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舍寫的《濟南的冬天》里的冬天有著怎樣的特點
老舍寫的《濟南的冬天》里的冬天有著溫晴的特點。
第一段解析:
作者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和北平、倫敦、熱帶的對比,寫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奇跡」「怪事」,突出它的「溫晴」,贊譽濟南是個「寶地」。「像我」獨立成句,突出了「我」的感受,表明濟南的冬天和「我」心中的冬天實在大不一樣。「風聲」二字用得十分准確,「沒有風聲」並不是沒有風,只是沒有那種發出呼嘯之聲的北風,如果說成是「沒有風」,那就不符合實際情況了,「在北中國的冬天」這一修飾語也十分重要,因為溫晴的天氣是許多地方都有的。而「在北中國的冬天」中隱含了「理應是寒風刺骨、日光慘淡」的意思,這就顯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可貴。這一段四句話,三組對比。
第一句用北平冬天幾乎天天刮大風和濟南冬天的沒有大風對比。作者不直接說「北平幾乎天天刮大風」,而是以自己獨特的感受說,「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這樣既使得語言生動,顯得情真意切,同時也隱含了這樣的意思:「濟南的冬天卻沒有大風,這真是奇跡了。」第二句用倫敦冬天的多霧和濟南冬天的天空晴朗無雲對比。作者也是從自己的感受角度寫的,為了避免用語重復,作者把「奇跡」換成了「怪事」,其中自然也隱含著「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這真是怪事了」的意思。第三、四句就進入天氣的對比了,作者用熱帶的毒日、十分明亮的天氣和濟南冬天的溫晴對比,從而突出了濟南冬天天氣的特點:溫晴。正因為濟南的冬天是「奇跡」,是「怪事」,它「溫晴」,所以作者稱贊它「真得算個寶地」。「真」在這里是的確、實在、應該的意思。
「溫晴」是貫串全文的主線。下文描繪濟南冬天的景色都是緊緊扣住這一天氣特點來寫的。
第二段解析:
第2段用「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一句過渡,轉到對濟南冬天山、水的描寫。
在分寫山、水之前,作者先從上方俯瞰,為我們勾畫了一幅陽光下濟南冬天的全景圖。「請閉上眼睛想」一句,引導讀者進入作者所描繪的境界。「有山有水」一句起著總體結構課文第二部分的作用,本段以下部分和第3、4段都是寫山的,第5段是寫水的。「曬」、「睡」、「醒」這一連串相關的擬人寫法,創造了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陽光」「暖和」緊扣了「溫晴」。「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一句,用商量的口吻,使人感到非常親切,好像在面對面地徵求意見;口氣是徵求意見,實際飽含了深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文章緊接著寫冬天的山景。先寫陽光朗照下的山。作者仍然從上方俯瞰,描寫了濟南的地理環境;「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一描寫交代了濟南冬天溫晴的原因。這里的「整」和「缺」字面上好像是矛盾的,實際並不矛盾,作者意在強調前者,因為「缺」的只是「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一句中的「特別」直接抒發了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作者再次強調了「在冬天」.這就隱含了這一圈小山可以擋住冬天呼嘯的北風,保持氣溫的作用。「小搖籃」的比喻和擬人的語言將一圈小山寫得像慈母般溫存、體貼、慈祥,「小搖籃」的「小」正照應了小山的「小」。「安靜不動」是寫神態,「低聲」是寫聲調。這兩個修飾語使人想起母親在搖籃邊低聲哼著催眠曲的情態,賦予這一圈小山以慈母之情。
這一段到這里本來可以結束了,但作者並沒有就此住筆,又寫了濟南人的表情、感覺、幻想和心情。
因為冬天氣候溫暖晴朗,所以人們的表情「面上含笑」;因為小山像搖籃,溫暖舒適,所以人們感覺「有了著落,有了依靠」;因為度冬如春,所以產生「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和「今天夜裡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的幻想;因為冬天這樣慈善,所以就是這點幻想—時不能實現,人們的心情也「並不著急」。這些描寫又都是緊扣住「山」來寫的:寫表情緊承「小搖籃」而來,寫感覺是看到了「那些小山」,寫兩個「也許」的幻想是「由天上看到山上」,寫心情則是總結上文。「慈善」通常用來形容人的態度仁慈謙和。這里把濟南的冬天當做人來寫,表現了濟南冬天給人的感受。這一層的描寫之中洋溢著人們對濟南溫晴冬天的喜愛和感激之情。上文是寫作者自己的感受,這一層寫濟南人的感受,二者互補,更使人感到真實、親切。
第三段解析:
第3段寫薄雪覆蓋下的山。這一段圍繞「妙」字,突出「小」字(「小」是由「溫晴」決定的),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順序層層鋪寫,把各個細部的色、態、光一一展現出來。
山上寫矮松。山是小山,雪是小雪,松呢,是「矮」松,這就使得整個畫畫比例非常和諧。一個「頂」字准確地表現了樹尖上一髻兒白花的位置和形狀,因為是小雪,所以只有樹尖上積了一小堆白雪,而「頂」字中既有「在樹尖上」。又有「一小堆」的意思;「頂」字又引起下文把矮松比作「日本看護婦(護士)」的比喻,日本的護士頭上總是戴著—頂別致的白色工作帽。帽子往往突出在頭的頂部.好像是「頂」在頭上似的,兩者的相似點就在「頂」著白帽子上。這個比喻貼切地表現了小雪後矮松的秀美形態。
山尖是山的最高部位,它和藍天相接,所以寫它們的色彩。「鑲」的意思是把物體嵌入另一物體內或圍在另一物體的邊緣,這里的「鑲」形象地寫出了白色的山尖連接著藍天,就像是一道銀邊圍在藍天邊緣的景觀。
山坡上寫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和由此產生的聯想。「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是「小雪」的傑作,因此山坡上就出現了「—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的色彩;白的是雪色,暗黃是草色,「暗」字非常准確地繪出了冬天枯草和秋天枯草色彩的區別。秋天剛枯萎的草色彩是金黃的。隨著天氣的變冷,枯草就逐步失去了光澤。由金黃變成了「暗黃」。這里的「暗」是色彩不鮮艷、沒有光澤的意思。一個「穿」字既准確表現了雪、草覆蓋的狀態,又引起了「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的比喻。「帶水紋的花衣」這個比喻描繪了雪色與草色相間的美景,給讀者以動人的動態的生活實感。「看著看著」以下是聯想,「更美的山的肌膚」可理解為春天來臨後那滿山的花草。這—聯想與第2段兩個「也許」的幻想照應,表現了對春天的憧憬。
山腰著重寫光和色。「光」是寫「快日落」時的陽光.「色」則寫出了色彩的變化。「微黃」的陽光「斜射」在白雪上,就露出點粉色。這里的色彩和上文的「青黑」「白花」「藍天」「銀邊」「暗黃」等的描寫,更增添了詩情畫意。
「忽然害了羞」用擬人的方法描繪了夕陽斜照下雪色嬌美的情態。一個「羞」字,不僅畫出了雪景的「色」,與「粉色」相貼切,而且繪出了雪景中的情和內在美。
最後一句「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用與老天商量的語氣,說怕小山被大雪壓垮了,實際上是贊美,贊美小雪後濟南小山的秀美。一個「太」字。贊美之情全出。
第四段解析:
第4段再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這是遠眺。在這幅畫里,遠山是背景。兩個「卧」字用得尤為傳神。「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一句,更增添了「這是張小水墨畫」的真實感,「也許」表示不很肯定,卻肯定了這實在是一幅畫。
第2~4段寫濟南冬天的山景。
第五段解析:
第5段寫濟南冬天的水色。作者在描寫中融入了自己獨特的感受。先著力渲染「綠」,一連用了五個「綠」。一個寫綠萍,四個寫水藻。用「綠」來襯托水的清澈、透明。「冒著點熱氣」的「點」字用得十分准確。「點」字扣住濟南冬天的「溫」寫的。冒熱氣,但只是一「點」,這就是「溫」。如果去掉「點」,變成「冒著熱氣」,那就不是「溫」。而是「熱」了。「水也不忍得凍上」擬人的方法,把水寫得脈脈含情。
「看吧」從天上到水面,由河水的清亮、水藻的綠引出整個空間的清亮,藍汪汪。用空靈的藍水晶來比喻,字里行間透出贊美喜愛之情。
第六段解析:
第6段,作者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收束全文,點題,又扣住標題「濟南的冬天」。
簡介作者和課文
《濟南的冬天》是現代著名文學家、劇作家、小說家老舍先生創作的一篇散文,選自《一些印象(4)(5)(6)(7)》(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出版)。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現代著名作家,因作品頗多被人們稱為"人民藝術家"。主要作品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和話劇《茶館》《龍須溝》等。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老舍先生在英國講學六年之久,英國的霧氣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還去了西南地區,因此來到被譽為"泉城"的山東省會濟南後,感受非常強烈。標題"濟南的冬天",簡潔明了了地點,節令。告訴讀者,它是不同於其它地方的冬天。因此他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溫晴"這一特點,描述出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動人的冬景;老舍先生還善於描述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表達自己最鮮明的印象和感受。文章現已選入京教版初二下冊第19課、蘇教版初一上冊語文書第16課、人教版初一上冊語文書第12課,冀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第12課,鄂教版初二下冊語文書第12課,魯教版初一上冊語文書14課,S版初一上冊語文第10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5月第3版)第12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