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的中心和東南西北分別有哪些城市
1. 中心:西安(陝西省省會)
2. 東方:上海(直轄市),南京(江蘇省省會),杭州(浙江省省會),蘇州(江蘇省經濟重鎮),青島(山東省重要城市),無錫(江蘇省工業基地),寧波(浙江省經濟中心)
3. 南方:香港(廣東省特別行政區),澳門(廣東省特別行政區),廣州(廣東省省會),深圳(廣東省經濟特區),昆明(雲南省省會),貴陽(貴州省省會),南寧(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
4. 西方:烏魯木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西寧(青海省省會)
5. 北方:北京(直轄市),天津(直轄市),石家莊(河北省省會),唐山(河北省工業基地),沈陽(遼寧省省會),大連(遼寧省經濟中心),長春(吉林省省會),哈爾濱(黑龍江省省會),呼和浩特(內蒙古自治區首府)
6. 中部:成都(四川省省會),重慶(直轄市),武漢(湖北省省會),蘭州(甘肅省省會),銀川(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太原(山西省省會),鄭州(河南省省會),長沙(湖南省省會),南昌(江西省省會),合肥(安徽省省會)
② 中國的最中心在哪個點或是范圍
關於中國的最中心點,一個較為公認的說法是位於湖北省十堰市的武當山附近。這一觀點基於地理中心的計算,即中國版圖幾何中心的位置。武當山不僅是中國道教聖地,也是自然與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其地理位置獨特,位於漢江與秦嶺之間,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
然而,關於中國的中心點,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是介於北京與烏魯木齊之間的一個點,這個點被稱為中國的地理中心。該點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巴彥淖爾市與烏海市交界處,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的地理中心並不是一個具體的地理位置,而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體現了中國的廣闊與多樣性。
除了上述兩種說法,還有人認為中國的最中心點位於秦嶺-淮河一線,這條線將中國分為南北兩部分,是地理、氣候和文化上的重要分界線。這條線不僅是自然地理上的分界,也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象徵,它見證了中國歷史上的南北交流與融合。
綜上所述,中國的最中心點並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概念,而是根據不同的標准和目的,有著不同的解釋。無論是武當山、地理中心點還是秦嶺-淮河一線,都各有其獨特之處,體現了中國的地理多樣性與文化的豐富性。
③ 中國的中心點在哪個位置
中國的中心點是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北流村。
中國的中心點的具體位置在北緯34°32′27.00″,東經108°55′25.00″。而中國的中心點學名為大地原點,亦稱大地基準點,是國家地理坐標經緯度的起算點和基準點。
大地原點的整個設施由中心標志、儀器台、主體建築、投影台等四大部分組成。高出地面25米多的立體建築共七層,頂層為觀察室,內設儀器台;建築的頂部是玻璃鋼製成的整體半圓形屋頂,可用電控翻開以便觀測天體;中心標志埋設於主體建築的地下室中央。大地原點在中國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④ 中國五大中心城市是哪五個
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
1、北京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
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公所在地。
北京地處中國華北地區,中心位於東經116°20′、北緯39°56′,東與天津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相鄰,北京市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
2、天津
天津,簡稱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特大城市、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天津位於中國華北地區,界於東經116 °43′-118°4′、北緯38°34′-40°15′之間。東臨渤海,西靠首都北京和河北,北部和南部與河北接壤,天津市總面積11916.85平方千米。
3、上海
上海市,簡稱「滬」,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上海位於中國華東地區,界於東經120°52′-122°12′,北緯30°40′-31°53′之間,地處長江入海口,東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上海市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
4、廣州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廣州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瀕臨南海,鄰近香港、澳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
5、重慶
重慶,簡稱「渝」。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
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 既以江城、霧都、橋都著稱,又以山城揚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家中心城市
⑤ 中國的九大中心城市是哪幾個城市
1.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政治、文化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位於華北大平原北部,與天津市相鄰,其餘邊界與河北省接壤。
2. 上海:位於中國華東地區,東臨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是國家重要的經濟、交通、科技、工業、金融、貿易、會展和航運中心。
3. 廣州:廣東省轄地級市,廣東省省會,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位於珠江三角洲,是中國南方的經濟、文化、科教中心。
4. 天津:中國直轄市,地處華北平原北部,東臨渤海,北依燕山。地跨海河兩岸,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港口城市,以及北方的重要的交通、商貿和金融中心。
5. 重慶:中國直轄市,位於西南部、長江上游地區。地跨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過渡地帶,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
6. 武漢: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聯勤保障部隊機關駐地。
7. 鄭州:河南省轄地級市,河南省省會,特大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國務院確定的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
8. 成都:四川省轄地級市,四川省省會,超大城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核心城市。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9. 西安:陝西省轄地級市,陝西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國務院確定的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業基地。
⑥ 中國正中心是哪個省
中國中心點是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北流村,具體位置在:北緯34°32′27.00″,東經108°55′25.00″。
1976年1月8日,薛璋帶著選址方案趕往北京,國家測繪局一致同意了這個大地原點的選址方案。
具體位置為:北緯34°32′27.00″,東經108°55′25.00″,海拔417.20米。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於1977年由國家測繪局投資建設,1978年建成交付使用。
大地原點是人為界定的一個點,以此為原點,中國建立全國統一的獨立的坐標系,這就是著名的「1980國家大地坐標系」,簡稱「80系」。
大地原點設在涇陽縣永樂鎮的原因,《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選點報告》中作了這樣的解釋:「為了使大地測量成果數據向各方面均勻推算,原點最好在中國大陸的中部。」
(6)中國的中心是哪裡擴展閱讀
大地原點是我國的地理坐標——經緯度的起算點和坐標點。從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70年代,我國測繪工作者在進行大地測量時,一直以前蘇聯設在列寧格勒的大地原點為基準,這個坐標點距離北京1.1萬多公里,以此為參照,測量的誤差可想而知。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蘇聯坐標體系已難以滿足實際需要,急需建立自己的坐標體系。
據介紹,從1975年到1978年,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國測一大隊用了3年時間,承建並完成了大地原點的選址、建設和布測。根據國家測繪局的指示,大地原點選址要適合中國國情,地基穩定,遠離市區,交通方便。要同時滿足這幾個條件並不容易。
1975年,國測一大隊接受任務後,組織專家對全國可能設置原點的地方進行了初步篩選,然後再對武漢、廣元、西安等地進行逐個分析,把選點范圍縮小到了以西安為中心的寶雞至華陰和銅川一帶。
高級工程師薛璋參加了大地原點的選址和確定標高的任務。時值嚴冬,他和同事們冒著嚴寒實地考察,把設置原點的范圍進一步縮小到了涇陽縣和西安市閻良區。
在最後攻堅階段,他和幾名同事蹬著自行車,奔走於各個地質隊,收集這些地方的地質和地震資料,並實地察看、調查,最後在涇陽縣的永樂鎮發現了一個高約8米,佔地10畝左右的大平台。經過鑽探和地質、地震資料的分析,他們認定這里是設置大地原點的理想地方。
1976年1月8日,薛璋帶著選址方案趕往北京,國家測繪局一致同意了這個大地原點的選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