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國第一大,第二大,第三大監獄分別是哪個在什麼地方
分別為秦城監獄,沙洋監獄和白湖監獄。
秦城監獄,位於北京市北部,燕山東麓,西面群山重疊,北、東、南面則是一望平野。是中國最著名的監獄之一,曾關押過眾多高級別囚犯,有「中國第一監獄」之稱。
沙洋監獄,位於江漢平原中北部,漢江下游兩岸,分布於潛江、天門、鍾祥及沙洋、京山等三市二縣結合部,其所轄13個監獄,跨地面積2200平方千米,佔地面積230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11333.3公頃。
白湖監獄,地處合肥市廬江縣境內,1953年圍湖造田建成,總面積162平方公里。下屬47個監區,在職民警職工4500多人,累計教育轉化服刑人員近30萬人,生產糧食210多萬噸。
(1)中國第一大看守所是哪個擴展閱讀:
監獄,是古今中外國家刑罰執行機關的通稱。但是在我國的歷史上,監獄還有很多別名。
一、叫做叢棘,據《易經》中記載:「系用徽繩,於叢棘」。可以推斷,這種囚禁俘虜和罪隸的場所,就是我國奴隸制早期監獄的原始形態。
二、叫做圜土,夏帝芒三十六年,開始建築圜土,用以監禁囚犯。所謂圜土,就是用土築成圓形的圍牆,故名圜土。
三、叫做狴犴,狴犴本來是傳說中的一種走獸,是龍的第四個兒子。它身型似虎,頭似龍非龍,似獅非獅,似虎非虎,剛猛有力,性喜訟,古時為了顯示監獄的威力令人懾服,常用狴犴作為監獄大門的裝飾。因此,在一些古籍中,狴犴也作為監獄的代稱,這反映了古代監獄象徵恐怖和重於警備的特點。
四、叫做夏台,夏台是個地名,在今天的河南省禹縣以南,實際上是一個軟禁的場所。
五、叫做里,里是個地名,在今天的河南省湯陰縣東北。里,是殷商時代作為軟禁的場所。
六、叫做囹圄,囹圄是殷商、西周兩代監獄的名稱。
七、叫做獄,漢代把監獄稱作獄。獄,在中央往往以官署為名,如廷尉獄、刑部獄;在地方則冠以所治地名,如雲陽獄、淮南獄、長安縣獄。
八、叫做牢,牢是監獄的名稱。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牢字的本意是「閑也,養牛馬圈也」。閑,有防範的意思,故防範犯人逃跑的設施引申為「牢」。
九、叫做監,明代把監獄稱為監。洪武年間制定的收押、提訊例規中,也多把監獄稱為監。
十、叫做班房,晚清以來,有時也把監獄稱作班房。班房之名,起源於舊時壯、捕、皂三班御役中的捕班的公審房。清代的這種「班房制」,後來演變為羈押未決犯的「看守所」。
『貳』 中國最大的監獄
深圳寶安
該監獄總投資1.8億元的中國最大看守所3月31日在深圳寶安啟用。從4月1日凌晨4時開始,深圳已派出大量警力,且出動警用直升機展開押送需遷所的部分疑犯的行動。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從1日凌晨4時開始,寶安看守所搬遷悄然展開,為保證此次搬遷順利進行,交警事前把由寶安18區原看守所到位於西鄉九圍新看守所的道路封閉,甚至派出大量警力且出動警用直升機押送部分疑犯。有消息稱,廣東省公安廳、深圳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也到場坐鎮。
據了解,該看守所總投資約1.8億元,工程總建設用地面積為103,887.66平方米,為全國之最。該看守所於2001年被批准立項,2004年4月開始施工。看守所設計監倉206間,總建築面積39,215平方米,設計容量可關押3,000人。每人設計鋪位2.5平方米,遠較現在的0.4平方米為大,而且每間監室都有廁所,可沖涼,監倉頂部還裝有太陽能供熱系統,裝備廣東目前最先進的監控系統,設備耗資達2,500萬元。看守所建成後像大花園,綠化面積大,視野開闊,還配備有運動場、籃球場等。
據悉,該看守所有兩個主要功能,一是關押女性在押人員,二是設立單獨監區,專門關押艾滋病被監管人員。據了解,新看守所為寶安「三所」遷建工程之一,此外還包括新戒毒所、新拘留所。看守所搬遷後,拘留所、戒毒所搬遷也將陸續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