這是農村社會基層單位,可以說是後來回回營、回回村或聚居的某家營、某家村的開始。而「屯聚」與「牧養」的聯系,也可以說是後來的回回農戶多以放牧牛、羊為副業的開端。這一時期,回回除主要參加農業生產外,還有相當數量的人從事手工業生產。其原因是:蒙古統治階級比較重視各類工匠。在西征國,對工匠多是俘而不殺,把他們挑選出來遷徙到東方,從事軍需品和日用品的生產;戰爭停止後又採取拘括辦法,把各族工匠集中起來進行手工業生產。東遷的回回工匠,在數量上當然要比簽發的回回軍士少,但總數也相當可觀。回回工匠到中國後,許多人被編入元朝政府及諸王貴族所屬的官手工業局,從事建築、紡織、武器、皮革、制氈、金銀器皿及釀造等業的勞作,也有的被分配給後妃、勛戚為奴,作為私屬人口,稱之為「怯恰口」,專為領主服役。《元史·哈散納傳》記載,窩闊台汗即位後,哈散納統率阿兒渾軍,並回回人匠三千戶,駐於尋麻干(在令河北張家口),設局織造名曰「納失失」(波斯文Nasij的譯文)的絲織品,同時還在弘州(今河北陽原)設納失失局,領有西域織綺紋工三百餘戶,教習從中原各地簽括來的各族工匠織造納失失。納失失是西錦的一種,嵌有金線和珍珠,顏色鮮艷,樣式新穎,被視為珍品,是元朝宮庭皇室縫制宴禮服「只孫服」的必需原料。元初,官手工業局工部系統,專設有撒答刺欺提舉司,由回回人扎馬刺丁率領工匠織造撒答刺欺。撒答刺欺同為西錦的一種,多用犬、兔之毛仿西域絲織品而成,極為精美。回回工匠也擅長織造氈製品,從大德二年(1298年)到泰定五年(1328年)的30年間,諸路諸色人匠總管府為上都皇室宮殿、斡耳朵、皇帝影堂織造的地毯有13種之多。其中「回回剪絨氈」被列為上等品。兵器業生產中,回回佔有特殊地位,如「回回炮」的製造和使用就仰仗回回人。元朝政府非常重視回回軍匠和炮手的訓練,還專門設立官署即回回炮手總管府領其事。至元十六年(1279年),調集兩淮造回回炮的新附軍六百人及蒙古、回回、漢、新附人能造炮者至大都,設置回回炮手都元帥府,後來又改為回回炮手軍匠上萬戶府,正三品。至正三年( 1321年),又追回回炮手赴汝寧(今河南汝南縣)、新蔡(今河南新蔡)教習炮法。明初,大將徐達攻蘇州城時仍沿用回回炮,說明這種炮在元代是大量製造的。回回工匠對漠北城市及宮庭建築也有突出貢獻。窩闊台汗時期,建造以萬安閣為中心的和林城(亦稱「哈刺和林」,故址在今蒙古國鄂爾渾河上游哈爾和林),就有不少回回工匠參加其事。據目擊者法國使臣盧布魯克所記,當年的和林城是一個宏偉壯觀的建築群。城內除富麗的宮殿外,還建造了許多官邸、倉庫;並建有兩個市區,一為回回市區,一為漢人市區,是商人、手工業者聚居營造之地,有各種宗教建築,其中有回回禮拜寺兩座。①和林城的建築役使各族工匠一千五百多人,歷時十餘年,其中回回工匠五百多人。另外,窩闊台還役使回回工匠又在和林以北的迦堅茶寒湖建造另一宮殿,名曰掃鄰城,作為春獵行宮;在和林城南建圖蘇湖城(迎駕殿),是從冬營之地翁金河返回和林的駐蹕之地。蒙哥汗時代,忽必烈受命漠南漢地軍國遮事,在桓州東灤水北修築城廓宮室,名曰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東),成為後來元朝的陪都。開平城建築可謂薈萃了當時國內各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規模宏大、雄偉。外城街市區的回回街,是從事建築的回回工匠或商人的聚居之地,區內回回寺是他們聚禮等宗教活動的場所。對元朝大都的建設,回回人的貢獻尤為突出。回回著名的建築家也黑迭兒丁(?-1312年),是元大都宮殿和宮城的設計者和工程組織者。他在中統四年(1263年),奏請修瓊華島(今北京北海公園前身),經過三年時間,瓊華島廣寒宮竣工。至元三年(1266年),也黑迭兒丁被任命為迭兒局諸色人匠總管府達魯花赤兼領監宮殿,同張柔、段天佑同行工部事,負責修建宮城。也黑迭兒丁對大都宮殿建築群做出了整體的規劃,諸如皇帝和百官理政的宮殿、祭奠用的親堂、嬪妃起居游賞的樓閣、園林池塘,以及宿衛、掌衣食具車馬等侍臣的居住之室等,都-一籌劃在內。也黑迭兒丁領導和設計的元大都宮闕的建築工程,對明清北京故宮和整個北京的城市建築和發展,都發揮了積極的影響。也黑迭兒丁是阿拉伯人,當時阿拉伯工匠藝人遷入中國的不少,他們以「戶饒良匠」見稱,是和林、上都和大都建築的主要參加者之一。 這一時期與官手工業並存的是和個體農業經濟相結合的家庭手工業。這種手工業生產應該說遍及回回人聚居區,主要是為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製作一些農業生產的工具、日常生活用品。與此同時,從事畜牧業經營者也製作簡單的牧業生產工具,有的從事皮毛製品。總的來說,這一時期回回的家庭手工業,在官手工業的影響下還是有一定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回族是哪個人引進中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改革實質如何 瀏覽:654
越南金煌和韓國金煌哪個好 瀏覽:801
伊朗紅色的茶葉是什麼 瀏覽:22
英國瑞丹斯電影節如何投稿 瀏覽:519
怎麼樣才可以看越南人 瀏覽:219
英國什麼軍艦開到長江 瀏覽:456
印度老百姓吃的怎麼樣 瀏覽:820
在越南國家當廚師怎麼樣 瀏覽:985
伊朗男子服飾叫什麼 瀏覽:970
中國金融怎麼投資 瀏覽:675
日本人在英國什麼水平 瀏覽:831
在印尼做什麼代購合適 瀏覽:299
中國有多少lng項目 瀏覽:814
越南有什麼玩龍的 瀏覽:848
印尼進口珊瑚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738
印度人什麼色 瀏覽:245
印尼幣50000是多少 瀏覽:80
越南扁山市按摩多少錢 瀏覽:259
印度出境要多少人民幣 瀏覽:159
泰國匯款多久到中國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