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鴉片戰爭中,中國先後與英法簽訂三個不平等條約,
從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到1840年的鴉片戰爭前,香港先後隸屬於番禺縣、寶安縣、東莞縣、新安縣管轄。雖然朝代更迭、建制更改,縣名更換,實際一直歸廣東省靠近深圳河的縣所轄。鴉片戰爭後,香港成為割讓給西方列強的第一塊珍貴的國土,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塊殖民地,因而也成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
1842年,英軍兵臨南京城下,清道光皇帝派欽差大臣耆英與英侵華全權使臣璞鼎查在英國「康沃利斯」號軍艦上,簽訂了城下之盟,即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根據條約第三款規定,將面積75.6平方公里的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1860年英法聯軍攻破北京,火燒圓明圓,強迫清咸豐皇帝簽訂《北京條約》。條約第六款規定,將面積11.2平方公里的九龍半島並歸英屬香港界內。至此,英軍完全控制了維多利亞港灣。
1898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西方列強競相在中國劃定勢力范圍,英國加快了瓜分中國的步伐,迫使清政府簽訂《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專條規定,包括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龍半島北部面積為975.1平方公里的大片土地及附近235個島嶼租借給英國,租期為99年。租借的這片中國領土領海,被英國人稱為新拓展的地界,因此有了統一的新地名叫「新界」
Ⅱ 中英歷史上簽訂的條約有哪些
中英南京條約》
(1842年)
①賠款2100萬銀元。
②割香港島給英國。Ia}
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准許英國在通商口岸派駐領事。
④關稅由雙方共同協定。《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中英虎門條約》
(1843年)
①英國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
②「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
中美、中英、中法
《天津條約》
(1858年)
①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拼廈門社區
②增開漢口、九江、南京等十處通商口岸。
③外國傳教士可以到內地自由傳教
④外國人可以在內地游歷、經商。
⑤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口岸自由航行
⑥賠償英法軍費各白銀二百萬兩,[賠償英商損失白銀二百萬兩
中英、中法《北京條約》
(1860年)
①天津條約繼續有效。
②增開天津為商埠。
③割九龍尖沙嘴給英國。
④賠償英、法軍費各增到800萬兩。
《辛丑條約》
(1901年)
①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付清,本息合計9.8億兩白銀。
②懲辦曾支持宣戰的王公大臣,保證嚴禁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活動。
③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帝國主義國家駐兵京津以及京山鐵路沿線。
④劃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⑤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列六部之首。|
Ⅲ 鴉片戰爭中,中國先後與英法簽訂三個不平等條約,
1. 中英《南京條約》與中法《黃浦條約》
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條約》簽訂。該條約規定:
1) 中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港口;
2) 割讓中國領土香港;
3) 中國賠償二千一百萬。
1843年7月22日和10月8日,中英法三國又簽訂了兩個補充條約:《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這些條約進一步規定了英國帝國主義在華的特權。
2. 中法《黃浦條約》
1844年10月24日,中法《黃浦條約》簽訂,即《五口貿易章程》。該條約使法國除取得了英、美在中國的同樣特權外,還增加了兩項特權:
1) 允許和保護在通商港口建造天主教堂和墳地;
2) 取消清政府對天主教的禁令,發還教堂。
3. 中英法《天津條約》
1858年6月26日,中英法《天津條約》簽訂。主要內容如下:
1) 英國公使得駐北京,並在通商港口設領事館;
2) 增開南京、台南、漢口、九江等九個通商口岸;
3) 英國人可以往內地游歷、通商;
4) 英國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往來;
5) 中國給英國賠償白銀四百萬兩。
4. 中英法《北京條約》
1860年10月24日,中英法《北京條約》簽訂。該條約增加了以下內容:
1) 開天津為商埠;
2) 准許英國招募華工出國;
3) 割佔九龍司地方一區;
4) 增加賠款為八百萬兩。
(3)英法國家與中國簽訂了哪個條約擴展閱讀:鴉片戰爭影響
鴉片戰爭使清政府開始一步步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隨著中國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和貿易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破壞,中國逐漸由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隨著列強向中國傾銷產品和對中國絲、茶等農副產品的收購,逐漸把中國捲入世界市場。原本佔主導地位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受到強烈沖擊,中國日益成為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一部分。這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利於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但是,外國資本主義進一步激化了階級矛盾,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伴隨著經濟上的深入,國外的先進文化也同時傳入中國。自然科學沖洗著國人的封建迷信和愚昧無知;國外的生活方式開始融入上層社會的生活;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也在中國國內悄然傳播,為後來的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開始打下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