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周公是什麼人啊所謂的周公之禮指的是什麼
周公旦
周公周初政治家。名旦。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今陝西寶雞東北),稱為周公。
文王死後二年,周公佐武王東伐殷至孟津。四年,他和太公望、召公奭佐武王滅殷殺紂,三分商王畿地。封紂子武庚於邶以續殷祀,封文王子管叔於鄘、蔡叔於衛,防範之。名義上合稱三監,以監殷民。
克殷二年後武王重病,遺命周公繼位。但周公告天請代武王死,告天策文藏於金膝箱內。武王死後,「天下聞武王崩而扳」。周公為應付危難,立武王年幼之子誦為周成王,又自己執政稱王,以致引起內部爭權斗爭。管、蔡也乘機散布流言,引起成王對周公的懷疑。最後成王開金膝箱,看見策文,周公才獲得信任。於是管、蔡勾結武庚起兵反周。
武庚利用時機,聯絡東、奄、薄姑、徐戎、淮夷、熊(祝融)、盈(贏)諸族共圖復國,聲勢遠比新起而內部分裂的周強大。周公和召公「內弭父兄,外撫諸侯」,經過三年東征,平定了三監叛亂。《逸周書·作灘》說武庚北奔,管叔自殺,蔡叔被囚;周公征服熊、盈之族十七國,俘維(淮夷之族)九邑。《孟子·膝文公》則說其滅國五十。地居河汾之東的唐也起事策應武庚的叛亂,後為周公誅滅。這次戰事是武王滅殷後周公為徹底征服殷族及其同盟作出的最大功績,周王朝的統治由此奠定下來。
周公於第四年回到宗周即採取兩方面政策:一是分治殷民,一是分封諸侯。《荀子·儒效》說周公「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大抵姬、姜兩族進占已開化膏腴或要沖之地,殷及其聯盟各族則被趕至落後偏僻地區,造成了周初的一次民族大遷移。
為實現武王遺志,周公又於執政五年以大量殷遺民營洛邑,建東都成周,至七年告成。他請成王到新都舉行首次祀典,並開始親政,成王則請他留守洛邑。此後周公歸政成王,自己留守成周,與留在宗
周的召公形成」分陝而治」的局面,自陝(指陝原,即陝陌,今河南陝縣西南)以東廣大疆域都歸周公治理,三年之後,周公老於豐,成王任命其子明保到成周負責「三事四方」。周公遺言死後願歸葬成周,但成王尊其功,留葬於宗周附近畢地與文王墓相鄰。
《尚書大傳》說:「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除了把制禮作樂敘在六年有失牽強外,其餘大抵是正確的。所謂制禮作樂,是指周公在整個執政期間對有關各種典章制度及文化教育諸方面的建樹。《左傳》文公十八年說「先君周公制周禮」,說明周公的制禮工作在歷史上很有名。
參考資料:http://202.206.112.27/online/diyizhou/gaozhong/g3/ls/l3/lsrw/2.htm
周公之禮
相傳西周初年,世風澆薄,婚俗混亂。輔佐天子執政的周公為整飭民風,親自製禮教民。周公格外重視婚禮,從男女說親到嫁娶成婚,共分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敦倫七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具體細致的規定,合稱「婚義七禮」、「士婚義七禮」,為讓「士」人理解如何執行「七禮」,周公遂與妻子一起演禮,現身說法。可演試到「敦倫」一節時,周公之妻拒絕了。敦倫,即敦睦夫婦之倫,含有指導新婚夫婦依禮行事的用意。但妻子不同意演試「敦倫」。躊躇間,周公見到兒子伯禽擺弄的幾個葫蘆瓢,試合兩爿能重新合為一個葫蘆,他靈感頓生。次日,周公把「士」人子弟召到辟雍(學校),講解「婚義七禮」,說到「敦倫」時,他拿出一對原配的葫蘆瓢來,以此為喻:未分之前如混沌一體,剖開之後如男女有別,敦夫婦之倫,就如同把葫蘆瓢重新合為一體,其儀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載的萬物推原之理,於是陰陽合諧,乾坤有序,維綱常而多子孫。從此新婚夫婦均據「七禮」行事,原本的教具葫蘆瓢也在婚禮上被奉為禮器:用根繩子拴住兩個瓢柄,表示夫婦二體合一;又得一仰一合地擺在新房內,象徵男俯女仰及子孫繁衍。到了「禮崩樂壞」的春秋時代,周公制定的婚儀亦漸廢弛,孔子遂重修禮典。修到「士婚義」中「敦倫」一節時,他認為時過境遷,可以省掉。「六禮」於是產生。不過民間照舊把世代相傳的葫蘆瓢置於婚儀中。孔子又順遂民意收葫蘆瓢入禮書,稱為「合巹」,不算婚儀中的正規禮器,而是夫婦「共牢而食」(即共吃祭祀肉食)後以酒漱口的器具。時間一久,不少人認為這是喝「同心酒」的器具;也有人仍學前輩的做法將其一仰一合地放著,哪裡還知曉它的本義呢?
結合初民婚配的發展史實來考察這類民間傳說,似乎不無道理。考古發現,如半坡和馬家窯類型的文化遺存中,都有模擬葫蘆整體和縱剖面的陶制器物,有人就認為這是人類原始的交媾符號;而在漫長的風俗實踐中,葫蘆也經常扮演男女結合象徵物的角色,如有些地區在男女新婚之夜,婆婆要向媳婦贈送葫蘆形狀的「禮饌」,上面既有蓮花一朵暗示女性,又有突起物一個表示男性;有些地區姑娘出嫁時,要佩戴綉有葫蘆的織物;還有些地區流行著在洞房樑上懸掛木勺的習俗,也可看作是葫蘆瓢的演變。此外,後人常稱夫婦同房為「周公之禮」,雖然帶有戲謔意味,但也能說明古人對此事之倫理性質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