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華文明到底有多少年的歷史
五千年。
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史,而有據可查的歷史只限定在距今四千年,之前的一千年即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由於缺乏考古實據一直廣受質疑。位於遼寧、內蒙古、河北三省區交界的牛河梁大型史前祭祀遺址群的出現,以確鑿而豐富的考古資料為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物證。
「然而,由於歷史文獻典籍的漏記與空白,歷史考古界對紅山文化在中華文明史上的特殊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考古學家、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郭大順不無遺憾地指出,「一些有影響的通史性著作中,對中華五千年文明史這一罕見的考古證據和豐富多彩的內容所提甚少甚至隻字不提。」
(1)中國的文明多少年擴展閱讀:
在浙江良渚遺址,發現了建於距今約5000年前,面積近300萬平方米的內城和更大規模的外城。為了防止北邊山洪對城的侵害,古人在修建之前先修了一個長3.5公里、寬十幾米的巨型水壩。
經考古勘測,該遺址目前發現最大規模的城址總工程量,初步估算是1200萬立方米,這樣的工程量如果動用1萬個勞動力也需要10年甚至更長時間。
其工程量在全世界同時期的建築中首屈一指。除高等級的宮殿之外,高等級的墓葬也在祭壇上修建。所以說這是一個階級分化相當嚴重的社會,是一個產生王權的社會。
在山西陶寺遺址和陝西石峁遺址,分別發現了面積在280萬乃至400萬平方米的巨型城址。這些城址內社會分化嚴重,高等級建築周圍有高高的圍牆圍繞。
這一時期,墓葬中反映的階級分化非常明顯,小墓一無所有,或者僅有一兩件武器或陶器;大型墓葬隨葬品可達到上百件,不僅製作精美,而且表明等級身份。
「像這樣的社會,顯然不再是原來我們認為的部落聯盟,應該已經進入到國家階段。」探源工程負責人之一、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巍說,「所以我們覺得,在距今5000年前後,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包括西遼河流域等一些文化和社會發展比較快的區域,已經率先進入到文明階段。」
② 為什麼說中國有5000年文明史
假如從元謀人生活的時代開始算,中國已有了170萬年的歷史。可是,中國文明史卻只有大約5000年左右。
美國的民族學家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一書之中將人類的社會分為了三個遞進的時候:蒙昧時代、野蠻時代與文明時代。文明時代是以文字的發明與使用作為起始的標志。恩格斯指出文明時代開始的四個經濟特徵之一就是「出現了作為占統治地位的生產形式的奴隸勞動」。我國的歷史雖然有170萬年,但是從現有的資料來看,5000~6000年以前的中國社會,卻仍然處在蒙昧時代與野蠻時代,還沒有進入文明時代。
中國的文字起源在5000年前。現今我們可以認識的漢字之中,是以殷商的甲骨文為最古老。甲骨文的時代距今天有3000~3300年。在先後出土的十餘萬片甲骨中,單字的總數大約在3500字左右,文字的結構已經由獨體字趨向於合體字,在這之中有著大量的形聲字。甲骨文已經相當復雜與進步,從原始的文字發展到了甲骨文,這中間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考古學家們在山東的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遺址之中發現廠刻有原始文字的陶器,文字的筆劃整齊規則,和甲骨文有著一脈相承的跡象。這個陶器年代的測定,大約在公元前3000~2500年之前,也就是距今天5000年左右,這為確定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中國的奴隸制的上限也是在5000年前。在山東的大汶口遺址中,墓葬存在著極為明顯的差異。有的墓穴很寬大,隨葬的陶器有90多件,還有一些裝飾品;有的墓穴極狹小,只能容納屍體,隨葬品也很少,甚至是沒有;貧富分化與等級貴賤已經出現了。有的合葬墓里能看出當時父系的大家庭之中已有奴隸在內。墓葬的時間距今有5000~6000年左右。因為目前還沒有發現比大汶口更早的既有著原始文字又有著奴隸制特點的墓葬,於是,有的考古專家就認為,奴隸社會的時間上限是在大汶口文化時期。這就說明了距今5000~6000年的時候,中國的文明史就開始了。
有些學者還認為,中國在古書之中所記載的黃帝時代就已經進入了奴隸社會。從中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午)上推算到禹時足公元前2100年,黃帝到禹也有「三十世」,大概有900年,也就是黃帝距今天約為5000年。有的考古專家們把大汶口文化和古文獻之中記載的黃帝時代的情況相對照,有很多吻合的地方,因此認為中國進入了奴隸社會的時問,應是在傳說之中的黃帝時期。這也能說明,黃帝以來中國的歷史也就是中國的文明史。
③ 中國的文明史可上溯到多少年以前
中國的文明史至少可上溯到8000多年以前。
中國是世界上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中國有8000年的文明史。有將近4000年有文改信前字可考的歷史。最古老的王朝夏朝開始於公元前2070年。從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至今已經有2850。
考古發現佐證中國有8000年的文明史:
1.以裴李崗、老官台等遺址為代表的較早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約7000—5000 B.C.)
2.仰韶文化(約5000—3000 B.C.)
從裴李崗、老官台文化到仰韶文化的這個階段:一般來看,屬於自給自足的農村生產階段,說明部落已經出現。
3.龍山文化(約3000—2200 B.C.) 夯土坦凳城牆的建造與戰爭和人牲遺跡的發現都指向一個用干戈、有甲兵的新的社會秩序。陶寺的墓地表現了尖銳分化了的階級,並且表現了上屬階級與禮樂的密切聯系。手工業分化的專業中有從事骨卜的與製作祭祀陶器的活動,說明已核清經出現酋邦。
4.二里頭文化(約2200—1500 B.C.)
5.殷商二里岡和殷墟期文化(約1500—1100 B.C.)
二里頭文化發現宮殿建築與大量青銅禮器。佐證了《左傳�6�1成公二年》中的「器以藏禮」和《左傳�6�1成公十三年》中的「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記載有其歷史真實性,說明已經國家已經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