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足球為什麼起源於中國,但中國卻沒能發揚光大呢
足球是足球運動或足球比賽的簡稱。當然它也指足球比賽中的用球。足球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體育活動,源遠流長。最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一種球類游戲「蹴鞠」,後來經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發展成現代足球。不少國家將足球定為「國球」。
足球運動是以腳支配球為主,但也可以使用頭、胸部等部位觸球。兩個隊在同一場地內進行攻守的體育運動項目。一場精彩的足球比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觀眾,它已成為電視節目中的重要內容,有關足球消息的報道,占據著世界上各種報刊的篇幅,當今足球運動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據不完全統計,現在世界上經常參加比賽的球隊約80萬支,登記注冊的運動員約4000萬人,其中職業運動員約10萬人。
跨時代的足球
足球運動對抗性強,運動員在比賽中採用規則所允許的各種動作包括奔跑、急停、轉身、倒地、跳躍、沖撞等,同對手進行激烈的爭奪。比賽時間長、觀眾多、競賽場地大,是其他任何運動項目無法企及的。傳統足球是20塊6邊形和12塊5邊形一共32塊皮組成 。足球比賽分為11人制、7人制和5人制。年齡段有u15,u17,u19 國奧組和成年組及青年組等。
[編輯本段]起源發展
古代蹴鞠足球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體育活動,源遠流長。最早起源於我國古代的一種球類游戲「蹴鞠」,後來經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發展成現代足球。所以說,足球的故鄉是中國。據說,希臘人和羅馬人在中世紀以前就已經從事一種足球游戲了。他們在一個長方形場地上,將球放在中間的白線上,用腳把球踢滾到對方場地上,當時稱這種游戲為「哈巴斯托姆」。而現代足球起源地是在英國,是來源於12世紀前後他們和丹麥發生了一場戰爭,戰爭結束後英國人看到地上有丹麥士兵的人頭,由於英國對丹麥士兵非常痛恨,便踢起了那人頭。到19世紀初葉,足球運動在當時歐洲及拉美一些國家特別是在資本主義的英國已經相當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運動的第一個文字形式的規則《劍橋規則》誕生了。 所謂的《劍橋規則》,即是在19世紀早期的英國倫敦,牛津和劍橋之間進行比賽時制定的一些規則。當時每隊有11個人進行比賽。因為當時在學校里每套宿舍住有十個學生和一位教師,因此他們就每方11人進行宿舍與宿舍之間的比賽,現在的11人足球比賽就是從那時開始的。1863年10月26日,英國足球協會在英倫召開了現代足球史上十分重要的會議。比賽歸程草擬出來,但有些條文卻離今天的規則相距甚遠。比如當時有這樣一條:當球從球門柱之間進入或在上面的空間越過,不論高度如何,只要不是被手扔、擊、運進去的,都算贏一球。那時球員的位置與陣形也不同於今天:每隊一名守門員、一名後衛、一名前衛和八名前鋒。制定規則不久,陣形有所改變:一名守門員、兩名後衛、三名前衛和五名前鋒。所以上場比賽的隊員就是十一人了。 然而眾多的資料表明,中國古代足球的出現比歐洲更早,歷史更為悠久。我國古代足球稱為「蹴鞠」或「蹋鞠」, 「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詞最早記載在《史記匪漲亓寫》里,漢代劉向《別錄》和唐人顏師曾為《漢書·枚乘傳》均有記載。到了唐宋時期,「蹴鞠」活動已十分盛行 ,成為宮廷之中的高雅活動。1958年7月,國際足聯前任主席阿維蘭熱博士來中國時曾表示:足球起源於中國。當然,由於封建社會的局限,中國古代的蹴鞠活動最終沒有發展成為以「公平競爭」為原則的現代足球運動。這個質的飛躍是在資本主義的英國完成的。
【第一個有記載的球迷】
西漢時期的項處是第一個有記載的球迷,不過他的經歷卻很不幸。《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名醫淳於意為項處看病,叫他不要過度勞累,但項處不聽,仍然外出踢球,結果嘔血身亡,這也使得項處成為了世界上有史可查的第一個狂熱「球迷」。
【史上第一份首發名單】
南宋《武林舊事》曾列出了「築球三十二人」競賽時兩隊的名單與位置:「左軍一十六人:球頭張俊、蹺球王憐、正挾朱選、頭挾施澤、左竿網丁詮、右竿網張林、散立胡椿等;右軍一十六人:球頭李正、蹺球朱珍、正挾朱選、副挾張寧、左竿網徐賓、右竿網王用、散立陳俊等」。這恐怕是歷史上的第一份足球「首發名單」了。
【足球的歷史】
公元前307年,也就是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改革,推行「胡服騎射」,趙國人學會了騎馬射箭。趙王經常帶著其親信騎著馬出城閑逛,好不威風。一日,來到一樹林,看到林中有野兔數只,國王金口一開,「抓活的」,遂兵分四路,合而逮之,不想驚嚇之中,野兔橫沖直竄,從馬群的平縫中紛紛逃去,一無所獲,眾人搖頭嘆著。一謀士突然眼前一亮,上前獻計「大王,這種圍堵很有趣,我們不妨用球代替兔子,不出宮門便可天天玩之。」「好主意」趙王大加贊賞「這件事就交給你全權負責」。於是,足球運動便在中國誕生了。但當時還屬於騎在馬上運動,稱之為「蹴鞠」。 到了漢代,有了專供比賽的足球場,稱之為「鞠城」,鞠城為長方形,兩端各有6個鞠室,呈月洞形,互相對稱,場地四周有圍牆。唐代是蹴鞠活動的昌盛時期,這一時期,不僅有了很大發展,而且足球運動開始對外出口,首先登陸的地方的英國。 蹴鞠本是作為一項完整的產品對外出口,便由於當時交通不發達,交通工具十分落後,經過數月的長途跋涉,蹴鞠在到達英國時,馬匹已經累死,只剩下一個球了。但就是這樣一個球,英國仍視之為珍寶,只限為王室的專有活動,禁止民間享受這種娛樂活動。 11世紀,丹麥人入侵英格蘭。一天,英格蘭人在挖戰場時,偶然挖出了幾個丹麥人的頭骨。想起丹麥人入侵的罪惡,這些英格蘭人極為憤怒,他們抬腳狠狠的沖著骷髏頭踢去,解憤之餘,又頗覺有踢足球的樂趣。於是,挖戰場的英格蘭人越來越多的參加了這個踢「球」的行列,一群小孩見了便也來踢,不過他們發現頭骨踢起來腳痛,於是用牛膀胱吹氣來代替它——這就是現代足球的誕生。這種愛國行為打動了英國國王,為了獎勵人民,英國國王下令王室足球對民間開放。很快,足球運動在民間傳播開來,成為流行的體育娛樂活動。 12世紀初,英國開始有了足球賽。比賽是娛樂活動,一年兩次,一般在兩個城市之間舉行。主持人把球往空中一拋,比賽就算開始。雙方就會一捆而上,大叫大喊,又踢又抱,哪一方能將球踢進對方的鬧市區,哪一方就算勝利。如果球中途竄入居民屋裡,運動員也就一窩蜂的沖進去亂打亂踢,常常把屋裡的東西砸得稀巴爛,房主只好自嘆倒霉。路上行人碰到球滾來,就會遭受一場飛來的橫禍。因此在當時,球賽一來,人們就得躲避災難,關門閉戶,一直到球賽結束,才恢復正常。這樣的球賽遭到市民的強烈反對,英國政府便下了一道禁令:規定足球比賽要在空地上進行,進入鬧市區者重罰,於是就出現了專門的足球場。 1863年10月26日,在倫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足球運動組織——英格蘭足球協會,並統一了規則,現代足球運動正式確立。 中國古代把腳踢球叫「蹴鞠」。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了蹴鞠游戲。西漢時修建有「鞠城」,專供競賽之用。唐代是蹴鞠活動的昌盛時期,出現了用灌氣的球代替了過去用毛發之物填充的球,稱為「氣毯」,並用球門代替了鞠室。而在西方,公元10世紀以後,法國、義大利、英國等一些國家有了足球游戲。到15世紀末有了「足球」之稱,後逐漸發展成現代的足球運動。1863年10月26日,英國人在倫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足球運動組織——英國足球協會,並統一了足球規則,人們稱這一天為現代足球的誕生日。這次制定的足球規則共14條,它是現今足球規則的基礎。從1900年的第2屆奧運會開始,足球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但它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1904年5月21日,國際足聯在巴黎成立。1930年起,每4年舉辦一次世界足球錦標賽(又稱世界盃足球賽),比賽取消了對職業運動員的限制。從此,現代足球運動日益發展。 在中世紀的英國,足球以成為許多年輕人所熱衷的一項活動。 他們在狹窄的街道上追逐皮球,經常將皮球踢到街邊人家的窗子 上。於是英國國王不得不下令禁止踢足球。從12世紀到16世紀, 英國國王先後四次發布過「足球禁令」。不過,由於足球運動的特殊魅力,禁令也未能使它夭折。 1835年,在英國謝菲爾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足球俱樂部。 1863年,在英國又成立了第一個足球協會。從此,有組織的、在一定規則約束下的足球運動開始從英國傳遍歐洲,傳遍世界。在19世紀末,足球運動在西歐國家已相當普及。在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上,就將足球列為比賽項目之一,結果丹麥隊以9:0 戰勝希臘隊,成為奧運會足球比賽的第一個冠軍。 1904年,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瑞典和瑞士七個國家的足球協會在法國成立了國際足球聯合會,並推選法國人蓋蘭為第一任國際足聯2010南非世界盃主席。
足球成為世界第一運動的理由
一、運動的精華:足球的本身集合了人類各運動的特點,運動員之間的突然起動,競跑爭球,就像是短跑;守門員上縱下跳,橫撲側撲,就像跳的項目;那些柔韌性好的運動員一個倒掛金鉤,魚躍沖頂,像體操;兩個運動員之間的合理沖撞,又有點像橄欖球的展現力與美…… 二、大眾化:足球運動對參與者的要求不高是個重要原因。踢足球的運動員,高矮肥瘦問題都不大,不像其他運動。比如說橄欖球,塊頭小的肯定吃大虧;籃球運動更是「長人」們的天下。而足球則不同,這樣就給全世界的所有孩子提供了做「巨星夢」的機會。 三、不可預知性:足球運動比賽結果的偶然性是造成全世界球迷狂熱的重要原因。因為在足球世界裡,沒有絕對的強隊。利物浦有可能被一支名不見經傳的乙級隊甚至是業余隊「扳倒」。球星堆起來的巴西隊曾經在奧運會足球比賽里就被那時還稚嫩的日本隊擊敗。一九六六年,足球「第三世界」的朝鮮隊曾經擊敗過義大利隊闖進世界盃八強。剛剛結束的世界盃熱身賽中,中國隊出人意料的戰勝前世界冠軍,上屆世界盃亞軍法國隊。所以,在足球比賽里,不到最後一刻,你永遠不知道事情的結果。 四、帥哥:足球場上英姿颯爽的諸位大帥哥是造成足球運動成為「世界第一運動」的不可忽視的原因。理由很簡單,美眉們都一臉崇拜不顧一切奔到球場看球(主要看人),那她們的男朋友能不著急嗎?即使對足球不甚感興趣的男士,也得跟著女友往球場跑,看住女友,不要讓她被那些球場「萬人迷」搶走才是最要緊的。 五、環境:球迷就像食客,有一道讓人垂涎三尺的足球大餐,但是「吃」的氣氛要好。熱鬧,大氣,壯觀,這些足球場都具備了。比起悶熱悶熱的羽毛球館,比起小小的一張乒乓球桌,寬闊的綠茵場看起來是多麼地氣勢恢宏和激動人心。 六、自由:幾萬十幾萬的球迷一起起鬨,熱熱鬧鬧的。老實說,如果看球都要安安靜靜的,那誰還去看球。 七、爭議性:「足球最大的魅力在於它具有爭議性。」一位有遠見的老人說了一句有遠見的話。這個老人是前國際足聯主席阿維蘭熱。沒錯,如果足球比賽都是判罰得很「死」,很機械的話,那足球就失去了它巨大的魅力。正因為裁判是人,可能錯判,可能受賄操縱比賽等等,才有了聲勢浩大的爭議和更多人的關注。
【現代足球的誕生】 1893年觀眾觀賽 從8世紀到19世紀,現代足球運動的前身以各種方式在歐洲存在著,直到1863年,第一份正式的足球比賽規則在英國創立,這也標志著現代足球運動的誕生。 一個男孩的沖動 19世紀,足球運動得以恢復,並在英國的一些學院內廣泛開展。那時的足球賽沒有統一規則,比賽在長方形場地內進行,時間和參賽人數由雙方臨時商定,球踢到對方的門桿內為得分。這段時期,劍橋大學、哈頓公學、新克利夫頓大學等學院都有各自的踢法,沒有人想到要統一足球運動的規則。那個時候,最倒霉的人要算為比賽特設的「公證調解人」,他們是裁判的前身,負責記錄進球數並調解糾紛和爭議,但由於沒有統一規則,這些調解人總難服眾,經常受到全場數十人的追打和圍攻。 一個男孩的沖動改變了一切。1823年11月21日,在一場比賽中,一個名叫威廉-韋伯-埃斯利的15歲男孩突然用手撿起球,抱著它沖向對方場地發動進攻。這個動作後來引發了有關足球規則的大爭論,人們也意識到有必要設定統一的足球規則。在爭論中,贊同手腳並用的一方,逐漸將比賽發展為了今天的橄欖球,而堅持只能用腳的一方,則開始了現代足球比賽規則的摸索和創立。 【酒館中誕生世界第一運動】 現代足球的生日 倫敦皇後大街共濟會酒館,這是現代足球的誕生地,足球史上里程碑式的會議在這里召開。此前的1848年,劍橋大學分院曾嘗試創立一部有關足球比賽的規則,雖未受公眾認可,但統一規則已經成為共識。1863年10月26日,來自11個倫敦俱樂部和學院的代表們在共濟會酒館召開會議,制定規則並創立權威的足球組織,這一天也被公認為現代足球的生日。會上關於規則的爭論十分激烈,以甘貝爾代表的少數人堅持手腳並用,最終表決結果13比4,現代足球運動不允許用手的標志性規則通過。為此,甘貝爾等人憤怒離開會場,後於1871年創立了英式橄欖球聯合會。 共濟會酒館 在共濟會酒館的這次會議上,還成立了英格蘭足總,並以文字形勢記載了世界上第一部統一的足球運動規則,兩個月後的1863年12月26日,英足總在倫敦克魯米沙街的一家小酒店內再度召開會議,將足球運動規則細化為14條,並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足球比賽,如今風靡全球的世界第一運動也由此誕生。參加共濟會酒館會議的11傢俱樂部及學院: 森林俱樂部(後改名為巡遊者);吉爾伯恩;巴恩斯;戰爭辦公室;十字軍戰士;帕西瓦爾;布萊克海斯俱樂部;肯辛頓學院;索爾比頓;布萊克海斯學院;水晶宮。
【最早的一部足球規則】 1.場地面積,在長150碼,寬100碼以內。 在每條邊線上距端線25碼處,各樹立兩根標志桿。 2.球門由兩根立竿組成,相距英尺. 3.用投幣選擇球門或開球權。 4.上半時比賽時間結束後,交換場地。 5.當隊員將球踢出時,同隊任何隊員站在球的前面較對方隊員更接近對方端線時,不得參加比賽接觸球,也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礙其他隊員接觸球。 6.當球被踢出邊線外則為死球,由對方在出界地點 將球直接踢入場內,恢復比賽。 7.當一隊將球踢出 對方端線時,對方任何隊員誰先拿到球便可持球在垂直端線25碼處發任意球。 8.當球踢來時,隊員在對方端線後面不可觸球。 9.如果球落到端線之後和邊 線標志桿之外時,任意球應該在距端線25碼處發。 10.當一隊員踢任意球時,同隊隊員不得處在他與對方端線之間,並且對方隊員不可站在距離他10碼之內. 11.隊員可選擇任何方式踢任意球。 12.球從兩竿之間或從其間上方無限高度穿過,算勝一球。 13. 在比賽進行中,可用身體任何部位接觸球,但不得用手、臂、肩部持、擊球。 14.所有沖擊都是公平合法的,但禁止用手抱、推,用腳絆掉或吵鬧。 這套正規原始規則經英格蘭足協主席公布刊登在(BELIS LIFE)雜志上。三年後足協補充規定,球門高度為6碼,寬度為8碼,兩立柱之間拉上一條繩,作為球門高度。 11人制足球規則 足球比賽場地介紹 (一)球場 1、 球場面積必須符合規則的規定。國際足聯曾規定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場地為長105米、寬68米。國內基層比賽的場地可因地制宜,但在任何情況下,邊線的長度必須長於球門線的長度,場內各區域的面積不得變更。 2、 球場地面必須平坦,硬度合適,以不傷害運動員和不影響球的正常運行為原則。國際足聯世界盃賽組織委員會曾指令世界盃足球賽不得在人造草皮球場上進行。 (二)界線 1、球場各線須與地面平齊,不得做成V型凹槽或高出地面的凸線。線的顏色須清晰。土地球場最好用白灰粉或灰漿畫線,天然草皮球場宜用熟石灰粉畫線,不要用生石灰粉或灰漿澆畫。為了防止雨水沖刷,亦可用白色塗料畫線,但不得用木條、磚石或碎瓦等物填平的溝槽作界線。 2、場地各線的寬度不超過12厘米(一般以12厘米為宜)。邊線與球門線的寬度應包括在場地面積之內,其他各線寬度亦應包括在該區域面積之內。球門區和罰球區的丈量,都應從球門柱內側和球門線外沿量起。球門線的寬度必須與球門柱的寬度相等。 (三)邊線與球門線 1、邊線與球門線劃定的足球場是足球比賽時隊員的基本活動區域。比賽開始後,未經裁判員許可,隊員及其他人員不得擅自進場。 2、當球的整體從地面或空中越過邊線或球門外的球門線時,即為球出界而成死球,分別以擲界外球、踢球門球或角球恢復比賽。 3、球門間的球門線是判斷球是否進門的標准線,只有當球的整體從地面或空中越過球門內的這條線時方可算球進門。 4、執行罰球點球時,防守方守門員應站在球門間的球門線上。 5、在對方罰球區內踢間接任意球時,如果球距球門間的球門線不足9.15米,則允許防守方隊員站在球門線上。 (四)中線 1、中線把全場劃分為兩個相等的半場,中線的寬度應包括在每個半場的面積之內。 2、開球時,雙方隊員必須站在本方半場內(且守方隊員不得進入中圈)。當裁判員鳴哨後,球被踢並向前移動時,比賽方為開始,這時雙方隊員可進入對方半場。 3、 隊員在本方半場無越位犯規。 (五)球門區 1、可以在球門區內的任何一點踢球門球及本方的任意球。 2、當球在球門區內時,裁判員令比賽停止,若以墜球恢復比賽時,應在停止比賽時球所在地點最近的、與球門線平行的球門區線上墜球。 3、凡在對方球門區內踢間接任意球時,應在離犯規地點最近的、與球門線平等的球門區線上執行。 (六)罰球區 1、守門員在本方罰球區內可以用手觸球。 2、隊員在本方罰球區內違犯規則第十二章可判為直接任意球的十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時,都應判罰球點球。 3、踢球門球或在本方罰球區內踢任意球時: (1)對方應退出罰球區。 (2)必須把球直接踢出罰球區,比賽才能恢復。 4、罰球點球時,除主罰隊員與對方守門員外,其他隊員均須在罰球區及罰球弧外的場內、罰球點的後面;當球被踢並向前移動,比賽即為恢復,此時隊員方可進入罰球區。 (七)角球弧 踢角球時,球必須放定在角球弧內。 (八)罰球點 罰球點球時,球必須放定在罰球點上。因大雨沖刷,罰球點模糊不清時,由裁判員確定罰球點的位置。 准確位置:在球門線中垂線上,距離11米(12碼)。 點 中線的中點俗稱開球點。開球時,球必須放定在該點上。 (十)中圈 開球時,守方隊員須站在中圈以外的本方半場內。這同踢任意球時,守方隊員須站在至少距球9.15米處的意義相同,其作用是保證攻方隊員踢球時不受對方阻礙。 (十一)罰球弧 罰球點球時,除主罰隊員與對方守門員外,其他隊員均須在罰球區及罰球弧外的場內、罰球點的後面;當球被踢並向前移動,比賽即為恢復,此時隊員方可進入罰球弧。 (十二)角旗 1、角旗是場地四周的標志,應垂直豎於邊線與球門線外沿的交點處。 2、角旗桿的高度(桿頂至地面)不得低於1.50米,桿的頂端應為平頂,以防刺傷隊員。角旗顏色應與助理裁判員用旗和場地顏色有明顯區別,晚間比賽使用燈光時,可用白色角旗。角旗可用布或綢料製成,規格一般為30厘米×40厘米。 (十三)中線旗 在中線兩端距邊線外至少1米處,可各豎立一面與角旗大小相同的中線旗,作為中線的標志。它對判斷越位有益。 (十四)球門 比賽場地的球門應是固定的,門柱及橫梁的寬度與厚度均應相同。球門顏色必須是白色。准確規格為:球門7.32米×2.44米。 球門網 1、球門網的作用是幫助裁判員看清球是否進進球門,因此球門網只能掛在球門後面,牢固地附加在球門橫梁、立柱上,下端釘在地上,不得使球穿過。掛鉤不得釘在門柱側面或橫梁的下沿。 2、球門網應適當撐起,使守門員有充分活動的空間,並在球進網後不致彈出。一般較多採用從球門後面用繩將網拉起的方法。 (十六)場地四周 1、按照比賽組織機構的要求,可在球門線的外面(一般距角旗2米、球六區線與球門線的交點3.5米、球門柱6米)畫一條攝影人員限制線,攝影人員應在這條線的後面。如有廣告牌的後面。 2、第四官員的席位設在場外靠近中線的延長線處;替補員的席位設在距第四官員席位兩側各10米左右並與之相齊處。各隊的教練員、替補員及工作人員應在替補席上。替補席的席位數按照比賽組織機構的要求確定,目前我國確定為14個席位。 3、技術區域。技術區域一詞在《足球競賽規則》第三章中國際足球理事會決議的第二條已經提及,區域內有為球隊的技術人員和替補隊員提供的座位。 技術區域可以根據場地情況做大小和位置上的調整。以下是對技術區域設置的一般性指導: (1)技術區域是從替補席兩側向外1米、距邊線1米以內的區域。 (2)建議用標記線明確該區域。 (3)技術區域內的人數由競賽規程規定。 (4)根據競賽規程,技術區域內的人員應在比賽開始前確認。 (5)每次只允許一人在技術區域內進行戰術指揮,指揮結束後應立即退回替補席。 (6)教練員和其他官員必須在限定的技術區域內,除非遇到特殊情況,例如理療師或隊醫在得到裁判員的允許進場察看受傷隊員時。 (7)技術區域內的教練員和其他人員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十七)檢查場地 裁判員應認真檢查比賽場地。比賽開始前和中場休息時,對於模糊不清的界線(尤其是球門附近的界線)要令有關人員重新畫出。如因雨雪致使場地泥濘、界線不清時,可在場地四周的規定位置插上10面小旗,小旗距界線均為1米,小旗的規格與角旗相同,以有助於裁判員作出判斷。 國際足協規則小組決議 (1)國際比賽球場最大面積為:長度一一0公尺、寬度六四公尺。 (2)各國足球協會必須嚴格遵照規定的面積,布置球場。在舉辦國際比賽時,必須於賽前,將比賽地點及球場面積,通知客隊的國家足球協會。 (3)國際足球協會規則小組,已同意規則中所用的英制與公制對照 (4)端線的寬度,應和球門柱及橫木的厚度相同,因此球門柱內外邊的 線應是一樣寬。 (5)為了劃球門區域及罰球區域,在端線上量的六碼及十八碼的距離, 必須從球門柱的內方量起。 (6)球場的面積,包括場內各區域界線的寬度在內。 足球的材料及標准 球是圓形的,以皮革或其它合適的材料製成,一般是為12塊黑色正五邊形面料與20塊正六邊形面料拼合而成。球體的圓周,不得超過70公分(28吋),不得少於68公分(27吋)。球 的重量,在比賽開始時,不得超過450公克(16盎司),不得少於410公 克(14盎司)。 球的氣壓,在海平面為0.6至1.1大氣壓力(每平方公分 600公克至1100公克=每平方吋8.5磅至15.6磅)。更換不合標準的球 如果在比賽中,球破裂或不合標准:停止比賽。更換標準的球,在球破裂的地點,墜球重新開始比賽。如果當時球是 在球門區內,則墜球的地點是在平行球門線的球門區線上,最接近比賽停止時球的位置的地點。如果不是在比賽中,如中場開球、球門球、角球、自由球、罰球點球或擲球入場時,球破裂或不合標准:依照規則重新開始比賽。比賽時間內,未經過裁判同意,不可更換比賽用球。
[ 【現代足球】 近代的足球,最早在19世紀的英國產生。人類進入20世紀,足球也進入了20世紀。無論是傳說的那戰場上的敵人的頭顱,還是萬人同踢一個足球在兩個城市之間比賽,都已經成為過去。現代足球就要起步,並逐漸形成了職業聯賽。 1903年,比利時,丹麥,法國,荷蘭,西班牙等國商議成立一個國際足球組織,然而英國作為足球的發源地卻熱情不高。但是足球還是開始在歐洲及美洲普及。在義大利,英國移民早在1893年就建立了熱那亞隊,1899年,英國人和義大利人又聯手建立了今天的綠茵豪門-AC米蘭,1899年。,義大利又創辦了聯邦錦標賽,前7屆熱那亞六奪冠軍,AC米蘭則在1901年奪得冠軍。 在南美,足球也被英國的水手,移民帶到了這里,托馬斯。利普頓爵士創辦了利普頓杯賽,成為了拉普拉塔河兩岸的烏拉圭和阿根廷之間的對抗賽 現在最知名的足球聯賽是歐洲的五大聯賽(意甲。英超,西甲,德甲,法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