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的潛艇技術經歷了怎樣的發展
我國的潛艇技術發展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事情。舊中國沒有潛艇製造能力。新中國成立後,於50年代中期,引進了前蘇聯的6603型常規魚雷潛艇。以此為基礎,開始了我國的潛艇研究與設計製造工作。50年代末,又從前蘇聯引進了6633型常規動力魚雷潛艇;隨後,又引進了6631型常規動力彈道導彈潛艇。這些花高價購進的潛艇,一方面裝備部隊,使之形成戰鬥力,另一方面又要供科研人員研究使用。1967年,中央批准研製常規動力魚雷潛艇,定型代號為035型潛艇。經過7年努力,建造成功了我國自己的潛艇。1958年,中央決定研製核動力潛艇,1974年,我國自己設計製造的核動力攻擊潛艇研製成功。又過了9年,中國第一艘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交付使用。使我國成為第五個具有自己研製的核潛艇的國家。至此,中國不僅有了常規潛艇,而且有了核動力潛艇;不僅裝備了攻擊潛艇,而且使用了戰略導彈潛艇。
2. 中國要研發自己的核動力航母需要再過多少時間
不是沒有技術,,,而是,,,,外殼的鋼材練不出來,遼寧號是瓦良格號改造的,沒有注意到新聞上說的是:「遼寧號正式交付海軍,除外殼外全中國製造!」
3. 軍艦的製造時間
核潛艇:不同國家建造一艘核潛艇的時間長短(即建造周期)也有較大差異,美國和俄羅斯建造一艘核潛艇大約需要2-3年,英國需要4年左右,法國最長,需要7年左右。中國不詳,美國最新的核潛艇新罕布希爾』號由於改進了生產工藝則生產周期大為縮短只用了14個月,比同類型的周期縮短了將近6個月。
驅逐艦: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因而周期跟各國軍工企業的生產能力造船工藝有相當的關系,俄羅斯現代級驅逐艦956系列驅逐艦的建造周期為三年,而國產的054型護衛艦和052C(171)型驅逐艦的生產周期因為採用了模塊建設先進造船工藝則只要半年左右(03年上半年開工下半年就下水);而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宙斯盾導彈驅逐艦DDG70「霍帕」號屬於I型艦,於1995年2月26日開始建造、1996年1月6日下水、1997年9月6日開始服役於珍珠港。1995年8月17日,阿利·伯克Ⅱ型首艦DDG 72「馬漢」號開工建造;1998年2月14日,「馬漢」號服役;總的說來美國的宙斯盾系列的生產周期在1-2年左右;
護衛艦:建造需要不到一年,但海試過程相對較長,因此一艘護衛艦從建造到服役大約需要2年時間。
航空母艦:航空母艦從噸位和建造規模上分為重型、中型和輕型3種。重型航母,可能在財力和技術上面臨諸多困難,甚至導致整個計劃無法按照規定的周期進行,而輕型航母雖然建造周期短但是戰鬥力不能保證。而美國一般建造一艘航空母艦的時間周期為七年左右,而要形成航空母艦編隊對於一般的過來說連同建造時間應該是在10年左右。
補給艦;中國目前國產的萬噸級醫療補給艦的建造周期估計在1年2007年開工建設據悉今年將投入使用,運輸艦也是補給艦的一種近期出現的"昆侖山"號艦,噸位遠大於中國海軍此前擁有的坦克登陸艦。該艦滿載排水量17600噸,全長210米,寬27米。主機為4部柴油機,雙軸推進,乘員數約為120名,其它數據不詳。該艦大幹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大隅級運輸艦,但小於美國的聖·安東尼奧級艦。該艦於2006年6月開工,同年12月下水,預計於2008年服役,建造周期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