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白三大方言的方言簡述
電白人認為三大方言為黎話、海話、涯話。事實上,黎話和海話差別並不大,外人不易區分,同屬閩南語分支,即海語系;涯話即為客語系;另外,白話在電白分布較為廣泛,總的人口也不少,是為廣府民系 」。除三大方言外,電白還有不少使用人數很少的語言,如舊時正話、山瑤話等。
閩語系:沿海之語言,屬閩語之閩南語分支。閩語在電白分為「黎話」和「海話」。還包括在馬踏的「福建話」、「饒平話」。閩語是現電白縣的第一大方言,講閩語者達八十多萬。電白縣的海話主要分布在東部及南部沿海的爵山、馬踏、電城、大榜(嶺門)、麻崗、龍山、旦場等鎮,另外,陳村、林頭、觀珠、望夫等鎮也有少量分布。黎話主要分布在西部及西南部的水東、陳村、南海、沙院、小良、七逕、坡心、羊角、林頭、霞洞等鎮,另外,大衙、觀珠、黃嶺、旦場、麻崗、龍山有少量分布。海話以電城為代表,黎話以霞洞為代表。
客語系:客語,電白等地稱「涯話」,有種看法是:因其「我」曰「涯」,故名。涯話有「大涯」和「小涯」之別。大涯指那些受其他方言影響較少的客家話,小涯指那些地處分散、受其他方言影響較多的客家話。涯話分布在東北部山區的那霍、羅坑、望夫、黃嶺、沙琅、觀珠等鎮,西部霞洞,中部大衙、馬踏、林頭也有較多分布,嶺門、麻崗、旦場、曙光場有少量分布。全縣講涯話的有三十萬左右。涯人因多住在山區,故涯話在清光緒《電白縣志·卷三》中被稱為「山話」,是相對於「海話」說的。涯話以沙琅話為代表。
廣府民系,又稱粵海民系,舊稱番禺舊裔,即粵語(廣府人,即為廣府民系,廣東人中狹義的廣府民系是指口語中的「廣府人」,以廣州為中心分布於兩廣(兩粵,即廣東和廣西)及香港、澳門地區,以粵語(廣州話,或稱廣府話,俗稱廣東話)為母語,以珠璣巷同遷的漢人為民系認同,有著自己獨特文化(嶺南文化)、語言、風俗和建築風格的漢族民系 。廣義的廣府民系則包括全廣東甚至世界所有地區,世代以粵語為母語的族群,粵語是屬漢藏語系的漢語族。在中國廣東、廣西及香港等社區中使用。它的名稱來源於古代嶺南地區的「南越國」(《漢書》寫作「南粵國」),越和粵是通假字指,百越。以廣信作為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使嶺南文化和粵語的最早發揚地[3]。「粵」長期作為嶺南地區的統稱,明清近古以來兩個字的含義開始有所區別,前者多用於江浙的吳語地區,後者多用於嶺南地方。明清時代,「粵」仍泛指嶺南,「兩廣」別稱「兩粵」(即廣東、廣西、還有海南),兩粵的廣東為「粵東」,兩粵的廣西為「粵西」[4]。直至民國時期,「粵」才逐漸收窄范圍被用作廣東省的簡稱。因此,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粵」有廣義(嶺南)[5]和狹義(僅指廣東省)之分 ),現電白人把粵語叫「白話」。粵語有羊角白和鹹水白等不同名稱,還包括分布在曙光場的四邑話,分布在馬踏鎮的淡水陽江話。粵語主要分布分布於羊角、七逕、沙院、小良(上述四鎮現歸茂港區管轄)、博賀、那霍等鎮,使用人口10餘萬,另大衙鎮的龍記、棉花地等村使用屬四邑片的粵方言 ,舊時正話是一種較獨特的官話性質的方言 。全縣講粵語(白話)的人有十六萬。清光緒《電白縣志·卷三》沒有提到粵語,概因粵語進入電白縣比較晚,在當時可能還沒有進入或影響不大。因白話分散,電白沒有白話的代表 。
另外,電白縣城,原為明代之電衛,由中原調來歸都指揮所統領之兵,稱曰衛兵,其子孫繁殖於城內,其語言因其地而言「城語」,因其時(為明代)而言曰「舊時正話」,即明代之正音,因其語言與今之普通話相近,故稱「舊時正」。清光緒《電白縣志》把「舊時正」放在第一位置,而民國《電白縣志稿》把「舊時正」放在「三大語系」之外「附述之」。說明「舊時正」已從優勢方言變成弱勢方言,已不屬電白的大方言之列了。
(註:現南海、沙院、小良、七逕、坡心、羊角等六個鎮以劃出為茂港區,但仍與電白緊密聯系,於是有了大電白的說法。故電白三大方言涉及茂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