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書員|這100部紀錄片看下來,你的英語語言無敵了
100部BBC經典紀錄片,搜索「BBC+紀錄片名字」就能觀看。學英文的同時,還能了解世界各地的歷史、文化和趣聞。
1《恆河》
2《活力星球》
3《地平線:超大質量黑洞》
4《百慕大三角洲之謎》
5《野性加勒比》
6《星際漫遊》
7《探潛鯊魚火山》
8《神秘的瑪雅》
9《瑪雅地底之謎》
10《冷血生命》
11《地球力量》
12《透視動物》
13《古代世界》
14《古代啟示錄》
15《藝術精選系列》
16《製造新人類》
17《消失的古文明》
18《與野人同行》
19《藝術的力量》
20《灌叢下的生命》
21《極地之旅》
22《超自然力量》
23《八十天環游地球》
24《七大海洋》
25《人類本能》
26《行星地球探索記》
27《藍色星球》
28《世界自然奇觀》
29《埃及》
30《白色星球》
31《野性南美洲》
32《地球無限》
33《二戰大突擊》
34《動物超感官》
35《成吉思汗》
36《尋找特洛伊戰爭》
37《地平線》
38《與恐龍同行》
39《納粹警示錄》
40《地球脈動》
41《數學的故事》
42《霍金的宇宙》
43《海洋奧德賽》
44《動物戰場》
45《動物母性》
46《野生動物奇觀》
47《海明威冒險之旅》
48《美麗中國》
49《發現中國:美食之旅》
50《宇宙行星探索記》
51《世界八十寶藏》
52《超級新人類》
53《自然界大事件》
54《觀星指南》
55《時光機器》
56《鳥的天堂》
57《野性印尼》
58《野性非洲》
59《野性加勒比》
60《大堡礁》
61《植物王國》
62《亞馬遜深淵》
63《以色列的誕生》
64《曠世傑作的秘密》
65《文明的軌跡》
66《人腦漫遊》
67《偉大的作曲家》
68《地球:氣候戰爭》
69《上帝之子》
70《仰望夜空:大爆炸》
71《自然世界:鱷魚謠》
72《深藍》
73《抹香鯨:深淵歸來》
74《動物犯罪現場》
75《驚世一刻》
76《宇宙無限》
77《自然世界:馭風而歸》
78《自然世界:聰明的猴子》
79《生命之源》
80《遺失的神靈》
81《印度的故事》
82《消逝的生物》
83《神話與英雄大觀》
84《群體大自然》
85《雌雄爭霸戰》
86《挪亞方舟》
87《廣島核爆》
88《敦刻爾克大撤退》
89《地球水之旅》
90《從諾曼底到柏林》
91《大西洋之戰》
92《地球形成的故事》
93《丘吉爾的保鏢》
94《海底世界揭秘》
95《光的故事》
96《宇宙間的各種洞》
97《未來景象》
98《科普系列》
99《最初的伊甸園》
100《昆蟲帝國》
在信息泛濫的時代,書籍品種浩繁,人們在擁有更多選擇權時,也面臨著不知如何選書閱讀。為此,李廿廿以「薦書員」的形式每日薦書,幫助緩解書友的「書籍選擇困難症」。
⑵ 過年不如和家人一起看這些好看的紀錄片
時逢新春佳節,回到家中就常常會有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看電視的場景,但隨著「看電視」這個行為從我們的日常中褪色,當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時候,反而有種不知看什麼才好的困惑——是看我的動畫片,還是看你的甜蜜家園?
而自己看會覺得有點枯燥的紀錄片,就非常適合拿來跟家人共享。在觀看的過程中既能學到知識,又能一同暢談未來的旅行計劃和 美食 計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為大家介紹幾部非常適合全家一起觀看的紀錄片。如果回不了家,也希望你能自己看得開心。
關鍵詞: 美食
片長:8 分鍾(單集) 30 集
@甜約翰 :浙江舟山的海鮮面,河北河間的驢肉火燒,海南儋州的米爛,台南的無刺虱目魚蓋飯,湖北武漢的豆皮…… 美食 短紀錄片《早餐中國》第三季走進全國各地 30 個普通的早餐店,以平實的視角,展現當地的特色早餐,詮釋 美食 背後的市井文化與生活哲學。
作為騰訊視頻 美食 紀錄片 IP「一日之食」的其中一部,《早餐中國》由「舌尖」系列的陳曉卿和沈宏非擔任總顧問,單集 8 分鍾左右的時長,不僅適應了當下短平快的傳播方式,而且使紀錄片呈現出「輕量化」的特徵。第三季延續了前兩季的風格,朴實溫暖的內容表達,輕松活潑的敘事節奏,詼諧逗趣的背景音樂,以及每集結尾處稍顯刻意但又溫暖人心的「一人一歌」,不僅將 美食 與 情感 進行了有效結合,也使鄉愁的味道得以不斷綿延,簡單而純粹,是很好的「下飯」搭配。
「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鄉。」《早餐中國》三季加起來剛剛好 100 集,看慣了 vlog 里精緻、高大上、千篇一律的 brunch,接地氣、聚人氣、更具煙火氣和人情味的《早餐中國》也是不錯的選擇,而在忙碌的、日復一日的都市生活之下,一碗熱氣騰騰的早餐或許就足夠治癒。從明天開始,記得吃早餐啊!
關鍵詞: 美食
片長:13 分鍾(單集) 10 集
@Voyager_1 :一說起火鍋,就不得不提到四川重慶,川渝火鍋給人的辣麻風味確實令人印象深刻,但全中國的火鍋難道只以紅湯辣底為正宗,只有牛油菌菇番茄這幾樣可選嗎?當然不是。這道起源於碼頭的小吃經過八十多年的發展,在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上已經演變出了多種頗具特色的南北火鍋風味。
開篇就是潮汕人引以為豪的牛肉火鍋、臻選了牛肉不同部位的吃法、牛肉丸的製作來介紹,那叫一個講究,緊接著就是無辣不歡的重慶火鍋,火鍋味兒和山城人的熱情和直爽撲面而來。往北去,有東北酸菜白肉火鍋、北京銅鍋涮肉,帶你一品豬、羊肉香澤;往南來,突出一個食材的因地制宜,雲南野生菌火鍋和海南的糟粕醋火鍋則會讓你一品鮮滋味。天南海北的特色火鍋,裹挾著文化和民族的風味撲面而來,這其中當然也有家的傳承。
「一家人在一起,比較不會容易累。」潮汕火鍋店老闆如是說。聯想到去年疫情期間網友的話,「如果我知道前幾天是我今年最後一次在外面吃飯,我絕對不會以一碗面條草草了事。」新年將近,如果你能來到家人身邊,要記得一定好好跟家人吃一次熱騰騰的火鍋。因為一家人在一起,不僅不會累,還會很幸福。
片長:6 分鍾(單集) 30 集
@ 宇宙浪費指南:《向著宵夜的方向》是騰訊視頻自製 IP「一日之食」的第二部 美食 紀錄片,聚焦全國城市夜景,用 美食 勾勒出不同地域的獨特氣質,為繁忙生活的補充能量。該片以「忙了一天,吃點吧」為 Slogan,體現出在一天收尾的時間點,通過宵夜治癒疲憊,給繁忙生活畫下句點的儀式感,也在冬季歲末給予觀眾極具煙火氣的視聽升溫體驗。
這個紀錄片保持了和早餐中國一樣的風格,但與早餐不同的是,宵夜是肉食者的天堂和戰場,在經歷了一天辛苦生活後,人們需要宵夜來自我安慰和犒賞,深圳雞煲、三原燒烤、西寧炕羊排、延吉雞爪、哈爾濱砂鍋、咸陽酸辣肚絲湯 ... 比起早餐來說可真的是豪放多了。
由於拍攝夜宵的時間光線都比較糟糕,這導致這部紀錄片比起《早餐中國》來說發揮空間受限,但這些都可以被宵夜的煙火氣和老闆們的故事們彌補上,下崗的老爹唱著《今宵多珍重》,做魚的大姐邊做邊叼著煙,想開影展的老闆說著沒有秘方但把感情全傾注在菜里 ... 都是人間煙火。
忙了一天了,吃點吧。如果我有罪,那就用遵義洪橋烤雞、濟南把子肉、江蘇雞絲面、合肥蛋炒飯,瑞麗烤烏雞、湘潭嗦螺、柳州牛雜、桂林牛八寶、昆明蒜香牛肉、台州大排面、海口海鮮燜面、泉州咸飯、青島戳子肉、武漢生燙來懲罰我吧!
片長:11 分鍾(單集) 10 集
@ 好大一個包:《風味原產地》是由騰訊視頻出品,陳曉卿導演帶領團隊製作的更有地域針對性的一部 美食 紀錄片,以原產地的風味食物作為主角,向觀眾展示不同地區的飲食習慣、風土人情和生活理念。
2019 年 《風味原產地》系列就推出了「雲南」和「潮汕」兩部作品,豆瓣評分高達 8.6,2020 年推出了第三部,這一次來到了甘肅。從黃土高原的地域名牌——羊肉、牛肉麵、土豆,到身為原產地,盛產的百合、胡麻,還有冷門的知識點呱呱、漿水、釀皮子。單是看羊肉串簡單烤制之後再加入滾燙的羊油里快速油炸,就已經讓我控制不住點一份燒烤外賣了,過了羊油的新鮮羊肉,怎麼能不讓人痴迷?
讓人眼花繚亂的食物特寫,撩動得人口水直咽,穿插在各種風味 美食 之中的是甘肅的戈壁灘、沙漠、牧場,更是又進一步滿足了對原產地的嚮往,真的很想關上屏幕,立刻去甘肅大吃一場。
過年的氛圍里絕對少不了 美食 的身影,和家人一起團在沙發上,吃著零食看完它,擦擦嘴,全家討論一下新一年的家庭旅行計劃,比如——甘肅、雲南和潮汕到底先去哪裡。
關鍵詞: 美食 / 東莞
片長:50 分鍾(單集) 3 集
@Voyager_1 :都說廣州人敢吃、會吃,如果不是真的,怎會讓陳曉卿團隊拍了《尋味順德》、《風味原產地:潮汕》後還流連忘返,又接著拍了這部《尋味東莞》呢。過去的二十年來,東莞以高速發展的製造業聞名, 但在「世界工廠」的背後,有多少飲食文化在背後默默地交融和形成,直到今天,東莞人已經形成了順天而食、因地制宜的飲食習慣,這背後的飲食文化究竟如何形成?尋味東莞會一道道為你揭開。
導演的這番話意義非凡,東莞的 美食 不是驚天動地的滿漢全席,而是當地人對於食物加以改造,在原本的口味上運用智慧催生出來的。即使是當地普通的鼠麴草,也創造出了將艾草、花生碎、芝麻、椰蓉等融合,做成艾粄這種復雜食物的餡料,只為那微苦揮發後的甜;原本酸澀的耙齒蘿卜,風干成蘿卜干後與肉菜共蒸,只為食物間更好地相融散發香味。相比高級的食材和獵奇的做法,我更偏愛人們心中最認可的食物搭配,普通的菜式往往能道出味道背後的故事。
我們越來越愛看 美食 紀錄片,不僅是餓的時候,即使是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也願意看看這些美好誘人的食物,心中暗下決心這輩子要品嘗一番。但很多時候,我們出走不成,只能在和家人的閑聊中借機發揮,「你們知道嗎,東莞吃的那個清蒸奄仔蟹叫一個鮮啊,老廣真會吃!」,一問其實根本沒去過也沒吃過,但這種飲食文化和當地人的習慣已經被你尋得,這就是飲食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力,你未曾品嘗,心中卻以埋下了一顆種子。
觀看渠道:Apple TV+
片長:30 分鍾(單集) 6 集;
@ 潘譽晗:習慣了紀錄片中一向為我們展現出的白天的動物世界,這一次 Apple TV+ 的紀錄片,採用了比我們人類眼睛敏感一百倍的攝像頭,每一集一個主題動物地,第一次為我們呈現出了太陽西下之後,夜色中的動物們究竟在做些什麼。第一集中的馬賽馬拉獅群,第二集的幽靈眼鏡猴,第三集的美洲豹,第四集的棕熊,第五集城市中的那些動物們,還有第六集的獵豹,原來天黑之後不是所有的動物都去睡覺的,他們在夜色的大自然中也依然有著豐富的「夜生活」。
因為大自然沒有像電燈這么能量充沛的光源,可是在這樣高 科技 攝像頭下的有這些自然光的夜色更加動人,很像是陰天的亮度,但是又沒有陰雨天的潮濕沉悶感。第二集雨林中閃著光的樹真的是美翻了,前一秒還在想這是什麼神奇的品種,下一秒揭曉的真相——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停附在樹上。而紀錄片的旁白是由「抖森」湯姆·希德勒斯頓所擔任,他磁性的聲音和紀錄片的風格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我想這部紀錄片的幕後真的是非常懂觀眾的心理,耳朵懷孕的同時也讓我們享受到了極致的畫面。
當時看這一部紀錄片的時候我還真的是拉了一個八周歲的小孩子一起看的,因為沒有看到過這樣類型的紀錄片,小朋友們臉上的那種驚奇和歡喜是完全擋不住的。
片長:83 分鍾
@Voyager_1 :你可能不知道大衛·愛登堡這個名字,但你一定已經聽過他的聲音。神級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藍色星球》《王朝》《地球脈動》等,都由他擔任旁白,每一部都是超過 9.5 分的經典,其中《地球脈動第二季》更是斬獲 IMDb 10 分、豆瓣 9.9 分的神作。他就是那個豆瓣高分男神,一生都在環游世界,幾乎走遍這片藍色星球的男人。
要想看懂這部紀錄片,你需要稍稍了解一下大衛·愛登堡這個人。他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自然博物學家,還是勇敢無畏的探險家和旅行家,更是被世人譽為 「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他曾經放棄了 BBC 優渥的高薪職位,只為全身心投入自然紀錄片的撰稿和創作。90 歲還在實地拍紀錄片,客觀、記錄,是他紀錄片高分的首要前提。但這一次,他想帶著這半生的游歷和見聞向你訴說他眼裡的地球故事。
環境破壞,沒有人是無辜的。老爺子講了幾個地球正在面臨的問題,人口爆發、海洋生態惡化、綠地生態多樣性破壞、氣溫升高等,這些都是在他投身自然紀錄片後的親身經歷,與此同時也給出了幾個參考答案,或者說是留給後人的饋贈。屏幕前的我也不禁思考,如果人類給大自然一點時間和機會,大自然也許就會鬼斧神工般地恢復元氣,這或許就是老爺子開篇站在切爾諾貝利的廢墟中講述紀錄片背景的原因。噫吁嚱!
片長:50 分鍾(單集) 10 集;
@Voyager_1 :過節家人團聚時分,如果能一起從天空的視角欣賞祖國的大好山川,觀看這部紀錄片最合適不過。該系列片計劃 34 集,每集 50 分鍾,覆蓋全國 23 個省、5 個自治區、4 個直轄市和 2 個特別行政區。只要你生在中國,不僅能看到自己的家鄉美好,還能領略到其他地區的別樣風光。
第一季的新疆,美到逐幀截圖當壁紙都不為過。當航拍機飛過這片土地,你會看到高山、草原、湖泊、峽谷、沙漠、盆地,慨嘆地貌的豐富多樣,原來這片還有這么多我沒見過的景色。伴著雲層和霧氣,俯仰之間,地上已是另一片鬼斧神工。當九曲黃河第一灣、九寨溝、都江堰這些景色映入眼簾時,一定是打開了第二季的四川篇,這些景色你一定很熟悉,但蜀南竹海、桃坪羌寨、螺髻山這些你不熟悉的四川風貌也能一一道來嗎,航拍的特點在於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平常看起來平平無奇的景色,從上帝視角看來也會別有一番風味。
轉眼兩季已經飛遍了近半個中國,第三季尤為推薦的雲貴飛行之旅請一定不要錯過。相比前兩季,這一季增多了人文景觀的拍攝,你可以看到不少人類生產生活與自然的互動。但也不要灰心,彩雲之南、日照金山、瀾滄江邊、瀘沽湖畔,開篇就讓你找回大自然的調色盤。一個江蘇人沒想到的是,攝制組居然可以把安徽省拍得如此美輪美奐,令人嚮往,看來我們缺少的從來不是景色,而是發現美的眼睛以及視角。
片長:36 分鍾(單集) 5 集
@ 宇宙浪費指南:與其說是大地情書,不如說是寫給東北平原的一封情書吧。本片以位於松嫩平原腹地的黑龍江省作為拍攝點,將鏡頭對准黑土地上十位平凡而偉大的面孔,以四季家園(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特色生產活動(采冰、冬捕等)、民俗文化(二人轉、皮影等)為內容,講述黑土地上百姓的 情感 、奮斗、喜怒哀樂,展現東北人在極端環境下對於生活的不屈不撓、以及對生命、對世俗的樂觀堅強的精神。
一直以來,東北都被外界認為蕭條灰敗、是沒有生機和希望的,提到東北,也是被調侃似的「大金鏈子小手錶」一句帶過,東北有濃厚的文化魅力,卻總是受著刻板印象的傷害,也或許是受廣闊黑土地孕育的東北人民,他們心胸開闊想得開,在看似「認命」的生活哲學里,一直帶著一些似有若無的堅韌,這部紀錄片里的東北人:有徒手攀 70 米采松塔的「跑山人」,也有零下三十度冒著危險切割冰面的「采冰人」,還有身患絕症依然義務演出的業餘二人轉演員 ......
「明明已經吃過這么多生活的苦了,為什麼還依然對它抱有最深的熱望呢?」不樂觀的生活需要樂觀性格的調劑,對生活的熱愛和生命的韌勁也彷彿讓人生變得厚實起來。這部紀錄片不管是在畫面美感還是在人文情懷上都做得極好,連豬肉燉粉條都拍的像 美食 紀錄片來的,航拍鏡頭下的小興安嶺的森林也美如油畫,而對故事主人公的對話采訪及旁白,也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東北人的開朗樂觀和堅韌,所有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生活尊重,而熱愛黑土地的人,也會被黑土地熱愛。
片長:45 分鍾(單集) 6 集
@ 宇宙浪費指南:《蔚藍之境》可以說是國產自然類紀錄片新高度,它全面、系統地拍攝了海洋的故事,也是迄今為止我國規模最大、范圍最廣、內容最為全面的海洋拍攝行動,也真正做到了既語言生動沒有說教,又極富畫面美感。
這部紀錄片一共有 6 集,以中國近海為舞台,帶領觀眾縱覽海面冰封的渤海灣,四季分明的黃海、東海,長夏無冬的南海,分別從季節、潮流、濱海濕地、海島、海灣、生存挑戰等幾個角度,講述海洋生物的故事,呈現一片神秘、壯闊、活力的蔚藍之境。自然紀錄片的意義不止是讓大家了解到自然的狀況,體味到五彩的世界,而是讓人類看到生命的韌性,了解到生命的壯美,學會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和這個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和諧相處。
片長:50 分鍾(單集) 4 集
@Voyager_1 :最好的觀看動物的姿勢就是置身動物之中,國內外已經有很多動物園提供駕車帶遊客穿梭到動物群中的游覽環節,搖身一變,人和動物來了個視角切換。BBC 這群人更有創意,居然為了拍到更加真實和融入野生動物的紀錄片,製作了一堆逼真又 搞笑 的動物間諜。藉助這些安插在動物中間的間諜,以觀察動物群居的生活習性,也藉此拍到了一些幾乎零距離的動物生活。
荒野間諜,最重要的就是間諜的製作了。這些間諜大多很逼真,逼真到當我第一眼看到一隻小猩猩在動的時候我居然在想這只猩猩真可愛!那眨眼的神態,嘴唇彎曲的角度,不考慮動起來時費力又滑稽的形態,簡直就是真的山地大猩猩幼崽。為了逼真,攝制組的間諜海龜真的是從水裡爬出來的,黑美洲鷲居然真的能起飛。但美洲豹就沒那麼幸運,用料潦草外「奔跑」起來也是出乎意料地慢,唯一幾乎不用動的樹懶看起來卻像渾身炸了毛,觀眾觀看的過程中不是被「間諜們」弄得哭笑不得,就是被攝制組的奇思妙想逗樂,還有動物們面對間諜的種種反應,真是寓教於樂的荒野紀錄片。
不需要乘坐觀光車,也不需要置身野外的環境,就可以成為大猩猩家族的一員,目睹繁殖季節考拉之間激烈的沖突,體驗科莫多巨蜥為爭奪權力展開的殊死搏鬥甚至海象在海里睡覺時放屁的情形,這是你在動物園看不到的動物的另一面,更隱私又更真實,和家人一起觀看一定能享受捧腹時刻。
關鍵詞:治癒
一個小時的觀影對於我這樣想養貓但是沒有養貓的人而言,就是一個極其治癒。整個雲養貓的過程就覺得急需要治療兵為我輸血,因為貓咪幼崽實在是太可愛了!粉撲撲的爪子、帶上兔耳朵之後就變成了軟乎乎的兔子貓咪、即使眼睛沒有睜開也要因為喝奶的問題打起架來、藍膜還沒有脫落時候終於睜開眼睛的貓咪看什麼都是淚汪汪的樣子……沒有刻意去產生故事和劇情,只是單純記錄貓咪一百天的成長經歷,卻因為在看到另一種生命這般的生長而感受到了兩個如此不可思議又如此尋常生命的深深動容。
關鍵詞:紀錄片
片長:15 分鍾(單集) 38 集
@ 宇宙浪費指南:這是一檔介紹住在中國的外國人和住在日本的中國人的旅行式紀錄片。由主持人阿部力和導演竹內亮,帶著觀眾們去拜訪住在各地的主人公,了解他們的生活,找尋他們「住在這里的理由」。這部紀錄片製作經費少得可憐,工作人員沒有任何酬勞,沒有贊助商也沒有投資方,全都是自費拍攝,連鏡頭都是常常虛焦,但就是這么簡朴的片子,一直持續了三季,並在豆瓣拿到了 9.3 的高分。
沒有辦法選擇我們出生的地方,但是還可以選擇居住的地方,可真好啊!
關鍵詞:人文 / 生活
觀看渠道:優酷視頻
@ 潘譽晗:津端修一老爺爺和妻子英子老奶奶被稱為年代版的陶淵明,四十多年前,為了一圓英子奶奶的田園夢,修一爺爺在愛知縣的春日立市,找了一片雜木林,在這里建造了漂亮的小木屋,然後和妻子在這里住下,種植了五十多種水果、七十多種蔬菜、一百八十多棵樹。四十年過去了,兩個加起來快一百八十歲的老人用自己的雙手把這一片雜木林變為了令人心生羨慕的果林和菜園。
紀錄片一開始就讓人感受到了內心的平靜,時光雖然在兩位老人臉上刻下了皺紋,但是並沒有因此讓他們二老失去對生活的期待和喜愛。修一爺爺會自己製作黃色小木牌,寫上植物們的名字還有一些注意事項,英子奶奶每天都會在院子里採摘新鮮的蔬果然後烹飪。和他們生活一樣美好的還是兩個人的感情,兩個人的食性其實並不統一,英子奶奶不喜歡吃土豆,修一爺爺喜歡吃,早飯一個喜歡和食,一個就吃麵包。原來婚姻的相濡以沫並不是說彼此妥協和退讓,而是你繼續堅持自己的喜歡,我也吃我自己喜愛的食物。
片子是真的很好哭,「風吹落枯葉,枯葉滋養土壤。肥沃的土壤幫助果實緩慢而堅定地生長」,人生也是一樣。細水流長的日子,雖然平凡,可人生的意義就是這樣簡單純粹。
「剩下的日子我會一個人好好過,你在那邊會很孤單吧,別擔心,我很快就來。」紀錄片的旁白是樹木希林奶奶擔任的,現在三位老人都已經在天堂了,希望這對老夫妻可以繼續在天堂過自己的小日子,希望某天兩位老奶奶也會相約喝喝小酒,然後說「男人都是懦弱的。」
希望我老了以後,也會像你們一樣,繼續熱愛生活。
關鍵詞: 歷史 / 懸疑
片長:單集 50 分鍾,共 8 集
@Nick:不少長輩都喜歡看 歷史 題材的內容,但年輕人往往更喜歡懸疑、刺激的主題,這套《案藏玄機》恰好是兩種興趣的交叉點。這部紀錄片選取了中國 歷史 上非常經典的四個懸案(分別是刺馬案、袁崇煥之死、斧聲燭影和武元衡遇刺),並對這四個懸案的 歷史 細節進行了深入剖析。相比小說里虛構的情節,這些發生在真實世界裡的真實事件不僅懸疑色彩更重,而且後人基於 歷史 記載剖析和復盤事件全貌時的過程也需抽絲剝繭,更加扣人心弦。
歷史 題材紀錄片一直是央視的強項,《案藏玄機》也繼承了央視 歷史 紀錄片一貫的高規格、高水平製作。片中提及的 歷史 人物和事件均配上了由專業演員演繹的畫面,情節和表演絲毫不輸 歷史 劇。內容本身雖然是嚴肅的 歷史 考證,但表現形式深入淺出,即使沒有 歷史 知識積淀(甚至完全沒聽說過這些 歷史 事件),依然可以很快走進故事和人物中,完成一次 歷史 的 探索 。
家長或長輩們可能不太能接受去電影院里坐兩個小時看一場懸疑大片,這套紀錄片是能在家就帶給他們和觀看懸疑大片近似體驗的作品。
你有什麼寶藏紀錄片推薦?春節期間打算看點啥?歡迎在評論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