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20位之父有哪些
1.袁隆平——中國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1930年9月),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畢業於西南農學院,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研究開發雜交水稻開發者,也被譽為「世界第一雜交水稻之父」。也是他讓我們不再挨餓。
2.錢學森——中國導彈之父
錢學森(1911年12月)出生於上海,逝世於2009年10月31日。他長期擔任中國火箭,導彈和衛星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曾獲得「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模獎。是他讓我們不再受欺負。
3.於敏——中國氫彈之父
於敏(1926年8月16日)出生於河北寧河縣蘆台鎮,逝世於2019年1月16日。畢業於北京大學,核物理學家。對中國核武器發展到國際水平做出了巨大貢獻。先後獲得自然科學獎,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是他讓我們的技術發展得到認可。
4.錢三強——中國原子彈之父
錢三強(1913年10月16日)出生於浙江紹興,畢業於清華大學。逝世於1992年6月28日。核物理學家。原子能科學事業創始人「兩彈一星」元勛。曾獲得「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是他不在讓我們被動挨打。
5.孫家棟——中國衛星之父
孫家棟(1929年4月)出生於遼寧瓦房店市。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他長期領導我國人造衛星事業,是「兩彈一星」「國家最高科技獎」「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曾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並獲評「航天科技事業創新推動者」。是他把我國衛星更上一層樓。
6.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
黃旭華(1926年3月)出生於廣東省汕尾市紅海灣區田墘鎮。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他是中國核潛艇事業的先驅者和奠基人之一,成功研製了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為中國海基核力量實現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做出了卓越貢獻。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7.南仁東——中國天眼之父
南仁東(1945年2月)出生於吉林遼源,逝世於2017年7月15日。畢業於清華大學。他是天文學家,中國天眼的主要發起者。主要研究「射電天體物理」和「射電天文」技術與方法。曾獲「全國創新爭先獎」改革先鋒稱號。
8.束星北——中國雷達之父
束星北(1907年10月1日)出生於江蘇省江都縣頭橋鄉,逝世於1983年10月30日。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其畢生致力於中國教育事業與科學研究,為開創中國海洋物理研究做出了貢獻。
9.錢偉長——中國力學之父
錢偉長(1912年10月9日)出生於江蘇無錫,逝世於2010年7月30日。畢業於多倫多大學。世界著名科學家和教育家。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兼長應用數學、力學、物理學、中文信息學,在彈性力學、變分原理、攝動方法等領域有重要成就。
10.王大珩——中國光學之父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出生於日本東京,江蘇吳縣人,逝世於2011年7月21日。畢業於清華大學。他開拓和推動了中國光學研究及光學儀器製造、國防光學工程事業,主持研製出中國第一台大型光測設備,在雷射技術、遙感技術、計量科學、色度標准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兩彈一星」功勛獲得者。
11.盧鶴紱——中國核能之父
盧鶴紱(1914年6月7日)出生於遼寧沈陽,逝世於1997年2月14日。畢業於燕京大學。主要從事理論物理和核物理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公開估算鈾235原子彈和費米型鏈式裂變反應堆的臨界大小的簡易方法及其全部原理。建立了流體的容變黏滯彈性理論並對經典流體力學基本方程做了多項推廣。
12.王選——中國激光照排之父
王選(1937年2月5日)出生於上海,江蘇無錫人,逝世於2006年2月13日。畢業於北京大學。他是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創始人和技術負責人。他所領導的科研集體研製出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為新聞、出版全過程的計算機化奠定了基礎,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
13.華羅庚——中國現代數學之父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逝世於1985年6月12日。畢業於金壇縣立初級中學。主要從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多復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高維數值積分等領域的研究。
14.錢天白——中國互聯網之父
錢天白(1945年)出生於江蘇無錫,逝世於1998年5月。我們能夠享受到今天網路帶來的方便,實在是應該感謝錢天白教授的付出。是他,發出了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從此揭開了中國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是他代表中國正式注冊登記了中國的頂級域名CN。
15.詹天佑——中國鐵路之父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西關,逝世於1919年4月24日。畢業於耶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如今能享受四通八達的鐵路運輸,都是詹天佑教授付出得來的。詹天佑主持修建中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
16.童第周——中國克隆之父
童第周(1902年5月28日)出生於浙江省鄞縣東鄉童家嶴,逝世於1979年3月30日。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中國海洋科學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學研究的傑出領導者,開創了中國「克隆」技術之先河。
17.饒斌——中國汽車工業之父
饒斌(1913年)出生於吉林,逝世於1987年。畢業於同濟大學。饒斌原名叫饒鴻熹,中國汽車工業的奠基人。曾任中共吉林市委書記、吉林省委委員、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廠長、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院長、第一二汽車製造廠黨委書記,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中國汽車工業公司董事長。
18.茅以升——中國橋梁之父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出生於江蘇丹徒,逝世於1989年11月12日。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康乃爾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中國土木工程學家、橋梁專家、工程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為鐵道科學技術進步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其曾主持修建中國人自己設計並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大型橋梁——錢塘江大橋。
19.梁思成——中國當代建築之父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出生於日本東京,廣東新會人,逝世於1972年1月9日。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中國著名建築史學家、建築師、城市規劃師、教育家。他一生致力於保護中國古代建築和文化遺產,參與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等作品的設計。
20.劉廣志——中國鑽探之父
劉廣志(1923年3月11日)出生於北京,逝世於2014年11月19日。畢業於焦作工學院。探礦工程專家,新中國地質部門探礦工程奠基人,是我國涉足石油、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等鑽探、掘進工程專家,國內外有一定的知名度。
2. 中國有什麼之父,都是誰
1、袁隆平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
並提出並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4],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論文60餘篇 。
2、楊守仁中國超級稻之父。
楊毓麟,字篤生,湖南長沙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少年時代聰慧異常,好學深思。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軍接連戰敗,楊毓麟痛詆滿清政府貪生誤國,深知非改革不足以圖存。1902年4月,楊毓麟東渡日本,入學日本私立第一學府早稻田大學。
3、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
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 ,原籍廣東省揭陽市揭東區玉湖鎮新寮村,交通大學1949屆校友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
4、黃宗羲中國思想啟蒙之父。
黃宗羲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他說「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主張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從而限制君權,保證人民的基本權利。黃宗羲的政治主張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其後反專制斗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5、錢學森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
錢學森,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3. 中國之父有哪些人
中國的兩彈之父:鄧稼先,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中國航天之父/導彈之父:錢學森,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中國氫彈之父:於敏。
1、中國的兩彈之父:鄧稼先
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2、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為我國糧食生產和農業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3、中國航天之父/導彈之父:錢學森
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漢族,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
4、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黃旭華,艦船設計專家、核潛艇研究設計專家。黃旭華長期從事核潛艇研製工作,開拓了中國核潛艇的研製領域,是中國第一代核動力潛艇研製創始人之一,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為中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5、中國氫彈之父:於敏
於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核物理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型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此後長期領導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理論問題。對中國核武器進一步發展到國際先進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6、中國原子之父:錢三強
錢三強(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核物理學家。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勛,中國科學院院士。在核物理研究中獲多項重要成果,特別是發現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現象並對三分裂機製作了科學的解釋。為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立、發展和「兩彈」研製作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