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國學智慧中國漢字究竟有多少個

國學智慧中國漢字究竟有多少個

發布時間:2024-09-04 02:05:33

⑴ 張辛的國學智慧

張辛的國學智慧

張辛老師是國學名家,北大教授。一身唐裝的張辛老師走上講台時,盡顯的是儒者風范,但一聽他開口講課卻妙語連珠,見解犀利,煞是過癮。

聆聽大師講解中國文化中的《禮、道、和》,如沐春風、如飲清泉。好多東西聽後想明白了,自己那一顆浮 躁 的心,也就漸漸地安頓了下來。

一開始張辛老師就幽默地說,現在國學很熱,我也很吃香喲。這是因為科技越發達,生活節奏越快,人們越找不到自己心靈的歸屬地。自己的心沒地方放了,多可怕。人類在異化,人類活的越來越沒人樣子了。呵呵,老師身上有一種“世人皆醉唯我獨醒”的傲骨氣質喲,沒那金剛鑽誰敢說這話。不過的確是大師啊,知識那叫一個淵博,四書五經研究的透透的,令人佩服。

他說,人類在物化,要麼像動物(你爭我搶,爾虞我詐、你死我活),要麼像器物(機械化、工具化、科技化、模式化)。而人是“身+心”兩方面構成的,而科技只服務於人的“身體”,它不關乎人的“心”。科學只能“服務”,不能“領導”。因為“科學”不能使“人性”(心靈)得到發展。我們人生是為感情而活著,否則與動物、器物無異。所以,我們就要重拾祖先留下的禮樂文化,來找到我們身心的安頓之處。人不能只有知識沒文化。

他說,做人一定要謙恭,不能缺修養缺文化。他給我們講了一個他親身經歷的一人一事。一位所謂的成功人士是一位經濟學者,這位經濟學家說,我坐飛機只做商務艙,我很享受芸芸眾生從我身邊走過的快感。張辛老師講到這里,伸出兩個手指頭,用他那京腔味兒鄙棄地說,他這人說到底就是一個缺修養沒文化,就是一個2!眾生平等,你不可能比別人主貴。說得我們哈哈大笑。

人是什麼?

——人是“身+心”,這是區別人和動物(身是動物心是人),也是區別君子和小人(身是小人,心是君子)的標准。人是“有限的存在”(也就是這百十來斤,兩隻眼睛、兩只耳朵……),所以人要有“敬畏之心”,不要做膽量最大的人。君子膽最小,因為他有敬畏之心。人要有敬畏之心,人要三思而後行。

關於宗教

張老師說人一定要有宗教情節,但唯神論、唯物論也都要不得。神的功德——他可以使人有穩定的人生,也就是人死後的歸宿,他可以給全社會提供共同的秩序中心。(這一點和我們倡導的有點相悖,不過不是說現今社會,就是因為好多人沒信仰而胡作非為嗎),因為人怕報應,還是有所畏懼還是有所約束的。

張老師又接著說,唯神論不行是因為神畢竟是生命之外的,神只對人的靈魂負責,它是出世的。唯神會帶來宗教迷信,會帶來摧毀生命。

唯物不行是因為物畢竟是身外之物,他只能滿足人身體的物資生活,不關乎人的心靈,會導致天人關系的惡化,會導致社會關系的惡化、人際關系的惡化,人們之間沒有了情感,誠信在流失。

所以既要有宗教情結,又不唯神、唯物,是最好的平衡。

不管怎麼做,人最終要落實到心的愉悅上,要享受生命的全過程——被人養、養別人、再被人養。這三個階段,我們要用心去度過,要盡享人生。我們要不斷地告誡自己:你的生命很金貴,你是宇宙的唯一,你必須做的是只有打點好自己的小生命,才能實現人類的大生命循環。

張老師又接著說,你只要能平平安安地享受生命就好,時下流行的什麼“過把癮就死、只求一時擁有,不求天長地久”,簡直就是二百五理論。我們人應該善生善死,壽終正寢。遵循“盡其天年而不中道夭”的古訓。

道——就是要想明白道理

知識的東西不能決定人的高度,關鍵在於文化,文化可以決定人的高度。孔子不知太陽的高低遠近,被人恥笑沒知識,但這並不能阻擋他成為聖人。關鍵在於人心,關鍵在於德道。人類的未知永遠大於已知。世上的知識你不可能懂遍,但你一定要有修養,一定要有文化。

我們一直在倡導“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我們對大自然要有敬畏之心,一定要尊重大自然。對大自然的資源一定要省著用,對元氣(個體生命)省著用,不能挑戰生命極限,不能揮霍生命。人和萬事萬物要共生共榮,不是誰征服誰。古人雲:仁者渾然,與物同體;人要大其心,體天下萬物;以空虛不毀萬物之實。

張辛老師講到美,他非常崇尚玉(是中國的'和田玉而不是緬甸的翡翠)。他說在老祖宗眼裡,玉就是精(華)、理(紋理、條理、肌理。中國文化是線條文化,是線條藝術)、美(石頭的美)、溫(中國玉是溫的柔的,他又說翡翠是硬的、冷的)。說著他從中式的衣服兜里,拿出一塊溫潤的和田玉手把件,邊玩邊講課,詼諧地說玩玉就是玩文化,你有錢不算富,有物才是貴。他說,沒有藝術的生活是低級的,淺膚的生活。呵呵,第一次見這么講課的老師,也就是國學大家張辛啊。

最後張辛講到,人生無外乎三種形式:人怎麼對待大自然;人怎麼對待他人;人怎麼對待個體生命。

人的主要內涵不是愛,愛只是人的最低底限,人的主要內涵是敬!敬是當代社會最缺乏的——尊天、互敬、自重!

我們在當今這個社會上一定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隱惡而揚善。

自勝者強,不要和別人較勁兒,與自己比就行了,不要把自己看的比別人強。在與人的交往中往往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們要坦盪盪做君子,不常戚戚做小人。

這就是國學,這就是我們幾千年中國文化所倡導的、《禮、道、和》。

呵呵,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在張辛老師這里我算領教了。

;

⑵ 漢字,我們應該怎樣學

關於漢字,我們知道多少? 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曾有激進的思潮把國家積貧積弱的現狀歸咎於傳統文化的拖累,漢語更是被當成落後的文字,甚至有學者呼籲「廢除漢字,漢語拉丁化」。幸虧這一主張並未得到實現,但直到今天,仍然有人認為漢字是沒有效率的文字,不利於傳播。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嘉賓與觀眾進行交流。嘉賓楊河源多年來潛心研究漢字,對漢字中的深遠智慧嘆服不已。他說,在漢字文化圈,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和越南,所用漢字的總量達10萬字,而國家公布的常用漢字1500個和次常用漢字1000個,據一位英國漢學家統計,一個人只要掌握700個核心漢字,就能閱讀十三經、前四史、《三國志注》這18部中國最重要的傳統典籍,如果再多認識1000個次核心漢字,就能識別主要經典的九成,這樣的效率,在其他語言里是很少見的。他記得,在上大學的時候,學英文考JRE需要掌握1萬個單詞,常用詞彙有7萬個,30年過去了,常用單詞已經增長到30萬個,還不包括大量的專業術語,這個數據還呈爆炸性增長。楊河源認為,比起30萬的英語單詞學習量,學習3000到5000個漢字就能解決所有問題,而且相比拼音文字,漢字的認法,可以通過形音義三個方面入手,學習起來並不復雜,這些都是老祖先給我們提供的便利。培養孩子對漢字的興趣漢字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古人對文字充滿敬意,寫有字的紙不能隨便亂扔,以免褻瀆,很多地方建有「惜字亭」,以此教化弟子要尊重和珍惜文化傳統。新版語文教材把漢字學習作為母語學習的第一課,那麼在今天應該如何學好漢字呢? 沙龍現場,主持人朱郁文拿出字牌請大家認字,其中既有大家似曾相識的繁體字,也有讓大家頗感新奇的甲骨文,認字活動引起在場孩子們的興趣:原來,漢字挺好玩的。從小熟讀經典的余福智教授建議在場的家長們從小就要引導和培養孩子們對中國文字的興趣,有了興趣之後,他們會自己去深入探究。深入學習漢字,需要了解漢字的起源、發展和演變,而漢字幾千年的演變史,本身就是一部滿載文化信息、生動可感的歷史,這裡面也有無窮的趣味。嘉賓李歡說,在今天,介紹漢字的起源、發展和演變的讀物非常多,自媒體也越來越多這方面的內容,只要想學途徑還是很多的。另外,幾位嘉賓還認為,學習傳統經典,認識繁體字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只要掌握了漢字的造字規律,繁體字的學習並不困難。嘉賓李歡建議家長們可以給孩子買一些繁體字的課外讀物,包括繁體版本的唐詩宋詞,也是學習漢字的一個好辦法。來源|佛山日報文圖|記者唐燕編輯|何欣鴻

⑶ 中華國學智慧員工讀本內容簡介

《中華國學智慧員工讀本》是一部深度挖掘和解讀中華民族瑰寶——國學的實用讀物。它承載著中國人的驕傲和歷史沉澱,是我們的精神根脈,為歷代中國人提供了堅韌的精神動力。這本書中的智慧經過了先賢的實踐和歲月的磨礪,猶如一座智慧寶礦,每翻閱一次都能收獲新知,每次領悟都能回味無窮,彷彿品茗後余香繚繞,古曲終而餘音不絕。

特別針對職場員工,讀本聚焦於八個關鍵領域:立身、處世、做事、交往、應變、謀略、成功與修身。它從浩瀚的國學典籍中精心挑選出最具影響力的智慧故事和觀點,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讀古聖先賢的智慧,旨在幫助現代員工提升個人修養,增強職業素質,掌握在職場中取得成功的策略和秘訣。

內容既通俗易懂又富含深度,避免了流於表面,是提升國學素養、塑造良好品質、優化職業技能的寶貴資源。通過閱讀,員工們能在先賢智慧的指引下,修煉身心,提升職業素養,領悟工作中的智慧,最終邁向成功的彼岸。願每一個讀者都能在國學的智慧光芒中,不斷完善自我,邁向卓越。

閱讀全文

與國學智慧中國漢字究竟有多少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的食用油是什麼油 瀏覽:426
義大利哪裡買義大利國家隊球衣 瀏覽:118
伊朗與以色列為什麼打仗 瀏覽:667
中國哪個移動公司好 瀏覽:972
知乎印尼為什麼恨中國人 瀏覽:16
中國女足哪個比較強 瀏覽:863
印尼皮膚是什麼色 瀏覽:971
印度什麼牌子手機便宜 瀏覽:417
中國美協少兒藝委會怎麼加入 瀏覽:104
中國取得抗疫勝利有哪些優勢 瀏覽:510
印尼巴士18漢化怎麼進入 瀏覽:90
印度和伊朗哪個發 瀏覽:157
義大利回蓮都的去過哪裡 瀏覽:560
英格蘭義大利在哪裡 瀏覽:591
還有哪些省派醫療隊到義大利 瀏覽:507
中國哪個民族穿上最短的裙 瀏覽:939
我現在去越南談生意怎麼辦 瀏覽:626
伊朗稅號英文怎麼命名 瀏覽:600
印度的化妝品是什麼牌子 瀏覽:600
英國北安普頓大學獎學金多少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