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反對本本主義》要表達什麼啊
在這篇著作中,作者從認識論高度第一次鮮明地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等著名論斷闡明了社會調查的重要意義,以及調查的目的、對象、內容、方法和一些技術細節;揭露了教條主義的錯誤及其對革命事業的危害,批評了紅軍中一部分人安於現狀、墨守成規、迷信「本本」、不願作實際調查的保守思想。文中還表達了學習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的思想,並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最早明確地提出黨的思想路線問題,強調共產黨人要堅持從斗爭中創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
這篇著作提出和闡明的重要思想原則,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運用和生動概括,是作者應用馬克思主義從事社會調查,同主觀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作斗爭的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它反映了毛澤東思想的三個基本點,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的思想雛型,標志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初步形成
㈡ 黨的思想路線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它們有什麼內在聯系
即指導黨的實踐活動的思想方式和必須遵循的思想原則。
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它的核心是實事求是。我們黨提出和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經歷了曲折的歷史發展過程。在黨的幼年時期,包括毛澤東在內的許多黨的卓越領導人,努力運用馬克思主義研究和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提出了許多光輝思想,寫出了許多重要著作,但還沒有提出思想路線問題。在我們黨的歷史上自覺地提出思想路線問題是在土地革命戰爭期間,其代表作是毛澤東為紅四軍第九次黨代表大會起草的《古田會議決議案》和《反對本本主義》。毛澤東提出,要堅決反對對於政治形勢的唯心的分析和對於工作的唯心的指導,其糾正方法是:(1)教育黨員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代替唯心的分析和估量。(2)使黨員注意社會經濟的調查和研究,由此來決定斗爭的策略和工作方法,使同志們知道離開了實際情況的調查,就要墮入空想和盲動的深坑。他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線的概念,並從「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口號出發,闡述了「共產黨人從斗爭中創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他還闡明了「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的偉大真理。然而毛澤東提出的代表馬克思主義觀點的主張,沒有被當時的黨中央所接受,反而被批評為「狹隘經驗論」。遵義會議後,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此後,毛澤東便致力於在全黨解決思想路線問題。在土地革命時期和抗日戰爭前期,他先後寫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實踐論》、《矛盾論》、《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共產黨人〉發刊詞》、《新民主主義論》、《論政策》等著作,一方面為解決思想路線問題提供理論武器,另一方面總結實踐中錯誤思想路線導致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並向全黨提出解決思想路線、思想方法、學習方法的任務。他還明確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的思想,並以這個思想為線索概述了黨的歷史。1942年在黨中央、毛澤東的領導下開展了全黨范圍的延安整風運動,在研究黨的歷史、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整頓黨風、學風、文風,以解決全黨的思想路線問題。延安整風最大的成就就是使全黨掌握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這個根本方向。《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黨的七大標志著全黨確立了正確的思想路線。但是,思想路線問題的解決不是一勞永逸的,搞得不好還會出現反復。1958年「大躍進」的失誤,就是因為違背了正確的思想路線,而「文化大革命」則極大地破壞了正確的思想路線。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重新確立了黨的思想路線。在現階段,堅持黨的思想路線,就要研究不斷發展變化的錯綜復雜的具體事物,注意新情況、新問題;要以實踐為檢驗真理的標准和前提,突破已被實踐證明不正確的或不適合變化了的情況的判斷和結論,而不是用僵化的觀點來裁判生活,使馬克思主義隨著生活前進,並指導生活前進。這既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又是發展馬克思主義,兩者統一在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之中。
㈢ 如何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
90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了兩次偉大的歷史性飛躍,經歷了一個奠基、萌芽、起步、形成、發展、豐富和不斷完善的長期而開放的歷史過程,在這個歷史進程的關鍵階段形成了一些重要的歷史節點.
「五四」運動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前提、鮮明的時代主題、巨大的理論創新空間、堅實的階級基礎、多層次的理論創新主體,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的初步基礎得以確立.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省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有著重大轉折意義的「八七會議」,「八七會議」上,中國共產黨人抓住了土地革命這個核心問題,發掘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生長點,制定了武裝斗爭的新方針,引領武裝斗爭的理論自覺逐步向實踐躍升,提出了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的任務,開啟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理論探索歷程,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中國革命的意志,初步展現了獨立自主的風格,毛澤東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傑出理論家正在走向成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開始真正起步.當然,起步之旅充滿艱辛,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就多次遭到機會主義、教條主義干擾而歷經磨難.
《反對本本主義》中,毛澤東提出了「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從斗爭中創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的重要論斷,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初步產生,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的本本必須同我國實際情況相結合」、「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的經典命題,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對待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態度和氣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初步形成.
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從中國革命曲折發展的經驗教訓中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結論:「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次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並亟須解決的問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命題正式誕生.
從延安整風到黨的七大,中國共產黨深刻總結經驗教訓,高度集中全黨智慧,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的科學理論體系,並把它寫進黨章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
西柏坡時期,中國共產黨積極適應歷史轉變,科學回答「執什麼樣的政和怎麼樣執政」、「怎麼樣把工作重心轉向城市」、「怎麼樣從革命轉向建設」、「怎樣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等重大歷史課題,初步形成執政黨建設和新政權建設理論,以發展生產為中心、城鄉兼顧協調發展的思路,新中國建設的政策體系,掀起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史上的一次理論創新高潮.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共產黨成功開辟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造道路,初步探索了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提出並研究了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大關系,形成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成果,為進一步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積累了思想素材.但是,這個可貴的探索後來由於極「左」思潮泛濫和教條主義盛行而被中斷.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科學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和怎麼樣發展」等一系列重大的實踐和理論問題,形成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成功實現並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