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越戰爭持續了多長時間
中越戰爭發生在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間,持續了一個月。
對越自衛反擊戰
對越自衛反擊戰(國際稱「中越戰爭」),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間在中國和越南之間的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稱取得勝利。隨後解放軍開始對越南北部的基礎設施進行系統毀滅後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在中方撤出之後也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戰爭過程:被某些西方軍事觀察家認為像一戰一樣醜陋落後的「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比起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等高科技戰爭,在武器應用、技戰術上乏善可陳。最初發生在越南境內河內以北,後在中越廣西雲南段邊境對峙,中國境內受影響很小。
戰爭結果:
中越傷亡比一比十幾(含越民兵),90年代初越共領導人北上成都求和。越南又丟了西沙幾個島的實控,陸上少數極小的爭議邊界、重要戰役地如兩山也在中國實控下。越南雖然嘴上說打贏了,對中國也恨之入骨,但其國內卻從不高調宣傳展覽這場對大國的「勝利」和「戰果」。當然,中國也從不高調宣傳對印對越這樣「以大欺小」的勝利。
對越南影響:
失去了「統一」「法屬印度支那」的機會(基本上是唯一機會),在東南亞尤其在中南半島外交政治軍事地位一落千丈,打敗美軍的光環消失殆盡,不敢再騷擾中越邊境。北部基礎設施遭破壞,男性人口銳減,經濟倒退三十年。越共執政遭到質疑,黨內南方反對派勢力增大,黨爭裂痕一直發展到現在。
對東南亞影響:
柬埔寨從倒向越南變成倒向中國,寮國沒被越南吞並。中國作為東南亞小國的保護者,在東南亞立了威,消除了中南半島其他國家對越南的恐懼,成為中南半島實至名歸的「話事人」。
對蘇聯影響:
更加孤立了這個當時中國最大威脅(蘇聯已經開啟了阿富汗戰爭),部分拖累了其經濟(軍援運費成本極高),蘇聯解體的間接導火索之一。
對中國影響:
輪戰練兵,一定程度消除了對文革後中國軍隊能力的質疑,至少打打「世界第三陸軍強國」越南還是能贏的,消除了對北方蘇聯「鋼鐵洪流」干預的恐懼。向西方尤其是美國交了投名狀,極大改善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國際環境,譽為改開的「立改之戰」也不為過。
『貳』 越南自衛反擊戰是哪一年開始到哪一年結束
1. 對越自衛反擊戰,又稱中越戰爭,始於1979年2月17日,結束於1979年3月16日,是中國與越南在越南北部邊境爆發的戰爭。
2. 這場戰爭持續了十年,期間中國成功維護了西南邊疆的穩定,對越南方面造成了長期的影響,使其國力受到消耗和破壞,最終不得不改變政策方向。
3. 在1979年,中國軍隊在撤退過程中回收了之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資,並摧毀了越北地區的軍事和其他基礎設施,包括公路、鐵路和礦山。
4.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歷史意義包括:
- 打亂了蘇聯和越南的戰略部署,保護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 摧毀了越南北部的工業基礎設施,對東南亞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 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指揮人才,鍛煉了部隊的作戰能力。
- 陸軍集團軍體制改革,加強了部隊的合成作戰能力。
- 掌握了邊境地區的主動權,為解放軍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方向。
來源:網路關於越南自衛反擊戰的信息。
『叄』 中越自衛反擊戰打了多少年哪一年結束
對越自衛反擊戰真正的大規模軍事作戰只打了三個月。上將許世友任總指揮,帶領大軍打到了越南老街,差一點就直取河內,然後就撤軍了。
結果撤軍後越南猴子有開始跳了,開始騷擾雲南廣西。
然後就是中越在老山和者陰山之間一直糾纏。
並且中央軍委就指示,把各大軍區的部隊都輪流拉倒老山去練兵,讓全國的部隊都經受以下戰火的洗禮。於是就出現了長達十年的兩山輪戰。最後是90年代蘇聯解體,越南撤軍才停戰。
『肆』 打越南是哪年開始哪年結束
1. 中越自衛反擊戰的持續時間:該戰爭從1979年2月17日開始,至1979年3月16日結束,正式的軍事沖突僅持續了不到三個月。之後,邊境地區出現了持續近十年的小規模沖突和摩擦。
2. 戰爭的基本情況: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之間爆發了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在短時間內,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了越南北部的一些城市和縣鎮,並在一個月後宣布勝利並撤軍。越南方面也宣稱自己取得了勝利。
3. 戰爭的影響:這場戰爭加劇了中越兩國關系的惡化,並在八十年代導致了一系列邊界沖突。這些沖突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持續了十年。直到九十年代蘇聯解體後,兩國關系才開始逐步恢復,陸地邊界也最終確定。
4. 戰爭的意義:對於中國而言,這場戰爭打擊了越南戰爭勝利後膨脹的信心,維護了中國西南邊疆的穩定,並促進了東南亞的和平局面,為柬埔寨問題的解決鋪平了道路。對於越南,戰爭的影響更為深遠,國家資源的長期消耗和破壞迫使他們改變了政策方向。
5. 撤退時的行動:在1979年撤退回國時,中國軍隊回收了之前援助越南的物資,並在回國途中破壞了越南北部的軍事、基礎設施和資源設施。
『伍』 對越自衛反擊戰打了多久
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
對越自衛反擊戰(國際稱「中越戰爭」,越南稱「反中國擴張主義戰爭」),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間在中國和越南之間的戰爭。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稱取得勝利。隨後解放軍開始對越南北部的基礎設施進行系統毀滅後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在中方撤出之後也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5)中國越南打了多久的戰爭擴展閱讀: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國際背景:
中國要東南亞國家同它聯手孤立「北極熊」;事實上,我們的鄰國要的卻是團結東南亞各國以孤立「中國龍」。
東南亞沒有所謂的「海外蘇聯人」在蘇聯政府支持下發動共產主義叛亂,有的卻是受到中共和中國政府鼓勵和支持的「海外華人」,在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以及較低程度上在印尼,構成威脅。
更何況中國公開宣稱它同海外華人因為有血緣關系,甚至逾越「海外華人」歸屬國家的政府,直接號召他們,喚起他們對中國的愛國意識,慫恿他們返回中國實行「四個現代化」。
『陸』 我國和越南打過幾次都是哪一年,持續了多久
我國和越南有過3次戰爭,分別是西沙海戰1974年1月19-20日,對越自衛反擊戰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兩山輪戰1984年-1989年。
1、西沙海戰(中國稱為: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英文:Battle of the Xisha Islands),是1974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一部與陸軍分隊、民兵協同,對入侵西沙群島的南越軍隊進行的反擊作戰。
海戰第一階段:1974年1月19日,在永樂環礁巡邏的4艘中國小型艦艇與南越4艘美式大型艦船對抗周旋多時,最後越軍開炮、海戰爆發,激戰關頭中國2艘支援艦趕來參戰。海戰擊沉南越護衛艦1艘,擊傷南越驅逐艦3艘,其後越艦逃跑。
海戰第二階段:鄧小平提議乘勝收復三島,電令許世友20日開展奪島之戰,一舉解決了1956年起南越對西沙島嶼的侵佔。
西沙海戰兩天的戰斗,總共斃傷南越官兵100餘人,俘敵48人。
重大意義:中國在南海西沙群島區域驅逐了南越勢力,從此牢牢控制了永樂群島核心區,為後來控制西沙邊緣島礁(中建島和華光礁、浪花礁等)及進軍南沙群島奠定了重要基礎。
2、對越自衛反擊戰(國際稱「中越戰爭」,越南稱「反中國擴張主義戰爭」),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間在中國和越南之間的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稱取得勝利。
隨後解放軍開始對越南北部的基礎設施進行系統毀滅後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在中方撤出之後也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20世紀80年代,兩國繼續軍事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20世紀90年初,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軍委命令,中國邊防部隊對侵犯中國領土的越南軍隊進行自衛還擊作戰。3月16日全部撤回國內,完成作戰任務。9月17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授予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的52個英雄模範單位、79名解放軍指戰員和12名民兵以榮譽稱號。
通過十年中越邊境戰爭,維護了中國西南邊疆的穩定。對越南方面來說戰爭的影響是持久的,國力遭到了長期消耗和破壞,最終不得不改弦更張。1979年,中國軍隊在撤退回國的過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資,並沿途摧毀了越北地區的軍事設施、公路、鐵路、礦山。
3、兩山輪戰是從1984年開始,中國軍隊對越南軍隊控制的中國雲南省老山和者陰山眾多據點進行的集中拔點作戰,1984年4月28日打響了收復老山的戰斗,4月30日收復者陰山。因為中國在1984到1989年期間抽調各軍區部隊共10個集團軍輪番上陣作戰,由此得名。
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分為兩個階段:前期是自衛反擊戰,也就是1979年的戰斗,形成了威逼河內的態勢。後期是越南反撲,中國軍隊和越南軍隊在老山、者陰山和法卡山等地區進行的對峙。
後期的時間比較長,基本上一直到1989年都沒有間斷過,而從1984年開始的,中國軍隊對越南軍隊控制的老山和者陰山眾多據點進行集中拔點作戰,並且在1984年到1989年間抽調各軍區部隊輪番上陣,這就是「兩山輪戰」。
(6)中國越南打了多久的戰爭擴展閱讀:
1、西沙之戰歷史影響:
西沙海戰的重大意義,是中國在西沙群島海域驅逐了南越勢力,從此牢牢控制了永樂群島核心區永樂環礁,為後來控制西沙邊緣島礁(中建島和華光礁、浪花礁等)及控制中沙群島、進軍南沙群島奠定了重要基礎。
這是新中國海軍進行的第一次海上反侵略作戰,也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海軍史上首次對外戰爭的完勝。經此一役,西沙四十年再無戰端。
2、對越自衛反擊戰戰爭起因:
隨著中蘇交惡,越南在對華對蘇關繫上逐漸開始棘手。而中美在1972年的接觸也讓尚未結束抗美斗爭的越南感到不安。1975年越南統一,越南開始決定與蘇聯發展更為親密的外交關系,越南黨中央親華派如長征、武元甲逐漸靠邊站,不再重用,黨章里的毛澤東思想也被取消。
在國內開始瘋狂排華,打壓華僑的正常生活,導致大量越南華僑返回中國。在中越邊境則挑起武裝沖突,派遣武裝人員越界進行侵擾,打傷邊民,推倒界碑,蠶食邊境,製造了浦念嶺、庭毫山等事件。
撕毀1958年越南政府承認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屬於中國的聲明,侵佔中國南沙群島96%以上的島嶼。
3、兩山輪戰戰果及意義:
84年至89年,七大軍區輪番派部隊參戰,蘭州軍區47軍,沈陽軍區16軍23軍,北京軍區27軍,38軍(偵察部隊),南京軍區12軍,1軍,廣州軍區42軍,41軍,濟南軍區67軍,26軍,20軍,成都軍區13軍均分別參戰。其中27軍,38軍,67軍偵察部隊表現出色。
67軍199師擔任老山防禦作戰,取得重大戰果,是輪戰部隊中表現十分出色的部隊,14軍是參戰最久的部隊,戰斗中先後涌現了「李海欣高地」,孤膽英雄陳洪遠,史光柱,英勇無畏九戰士等光榮集體和個人,對我軍建設影響深遠,眾多新星從中涌現,大批部隊得到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