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有多少盆地

中國有多少盆地

發布時間:2025-02-24 08:51:54

Ⅰ 中國盆地有幾個

中國的盆地數量很多。其中,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被譽為中國的四大盆地,特色各異。

傳統認識上,中國四大盆地為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約40萬平方千米)、新疆北部的准噶爾盆地(約30萬平方千米)、四川東部,重慶西部的四川盆地(約26萬平方千米)和青海西北部的柴達木盆地(約25萬平方千米)。

形成原因

盆地主要是由於地殼運動形成的。在地殼運動作用下,地下的岩層受到擠壓或拉伸,變得彎曲或產生了斷裂就會使有些部分的岩石隆起,有些部分下降,如下降的那部分被隆起的那些部分包圍,盆地的雛形就形成了。

許多盆地在形成以後還曾經被海水或湖水淹沒過,像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等,都遭遇了這樣的經歷。後來,隨著地殼的不斷抬升,加上泥沙的淤積,盆地內部的海、湖慢慢地退卻乾涸,只剩下一些河水或小溪了。

Ⅱ 中國一共有幾個盆地

中國主要盆地

中國有五個十分有名的盆地,分別為四川、塔里木、吐魯番、准噶爾、柴達木等盆地,面積都在10萬平方千米以上。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又被稱為「中國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位於新疆省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國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為維吾爾語的漢譯名,意為「無韁之馬」的大盆地。盆地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甘肅、新疆邊境,東西長約1600公里左右,南北最寬處約為600公里左右,面積約為53萬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約1000米,約佔新疆總面積的二分之一。較四川盆地大2.6倍,較北疆准噶爾盆地大1.4倍,較吐魯番盆地大10多倍,是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

塔里木盆地深居歐亞大陸腹地,四周高山海拔均在4000~6000米,距海遙遠、氣候乾旱少雨,晝夜溫差和季節變化很大,是典型的大陸性荒漠氣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元月份平均溫度在零下10℃,7月份均溫到25℃,同一地方冬夏溫差可達50℃—60℃,晝夜溫差達15℃—20℃之間。每當春夏和秋冬之交,早晚寒冷,常常要穿棉衣;而中午氣溫卻很高,穿著單衣還熱。所以人們用「早穿皮襖午穿紗,懷抱火爐吃西瓜」來形容這里的氣候特點。盆地的降雨量除西部相對地稍多以外,大部分地區年降雨量都在50毫米以下,東部地區只有10毫米左右,有的地方甚至終年滴雨不降。

從盆地邊緣到中心,依次出現戈壁灘,沖積扇平原和沙丘地區,整個盆地呈環狀結構。河流從周圍高山下注所造成的沖積平原,一般都是綠洲。大的綠洲有喀什、莎東、和田、阿克蘇和庫車等。綠洲內農業發達,水渠縱橫,田連阡陌,綠樹成蔭,盛產小麥、玉米、水稻、棉花和瓜果。這里是我國糧食、長絨棉和蠶絲的重要產區。盆地中部是我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面積約33.4萬平方公里,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沙漠。由於沙漠面積大,又極端缺水,在舊社會很少有人能進入沙漠的中心地區,故將這個大沙漠命名為「塔克拉瑪干」,意是維吾爾語,為進去出不來。盆地東部有著名的游移湖泊——羅布泊。還有許多條內陸河,水源不是靠天雨,主要靠高山融化的雪水來補給。

塔里木盆地內主要居住的是維吾爾族人。在舊社會由於交通不便等多種原因,這里處於自然封閉狀態,很少有人前來。解放後,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人民相互間的交往加速,來的人日漸增多,特別是人民政府多次派科學考察隊到此考查自然情況和資源,已發現這里不僅礦產資源豐富,有多種有色金屬與石油,還有大量的鹽礦等。隨著我國建設的發展,這些寶貴的資源都將得到合理開發和利用。

准噶爾盆地

准噶爾盆地位於天山以北,天山與阿爾泰山之間,西北、東北和南面均為高山所包圍,成一不等邊的三角形,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盆地。盆地地勢由東向西微微傾斜,東端海拔高度可達千米,而西部的湖沼窪地已下降到200~400米,艾比湖水面高程僅189米,是盆地最低部位。

准噶爾盆地的地形結構與塔里木盆地相似,但四周的山嶺有許多缺口,所以盆地形狀不如塔里木完整。盆地東西兩端較為開展,成為中國通往中亞的孔道。盆地的海拔平均約500米,向東地勢漸高,與內蒙古高原相連接。盆地內部景色較為復雜,有草原、沙漠、鹽湖、沼澤。其中沙漠僅限於中部及東部,即瑪納斯河以東,統稱為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這里氣候乾燥,沙丘比較小,高度也較低。瑪納斯河以西,降水量較多,大部分為草原和沼澤地帶。盆地西部有高達2000米的山嶺,但是有幾個缺口,西北風吹入盆地內,因而冬季氣候寒冷。

准噶爾盆地有著豐富的石油、煤和各種金屬礦藏。盆地西部的克拉瑪依是中國較大的油田之一。北部阿爾泰山區自古以來以盛產黃金著名。准噶爾盆地的綠洲較少,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側;盆地東緣因沒有高大山脈為綠洲的發育提供水源,所以基本上沒有什麼綠洲。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上陷落最深的一個巨大盆地,略呈一不等邊的三角形。位於青海省阿爾金山、祁連山、昆侖山間,東西長800公里,南北最寬處350公里,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由許多小型的山間盆地所組成。盆地西高東低,海拔2,500~3,000米,比塔里木盆地高2~3倍,是一個高原型盆地。從盆地邊緣至中心依次為戈壁、丘陵、平原、湖泊。

「柴達木」蒙古語即「鹽澤」的意思。二三億年前這里還是一個大湖,後來盆地西部上升,湖面逐漸縮小,留下5,000多個鹹水湖。位於盆地中央的察爾汗鹽池是中國最大的鹽湖,面積約1,600平方公里,儲鹽量達250億噸,可供全國人民食用8000年之久。鹽湖表面結成大面積堅硬深厚的鹽蓋,最厚處達15米。貫穿盆地南北的公路,有31公里長的路面就是建築在察爾汗鹽湖的鹽蓋上;這里的不少房屋也是用鹽塊砌成的。盆地上還有五光十色的鹽結晶,其中水晶鹽塊可以雕刻成各種藝術品。柴達木不僅是鹽的世界,而且還具有豐富的石油、石棉以及各種金屬礦藏,曾被人們譽為「聚寶盆」。如今,這個沉睡千年的「聚寶盆」,正在建設成為中國西北的重要工業基地之一,其東部和東南部已成為新墾農業區。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與上述3個盆地的自然景色迥然不同,這里江水滔滔終年不息,蔥郁的山林、翠碧的田野襯托著紫紅色的土壤,紅綠相映成趣,使這個被譽為「天府之國」的盆地顯得分外妖饒。

四川盆地屬丘陵狀盆地,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不但形式完整,而且是一個標準的構造盆地。四周邛崍山、龍門山、大巴山、巫山及大婁山環繞,海拔1000~3000米,多紫紅色砂頁岩,故有「紫色盆地」、「紅色盆地」之稱。大約距今1.35億年前,四川盆地還是一個內陸大湖。後因地殼運動,周圍上升為山地,東緣的巫山地形較低,湖水從巫山溢出,湖底逐漸乾涸成為盆地。在地殼水平運動的作用下,盆地山脈都成西南—東北方向排列,以川東一帶地勢最高,華鎣山最高峰海拔約1800米,成為盆地中的最高點。盆地中部丘陵和緩起伏,面積幾乎占盆地一半以上,形成一個丘陵性盆地。

成都平原位於盆地的西部,它是一個由於地殼不斷下沉和河流夾帶的泥沙長期堆積而成的扇形沖積平原。平原上河渠交錯,灌溉便利,是四川盆地的精華所在。2200多年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為了防洪和灌溉,在成都平原、岷江上游利用地形特點,因勢利導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是建築在灌縣附近岷江中心的一條大堤,它把岷江分成內江和外江。都江堰前端的堰頂尖如魚嘴,叫做都江魚嘴。外江的水滾滾而下,匯注長江。內江的水經過人工切開的山岬,通過渠道被引入成都平原。這個引水口叫做「寶瓶口」,被切開後與岸隔離的石堆叫做「離堆」。為了控制灌溉用水,在都江堰下游的內、外兩江之間修了一道飛沙堰,使內江水在平水時可以全部流入渠道,大水時過多的水量可越過飛沙堰泄入外江。這一工程建成以後,灌溉了幾百萬畝農田,有力地促進了成都平原的農業生產。勞動人民還在寶瓶口的石壁上刻了水格,觀測水位變化,並積累了許多水利工程方面的寶貴經驗。

四川盆地除了成都平原的沖積土以外,在廣大丘陵地區,滿山遍野都是一片紫紅色的土壤。這種土壤是從紫紅色的砂頁岩風化而來的,含有植物所需要的磷、鉀等礦物養料,是中國南方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但因這種土壤質地比較疏鬆,而盆地中的降水又十分豐沛,再加上多丘陵地形,在缺乏植被保護的地方,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長期以來,四川人民為了保持水土修築了許多梯田。

四川盆地由於經歷過由陸地到海盆、由海盆到湖盆、然後又由湖盆轉變成為陸盆的歷史,所以在盆地中沉積了豐富的煤、鐵、鹽、天然氣和石油等礦藏,再加上盆地內溫暖濕潤的氣候,精耕細作的肥沃土壤,使得被譽為「天府之國」的四川盆地不僅是中國重要的稻、麥、玉米等糧食豐產區,還盛產甘蔗、棉花、蠶絲、茶葉、油菜、葯材和水果。新中國成立後,這里的鋼鐵、機器製造、化工等重工業和許多輕工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如今,四川盆地正在建設成為中國內地的一個重要的現代化的工、農業生產基地

Ⅲ 中國13個盆地名稱

中國不止有13個盆地,第一和第二階梯就有19個:

第一階梯

柴達木盆地,位於青海省,面積20萬平方公里

第二階梯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多少盆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小孩學習英語怎麼學 瀏覽:61
印度為什麼扣押貨輪 瀏覽:296
中國人去伊朗怎麼樣 瀏覽:610
中國十元店有什麼 瀏覽:487
伊朗國航到上海哪個港口 瀏覽:301
馬自達來中國多少年 瀏覽:71
俄羅斯和中國時差多少 瀏覽:809
印度創投圈在哪裡 瀏覽:328
印尼小胖的原名叫什麼 瀏覽:210
倫敦在英國的東南方英語怎麼說 瀏覽:983
印度的蜜雪冰城長什麼樣子 瀏覽:720
美國飛機不敢逾越越南什麼線 瀏覽:965
英國群體免疫死亡人數多少 瀏覽:542
美國最怕伊朗打哪個國家 瀏覽:317
印尼98年為什麼要排華 瀏覽:588
印尼花梨木怎麼盤 瀏覽:249
為什麼印尼都是日系車 瀏覽:647
英國黑豬血是怎麼做的 瀏覽:102
中國每年往外出口多少大米 瀏覽:715
越南和美國戰爭越南死多少人 瀏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