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理解「中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
我個人感覺這句話從褒義或貶義的角度理解都可以,因為從貶義的角度去理解的話,就是我們中國戰爭時期設備簡陋,只能用人去填,那麼如果從褒義的角度去理解的話,就是我們中國不缺人才!
㈡ 中國人口如果急劇下降會怎樣
首先,一個國家人口,和其歷史和自然環境決定的。
中國擁有5000年文明史,是一個文明古國。
在5000年的繁衍和文明過程,
使中國在人口繁衍上有較大的人口基數。
另外,一個國家人口,還要看其自然環境,
也就是是否有足夠的糧食生產和生產條件。
中國擁有黃河與長江兩大河流,三大平原有著良好的自然條件和氣候。
同時有著京杭運河,都江堰等水利設施,三峽水利設施。
都使中國有著充足的農作物水資源。
如同印度恆河流域一樣,它同樣能承載許多人口生存的生產能力。
其次,一個國家是否富裕,並不是看多少人口。
主要是看其人口素質和其生產力。
整個歐洲人口超過8億,面積與中國相當,但是其生產力是不一樣的。
同樣的如果以日本37萬面積約1億人口來衡量中國,
中國人口密度同面積下情況密度低於日本。
當然要考慮中國許多地區不適合人的居住,例如青藏高原就有270萬,
還不算四川,新疆境內的干盆地,沙化區,高山區面積。
所以從正反兩個面來說,人口不是衡量一個國家富裕的指標。
為什麼日本,德國二戰後能迅速崛起經濟,
最主要是雖然戰敗,但依然有比較好的人口素質,
再加上國際發展環境的機遇。
一個國家在原有基礎上,如果人口過少。
反而會使缺失勞動力,企業生產成本增加,市場效應減弱。
中國建國初期,為什麼要提倡人口,
最主要是要發展國家經濟,勞動力是很重要的一個生產力資源。
但,人口的增長是不可能無極限的,我們的可生產農地的減少,
環境的破壞,都說明一個基本事實,地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超載其人口。
所以控制人口是其中的一個環節,但更重要的怎樣提高人口素質。
例如:如果一個家庭有十個孩子,十個孩子都沒賺錢能力,沒生存能力,
那這個家還會有發展嗎?還能依靠他們來贍養兩個老人嗎?
如果一個家庭即使只有一個孩子,但這個孩子聰明,有才,有生存技能,
有賺錢的能力,那麼別說他贍養兩個老人,贍養十個老人,也不是不可能。
這種規律叫,惡性循環與良性循環。
高素質人口,能提高社會的動力,社會財富的累積,能提高生產力。
但仍然要強調一點,不是人口越少越好,這不是一個堆積的規律。
就算中國只有100萬人,如同愛斯基摩人一樣,也不會有發展。
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