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真實的中國
《真實的中國》是由國內外頂級的經濟學家團隊圍繞「中國模式與城市化」這一議題從各個角度展開充分的討論而匯成的著作。《真實的中國》所匯集的作者團隊每個都在其自己的研究領域里影響巨大,以各自的角度坦陳自己的觀點,充分討論「中國模式是不是存在?如果有所謂中國模式,指的又是什麼?這種模式真的是特殊獨到的么?未來中國真正的挑戰又在什麼地方?最後,到底如何應對這種挑戰,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等問題,然後將中國的城市化這一熱點話題放在對「中國模式」的爭議這個背景中加以理解。《真實的中國》聚焦「中國如何城市化」這一主題。解決以下四個問題:首先,到底是應該繼續走大城市之路,還是所謂就地城鎮化?其次,必須理清當下城市化的事實。再次,應該破除障礙,讓農民進城。最後,也要關注城市病問題。城市化過程中三個繞不開去的問題也是討論的關鍵點:一是戶籍制度改革的問題;二是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問題;三是城市化過程中農地用途變更以及拆遷補償問題。《真實的中國》最後提供的是一些城市化的具體經驗和設想,這些地方實踐能為中國未來的城市化提供借鑒和思路。
❷ 中國指的是哪裡
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被統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形成國家,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君主政體退出歷史舞台,共和政體建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後又通過與周邊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斷攀升,宋代中國人口突破一億,清朝時期人口突破四億,到2005年中國人口已突破十三億。
在泱泱五千年裡,中國歷史分為四個階段,即神話時代,傳說時代,半信史時代和信史時代。那麼都是如何劃分呢?
信史時代
信史時代是指有文字或出土文物記載著當時社會的情況的時代,後人稱為信史時代。與它相反的,就是傳疑時代或是傳說時代。
中國進入信史時代,始於西周共和行政第一年。
信史,即有籍可查的歷史。眾所周知,中國於公元前841年(也就是所謂的西周共和元年)開始用文字記載歷史,一直延續至今,沒有間斷。
柏楊先生在《中國人史綱》中稱,這是中國人對人類文明最偉大的貢獻之一~
因為同時代的其他文明古國,或者根本沒有記載,或者雖有記載而記載已經湮沒,全靠考古學家辛苦的發掘,才能得到片斷~
(註:筆者在顧准先生的《希臘城邦制度》中得知,希臘的信史時代開始於公元前776年,在此以前,歷史家幾乎一致把希臘史歸入傳說時代~)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公元前841年之前的中國歷史,可信度不高~
可能有人會說,你居然敢懷疑《史記》的可信度?《史記》上明明記載著《五帝本紀》、《夏本紀》、《殷本紀》,難道那些不可信么?
拜託,司馬遷是西漢時期的人,既然中國於公元前841年才開始用文字記載歷史,那麼請問,司馬遷寫《五帝本紀》《夏本紀》《殷本紀》的時候,參考的是什麼?
而且,《五帝本紀》《夏本紀》《殷本紀》《周本紀》記載了近兩千年的歷史,為什麼在《史記》中所佔的篇幅還不到5%?為什麼司馬遷沒有為這時期的任何一個人單獨立傳?
答案很明顯,因為這個時期留下來供司馬遷參考的東西實在太少太少了~
不信的話,大家可以去翻翻史記,五帝夏商周時期,只有少數的人物以及他們的事跡被司馬遷記載了下來,剩下的,是大量的歷史空白,有些一空就空幾百年,這期間發生過什麼?天知道~
比如說,《史記·夏本紀》中有兩段這樣的文字:
「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為帝孔甲。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夏後氏德衰,諸侯畔之。天降龍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龍氏。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受豕韋之後。龍一雌死,以食夏後。夏後使求,懼而遷去。
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發立。帝發崩,子帝履癸立,是為桀。」
大家不覺得記載太簡略了么?
這么多帝王(或者說是部落聯盟首領),只留下了名字,他們都做過什麼?
也許,這些名字,都值得懷疑~
當然了,歷史研究者們研究歷史,不完全依靠文獻,還可以憑借考古~
以我愚見,考古成果,因系使用科學手段所得,因此在很多方面都是可信的~
比如說,殷墟的甲骨文距今有多少年,以及甲骨文都寫了些什麼,這些可信~
但是,考古成果彌補不了非信史時代的大量歷史空白~
比如說,考古學家們從地下挖出一具骨骸,那具骨骸生前做過什麼,這個考古學家們考不出來吧?
如果還附帶挖出了那具骨骸生前寫的日記,或者別人給他立的傳,那又另當別論了----這些,都是信史時代才有的東西~
❸ 如何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中國應該如何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一個真實的中國,就是一個渴望安居樂業、與全世界人民和平相處的中國。
中國要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包括三方面內容:
首先,要對自己國家和人民負責任。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擁有13億人口。中國擁有豐富的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同時也不得不面對生存發展的種種壓力。把自己的國家建設好,讓人民安居樂業是中國當前最大的責任,也是中國對國際社會盡責任的基礎所在。
其次,「大國責任」應該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符合人類情感,而不應該是過高的期望,盲目的要求。中國要通過履行鞏固自身實力,堅持正確的對外方針和政策,遵循各項國際規則這些「大國責任」來做到一個真正的「負責任大國」。
最後,「大國責任」不僅局限於經濟領域,還涵蓋了許多內容。例如氣候變化、環境污染、跨國犯罪、疾病流行都需要整個世界的共同面對。「大國責任」就是以尊重整個人類發展為前提,在任何一個方面都嚴格遵循國際規則,履行各項義務。
❹ 英國博主下沒有濾鏡的中國引起網友熱議,這樣的中國是怎樣的
非常的干凈、和諧,市民們也非常的友好。英國視頻博主傑森(Jason)目前居住在中國貴州省興義市。他用鏡頭真實記錄下了興義市的街景,以及在這里生活的感受。針對一些西方媒體對中國現狀的污衊,他駁斥並回應道,這里的環境非常好,“這才是最真實的中國。“
興義市位於貴州省西南部、州西南部,地處黔、滇、桂三省(區)結合部中心地帶,地理位置優越,東經104°51'-104°55',北緯24°38'-25°23',州內與安龍、興仁相鄰,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和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距貴州貴陽357公里,距雲南昆明362公里,距廣西南寧525公里,位於南(寧)貴(陽)昆(明)經濟圈的中心,地理區位優越,素有“三省通衢”之稱,轄區國土面積2911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