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戰火里停電沒空調沒地膠,12歲的她創奧運紀錄,獲邀來華訓練國球
在東奧獎牌榜上,有這么一個特殊的「國家」,讓人唏噓。
他們是難民代表團。
也是第二次以這個身份,參加奧運會。
29人,來自敘利亞、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等11個戰火紛飛的國家。
他們擁有聯合國認證的「難民」身份,流離失所,漂泊在世界上的不同地方。
參加奧運,對於他們來說,或許毫無優勢、競爭力,甚至勝算可言。
可也就如,伊拉克運動員亞拉,比賽休息的時候,一個人安靜地喝水,沒有教練,沒有陪同團隊。
坐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上場26分鍾。
比賽後,獨自黯然離場。
他曾說:伊拉克戰火連天。而他只想打球。一個人單槍匹馬地比賽,獎牌對於他,也許並沒有那麼重要。
他只是喜歡打球,也希望世界還能知道他們國家的存在,告訴所有人世界和平比什麼都重要。
亞拉,不過是一個縮影。
相比較之下,12歲的亨得-扎扎,就要幸運一點。
她是今年東京奧運會上年齡最小的運動員,也是1968年以來奧運會最年輕的選手(1968年法國格勒諾布爾冬奧會,11歲的羅馬尼亞選手Beatrice Hustiu參加了花樣滑冰比賽),更是奧運會 歷史 上最年輕的乒乓球運動員。
她是敘利亞代表團6人中唯一的女孩,也是敘利亞有史以來首位以乒乓球項目參加奧運的選手。
雖然她不是來自難民代表團,可她來自,敘利亞。
這個從2011年,就處於戰爭中的國家。
圖/Facebook
2009年1月1日,扎扎出生於敘利亞西部的城市,哈馬。
從記事起,扎扎就無法正常上學,也不能隨意出門玩耍。
5歲的時候,因為看到哥哥打比賽拿下了冠軍,小小的扎扎決心學球。
乒乓成為了她和哥哥共同的精神支柱。
戰火對於他們來說,是常態。
便意味著,上學成了奢望,好好訓練,安心打球更是一種奢侈。
不能集訓,很少出門,球拍和球不夠,就連奧運備戰的場館,也是經常停電,沒有空調,沒有地膠。
「(沖突嚴重時)有很多困難,我們不能集訓,也很少出門,每天都不得不面對著這樣那樣的困難,連訓練用的球拍和球都不夠。」
在這樣的環境里,扎扎打球的決心依然堅定。
她每周要求自己必須完成6天訓練,每天訓練3小時。對於一般運動員來說,這不算什麼,可對於像扎扎這樣的,已是尤為難得。
學了兩年乒乓,7歲的扎扎就和哥哥一起參加國際乓聯西亞希望挑戰賽,她和比她年齡大很多的選手一起訓練。
隨後,扎扎得到機會參加了國際乓聯西亞希望挑戰賽。
在訓練時,扎扎被視為天賦異稟的孩子,她很努力,打球也是發自內心的歡喜和熱愛,也許她的技術還需要很長時間磨練。
但她的決心、堅韌讓她的未來,大有可為。
也正是憑借著這一點,扎扎一路過關斬將。
從挑戰賽打到了奧運選拔賽,在去年的選拔賽上,11歲的扎扎勢不可擋,以5戰4勝的戰績成功拿到了參加東京奧運會的入場券。
並且,這也是敘利亞獲得的唯一關於這項賽事的女單冠軍。
還記得,領獎的那一刻,扎扎哭了。
她說,沒有想到自己可以拿到冠軍,也沒有想到就此有機會,代表敘利亞參加奧運會。
「乒乓球給了我一切,教會我成為一個堅強的人,一個自信的人。我也學會了更有耐心和信心,去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12歲的扎扎,已經有了更多超越同年人的成熟。
體育 是什麼,獎牌是榮譽,精神才是內核。
盡管扎扎在奧運會上,慘敗收場。她首秀以0:4的成績不敵奧地利選手劉佳,上場24分鍾,是扎扎本屆奧運之旅的全部。
對於她,或許存留遺憾。
但同時她也以樂觀的心態表示: 盡管過去五年,戰爭讓她的乒乓之路,走的尤為艱辛。
可是她也想告訴所有和她一樣處境的人,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永遠不要放棄為夢想拼一把。
圖/火狐 體育 平台
不僅中國奧委會邀請她來中國訓練,她的偶像丁寧,還曾經發微博鼓勵她。
在這次的奧運比賽上,扎扎也獲得了對手劉佳的認可。
39歲老將對12歲扎扎,這場比賽,劉佳坦言自己贏得並不輕松。
「她真的有兩下子。如果她14歲,或16歲,我還真不好和她打」。
「我覺得她很棒,12歲就參加了奧運會。她很冷靜,她感覺是真的有天賦的...」
「如果她保持訓練,她一定可以更好」。
圖/梨視頻
中國奧委會了解到扎扎的情況後,邀請她到中國接受訓練,如果一切順利,扎扎將在今年9月前往中國。
於此,扎扎對於自己即將的中國行,充滿了期待。
而她也希望,2024年,巴黎奧運會可以拿下一枚獎牌。
此時,耳邊應該想起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的那一句:
「奧林匹克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戰斗。人生最本質的東西不是凱旋,而是奮力拚搏。」
· END ·
❷ 中國人可以收養敘利亞孤兒嗎
不可以,中國人口已經很多了,不需要外來人口。
這些孤兒的產生,是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國家造成的,它們應該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我們不能剝奪它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