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出口羽扇在哪裡

中國出口羽扇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4-12-27 05:26:06

『壹』 哪裡的羽毛扇是中國三大名扇

湖州羽毛扇是我國歷史悠久、風格獨特的民族傳統產品之一。向以選料講究,工藝精巧、造型別致、風格獨特而著稱,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通常採用洪澤湖、鄱陽湖等湖泊周圍蘆葦叢中的雁、鷹、鸛、野鴨、天鵝等野禽的翅尾,用笤溪水來沖刷,羽毛柔軟而富有光澤。與蘇州團扇、杭州折紙扇並譽為中兆首閉國三大名扇。提起絲綢之府、魚米之鄉的湖州,很多人會想到著名的湖筆,卻很少有人知曉堪與湖筆相媲美的湖州羽毛扇。上個世紀的50-60年代,湖州手工業發達,在當地,羽毛扇作為最佳納涼工具,家喻戶曉。
除了納涼之外,湖州人有多愛羽毛扇呢?我們從老匠人殷師傅那裡得知,湖州當地有一個風俗。扇子代表「吉」,尤其在端午節之前,買扇子就成了當地人的一種喜好。一把扇子,代表的是長輩對子女的寄託與希望。家裡有女兒出嫁時,要向家中長輩們贈送羽毛扇,有多少長輩就要准備多少把扇子。這是以前傳下來的說法,「扇子」寓意「生子」,送得多得到的祝福越多。買的人多了,羽毛扇就變得十分緊俏,以至於後來演變出了一種商業「潛規則」:買10把扇子,送一條襯衫。可見羽毛扇的受歡迎程度非同一般。
就像萬千普通勞動人民一樣,這次的主人翁——殷師傅,勤勤懇懇在自己的崗位堅守了55年。14歲入行,作為羽毛扇製作的老把式,殷師傅的經歷讓我們敬佩的同時也感嘆時光的無情。
第一次和殷師傅見面,是約在飛英小學,那天他在裡面有一堂手工課。在那之前,想像不到,70幾歲的老人在教一群三四年級的小學生做扇子。課時不長,每周一次。看得出,殷師傅作為老師很專業。除此之外,殷師傅的本職是在天工羽毛扇研究所里上班,帶著兩個徒弟,一年一萬多把扇子,師徒三人做做也是津津有味。
但老羽毛扇廠曾經的輝煌,讓殷師傅那一代人,永遠也忘懷不了。「原來北街有13家羽毛扇私營店,1957年體制改革,13家店鋪聯合成立湖州羽毛扇廠。」殷師傅指著那一排早已變成高樓的建築和我們講述著。那個時候,羽毛扇廠在北街有一盤店,三層樓,門頭很顯眼,各地來參觀的人非常多。
57年,湖州羽毛扇廠剛成立的時候,就已經有157人了。從七幾年到八零年初這段時間里,羽毛扇廠榮極一時,當時工人就有200多,一年產量40萬把,還遠銷海外市場。那個時候能夠出口不是那麼容易的,做好一批扇子,廠里的老師傅都要特意挑選一批出來出口。殷師傅還告訴我們,老羽毛扇廠之所以出名,還在於尼克松訪華期間,廠里做了三把扇子作為國禮贈送,而且這三把都有他的參與。我們跟著殷師傅,一路走過北街、駱駝橋、衣裳街、勞動路……跟著他一起感受老羽毛扇廠的氣息,從開廠子到第一次搬家、第一輛麵包車、第一次拍電影……太多的第一次,都有他的身影。
可是,就在2003年,湖州羽毛扇廠突然宣布破產倒閉了。殷師傅說他都不敢相信。雖說那個時候羽毛扇銷量是不如從前了,但是旺季忙起來還是要返聘一些退休老員工回來做的。「可惜得一塌糊塗!」他不禁搖起頭來,老羽毛扇廠還是放棄了最後的堅持。
我們不禁感嘆時光太冷酷太無情,時代的進步迫使我們淘汰了許多東西,這或許也包括我們的內心。世界上還存在著各類像殷師傅這樣的一代人,工作賦予他們堅韌與踏實,時間滋潤他們品質與美德。而老羽毛扇廠,一個承載著多少人夢想的工廠,在時代浪潮中嗡嗡作響,或許就是這些存在的痕跡,才會讓我們念念不忘。
如今,殷師傅被返聘到天工羽毛扇研究所繼續帶徒弟做扇子。天工羽毛扇研究所是在老羽毛扇廠倒閉之後,當地特地建立起的下駐保護單位,秉承著一邊製作、一邊保護、一邊傳承的運營理念,繼續發揚光大湖州羽毛扇製作技藝。
「駱駝橋上蘋風起,鸚鵡杯中竹下春」。劉禹錫在駱駝橋上送別了友人,我們也帶著湖州的故事滿載而歸。落日的余暉,映在苕溪、橋欄和駱駝群像上,格外迷人。就讓它停格在今日,好像我們一直沒離開過。

『貳』 一種合肥特產的介紹

合肥主要土特產品有:火筆畫、羽毛扇、發綉、虎皮金桔蛋、竹黃雕刻等。羽毛扇是合肥所轄肥西縣水鄉古鎮三河的傳統手工藝品。三河周邊地區有許多「換毛」的人,挑著貨郎擔,搖著撥浪鼓,走村串戶,用糖果百貨、針頭線腦換購鵝毛,為三河的羽毛工藝品業提供源源不竭的原料。鵝毛分白鵝毛、雁鵝毛兩種,因雁鵝毛稀少,尤其珍貴。
羽毛扇的原料為鵝翅大毛,製作工序有分揀、清洗、晾曬、扎把、穿絲、整形、上色、繪畫、裝璜、包裝等。主要品種有大月型、小月型、大白元、小白元、小圓扇、雞心扇、孔明扇等。
三河羽毛扇的歷史悠久,以前多為私人作坊製作,20世紀50年代,由供銷社建立羽毛扇工藝廠,製作的羽毛扇廣受顧客青睞,70年代曾一度出口東南亞;後因家用電器普及,羽毛扇銷售一度滑坡,工廠關閉,人員下崗。現在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傳統的羽毛扇枯木逢春,再顯生機。
雖然電風扇、空調已進入千家萬戶,羽毛扇的實用價值次於觀賞價值,但也並非一無所用,羽毛扇微風輕柔,對於孕婦、產婦、老人、嬰兒及病人就比電風扇適宜。
隨著三河旅遊業的發展,曾一度蕭條冷落的羽毛扇又復甦輝煌,不但在三河「走紅」,就是蘇南的周庄、同里也堂而皇之地將它擺上了旅遊商品的櫃台。遊客悠閑地搖著羽毛扇,體會諸葛亮「站在城樓觀山景」的心情,也可想見「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豪邁,發一段思古之幽情.

『叄』 摺扇與中國有淵源,為何卻非國人所發明

1. 北宋詩人朱翌的《折骨扇詞》中描繪了摺扇的清雅之美,反映了文人墨客對摺扇的深情厚意。
2. 中國被譽為「扇子王國」,其中團扇和摺扇兩種樣式尤為流行,並深植於文化之中。團扇象徵吉祥,而摺扇則因其便於折疊而得名。
3. 團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工藝品和藝術品,最早在商代出現,使用野雞毛作為材料。起初,扇子主要用於遮陽擋風,至西漢時期才開始用於取涼。
4. 東漢時期,羽扇開始採用絲、絹、綾羅等織物,並在上面進行綉畫裝飾。隋唐時期,團扇已成為文學中的常見意象。
5. 直至宋代,團扇和摺扇的區別才開始明確。關於摺扇的起源,存在兩種主要說法:一種認為其起源於中國,另一種則認為起源於日本。
6. 盡管存在多種起源說法,但都缺乏確鑿的證據。不過,北宋時期的文獻和詩歌提及了摺扇的存在,而同一時期的其他文獻則提到了「倭扇」,指稱其源於日本。
7. 目前普遍接受的看法是,摺扇最初由類似扇子的物品傳入日本,之後在北宋時期通過高麗傳入中國,並逐漸發展改進,融入了中國的文化傳統。
8. 明代,摺扇開始廣泛流行,這可能與明成祖朱棣的提倡有關。摺扇因其便於攜帶而受到歡迎,當時的中國制扇工藝十分發達。
9. 扇骨、扇面的製作精良,扇面書畫流行,扇子相關的工藝品也隨之產生,如扇袋、扇墜、扇盒等。
10. 日式摺扇的特色是大小骨寬度相同,多採用九或十一扇骨。由於中國文人對摺扇的喜愛,中式摺扇的大骨逐漸加寬。
11. 如今,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摺扇生產和出口國,產品遠銷至包括日本在內的多個國家。

閱讀全文

與中國出口羽扇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倫敦在英國的東南方英語怎麼說 瀏覽:981
印度的蜜雪冰城長什麼樣子 瀏覽:717
美國飛機不敢逾越越南什麼線 瀏覽:962
英國群體免疫死亡人數多少 瀏覽:540
美國最怕伊朗打哪個國家 瀏覽:315
印尼98年為什麼要排華 瀏覽:586
印尼花梨木怎麼盤 瀏覽:247
為什麼印尼都是日系車 瀏覽:645
英國黑豬血是怎麼做的 瀏覽:100
中國每年往外出口多少大米 瀏覽:712
越南和美國戰爭越南死多少人 瀏覽:3
中國風鋼琴教材怎麼樣 瀏覽:267
美國為什麼禁運伊朗石油 瀏覽:352
中國移動隔斷屏風有哪些特點 瀏覽:24
二戰後越南會怎麼樣 瀏覽:955
中國武術之都是哪個省 瀏覽:53
中國建行現在如何查余額 瀏覽:58
papyrus的義大利面怎麼吃 瀏覽:872
蕎麥面義大利面哪個好吃 瀏覽:556
英國降雪多少天 瀏覽: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