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中國女神九天玄女的徒弟嗎
九天玄女曾為黃帝之師,又曾收白猿為徒。
1、黃帝之師
傳說上古之時,時黃帝繼位二十二年,禮賢下士,修身積德。蚩尤殘暴,為了拯救人民,奮起討伐蚩尤。黃帝與蚩尤鏖戰於涿鹿(今河北省涿鹿縣),黃帝雖得風後和力牧二聖賢幫助,但仍九戰而不勝。蚩尤憑借妖術,多方變幻,呼風喚雨,吹煙噴霧,使三日三夜大霧冥冥。
令軍士不見天日,難辨山川四野方向,困黃帝於太山之下。黃帝見軍士無法作戰,引兵退歸太山之阿,夜間昏然憂寢。
於是黃帝虔誠祈禱於泰山,終使西王母深受感動。西王母遣使先授真符給黃帝佩戴,再命玄女降臨,傳授三宮五意,陰陽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術,陰符之機,靈寶五符五勝之文,以及兵符印劍,九天玄女成了黃帝的師尊。
為了戰勝蚩尤,九天玄女令軍士宰夔牛製作八十面戰鼓,使黃帝在得到九天玄女輔助之後,帶兵與蚩尤大戰於中冀。當黃帝擺下「奇門遁甲」陣之後,黃帝捕獲了夔,用它的皮製作軍鼓,用它的骨頭作為鼓槌,結果擊打這面鼓的聲響能夠傳遍方圓500里,使黃帝軍士氣大振、蚩尤軍大駭。
爾後,黃帝又誅榆罔於阪泉(今河北省涿鹿縣東南),經過這場大血戰,天下始得大定。
道教稱,黃帝兵法戰勝及登仙之術,皆九天玄女在南山所授符圖秘訣,九天玄女為黃帝之師、聖母元君之弟子。後世有托稱黃帝玄女的書文傳世,內容或為兵法,或為陰陽房中之術。又數年,王母遣使白虎之神,乘白鹿集於帝庭,授以地圖。」
據《隋書》記載,玄女曾向黃帝解答男女俯仰升降盈虛之術,表明玄女還是頗精養生之道的女仙。
此時的「九天玄女」成為西王母的麾下、特使,掌管天機秘典,應劫顯凡或隱或現,或真形,或幻相,形態不一,是應時應運入世救劫的女仙。
反觀道經的記載是則循序漸進,從《詩經》《史記》中的「玄鳥」至道教女仙「玄女、九天玄女」的過程,是從大道衍化、天地化育來記述。所以,從道經記載探究,九天玄女的原型是玄鳥,後來又化身為玄女。
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將上述資料加以綜合,寫成《九天玄女傳》,收入《墉城集仙錄》卷六(又載《雲笈七簽》卷一百一十四)。該傳亦主述玄女向黃帝授符書以破蚩尤故事,但明確將玄女作為道教神仙加以敘寫。經過如此敘寫之後,九天玄女遂成為上古之女仙,而被納入道教神譜中。
2、收白猿為徒
傳說九天玄女游雲夢之地,見山中有白雲洞,仙氣締繞,遂往暫息。洞中白猿化身為袁公,向玄女虔恭朝拜,終日摘花獻果,加以供奉,玄女見他小心謹慎,修持養道,遂盡傳劍術予他。功成攜白猿同上天庭朝見天顏,玉帝見之甚喜,封袁公為白雲洞君,敕他掌九天秘書。
(1)白猿在中國哪裡擴展閱讀:
九天玄女原型:
玄鳥
九天玄女的原始形象是玄鳥,傳說她是古代王朝商朝的始祖。《詩經·商頌·玄鳥》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是殷商後代祭祀祖先的詩歌。意思是說天帝命令玄鳥生下商的始祖契。玄鳥就是商的始祖。
目前所知最早述及玄女的文獻漢代緯書《龍魚河圖》載:
黃帝攝政時,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砂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仁慈。萬民欲令黃帝行天子事,黃帝仁義,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敵。黃帝仰天而嘆。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
此處玄女乃上天之神,雖未具體說明是否人形,但從整段文字看,若非人形,當有特別說明,如對蚩尤兄弟之「獸身人語」,便專門予以描述。由此可知,玄女應為「人首人形」之神,與玄鳥之「鳥形」無任何關系。
壬女
「九天玄女」應為「九天壬女」,該系傳抄筆誤,又因「壬」,天干第九位,玄色,故名九天壬(玄)女。壬女,即炎帝生母,任姒(名女登),任氏之女。炎帝因任女所生,故姓「姜」。姜姓本意為任女所生之意。所以,九天玄女就是九天壬女。炎帝之母任姒,感神龍首而生炎帝,有_氏之女,任姓。
在古代,母系社會只知道自己的母親,卻不知道自己的父親,而是從女性的姓氏。炎帝的母親是著名的女子壬勇和壬氏的女兒。炎帝之所以把炎帝放在東方,是因為他醜陋的外表和他父親對邵店的不滿。是燕蒂的母親任勇親自撫養了燕蒂成人。
因為他母親姓壬,所以她生的第一個兒子是她母親姓壬。炎帝在江水有造詣,故名江水。自從衣(任)面旗(江)被命名為江,姚的母親也是壬的女兒。
根據甲骨文的含義,蔣出生於壬女(懷孕)。他一下子就破譯了「江」的本義,壬楚文就是壬(懷孕)。因此,嚴江皇帝的姓氏必須是任用的。「江」字的本義是「壬(宣)生女」的文本。所以,九天玄女真的就是九天壬女。
② 孫悟空在菩提祖師那裡學了多久
孫悟空學藝二十年。
孫悟在花果山享樂天真,過了三四百年後,為了尋求長生不老的方法,赴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拜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師為師,得到姓名孫悟空。
並學到了長生之道、七十二變和筋斗雲等,一共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後來因為賣弄本事,被菩提祖師逐出師門。
(2)白猿在中國哪裡擴展閱讀:
「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原型源自四川。」著名藝術史學家巫鴻教授,通過考察四川漢代的石刻這樣說。
巫鴻的依據是,孫悟空原型起源於四川的白猿傳說,它表現了兩個主題:「猿精劫持婦女」和「二郎神降服猴精」。
「這兩個主題,在東漢以後又從四川傳播到中國其他地區。為以六朝志怪、唐代傳奇和宋元神怪故事為題材的繪畫、戲劇的創作提供了素材。」巫鴻說,源於四川的這兩個有關猿猴的主題故事,發展的頂點是吳承恩在其《西遊記》中所塑造的一個新型的、英雄的猿猴。
他認為,這一新形象對中國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並為過去300年中以猿猴為題材的文學、藝術的發展奠定了一個新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