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有多少不婚族
不婚族指那些經濟條件好,學識高,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終身不婚的一類人。他們大多嚮往無拘無束的生活,提倡自由主義。
國內情況:
一份人口普查的數據表明,中國單身人群正日漸龐大:1982年中國的單身戶是174萬戶,到了1990年有800多萬人沒有婚配;1990年前後,北京的單身男女在20萬以上,而現在僅南京市這個數字就達到了40萬,北京和上海兩地已經沖破百萬之眾。另有一組上海人口情報研究中心關於滬市婚姻的演化數據:1980年結婚人數為18萬對;1990年是12萬對;1997年是10萬對。需要說明的是,這樣的數據還是在婚齡人口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出現的,而其中單身女性的比例有明顯上升趨勢。
社會學專家指出,這些遞減趨勢從某個側面說明,晚婚甚至"不婚"在中國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現象,很多女性已經不再把"結婚生子"看成是人生必經的歷程。
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人認為是社會進步的產物。激烈的競爭使女性的獨立自強意識日益強化,有相當部分"白領"女性在物質上已經不用依賴男人,在事業上還獲得了超過男性的成功。她們或一身名牌,衣著光鮮,擁有自己的公司、房子、汽車,或滿腹學識,談吐優雅,卻惟獨少了來自親密愛人的關愛。她們不是不想愛,而是找不到愛。據社會學家測算,一個30歲的女研究生,若按傳統標准擇偶,其選擇面只有0.2%,而按"三不計較"(年齡、學歷、婚喪離異不計較)擇偶,選擇面也只能擴大到18%。但問題在於,就是女性不計較,男強女弱的習慣定勢也讓絕大多數男性難以接受。
在某跨國公司從事推廣工作的王凡說:"上30歲以後,總有人問起我為什麼不結婚。我就給他們講一個笑話。說的是一對男女在酒吧中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可是男人得知女的是哈佛畢業後,卻在禮貌性地說了句'很高興認識你'後轉身就走。"
現實也正是如此,在一個網站的問卷調查中,72%的男性表示自己不願意與能力高出自己很多的女人結婚。當然,女性"不婚"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難有機會結識理想中的異性、不想因結婚喪失在事業上的發展機會、留戀於瀟灑自由的獨身生活而不願被婚姻束縛。
都說沒有婚姻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於是,與"不婚族"的出現剛好相反,現在某些城市又掀起了低齡女性早婚潮,雖然早婚的隊伍並不算壯大,但無疑又給正屆於或已經過了婚齡的單身白領女性造成了不小的沖擊。有人說,"不婚"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有人說,"不婚"只是一種過程。無論"不婚"是出於都市女性的自願還是被動的選擇,也不論背後有多麼復雜的現實原因和社會因素,她們都被人們整齊劃一地冠以"單身貴族"、"不婚族"等新式的頭銜,"不婚"甚至成為現今社會新人類、新生活方式的一個時髦標志。
年輕的女性不喜歡婚姻束縛,年長的婦女並沒有從婚姻中得到她們希望的生活,讓女人失望的是男人還是婚姻本身?
有位白領李女士問:能不能不結婚、只借種生個孩子?奇怪她條件也不差,要身材有身材,要模樣有模樣,為什麼不嫁人呢?李女士說,不想為要個孩子就走進婚姻,去忍受男人的懶惰、矯情、自私、花心。
或許在國人看來,像這樣的女"白領",屬於"心高氣傲"的少數派。實際上放眼歐美,選擇不婚的婦女已經完全呈現出超過結婚婦女之勢。美國《紐約時報》報道,根據人口統計發現,2005年美國婦女有51%獨自生活,沒有配偶。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獨自生活婦女人數超過有配偶婦女。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人口學家佛瑞說,這是一個清楚的轉折點,"女性已經不太依賴男性或婚姻制度。年輕的女性不喜歡婚姻束縛。
對於較年長的婦女而言,婚姻也沒有提供她們希望獲得的生活。"
❷ 中國單身率最高的城市,單身率高達77%,這是哪個城市
這些年來,中國的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如今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變得越來越好,而人們的思想觀念和以往比起來卻有了很大的改變,現在人們更加註重個人的感受,因此有許多人開始選擇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