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的古琴有多少種
七弦琴: 七弦琴是中國古代最古老的樂器之一,是中國最早的樂器,稱為「國樂之父」。在古時文人心中視為高雅的代表,琴音悠遠,高山流水知音流傳至今。
結構組成:型制多樣,現今以「仲尼式」最為多見。一般分為琴體(即共鳴箱,由琴面、琴底和琴軫、雁足等部分組成)和琴弦系統(包括琴弦七根和岳山、龍齦、琴徽等部分)。
使用材質:琴身的琴面面板一般為桐木製,琴底板為梓木製。琴弦的質地以前多為絲制,現在多為金屬制;琴徽多為貝殼或玉石製成。
樂器特色:是樂器家族中最古老的樂器之一,歷史悠久,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民族樂器之一。屬於弦樂器族內的彈撥弦鳴樂器,發音寬皮哪渾厚深沉,餘音悠遠,具有濃厚的中國民族特色。演奏技巧復雜,有滑奏、揉弦和泛音奏法等特殊技巧,表現力豐富。
古琴的音量較小,音區低沉,音色明凈渾厚,風格古樸。在古代,我國文人雅士幾乎家家都有古琴。孔子也是古琴的推崇者,他所教授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中,古琴是必修樂器,孔子是想通過古琴來陶冶人的情性。約公元前481年,孔子作琴曲《陬操》,以傷悼被趙簡子殺害的兩位賢大夫。現存琴曲《龜山操》、《獲麟操》、《猗蘭操》相傳都是孔子的作品。
古琴整體是一扁長形音箱,長約130厘米,寬約20厘米,厚約5厘米慎碼。面板又稱琴面,是一塊長形木板,表面呈拱形,琴首一端開有穿弦孔,琴尾為橢圓形。底板又稱琴底,形狀與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塊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底板開兩個出音孔,稱龍池、鳳沼,腰中近邊處設兩個足孔,上安兩足,稱頌足。面、底板膠合成琴身,在琴首裡面粘有舌形木板,構成與琴腹相隔的空間,叫作舌穴。面板背部設音梁,又稱項實。琴腹中有兩個音柱,稱天柱和地柱。弦軸又稱琴珍,多為圓形或瓜棱形,中空(穿弦用),琴弦由絲絨繩系住拴繞於琴軫上。琴弦用絲制纏弦。岳山鑲嵌於面板首部,也開有穿弦孔。底板上有四個琴腳,琴首部兩個叫鳧掌,琴尾部兩個叫焦尾下貼,起墊平琴身的作用。面板上嵌有十三個螺鈿或玉石製作的徽,標記音位。古琴造型優美,常見的為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月型式等。主要是依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區分。琴漆有斷紋,它是古琴年代久遠的標志。由於長期演奏的振動和木質、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種斷紋,如梅花斷、牛毛斷、蛇腹斷、冰裂斷、龜紋等。有斷紋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觀,所以更為名貴。
在中國樂器中,古琴的聲音是特別的,不似二胡如泣如訴,卻比二胡委婉纏綿,是那種迴旋往復的纏綿,有點讓人心痛;不如古箏響亮歡快,演奏效果立竿見影,卻平和沉穩,有一種往心裡去的吟哦;也不像琵琶那麼鋒芒畢露,大珠小珠落玉盤式的直截瞭然。古琴是細膩含蓄的,指法不動聲色地控制著輕緩急重。這樣的聲音決定了它不宜作合奏樂器,而適合獨奏。能與古琴相和的,惟有簫了,簫的幽怨迷離和琴的古雅通脫糅成林下之風,超脫現實之境,說起來這也正是古琴為傳統文人們所偏好的原因。
古琴的聲音是讓人迷戀的,泛音的輕靈清越,散音的沉著渾厚,按音的或舒緩或激越或凝重。古琴注、猱、揉、吟的指法,讓人真正體驗到余韻裊裊、象外之致的味道,就好像一炷香慢慢地在空中舞蹈,且實且虛,繚握嫌繞而去,彷彿中國畫中的那種水墨煙雲,如郭熙的《早春圖》,又如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
中國歷代流傳著不少有關古琴的美談。西漢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贏得了卓文君的芳心,這是以古琴為媒的愛情故事。三國孔明以其過人的智慧,在空城危急之時,焚香操琴,成為後世戲曲中久唱不衰的經典故事。
古琴屬於典型的獨奏樂器,較少用於合奏。古時也常作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古代地位最崇高的樂器,被譽為哲學性的藝術或藝術性的哲學,被列為"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是古代每個文人的必修之器,歷史上的著名琴家有孔子、蔡邕、蔡文姬、李白、杜甫、宋徽宗、嵇康等。古琴也是孔子辦學重要的六藝之一。《詩經》中就記載著"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賓,鼓瑟鼓琴"等。古琴的樂器本身就充滿著傳奇的象徵色彩,比如,它長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弧形,代表著天,琴底為平,象徵著地,又為"天圓地方"之說。古琴有13個徽,代表著一年有12個月及閏月。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徵著金、木、水、火、土。周文王為了悼念他死去的兒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紂時,為了增加士氣,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稱"文武七弦琴"。古琴有100多個泛音,這大概是世界上擁有泛音最多的樂器。古琴有自己的記譜方法(簡字譜),至少有1500多年的歷史。古琴現存有150多部古琴譜,包含著3000多首古琴曲流傳下來。
琴派
琴派是具有共同藝術風格的琴人所形成的流派。稱「琴派」始自明末的虞山派和清代的廣陵派。後世的琴派多以地區劃分、命名,虞山派以江蘇常熟為中心,廣陵派以江蘇揚州為中心。
廣陵琴派
九嶷派
嶺南派
梅庵派
浦城派
虞山派
浙派
諸城派
蜀派
詩琴 :詩琴,又稱「里拉」。古代歐洲希臘民間的一種彈撥樂器。詩琴是象徵音樂的標記。詩琴有著悠久的歷史,傳說中的詩琴是由希臘的赫爾墨發明的:有一天,赫爾墨在野外散步時無意中踩著了一個會發音的東西,拾起來一看,原來是一個烏龜殼,上面留著一條筋,由於受到振動而發音。赫爾墨從這里得到了啟示,他後來用烏龜殼作為底座,蒙以牛皮,作為共鳴箱。上面支著兩只小牛角,上部之間有一橫梁,架上四根弦(筋),這樣就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詩琴。演奏時,抱於懷中,左手按弦,右手彈撥,發出優美悅耳的聲音。這樣就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詩琴。到了公元前七世紀,被譽為希臘音樂之父的脫爾潘德將詩琴的四根弦先後增為五根和七根弦,琴身底座及支架為木質結構,可以看著當時的符號譜來撥奏,這就更方便了。希臘人把詩琴尊為國樂器,每當祭祀阿波羅太陽神時就要演奏它。後來又有人將琴弦增為十一根弦,琴身也隨著鑄造業的發展增加了金屬材料,音質就更加悅耳動聽了。
公元前六世紀左右,希臘有位著名的女音樂家和詩人薩福,她不僅擅長演奏詩琴,而且能歌善舞。她在巴爾干半島各地巡迴演出時,她那精湛的琴藝、美妙的歌喉和動人的舞姿受到各地人民的歡迎,傳說詩琴這一樂器就是這樣傳遍了歐洲各個國家。在繪畫史上,有不少畫家都曾畫過她的肖像,她那懷抱詩琴飄逸欲仙的美麗的神態得以傳於後世,長期留在人們的記憶中。經過約一千年以後,詩琴作為樂器雖然逐漸被琉特琴(類似曼陀林的一種樂器)所淘汰,但人們始終懷念著這一典雅、勻稱、古樸的樂器形象。作為一中最古老的樂器,詩琴成了美妙音樂的象徵。於是,許多國家的人民就將它作為音樂的標志,在音樂會舞台的帷幕上常常懸掛著它,一直沿用到現在。
橫笛笛子也稱橫笛。相傳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以後輸入長安。宋朝以後,成為伴奏戲曲的重要樂器。唐代稱橫吹,是沒有笛膜的。唐代只有簫管上才有膜,宋元以後這膜就移至橫笛上,而簫管就不再貼膜了,如今只有朝鮮簫才貼膜。
笛上雖然開有膜孔,但過去對膜孔也並不太考究,僅在吹孔與第六孔之間挖一圓孔,貼上笛膜(最先是竹膜)就是。首先注意膜孔的是上海的大同樂會。1932年10月,大同樂會主任鄭覲文將舊時笛子的圓形膜孔,改為橢圓形,以增多笛膜的折紋,使音色更圓潤,更易於控制。
笛子的音色,不僅取決於吹孔的形狀和位置開挖得是否得當,以及管壁厚薄是否適當,笛膜的老嫩和膜孔的大小對音色的影響也不小。一般說,膜孔大,發音厚實(尤其是低音),膜孔小,發音則相對尖細,因此,膜孔是影響笛子音色的關鍵問題之一。
竹笛的音域局限為三組,如今一般只能吹出二組半。笛子音域增寬可是一件全方位的事,它包括吹孔的形狀和大小、各音孔的恰當位置和指法組合,口風力度,以及膜孔的合適位置等。一般來說,膜孔的大小適中、位置略微接近吹孔一端,音域就寬,否則音域就窄。
膜孔大小與笛膜松緊對音高的影響:一般來說,笛膜大家都歡喜用嫩的,因為笛膜嫩,發音脆亮,吹奏起來也省力。這就出現一個問題,膜孔越大,笛膜就越松,笛子的絕對音高就越低。因此,夏天笛膜可以貼得稍微寬松一點,因為夏天氣溫高,笛子的音偏高,借笛膜的寬松可以把音降低一點;相反,冬天笛膜應該貼得緊一點,使笛音增高一點。
傳統的笛子,竹製,有六個按音孔,也有十孔笛,一個吹孔和一個膜孔。吹奏時,由竹管內空氣柱的震動而發音。而常用音域有兩個八度。如今竹笛又分為C調笛、D調笛、E調笛、F調笛、G調笛(又稱梆笛)、A調笛、B調笛,音色由低沉到尖細
笛音清脆、高亢、透明而圓潤,獨奏、合奏均具特色,表現力豐富,故深受人們喜愛。笛子種類主要分兩種,因為這兩種笛子分別為崑曲和梆子戲的主要伴奏樂器,所以習慣上稱為「曲笛」和「梆笛」。
要吹好笛子必須氣(功)、指(法)、舌(頭)三方面密切配合好,三者缺一不可。
豎琴:豎琴(英:harp;法:harpe;德:harfe;拉丁:arpa),是一種包括了弧形頸部(或稱為「梁」)(neck)、共鳴箱(resonator)、五金裝置(它的主要作用相當於鋼琴或小提琴的琴軫一樣,放鬆或拉緊某條特定的弦)及琴弦(parallel strings)的弦樂器。她在每個地域,如中國、緬甸、愛爾蘭、歐洲大陸、拉丁美洲等等,又有各種不同的形狀、琴弦數、彈奏法。(中國的箜篌就是其中一種,「詩鬼」李賀曾寫過《李憑箜篌引》。)
現在最常見的音樂會所用的踏板豎琴,除了頸部及共鳴箱,還有一根圓柱(column)。豎琴的底部(base)有七個踏板,這些踏板系在圓柱里的七根踏板桿(pedal rods)下端,再由踏板桿連接到頸部里的動盤(action),負責掌管七個音(左腳si-do-re 右腳mi-fa-sol-la)的升降。動盤里有兩千多個小零件環環相扣,再牽動外面的小圓盤(discs),藉由改變琴弦長度而得到所需要的音高(每個踏板呼應八度音程中的一個,並有上、中、下三個可以固定位置的凹槽。每個踏板都配有彈簧,你可以用腳去推踏板,或是放開它們,在各個凹槽間變換位置)。正因為豎琴是經過精密計算和設計的樂器,再加上木料與雕工,所以貴也是有原因的。
琴弦由共鳴箱穿出,再固定到頸部上的鐵栓(pin)。把所有調好音的琴弦加起來,它們的拉力(tension)是730公斤。(這是為什麼彈豎琴會起水泡又長繭的原因!)
踏板豎琴因需要的不同,琴弦數與琴的大小也有不同,最常見的是47根弦,包含6個八度再加一組最高音的do、re、mi、fa、sol,重量在80磅左右。最下面的一個半八度,用的是鋼弦(wire strings),中間音域用羊腸弦(gut strings),高音則因每個人對聲音的喜好不同,有時候最高一個八度、或者一個半八度,使用尼龍弦(nylon strings);也有人因為不喜歡尼龍弦又脆又亮的音色,而從中間音域以上全部用羊腸弦。
琴弦一般有鋼弦、羊腸弦跟尼龍弦。有一屆以色列豎琴大賽的冠軍,是出身於羅馬尼亞一個貧窮家庭的小男生。他說小時候練的琴,根本沒有錢裝上琴弦,只能用釣魚線代替!現在的我們,真是何等幸福,雖然都用尼龍做成,音色卻是大不同。
豎琴同其他弦樂器一樣,每次演奏前都需要調音。演奏者必須在開演或預演前都至少47分鍾到場,豎琴的47根弦,每根都需要調音!在調音時,豎琴家還要戴一副耳機,這副耳機連接到一個看起來像隨身聽的調音裝置上,這個裝置可以讓他聽到他想要的音高,他的工作就是讓弦的聲音聽起來正好符合那些音高。
曼陀林 :曼陀林,撥奏弦鳴樂器,與琉特琴類似並與其有密切關系的弦樂器。琴體呈半梨形,短頸,頸部帶品,琴頭呈鐮刀形,向後彎曲。音孔為橢圓形。4組雙弦 (兩對弦)由鋼絲製成,定弦與小提琴相同,是g、d1、a1、e2。用撥子撥奏。其特點是需快速反復彈奏,以震音方式保持音響的持續,音色明亮。
[編輯本段]樂器歷史
曼陀林是琉特琴的變體,最初是在18世紀由16世紀的小豎琴曼朵拉演變而成。現今最為人們所知的曼陀林變體產生於那不勒斯 。19世紀由義大利曼陀林製造家P·維納恰予以改進,奠定了現代的式樣。18世紀和19世紀的作曲家有時也為曼陀林創作作品。在義大利(尤其是在南方)和美國,曼陀林主要是民間樂器,在美國,它常與吉他和班卓琴一起被用於鄉村音樂。
[編輯本段]樂器信息
家族:弦樂器
音域:兩個半八度
材料:玫瑰木、金屬弦
大小:約60厘米長,其中親身33厘米
起源:曼陀林是由15世紀的一種叫做曼朵拉的樂器演變而來的。曼朵
拉形狀與魯特琴相似,有4~5組復弦。
分類:弦樂器,聲音由琴弦的震動產生。
Tips:莫扎特在他的歌劇「Don Giovanni」(1787)中使用了曼陀林,在少女的窗戶下,曼陀林表達了一段浪漫的小夜曲。
[編輯本段]樂器類型
1義大利曼陀林(Blowback mandolins,圓背傳統型)
2平背曼陀林(Flatback mandolins, A Model)
3 鄉村音樂曼陀林(F Model)
4 電曼陀林(Electric Mandolin)
5 雙頸曼陀林(Double-neck Mandolin)
6 其他變體曼陀林 (Mandolin banjo…)
[編輯本段]曼陀林樂曲
就音色而言,曼陀林的聲音要更纖細一些,也顯得更加細膩。維瓦爾第的《雙曼陀林協奏曲》知名度稍高於《琉特琴協奏曲》,這主要是因為它的第二樂章廣板,經常被巴洛克精選集的唱片所選取。事實上,這個憂郁且恬靜的慢板樂章,只有放在兩個舞曲般的快板樂章之間演奏時,才能更顯示出其深刻的情感魅力。
五弦琴 三角琴 風笛 三弦琴
吉他 豎笛 班卓 西班牙吉他 雙簧管 鍾琴 豎琴 鋼片琴 管風琴 貝司 班卓琴夏威夷吉它 箏 箜篌
http://ke..com/taglist?tag=%B5%AF%B2%A6%CF%D2%C3%F9%C0%D6%C6%F7&tagfromview
拍板 箏 胡笳 梆笛 嗩吶 篳篥 笙 三弦 板胡 豎琴 簫 巴烏 管子 笛 椰胡 秦琴
還有很多,我就不給你一一例舉了,這些也都是我從網路裡面找的,你輸入詞條,在文章最後的相關詞條里都會都很多例子!你可以去看看,比如: http://ke..com/view/3613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