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人最早的歷史發源地在哪裡
中原。
中原又稱中土、中州、華夏,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當與外族對應時,中原又泛指中國。
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
中原地區隨著華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擴展而逐漸向外蔓延,擴大了以中原文化為核心的漢族和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文化比較先進的華夏民族以別於四夷而稱中華。
范圍:中原北、西、南三面有太行、伏牛、熊耳、外方、桐柏、大別諸山環抱,中部和東部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被譽為中華民族搖籃的黃河自西向東穿境而過。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長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經此地。中原自古為咽喉要地,被視為「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
(1)中國人哪個省人民擴展閱讀
五大文明發源地:
1、古巴比倫
古巴比倫——發源地:西亞的兩河流域,孕育整個阿拉伯文明。
2、古印度
古印度——發源地:南亞的印度河流域,孕育整個南亞文明。
3、古希臘
古希臘——受兩河流域及古埃及文明影響,發源於南歐的愛琴海諸島,孕育整個歐洲文明。
4、中國
中國——發源地:東亞的黃河流域,孕育整個東亞文明。
5、古印度
古印度——發源地:南亞的印度河流域,孕育整個南亞文明。
⑵ 河南省在哪
河南位於中國的中部,鄰省為安徽、山東、河北、山西、陝西和湖北。
河南省簡稱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行政區,省會鄭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於黃河中下游以南地區,故名河南。河南地處中國中部,承東啟西,古稱天地之中,被視為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是中國經濟自東向西梯次推進發展的中間地帶,以河南省為主體的中原經濟區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版塊,以河南省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和核心組成部分。
河南地勢西高東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別分布著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別山,中部和東部為大面積的沖積平原,西南部為南陽盆地。黃河穿北境而過,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漢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經河南。全省面積16.7萬平方公里,面積排名全國第17位。
河南是外出務工的大省之一,在廣東、北京、浙江和江蘇務工的河南人占據出省務工河南人的56%,而到上海、新疆等地務工的佔44%。盡管廣東是河南人外出務工最多的省份,不過在廣東省2150萬流動人口中,河南人佔8.2%,位列湖南、廣西、四川、湖北和江西之後居第六位。
河南省是中國姓氏發源地最多的區域,起源於河南的姓氏共有1500多個,在當今中國100個大姓中,有73姓源於河南或有一支源頭在河南。中國歷史上曾使用過的姓氏族有10000多個,而現存的3千多個姓氏中,有80%以上都源自自河南。
⑶ 中國有幾個省
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分別為:
1、北京市,京,北京
2、上海市,滬,上海
3、天津市,津,天津
4、重慶市,渝,重慶
5、黑龍江省,黑,哈爾濱
6、吉林省,吉,長春
7、遼寧省,遼,沈陽
8、內蒙古,蒙,呼和浩特
9、河北省,冀,石家莊
10、新疆,新,烏魯木齊
11、甘肅省,甘,蘭州
12、青海省,青,西寧
13、陝西省,陝,西安
14、寧夏,寧,銀川
15、河南省,豫,鄭州
16、山東省,魯,濟南
17、山西省,晉,太原
18、安徽省,皖,合肥
19、湖北省,鄂,武漢
20、湖南省,湘,長沙
21、江蘇省,蘇,南京
22、四川省,川,成都
23、貴州省,黔,貴陽
24、雲南省,滇,昆明
25、廣西省,桂,南寧
26、西藏,藏,拉薩
27、浙江省,浙,杭州
28、江西省,贛,南昌
29、廣東省,粵,廣州
30、福建省,閩,福州
31、台灣省,台,台北
32、海南省,瓊,海口
33、香港,港,香港
34、澳門,澳,澳門
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全國一共有49個省級行政區。
1951年,原來的49個省級行政區增加到53個,達到歷史最高點。
1953年,全國共設30省、1自治區、14直轄市、1地方、1地區。後又幾經調整。
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
到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形成了現行的34個省級行政區。
以上內容參考 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