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給了緬甸多少領土

中國給了緬甸多少領土

發布時間:2024-10-29 03:23:28

Ⅰ 中緬國界

A 中緬兩國通過置換領土和平解決邊界爭端

中緬兩國山水相連、國境毗鄰,不僅在歷史、文化上有著密切的關系,兩國人民之間更是存在著源遠流長的兄弟般深厚友誼。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1950年6月8日與緬甸建交。緬甸成為最早承認新中國,最早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

中國和緬甸有約2210公里的共同邊界,尖高山以南的邊界由中英之間的1894年、1897年和1941年的有關協議劃定,但實際控制線與條約規定不完全一致。中緬涉及懸而未決的邊界主要有三段。

第一段是阿佤山區一段:阿佤山區位於中緬邊境的中南段部分,英國和清政府在1894年和1897年簽訂的兩個中緬邊界條約對這一段邊界曾作以明文規定,但有關條文自相矛盾,這一段邊界長期沒有劃定。英國殖民者為造成既成事實,於1934年初派遣軍隊進攻班洪、班老兩個部落所轄地區,遭到當地佤族人民英勇抵抗,即有名的「班洪事件」。1941年,英國乘當時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所面臨的危急情況,以封閉滇緬公路為壓力,脅迫當時的國民政府在6月18日以換文的方式在阿佤山區劃定了一條對英國有利的邊界,即所謂的「1941年線」。由於不久爆發了太平洋戰爭,這條線上也沒有樹立界樁。

第二段是南畹河與瑞麗江匯合處的勐卯三角地區(又名南畹三角地區):勐卯三角地區位於中緬邊境的中段部分,是中國的領土,過去英國在條約中也已明文承認。但在1894年中英兩國簽訂有關中緬邊界條約前,英國未經中國同意,擅自通過該地區修建了由八莫到南坎的公路。1897年,中英兩國再次簽訂中緬邊界條約時,英國以「永租」的名義取得了對該領土的管轄權。緬甸獨立以後繼承了這一不平等的「永租」關系。

第三段是尖高山以北一段:尖高山位於中緬邊境的中北段部分。這一段邊界過去從未劃定。英國曾在這一地段不斷製造事端,1911年初武裝佔領了片馬地區,激起了中國人民的義憤,全國各地掀起風起雲涌的抗議運動。迫於壓力,英國政府不得不於同年4月10日照會當時中國政府,承認片馬、崗房和古浪三處屬於中國領土。但英緬當局仍然賴在這個地區,毫無道理地繼續侵佔這一地區。

針對中緬邊界存在的問題,新中國成立不久,緬甸方面曾幾次向中國提出邊界問題。但因為新中國成立不久,解決邊界問題尚未提上日程。1954年11月至12月,緬甸總理吳努訪問中國,席間又談到兩國邊界問題。會談後發表公告指出:「鑒於中緬兩國邊界尚未完全劃定,兩國總理認為有必要根據友好精神,在適當時機內,通過正常的外交途徑,解決此項問題。」1955年11月,中緬雙方邊防部隊在黃果園因誤會發生了一次武裝沖突,兩國開始把解決邊界問題提上日程。從1956年初起,兩國就邊界問題開始進行多次接觸和磋商。

1956年10月,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主席吳努應邀訪華。期間,周恩來同吳努就中緬兩國共同關心的問題,特別是中緬邊界問題舉行會談。中國政府依據調查研究的結果,根據平等互利的原則,通過吳努主席向緬甸政府就中緬三段未解決的邊界問題說明了情況,並提出了原則性建議。

關於阿佤山區一段:中國政府認為,「1941年線」是英國人趁人之危造成的,中國人民對於此是不高興的。在邊界問題上,根據正式條約提出來的要求按照國際慣例應予以尊重。為了促進這個問題公平合理的解決,中國政府准備把中國軍隊撤出「1941年線」以西的地區,同時,要求在中緬兩國政府沒有就此問題達成最後協議並樹立界樁以前,緬甸軍隊不進駐中國部隊自「1941年線」以西撤出的地區,但緬甸工作人員可以進入這一地區。

關於勐卯三角地區:中國政府指出,緬甸繼承的英國對該地區的「永租」關系,同中緬兩國目前的平等友好關系是不相稱的,中國政府願意同緬甸政府商定如何具體部署對勐卯三角地區「永租」關系的廢除。

關於尖高山以北一段:中國政府根據歷史事實和實際情況調查,提出建議:從伊索拉希山口以北到底富山口部分,可以按習慣邊界線劃界;從伊索拉希山口到尖高山一段,除片馬、崗房、古浪地區應歸還中國以外,原則上可以按怒江、瑞麗江(即龍川江)、太平江為一方和恩梅開江為另一方的分水嶺劃定邊界;在中國軍隊撤出「1941年線」以西地區的同時,緬甸政府也把軍隊從片馬、崗房和古浪撤出,在這一地區最終劃界以前,中國軍隊將不進駐這個地區,緬甸政府可以進行行政管理。

這公平合理地照顧到了雙方的利益,吳努主席對此原則性建議非常滿意。1956年11月9日,中緬在聯合新聞公報中宣布:中緬兩國政府取得諒解,到1956年底,中國軍隊撤出「1941年線」以西地區,緬甸軍隊撤出片馬、崗房、古浪。撤軍工作順利進行,為兩國邊界問題的最終解決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此後,中國總理周恩來與緬甸領導人不斷進行深入具體的討論。雙方達成一致:鑒於緬甸在勐卯三角地區修建的公路對緬甸至關重要,中國政府願意把這個地區移交給緬甸;作為交換,緬甸把「1941年線」以西的班洪和班老部落管轄區劃給中國,從而糾正兩個部落被「1941年線」分割為中緬兩部分的不合理狀態。

1957年7月,中國第一屆人大第四次會議專門討論了中緬邊界問題,周恩來作了專題報告,會議就中緬邊界問題作出了決議,中緬邊界問題解決的條件日趨成熟。

1958年9月26日,緬甸國防軍總參謀長奈溫取代吳努擔任總理。奈溫對解決兩國的邊界問題態度積極,並應邀於1960年1月24日至29日來華繼續商談兩國邊界問題的解決。兩國總理於1月28日分別代表本國政府在《中緬友好互不侵犯條約》和《中緬關於兩國邊界問題的協定》上簽字。

最終,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1960年10月1日《中緬邊界條約》在北京簽訂,主要內容有:

1、根據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原則和友好互讓精神,緬甸同意把屬於中國的片馬、古浪、崗房地區(面積約153平方公里)歸還中國;

2、鑒於中緬兩國的平等友好關系,雙方決定廢除緬甸對屬於中國的勐卯三角地的「永租」關系,考慮到緬甸的實際需要,中國同意把這個地區(面積約220平方公里)移交給緬甸成為其領土的一部分,作為交換,同時為了照顧歷史關系和部落的完整,緬甸把班洪、班老部落轄區(面積約189平方公里)劃歸中國,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3、雙方同意從尖高山到中緬邊界西端終點的一段邊界,除片馬、古浪、崗房地區外,按傳統習慣線定界;

4、中國政府根據一貫反對外國特權和尊重其他國家主權的政策,放棄1941年中英換文中規定的中國參與緬甸爐房礦產企業的權利。

中緬邊界問題的談判及解決,不僅有利於中國邊疆的穩定和中國與周邊國家友好合作關系的發展,而且也有利於亞洲和世界和平,同時也為亞非國家通過友好協商解決國與國之間懸而未決的問題樹立了良好的範例。

Ⅱ 中國開國以來收復了多少領土

1、片馬地區

片馬地區位於雲南跟緬甸交界處。英國在將緬甸納入殖民地後,1910年派遣一支軍隊越界佔領片馬,至1927年間,又相繼佔領了周邊地區。由於此時清政府政權風雨飄搖,無暇顧及,導致該地區一直在英國人控制之下。

該地區面積5800平方公里,位於新疆與巴基斯坦之間,歷史上一直是中國領土。晚清時期英國殖民者控制了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同時,也在不斷蠶食中國領土。其後多次派人侵入我南疆地區進行非法勘測,描繪的新地圖也將該地區納入英屬印度版圖。

二戰結束後,印巴分治,該地區被巴基斯坦管轄,隨著中巴兩國關系的加強,巴方也認識到該地區的歷史歸屬,於1963年經與中國政府協商簽署邊界條約,正式將該地歸還中國。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收回的最大面積領土。

3、烏宗圖什河

位於新疆與吉爾吉斯坦之間。該河流域原為中國所有,1881年清政府與沙俄簽訂《伊犁條約》該地區被割讓給沙俄。蘇聯成立後該地區又被蘇聯繼承,在兩國關系友好時期我國邊境牧民仍然在該地區放牧,後來由於中蘇關系破裂,牧民與蘇軍時常發生沖突。

1991年蘇聯解體,吉爾吉斯坦獨立,烏宗圖什河流域又變成吉爾吉斯坦與中國的爭議區,1999年雙方達成協議,中方取得烏宗圖什河30%的土地約860平方公里。

4、 銀龍島黑瞎子島

兩島位於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匯處,1929年中東路事件被蘇聯佔領,俄羅斯獨立後,中俄兩國為此舉行多次談判,2004年達成協議,俄方將銀龍島全部,以及黑瞎子島的一半歸還中國。

5、帕米爾高原

位於新疆南部原屬中國領土,在清朝全盛時期該地完全歸中國所有,19世紀末,被沙俄和英國瓜分大部,後來沙俄又派兵侵佔了部分周邊地區,使得該地區2萬多平方公里領土被強占。

蘇聯解體後,原蘇聯非法佔據的帕米爾部分領土被中國政府收回,但是塔吉克還控制著境內的部分土地,2011年9月雙方簽訂條約,塔吉克歸還1158平方公里給中國。

還未收回的領土有:

1、釣魚島

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它位於中國東海大陸架的東部邊緣,在地質結構上是附屬於台灣的大陸性島嶼。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自古以來,中國台灣、福建等省漁民一直到島上從事捕魚、采葯等生產活動。

自明朝初年起,釣魚島列島就屬於中國版圖。永樂年間(公元1403至1424年)出版的《順風相送》一書中就有關於釣魚島列島的記載,這比日本聲稱的琉球人古賀辰四郎1884年發現釣魚島要早400多年。

2、庫頁島

庫頁島曾是中國最大的島嶼,位於黑龍江出海口之東,東面和北面臨鄂霍次克海,西面隔韃靼海峽與大陸相望,南隔宗谷海峽與日本接壤。南北長達984公里,東西寬6-160公里,面積7.64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台灣島。

庫頁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世界上最早知道庫頁島的是中國人,而從中國金代開始,庫頁島即歸中國管轄。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條約》亦規定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3、海參崴

海參崴是清時期中國最北部的一個海港,當時的清家大業大,對於這一個小海港自然是不太關注。然而對於俄國來說,這可是一塊福地。當時如果他們想要進攻其他國家的話就必須掌握這個地方,由此可以作為跳板進攻日本和中國,看來地形在戰爭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鴉片戰爭之後,和我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都想要這個海港,但是清也明白他們的想法,一直沒有同意。

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我國再次慘敗,之後這個港口終於被割讓給沙俄,俄國就在這片土地上,迅速發展軍事實力,這里至今已經成為俄羅斯的一大軍事基地,人口迅速攀登至60萬。中國也多次強調,想要贖回這個港口,但是一直沒有收回來

Ⅲ 中國與印度和緬甸的爭議領土有多少

中印邊界由於沒有正式勘界,沒有確切的長度,通常說是1700多公里(但這是傳統習慣線的大約長度)。 中印邊界現在實際是四段,即:東段(藏南段)、亞東錫金段、中段、西段(阿克賽欽、巴里加斯段)。除了亞東錫金段外,其它三段都有邊界爭議。爭議地區面積總共約12.5萬平方公里。除去我們控制的西段,印度共佔領我9.2萬平方公里領土,相當於六個北京、一個浙江省、兩個半台灣省,比英阿爭奪的馬島大10倍,比日俄爭執的「北方四島」大20倍,為我國總領土的一百零一分之一。

Ⅳ 緬甸在歷史上以前是中國的領土嗎

緬甸與中國歷史上並未是中國領土,但兩國之間存在過附庸關系。
1. 蒲甘王朝時期:1271年,蒙古人忽必烈在中國北方建立元朝。元朝建立後,忽必烈多次遣使到蒲甘國招降,蒲甘國王不理會。1277年,元兵進攻八莫,因氣候炎熱退兵,而後元兵又多次進攻蒲甘國。1279年,元滅南宋,國力大增。1287年,元兵自雲南地區進攻蒲甘國,蒲甘城破,蒲甘國成為元朝的藩屬,那羅梯訶波帝失去王位,他之後的蒲甘國王都是元朝傀儡。元朝敗蒲甘國後,其領土就開始分裂。撣族乘機發展勢力,1368年於緬甸東部阿瓦(Ara)建立阿瓦王國。而孟族也在緬甸南部發展勢力,建都於馬達班(Martaban),1369年遷都勃固,建立勃固王國。二王國建立後南北交戰,緬甸境內四分五裂,各王邦部落或穗首臣服於元明兩朝,或俯首於暹羅,延綿250餘年,直到16世紀30年代中國明朝萬曆年間。
2. 東吁王朝時期:東吁同中國明朝關系密切。1635年遷都阿瓦後,又稱阿瓦。明朝於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在底兀剌(即東吁)設宣慰使司。1425年(洪熙元年)和1430年(宣德五年)東吁曾兩次遣使來中國訪問。1582(萬曆十年)~1583年莽應里曾進犯雲南,被擊退。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南明永曆帝逃亡到緬甸,緬甸無力抵禦吳三桂的進攻,只得引渡永曆帝以換取清軍的撤兵。
3. 貢榜王朝時期:貢榜王朝為緬甸最後的王朝,雍籍牙創立,因此也稱為雍笈牙王朝。貢榜王朝不但統一全緬甸,也對外四處用兵擴張疆土。18世紀末(中國清朝乾隆皇帝統治後期),清朝和緬甸兩國圍繞邊界地區的領土和資源控制權發生的一場戰爭(清緬戰爭)。這場戰爭最後以雙方簽訂合約收場。

閱讀全文

與中國給了緬甸多少領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泰北虎比印尼虎便宜 瀏覽:714
印度神話中為什麼都害怕濕婆 瀏覽:292
中國蘇魯大橋在哪裡 瀏覽:326
印度是如何控制安達曼群島的 瀏覽:536
俄共怎麼看待中國的成功 瀏覽:742
印尼的糕叫什麼名字 瀏覽:468
英國最高女人多少斤 瀏覽:894
越南語你真好怎麼寫 瀏覽:59
印度有個學校叫什麼 瀏覽:867
義大利打中國手機前面加什麼 瀏覽:837
印尼買房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750
英國讀研後還有什麼條件 瀏覽:306
英國的晚飯時間是多少 瀏覽:655
中國地名博大精深從哪裡到哪兒 瀏覽:775
中國給了緬甸多少領土 瀏覽:470
越南語tinh怎麼發音 瀏覽:69
印度的通信技術出口為什麼這么高 瀏覽:574
印尼雞蛋肉餅怎麼做 瀏覽:207
中國有哪些說唱比賽 瀏覽:467
印度的fen什麼意思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