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的降雨帶從哪裡來

中國的降雨帶從哪裡來

發布時間:2022-04-03 19:50:20

⑴ 中國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成因

我國年降水量的分布為東南多、西北少從東南向西北遞減。大巴山和淮河一線以南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北方僅長白山局部地區可達到1000毫米左右)其中華南沿海、雲南南部、西藏東南部以及東南丘陵許多地區還可超過1500-2000毫米。我國最多雨的地方是台灣基隆南側的火燒寮其年平均降水量高達6558毫米。東超大興安嶺西止中尼邊境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把我國分為東南和西北兩部分西北部年降水量均小於400毫米其中內蒙古、寧夏及其以西的西北內陸地區降水量均在200毫以下柴達木、吐魯番和塔果木等盆地年降水量均在25-50毫米以下吐魯番分地中的托克遜年降水量僅5.9毫米,是我國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

⑵ 中國降水特點及成因

中國的氣候有很多種,例如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高原氣候等等。
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出現在北緯35°~55°左右的亞歐大陸東岸,包括我國華北和東北、朝鮮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蘇聯遠東地區的一部分。冬季這里受來自高緯內陸偏北風的影響,盛行極地大陸氣團,寒冷乾燥;夏季受極地海洋氣團或變性熱帶海洋氣團影響,盛行東和東南風,暖熱多雨,雨熱同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約有三分之二集中於夏季(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全年四季分明,天氣多變,隨著緯度的增高,冬、夏氣溫變幅相應增大,而降水逐漸減少。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北緯25°~35°亞熱帶大陸東岸,它是熱帶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綏的地帶。主要分布在中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南、熱帶季風氣候型以北的地帶,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鮮半島南部等地。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溫普遍在0℃以上,夏季較熱,7月平均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這類氣候以我國東南部最為典型。其它地區,由於冬季也有相當數量的降水,冬夏干濕差別不大,因此被稱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本區位於北緯25°~35°之間,按行星風系的氣候分帶,這里屬副熱帶高壓帶控制的乾旱區,但由於海陸差異及青藏高原隆起所導致的溫壓場的改變,季風環流改變了近地面層行星風系的環流系統,變乾旱的大陸性氣候為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變乾旱的荒漠景觀為濕潤的常綠闊葉林景觀。再經過幾千年的人為作用,使本區成為我國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區域。

本區氣候的主要特點是:冬溫夏熱、四季分明,降水豐沛,季節分配比較均勻。

本區熱量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介於13℃~20℃之間,≥10℃積溫為4000℃~6500℃。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長江以北0℃~2℃,江南2℃~10℃,南嶺一帶10℃~12℃。由於淮陽山地山勢低矮而破碎,屏障作用弱,冬半年常受南下冷空氣的影響,特別是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北接南陽盆地,南通湘桂走廊,冬季成為冷空氣南下的通道,1月等溫線在這里呈舌狀向南凸出。長江以北,絕對最低氣溫可達-10℃以下,漢口曾出現-18.1℃的最低值(1977年1月30日),長江以南,多在-7℃~-10℃之間。每當強冷空氣南下時,氣溫下降的幅度常可超過10℃,上海曾出現過兩天之內氣溫下降25.2℃的記錄。所以,本區雖屬亞熱帶,但冬季氣溫比世界同緯度其他地區為低。由於冬季的低溫,中國亞熱帶所處的緯度偏南,其北界比理論上的界線南移4~5個緯度。和地中海地區比較,要偏南10~11個緯度。但中國的亞熱帶,特別在華中區,夏季普遍高溫,7月平均氣溫均達28℃左右,有些地區超過29℃。5~9月常出現高於35℃的酷熱天氣。7~8月因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晴天多,日照時間長,高溫出現的頻率最大,絕對高溫常超過40℃,浙江的金華,湖南的安化,都有41℃以上的高溫記錄。4月和10月的平均氣溫為16℃~21℃,秋溫略高於春溫。

總的來說,長江中下游區冬溫夏熱,四季分明。一般冬長1~4個月,長江以北4個月左右,南嶺一帶不到1個月;夏長在4個月以上,一般由5月中下旬開始至9月下旬結束,南部則遲至10月上旬;大部分地區春、秋季節各長2個月,南部可達3個月。

本區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 mm~1600 mm,比華北區多1~2倍,比西南區也要豐富些。降水分布由東南向西北遞減。浙江丘陵年降水量1200 mm~1800 mm,南嶺山地和江南丘陵1500 mm左右,長江中下游平原1000 mm~1200 mm。地形對降水的影響也很顯著。一般山地多於平地,向風坡多於背風坡。例如安徽的屯溪和黃山,兩地相距很近,而黃山的降水量就比屯溪多700 mm(屯溪1507.8 mm,黃山2263.9 mm)。羅霄山、雪峰山年降水量可超過1800 mm。

降水的季節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但冬季的雨量亦可佔全年降水量的10%以上。長江中下游區是全國冬雨比率較高、春雨最為豐沛的地區。

降水季節分配的這一特點是與長江中下游區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大氣環流過程密切相關的。

長江中下游區處在青藏高原的東面,冬季高空西風帶南北兩支急流在本區上空輻合,形成一條比較穩定的切變線,再加上南嶺山地的影響,在地面層出現一條比較持久的華南准靜止鋒,氣旋過境頻繁,雲雨天氣特多,大部分地區12月與1月平均降水量均在40 mm~50 mm左右,2月份在60 mm~80 mm左右。從3月開始,南來暖濕氣流增強,降水頻度增加。3月下旬,贛南最先進入春雨期,並以此為中心,春雨漸次向西北、西南和東北方向延伸(圖12.1.2)。大部分地區直到6月上、中旬,春雨始告結束。江南丘陵春季降水多、雨期長,大部分地區春雨從4月上旬開始,5月下旬結束,雨期長達60天。本區春雨較多,長沙、南昌等地春雨比率在40%左右,比夏雨還多。南京、上海、溫州等地,春雨約占年降水量的25%左右。

⑶ 中國的降水量哪裡最多,哪裡最少

我國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屬台灣省的火燒寮,那裡的年平均降水量達6489毫米;年最大降雨量多達8409毫米。

我國最乾旱少雨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遜,年平均降水量是6.3毫米。

⑷ 中國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成因

我國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
因素:(1)夏季風的影響,夏季風影響強的地區降水多,夏季風影響弱甚至影響不到的地區降水少;(2)地理位置,離海洋近的地區降水多,內陸降水少;(3)地形影響,受山地阻隔,迎風坡多,背風坡降水少.

⑸ 中國降水的分界線是什麼

秦嶺淮河分界
積溫分界線(4500°C).溫度帶分界線(亞熱帶與溫暖帶).年降水量分界線(800MM).干濕地區分界線(半濕潤區與濕潤區).主要氣候類型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水資源分界線(過渡帶與多水帶).四大地理分區分界線(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都是秦嶺-淮河。
秦嶺-淮河是我國最重要地地理分界線。秦嶺被譽為中國的龍脈,它的西端在甘肅省境內,東段到河南省西部,主體位於陝西省的南部與四川省交界處,長約1500公里,是昆侖山脈的延伸。秦嶺是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嶺南終年溫暖潮濕,嶺北乾燥,冬季寒冷。秦嶺同時也是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分水嶺。秦嶺的最高峰是太白山,高3763.2米,是中國內地東半壁的第一高峰(號稱群峰之冠)。秦嶺是我國中西部交界處最重要的動植物基因庫,有著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如大熊貓、金絲猴、朱䴉、華山松、油松等都生長於此。

正是因為諸多地位,秦嶺,被稱為「獻給地球的禮物」。
從自然地理來分,是以秦嶺——淮河一線分界。中國零度等溫線是以此劃分。傳統上北邊的河流有冰凍期封航,南邊的則沒有。並且分界線兩邊的物種有較明顯的不同。 從人文地理看,長江是南北分界線,歷史造成的。
秦嶺——淮河以南算南方,反之算北方。

地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這條線的南北景觀有很大的差異:
地區 地區
項目 秦嶺——淮河以北 秦嶺——淮河以南
緯度位置 32°N~34°N以北 32°N~34°N以南
主要地形 以平原為主 以丘陵為主
氣候
一月平均氣溫 0℃以下 0℃以上
溫度帶 暖溫帶 亞熱帶
年降水量 400mm~800mm之間, 800mm以上,
雨季短,降水少, 雨季長,降水多,
集中於夏季。 降水季節變化較小。
干濕狀況 半濕潤地區 濕潤地區
河流
流量 流量較小,季節變化大 流量豐富,季節變化小
含沙量 含沙量多 含沙量少
汛期 汛期短 汛期長
結冰期 冬季結冰 冬季不結冰
農業
耕地類型 以旱地為主 以水田為主
糧食作物 以小麥為主 以水稻為主
油料作物 以花生為主 以油菜為主
糖料作物 以甜菜為主 以甘蔗為主
耕作制度 二年三熟至一年兩熟 一年二熟至一年三熟
自然帶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植被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水系 黃河水系(渭河) 長江水系(漢水)

⑹ 中國降水隨時間和空間的分布

從空間來簡單地說是「南多北少,東多西少」。
具體描述為:
我國降水量空間分布的基本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而且愈向內陸,減少愈為迅速。若以400毫米等雨量線為界,把我國分為兩大部分,以東為東亞季風所控制的濕潤部分,以西大都屬中亞乾旱部分,這與我國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很近似,而且這條界線在我國自然現象及農林牧業生產發展上也有重要意義。
在濕潤部分,等雨量線呈東北—西南走向,降水量隨緯度高而遞減。以大致與秦嶺—淮河線相符的800毫米等雨量線界,南部是我國水文循環最活躍的區域,長江兩岸降水量1,000—1,200毫米間,江南丘陵和南嶺山地大多超過1,400米,廣東沿海丘陵及台灣、海南島大部分可達2,000毫米以上,是我國最多雨地區。北部灣深受台風影響,年降水亦特別多,超過2,000毫米。雲南西部和西藏東角察隅、波密一帶主要受西南季風影響,形成一個范圍較小的多雨區,年降水量達到1,400毫米以上。在上述多雨區之間,昆明、貴陽以北以及四川盆地,則形成相對少雨區,年降水量一般在800—l,000毫米之間。秦嶺—淮河線以北,大部分地區水分循環不十分活躍,氣候也不顯得很濕潤,淮河流域及秦嶺山地大部在800—l,000毫米間,黃河下游、華北平原為500—750毫米,東北平原已減少到400—600毫米,但長白山地超過800毫米,鴨綠江流域可達1,200毫米以上,成為我國北方降水最多的地區。
在乾旱部分,大興安嶺西部、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的年降水量一般在200—400毫米。新疆西北部天山、阿爾泰山區受大西洋—北冰洋水汽系統的影響,最多可達400—600毫米。其餘部分年降水量都在200毫米以下,並向新疆南部、甘肅西部、柴達木盆地西北部的我國最乾旱中心地區迅速減少。這些乾旱中心地區年雨量幾乎都在50毫米以下,尤其是塔里木盆地內部還不到20毫米,且末的年平均降水量僅9.2毫米,有些年份甚至滴雨不下,是我國年雨量最少的地方。藏北高原由於周圍高山阻擋,濕熱的印度洋水汽難以深入,也是我國少雨地區,其年降水量估計在100毫米以下。
我國山地面積廣大,山地地形對於降水分布具有顯著影響。在一定范圍內,山地降水多於平原和盆地,同一山地的迎風區多於背風區,從而在我國降水量分布圖上出現許多閉合的多雨中心或少雨中心。台灣島中央山地南北縱列,東、北、南三面迎大洋來的熱帶氣團、赤道氣團和海洋變性的極地氣團,並深受台風影響,山地迎風坡年降水量竟達3,000毫米以上,以火燒寮最多,1903—1945年平均年雨量6,489毫米,其中最多的一年達8,408毫米(1921年),為我國年降水量最高記錄。但在背風的台灣海峽,受台灣山地影響,降水量不到1,000毫米,澎湖列島只有800毫米。海南島五指山東南坡,全年受熱帶海洋氣團和赤道氣團影響,年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而背風的西海岸只有l,000毫米左右,形成熱帶稀樹草原景觀。南嶺山地和閩浙武夷山的迎風坡,年雨量可達2,000毫米以上,比杭州灣至雷州半島的濱海地帶及沿海島嶼多500毫米左右,而其背風地帶的兩湖盆地只不過l,500毫米左右。四川盆地西部的峨眉山,東南氣流受地形抬升致雨,年雨量達l,400毫米以上,最多的一年(1933年8月—1934年7月)降水量為7,609毫米,故有「濕島」之稱。秦嶺比淮河流域距海遠得多,且位置也偏北,但其降水量差不多,這顯然是高大山地影響的結果。在華北地區,山東丘陵降水比較豐沛,年平均雨量在700—800毫米以上。太行山和燕山的迎風坡亦有600—700毫米,其間華北平原的降水量只有500毫米左右。東北的情況與華北相類似,東部長白山地雨量最多,其次是大興安嶺山地迎風地帶,平原部分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下。滇西高山深谷的平行縱谷地區,受西南氣流影響,西坡降水比東坡豐沛,這與東南氣流影響地區相反。同時,這里高山與狹谷相間,山地高峰大都在3,000米以上,狹谷底部海拔1,000米左右,由於濕熱氣流難以通過窄狹的河谷北上,從而形成非常乾熱的河谷。例如高黎貢山西坡龍陵,年降水量高達2,160毫米,而東坡保山僅為958毫米,附近怒江谷地還不到750毫米。西藏東南角橫斷山脈地區,來自印度洋和孟加拉灣的暖濕氣流,沿著較寬敞的河谷可伸入到念青唐古拉山脈東段,波密以南地區年降水量高於1,000毫米,最多可超過4,000毫米。但在喜馬拉雅山以北,雅魯藏布江以南和康托山以西范圍內,是著名的「喜馬拉雅山北麓雨影帶」,年降水量均不到300毫米。新疆地區降水量的分布,嚴格受大地形控制,全區有三個多雨中心(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北麓)和三個少雨中心(准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吐魯番盆地)。柴達木盆地東部茶卡年降水量約200毫米,向西急劇減少,至格爾木已不及30毫米,其附近祁連山卻有300—500毫米。

⑺ 中國雨都在哪裡

四川雅安。
雅安,一年中只有八十天不會下雨,形成了一句俗話「雅無三日晴」。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降雨帶從哪裡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小學生去英國上學需要什麼條件 瀏覽:672
英國車保養一次多少錢 瀏覽:235
為什麼英國隊要在大晚上踢足球 瀏覽:952
印尼1月12號新冠新增多少人 瀏覽:143
印尼四寶是什麼東西 瀏覽:64
晉中國慶汽車展哪裡有 瀏覽:566
英國龍蝦價格多少 瀏覽:190
德國政府怎麼看中國 瀏覽:537
印度向哪個國家運送疫苗 瀏覽:119
有哪些中國傳統 瀏覽:516
榴槤糖印尼怎麼說 瀏覽:145
義大利那個水城叫什麼名 瀏覽:815
在越南買什麼美食 瀏覽:603
英國哪裡買菜最多 瀏覽:61
越南哪個海邊城市中國人多 瀏覽:388
中國為什麼不能打仗 瀏覽:332
伊朗乾旱現在怎麼樣了 瀏覽:69
印度黑噴怎麼樣 瀏覽:517
伊朗為什麼要穿和服 瀏覽:853
買的英國勛爵有什麼用 瀏覽: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