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壽之村認定標准
長壽之鄉不是隨便封的,世界長壽之鄉由聯合國評定,中國長壽之鄉由中國老年學學會組織有關專家評定。標准共三大條十五項,介紹如下:
一、前提條件:
1、評定地區以縣以上行政單位《簡稱區域》。
2、人口十萬以上。
二、必達標准三項:
1、長壽的代表性,區域現存活的百歲老人占總人口7/10萬以上《聯合規定7.5/10萬以上》。
2、長壽的整體性,區域人口平均壽命比全國平均高三歲以上。
3、長壽的持續性,區域80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比例1.4%。
三、考核指標共十二條,要有三分之二以上達標。其中要求區域森林覆蓋率和城鎮人均綠地面積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大氣質量達到和超過國家二級標准。生活飲用水達到國家規定的 GB / T5750-2005標准。此外還要求區域基本養老、基本醫療、農村新型醫療、每千名老人擁有的收養單位床位數、每千人擁有衛生床位數衛生技術人員數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還要求貧困老人能得到政府的社會救助。考核標准還首先要求區域近年經濟穩定增長,人均年收入不斷提高,貧富差距小,基尼系數在0.4以下。
評定後不是終生制,每五年復查一次,不達標的就摘牌。政府的這項評比太好啦,比年年叮著 GTP 好多啦!希望中國出更多的長壽之鄉,老百姓的晚年幸福就有保障了。
2. 中國的長壽之鄉在哪裡
「長壽之鄉」在中國的確定標準是:每10萬人口中百歲老人達到3位。實際上,江蘇如皋、湖北鍾祥、廣西巴馬作為中國六大長壽之鄉中的3個(另3個為四川樂山市、遼寧遼陽興隆村、新疆克拉瑪依),均超過了聯合國規定的長壽之鄉的標准:每10萬人中擁有百歲壽星7.5人。
目前,江蘇如皋已擁有百歲老人209位,總人口為145萬人的如皋成為中國百歲老人總數最多的縣級市;湖北鍾祥有100歲以上老人71名;廣西巴馬則於上世紀90年代被國際自然醫學會宣布為「世界長壽之鄉」,現在百歲老人為78人。
與會的中國老年學會會長張文范等專家認為,盡管三地的長壽之道不盡相同,但良好的自然環境、悠久的敬老傳統和長壽文化、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健康的飲食習慣與長壽食品是普遍的長壽之道。專家們倡議,「百歲人生不是夢,健康方式每一天」,長壽之道實際上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中。
如皋地處長江下游北岸平原,隸屬江蘇省南通市。作為世界知名長壽之鄉,如皋不在高寒地帶,也不在偏僻山區,而是地處江海平原、中國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帶。專家們認為,研究如皋的長壽經驗更具有普遍意義。
中國是世界上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目前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一億三千萬,占總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紀中葉,中國的老年人口將超過4億,佔到全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近年來,老齡問題已引起中國整個社會的關注,老年人的健康長壽之道也成為專家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