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第一輛火車是從哪生產的
1880年,胥各庄修車廠已開始製造機車。機車車架用煤礦舊井架的槽鐵製作,鍋爐用廢舊起重機上的鍋爐改制,車輪則是用生鐵製成的, 成為中國第一台機車。這台機車高約3米,寬2.5米,長約6米, 重約10噸。既無導輪,又無後輪,只有三對動輪,時速30公里, 牽引能力百餘噸。機車兩側各鑲嵌了一條用黃銅鐫刻的飛龍, 所以稱之為「龍號」機車。
㈡ 中國第一架火車是在哪裡創造的
應該是天津,津沽鐵路。 火車的神奇功效令清朝的有識之士大開眼界,為了加快工業的發展,在開平煤礦的開 設過程當中,近代中國鐵路運輸系統中最先建成的一條鐵路出現了。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羅澍偉先生介紹,李鴻章督直後,為了加強近畿的防衛,一直想把天津建成南北洋的鐵路中心,早在光緒初年,他已有了這方面的打算:「盱衡北洋形勢,以大沽為京師外戶,其北塘至山海關各處口岸,皆為大沽旁門,一處有驚,全局震動。設防患其難遍,征調患其不靈,非鐵路不能收使臂使指之效。」只是因為「時論不韙,籌款維艱,未敢輕率請辦。」不久之後,唐廷樞在勘察開平煤礦過程中,根據英國礦師巴賴的建議,提出了「非由鐵路運煤,誠恐終難振作」的主張,很得李鴻章的贊同。開平礦務局成立之後,巴賴再次建議修築一條由礦山到北塘的鐵路,以便裝運煤炭,不過未能實現。但唐廷樞卻始終堅持先在礦區建造運煤鐵路,然後或向北通至山海關,或向南通往各海口,李鴻章極力支持這個方案。直到光緒六年(1880),開平礦務局才開始動工修築從唐山礦井到胥各庄的鐵路,次年竣工,全長僅有9公里,軌距採用英國標准(4英尺8.5英寸,約合1.435米),這是近代中國鐵路運輸系統中最先建成的一條。光緒八年,唐胥鐵路工程師英國人金達用廢舊鍋爐和機車舊零件,改裝成機車一台。因這條鐵路距離清皇室東陵所在地馬蘭峪較近,統治階級中有人擔心因火車行馳而「震動龍脈」,不得不改用騾馬拖載,因此在當時被稱為「馬車鐵道」。張嘉臣解釋說,人們所說的馬車鐵道不是讓騾馬拉著整列的火車,那就是有多少馬也不夠用。當年是用一二匹騾馬拉著一個車斗,連同煤炭總重在5噸左右,這樣騾馬才拉得動。津沽鐵路是個「混血兒」羅澍偉教授說,中法戰爭後,清廷開始認識到鐵路對於國防的重要性,為了「調兵運械」的方便,光緒十一年發布上諭,表示支持開平礦務局展築由胥各庄至閻庄(今閘口)的鐵路,這條展築路線全長33公里,一年後竣工。天津英商得到這個消息後,立即出動購買土地,做好修路准備,也是因為這個緣故,在紫竹林租界園地內擺放試演試乘的場面。法國工業界也不甘落後,他們聯合起來在天津設立了一個總辦事處,准備攫取在中國修築鐵路的權利。光緒十三年總理海軍事務的醇親王奕譞根據李鴻章的建議,要求清廷將唐山至閻庄的鐵路「南接至大沽北岸,北接至山海關」,而第一步則是「將閻庄至大沽北岸八十餘里鐵路先行接造,再將由大沽至天津百餘里之鐵路逐漸興辦」。這個建議很快得到批准。由於英、法、德等國在建築這條鐵路上爭權奪利,互不相讓,鐵軌只好由英、德兩國購進,機車則購自法國,全部鐵橋工程也包給法商,整個勘測設計,則由英國人獨攬。津沽鐵路成了各國設備的「混血兒」。外商擠進天津鐵路公司天津鐵路分局退休幹部張嘉臣介紹說,清光緒十一年,清政府迫於中法戰爭的失敗,要大臣們「切實籌辦善後,為久遠可恃之計」。當時成立了「總理海軍事務衙門」(相當於海軍部)統一指揮海軍,並以「鐵路開通可為軍事上之補救」,由該衙門兼管鐵路事務,從此把鐵路和海防聯系在一起。這時先後有軍機大臣、督辦福建軍務左宗棠,前出使俄國欽差大臣曾紀澤奏請修北京到鎮江的鐵路。倡議築路的聲浪高了起來。清光緒十二年,李鴻章經奏准把唐山至胥各庄鐵路展築至蘆台,並設立「開平鐵路公司」,把唐胥鐵路從開平煤礦公司分離出去,獨立經營鐵路;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李鴻章奏請延展津沽鐵路,即把唐蘆鐵路向南擴展到大沽,再到天津和北京。並擬向北修築到山海關。在「增固海防,自強要策」的聲浪下,這個計劃獲得了清政府的批准。於是開平鐵路公司改組擴大,在天津三岔河口處,購地建房組建了「天津鐵路公司」,李鴻章任命伍廷芳主持該公司,負責財務;以英人金達為總工程師、留美學子詹天佑為幫工程師(即助理工程師),負責施工築路。該公司為官督商辦,但商股不多,主要是向天津海防局、英商怡和洋行和德商華泰銀行借銀建造鐵路。這是中國官辦鐵路的開始。清光緒十四年三月將唐胥鐵路擴展到塘沽;同年九月,擴至天津,並在旺道庄(原名「瓦刀庄」,今河東區旺道庄大街與石牆大街丁字口處)。建成了我國自辦鐵路中的第一個商埠車站———天津火車站。這就是當時的「北洋鐵路」,即中國第一條自辦鐵路———「津唐鐵路」。竣工後,李鴻章率官商乘火車前往查驗。自天津至唐山「計程二百六十里只走一個半時辰,快利為輪船所不及」。中國天津鐵路公司為中國第一家(自辦)鐵路公司,公司舊址位於舊三岔河口西岸(今獅子林橋西端附近)。天津鐵路公司在三岔河口上組建,是有其歷史因緣的:其一、「唐胥鐵路」即將延展到天津,為迅速將「開灤」的煤炭運抵天津的海防需要;其二、由水運交通樞紐,向水(陸)路聯運樞紐發展的必然趨勢;其三、為建立天津鐵路交通樞紐奠定了基礎。洋商再找發財路火車能不能賺錢,到底中國人敢不敢坐,對於清政府來講不是問題,因為清政府關心的是煤炭的運輸。由於築路資金的嚴重不足,經奏准,李鴻章先將「沽北之路,作為官商合辦」,並組織了「天津鐵路公司」擬招股銀100萬兩。但清政府的算盤可能出了一些小問題,那就是中國的商人對與鐵路不「感冒」,應者甚少,雖至「舌敝唇焦,僅招得商股十萬八千五百兩」。這時,天津的洋商見有機可乘,紛紛四處活動,要求出資承辦,英、德、法等國的駐華公使也爭相出面,支持本國在華商人參與此事。經過一場競爭,英商怡和洋行和德商華泰銀行以減輕利率的辦法,分別取得貸款63萬7千兩和43萬9千兩的權利。光緒十四年,閻庄至天津鐵路竣工,「自天津府城東門外河岸起,經寧河縣之塘沽、蘆台,以至閻庄止,計長一百七十五里……自閻庄起至灤州之唐山止,計長八十五里,為各商舊造鐵路」。張嘉臣拿出一張宣統二年(1910)的火車票價表,上面清楚地記載著每段路途的車票價格,從北京正陽門到天津老龍頭火車站,頭等票要5.2元,最少的三等票也要1.75元,當時的1元可是銀圓哪,外國商人當然不會將這只「肥鴨子」放過去。
㈢ 中國第一輛火車是從哪生產的
【中國第一輛火車】 中國有鐵路始於清朝末期。然而清政府腐敗、保守、專制,唯祖宗之規是從,不肯接受新生事物。他們把修建鐵路、應用蒸汽機車視為「奇技淫巧」,認為修鐵路會「失我險阻,害我田廬,妨礙我風水」,因而頑固地拒絕修建鐵路。 1876年7月3日,由英、美合謀,由英國在華的代理人——怡和洋行——背著清政府詭稱修建從吳淞到上海的一條「尋常馬路」,擅自在中國的土地上修建的中國第一條營業性鐵路上海吳淞鐵路建成通車了。隨後,清政府出銀28.5萬兩,分3次交款贖回這條鐵路並予以拆除。1879年,洋務派首領李鴻章為了將唐山開平煤礦的煤炭運往天津,奏請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鐵路。清政府以鐵路機車「煙傷禾稼,震動寢陵」為由,決定將鐵路縮短,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胥各庄至蘆台間開鑿運河,連接薊運河,以達北塘海口;為避免機車震動寢陵,決定由騾馬牽引車輛。然而用騾馬牽引車輛根本不能發揮出鐵路應有的效用,1881年唐胥鐵路通車時,中國工人憑借時任工程師的英國人金達的幾份設計圖紙,採用礦場起重鍋爐和豎井架的槽鐵等舊材料,試製成功了一台0-3-0型的蒸汽機車。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製造的第一台機車。另有一種說法是,中國第一輛火車是當時任唐胥鐵路總工程師的英人薄內的夫人仿照喬治·斯蒂文森製造的英國著名的蒸汽機車「火箭號」而造成的,並把它命名為「中國火箭號」。可是中國工人卻在機車兩側各刻一條龍,於是就把它叫做「龍號」機車。目前中國鐵道博物館收藏著一台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機車,由於它機身上有一個大大的「0」字,人們便把它稱為「0號」機車。專家考證後認為唐胥鐵路通車後,「1882年,又從英國購來兩台小型的0—2—0式(只有兩對動輪)機車(稱0號),參加運行。」被認為是中國進口的第一輛機車。
㈣ 中國第一個火車頭在哪裡生產
山東青島。
新中國成立後,山東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廠(今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獲得新生,當家做主人的四方廠工人滿懷報效祖國的赤誠之心開始了艱苦的創業。
1952年7月,工廠自力更生,奮發圖強,自行研製出新中國第一台蒸汽機車(命名為「八一」號),結束了中國人不能製造火車的歷史。後來又生產了中國第一台液力傳動內燃機車、中國第一列雙層客車、中國第一批出口機車、中國第一批動車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