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韓國和中國有時差嗎
韓國和中國有一小時時差。韓國和中國是兩個亞洲國家,在地理位置上非常接近。但是由於兩國的經度不同,韓國的時間比中國時間快一小時。韓國採用的是韓國標准時間,簡稱KST,是UTC+9的時區,與日本和東京時間相同。意味著,當北京時間是下午1點時,韓國時間就是下午2點。在夏令時期間,兩國的時間差會發生變化。中國沒有夏令時制度,所以中國時間始終保持不變。但是,韓國有夏令時制度,夏天會把時間提前1個小時,這也意味著當北京時間是下午1點的時候,夏季的韓國時間就是下午3點。
Ⅱ 韓國與中國時差幾個小時
韓國與中國時差1個小時。
時差1小時,韓國比中國快1小時,兩個國家之間的時間差是根據國家首都所在的時區來進行計算的,中國首都北京位於東八區時區,韓國首都首爾位於東九區時區,一個時區相差一個小時的時間,因此中國和韓國的時差是一個小時。
各國的時間使用地方時,沒有統一換算方法,給交通和通訊帶來不便,時差的意識在此前就有,只是沒有形成完善制度為了統一,世界採取了時差制度並且遵循此制度,各國時間歷法都以此制度為基礎。
不同時區的時間計算是:同減異加,東加西減同指同在東時區或同在西時區,則兩時區相減,異則相反,遵循一張零時區居中的世界地圖,所求時區在已知時區東邊則同減異加的結果加上已知時區的時間,否則為減。
韓國的國名由來
韓國國名源於古時朝鮮半島南部的部落聯盟「三韓」(辰韓、馬韓、弁韓),在中國東漢、三國時代,三韓的政權即被中原稱為「韓國」,如《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傳》中記載:「桓、靈之末,韓濊強盛,郡縣不能制,民多流入韓國」。這是朝鮮半島政權被稱為「韓國」的最早記錄。此後朝鮮半島的許多政權雖然不以「韓」為國號,但仍以「韓」或「三韓」作為其別稱而沿襲下來。
至1897年10月,朝鮮高宗建立大韓帝國,使「韓國」作為朝鮮半島國家的正式國名而登上歷史舞台。1919年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於中國上海,雖然改變政體,但仍沿用「韓國」的國名。1948年8月15日起朝鮮半島南部的國名就被定為「大韓民國」,簡稱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