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打越南是哪年開始哪年結束
1. 中越自衛反擊戰的持續時間:該戰爭從1979年2月17日開始,至1979年3月16日結束,正式的軍事沖突僅持續了不到三個月。之後,邊境地區出現了持續近十年的小規模沖突和摩擦。
2. 戰爭的基本情況: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之間爆發了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在短時間內,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了越南北部的一些城市和縣鎮,並在一個月後宣布勝利並撤軍。越南方面也宣稱自己取得了勝利。
3. 戰爭的影響:這場戰爭加劇了中越兩國關系的惡化,並在八十年代導致了一系列邊界沖突。這些沖突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持續了十年。直到九十年代蘇聯解體後,兩國關系才開始逐步恢復,陸地邊界也最終確定。
4. 戰爭的意義:對於中國而言,這場戰爭打擊了越南戰爭勝利後膨脹的信心,維護了中國西南邊疆的穩定,並促進了東南亞的和平局面,為柬埔寨問題的解決鋪平了道路。對於越南,戰爭的影響更為深遠,國家資源的長期消耗和破壞迫使他們改變了政策方向。
5. 撤退時的行動:在1979年撤退回國時,中國軍隊回收了之前援助越南的物資,並在回國途中破壞了越南北部的軍事、基礎設施和資源設施。
⑵ 中越戰爭持續了多長時間
中越戰爭發生在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間,持續了一個月。
對越自衛反擊戰
對越自衛反擊戰(國際稱「中越戰爭」),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間在中國和越南之間的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稱取得勝利。隨後解放軍開始對越南北部的基礎設施進行系統毀滅後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在中方撤出之後也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戰爭過程:被某些西方軍事觀察家認為像一戰一樣醜陋落後的「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比起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等高科技戰爭,在武器應用、技戰術上乏善可陳。最初發生在越南境內河內以北,後在中越廣西雲南段邊境對峙,中國境內受影響很小。
戰爭結果:
中越傷亡比一比十幾(含越民兵),90年代初越共領導人北上成都求和。越南又丟了西沙幾個島的實控,陸上少數極小的爭議邊界、重要戰役地如兩山也在中國實控下。越南雖然嘴上說打贏了,對中國也恨之入骨,但其國內卻從不高調宣傳展覽這場對大國的「勝利」和「戰果」。當然,中國也從不高調宣傳對印對越這樣「以大欺小」的勝利。
對越南影響:
失去了「統一」「法屬印度支那」的機會(基本上是唯一機會),在東南亞尤其在中南半島外交政治軍事地位一落千丈,打敗美軍的光環消失殆盡,不敢再騷擾中越邊境。北部基礎設施遭破壞,男性人口銳減,經濟倒退三十年。越共執政遭到質疑,黨內南方反對派勢力增大,黨爭裂痕一直發展到現在。
對東南亞影響:
柬埔寨從倒向越南變成倒向中國,寮國沒被越南吞並。中國作為東南亞小國的保護者,在東南亞立了威,消除了中南半島其他國家對越南的恐懼,成為中南半島實至名歸的「話事人」。
對蘇聯影響:
更加孤立了這個當時中國最大威脅(蘇聯已經開啟了阿富汗戰爭),部分拖累了其經濟(軍援運費成本極高),蘇聯解體的間接導火索之一。
對中國影響:
輪戰練兵,一定程度消除了對文革後中國軍隊能力的質疑,至少打打「世界第三陸軍強國」越南還是能贏的,消除了對北方蘇聯「鋼鐵洪流」干預的恐懼。向西方尤其是美國交了投名狀,極大改善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國際環境,譽為改開的「立改之戰」也不為過。
⑶ 越南自衛反擊戰是哪一年開始到哪一年結束
1. 對越自衛反擊戰,又稱中越戰爭,始於1979年2月17日,結束於1979年3月16日,是中國與越南在越南北部邊境爆發的戰爭。
2. 這場戰爭持續了十年,期間中國成功維護了西南邊疆的穩定,對越南方面造成了長期的影響,使其國力受到消耗和破壞,最終不得不改變政策方向。
3. 在1979年,中國軍隊在撤退過程中回收了之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資,並摧毀了越北地區的軍事和其他基礎設施,包括公路、鐵路和礦山。
4.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歷史意義包括:
- 打亂了蘇聯和越南的戰略部署,保護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 摧毀了越南北部的工業基礎設施,對東南亞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 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指揮人才,鍛煉了部隊的作戰能力。
- 陸軍集團軍體制改革,加強了部隊的合成作戰能力。
- 掌握了邊境地區的主動權,為解放軍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方向。
來源:網路關於越南自衛反擊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