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能分辨出漢劍和秦劍
回顧中原銅劍的發展歷程,劍身一直在不斷地加長。當其初起之時,劍長只有二三十厘米;至春秋戰國之際,長度普遍達到50~60厘米左右;戰國晚期,一些劍超出了70厘米,最長達75、76厘米,秦代,關中秦劍的長度更上新台階,超過了80厘米,最長者將近95厘米。
青銅劍在技擊格鬥中,首要功能是刺殺敵人、穿透對方的鎧甲,劈砍、劃拉只是輔助功能而居於其次。比對手的劍長出近30厘米的秦劍,在格鬥中顯然更容易刺到對方,這很可能是秦劍加長的主要原因。但是,這畢竟是青銅劍,秦人用什麼方法讓長劍不易折斷呢?
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里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硬,但容易折斷。對秦劍做的化學定量分析顯示:它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作為是青銅劍鑄造工藝的最後巔峰,秦劍的長度、硬度和韌性達到了幾乎完美的結合,攻擊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
秦式銅劍不僅長,而且很鋒利。一些劍出土時毫無銹蝕,光潔如新,鋒刃銳利。經試驗,一次尚能劃透18層紙。這些劍表面都呈灰黃色,組織細密,沒有沙眼。而且劍身表面都進行了精細的銼磨、拋光,故極為平整光亮。
秦劍劍身特長,劍莖(柄)也相對很長。秦俑一、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劍,其劍莖長度多在17~20厘米左右。根據秦劍的長度、重量和技擊實用功能推測,秦劍多數為雙手使用(雙手劍在某些時候單手使用亦可);少數劍莖較短者可能是單手劍。
漢劍。顧名思義,漢代風格的劍。
一直以來漢劍在中國刀劍歷史上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其本身設計就體現著秦漢時期大氣的風格,給人一種正氣和霸氣。
中國劍歷來講究平直端正,在傳統意識里,不但人要行止端正,連劍也要端端正正。漢劍身挺直,劍刃由兩度弧曲而伸,入鞘則朴實無華,出鞘則鋒芒畢露。漢劍可以說非常准確的代表了中國儒家文化的溫良謙恭讓和外圓內方的風格。而其中所蘊涵的「藏」與「顯」都是這種精髓所在。
漢代裝飾漆器上常用的黑底紅紋非常漂亮,顏色搭配合理,圖案紋飾精美抽象。裝飾器面除琢飾獸面、雲紋、谷紋外,尤以浮雕的蟠螭紋最具特色。其布局合理,生動巧妙,碾磨的圓潤細膩,華麗精細。
據史料記載,漢劍在當時主要是用作權貴的象徵,視為一種高貴裝飾華美的工藝品,而在戰場上,仍是一種不可少的武器。漢高祖劉邦起事,就是從劍斬白蛇開始,而其後漢代的皇帝無不佩劍。漢代的男子崇尚武力,男子成年後喜歡腰懸佩劍,奉為時尚。這一點連純粹的太學文生也不例外。所謂「劍者,君子武備,所以防身」就是這個道理。在西漢,官吏們佩劍是一種義務,特殊的儀式或場面更是不可缺少。
② 秦劍與漢劍外觀上區別
1、顏色成分不同
秦劍為青銅劍,顏色呈灰黃色。
漢劍是興盛於漢代的鋼鐵劍,未氧化的漢劍本色呈鋼鐵的金屬色澤。
2、形狀不同
秦劍的劍身為柳葉狀,又細又長又尖。
漢劍的劍鋒狹長,劍刃由寬變窄,並在靠近劍尖1/3部分有明顯收腰,劍身最厚處一般在0.7CM左右,最扁處不到0.2cm。
3、長度不同
秦劍的長度均在81~94.8厘米,遠遠超出戰國時期其他諸侯國的寶劍。
漢劍的長度種類較多:短劍長在40-65CM左右;中款70-90cm左右,刃50~75;長劍全100CM以上;劍柄一般不超過20CM,寬3.0~3.5CM左右,常見的約為3.1cm~3.2CM;超長劍全長超過120CM,少數達到16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