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深圳「牛氣」的祠堂,周邊大企業雲集,卻無人敢拆
深圳作為政策的首批踐行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發展起來,當下已成為 我國最繁榮的城市之一 。隨著深圳不斷走向繁榮,也成為許多人嚮往的購物天堂,在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在空閑時間選擇去 旅遊 ,而 深圳就成為了許多人的第一選擇 。然而當我們抵達深圳後會發現,這座 幾十年剛興起的大都市市中心地方 ,竟然還保留著 一處祠堂 ,在高樓林立的大廈中顯得那麼與眾不同。
看到這個獨樹一幟的祠堂時, 很多遊客都會心生疑問,為什麼單單只保留了一座祠堂在這里,而不是如同故宮那樣成群的古建築群 ,難道周圍這些大集團對這塊 黃金地段 都不心動嗎?要知道,當下的 深圳早已寸土寸金 ,市中心這樣一塊地方絕對有著 極高的商業地位 。其實並不是這些大集團不想收購,而是 這家祠堂背後的老人們直接放言道:誰要是敢動這個祠堂,那麼他們將會收購其集團 !當然了, 有人覺得這可能是一個笑話 ,但我們需要深知的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每個人其實都有非凡的能量。
由於當地人對這座祠堂的強烈維護,也被稱之為 中國最牛祠堂 。現在看來,也確實是實至名歸。那麼這個祠堂究竟是什麼來歷,又有著怎樣的魅力呢?這座祠堂被稱之為是 鄭氏祠堂 , 是原大沖村(現更名為大涌村) ,現在坐落在 深圳南山區桃園街道上 。2007年,應城市發展要求,大沖村開始了城中村集體改造工程,也是截止目前為止 廣東省最大的一次改造項目 。深圳「牛氣」的祠堂,周邊大企業雲集,卻無人敢拆。
據悉,到2017年,總共花費了大概10年的時間, 大沖村改造工程才徹底竣工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建築都被推倒重建了, 鄭氏祠堂就在大沖村村民集體奮力保護下被保留了下來 。當然了,鄭氏祠堂也不是在孤軍奮戰,與其同期保留下來的還有 大王古廟,一個水塘 ,兩處 歷史 遺留下的 古井 已經經過無數歲月打磨的 古榕樹 ,大家一起在現代氣息中繪下了一副 古色古香的畫卷 。
宋末元初的時候, 鄭柏峰的第八代子孫鄭聖舉率領家族眾人躲避災難來到這里 ,建立了 曾經的大沖村 。在鄭聖舉的帶領下,鄭氏家族眾人在此辛勤勞作,結婚生子並順利繁衍後代,在安寧祥和的生活條件下不斷發展壯大。之後隨著自己一步步走向繁榮, 如今的鄭氏祠堂拔地而起,成為鄭氏家族最寶貴的財富 。在此期間,鄭氏祠堂也經過了多次 修繕 ,但每次 都保留最原始的模樣 ,不會走出任何改動。所以時至今日,呈現在 眾人面前的鄭氏祠堂依然是500多年前的那個 。
在祠堂的門口豎立著一塊 石碑 ,石碑上記錄了自從祠堂被修建後發生的一系列大事件,尤其是每次修葺的時候,很多細節都記錄到了上面。 在大門兩側,綉著「鄭」字的鄭家旗幟隨風飄揚 ,彰顯著鄭氏家族幾百年來生生不息的輝煌。 走進祠堂,三開間三進深的布置彰顯著鄭氏家族的龐大 。
四處望去,無論是屋頂上,還是周圍的牆壁,幾乎都刻畫著 一幅又一幅栩栩如生的畫作 ,敘述著500多年裡,鄭氏家族從來到這里發生的一切意義重大的事情,藉此一代代傳遞下去,一代一代補充下去。所以由此來看, 鄭氏祠堂也是我國 歷史 長河中難得的一處文化古跡 。
雖然鄭氏祠堂在高樓林立的深圳鬧市中心顯得是那樣的格格不入,也有不少人說鄭氏族人的愚昧, 因為一處祠堂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整體布局 。但其實從另一種角度來看,這其實也是一件好事, 至少不會讓這座繁華的城市只有冰冷的工業氣息 ,至少在人們疲憊的時候從高樓望去的時候,不是全部被遮擋視線的玻璃,而是還有這么一處 充滿古韻味的建築 。也正是因為如同鄭氏家族這樣人的堅守,才使得中國保留了許多 歷史 遺跡,在現代中繼續熠熠生輝。
當然了, 這也是一種廣東人固有的精神傳承 。廣東相比於其他地方而言,對於 祠堂可以說是最重視的存在了 ,動其他的都可以,但唯獨祠堂是 他們最後的底線 。畢竟祠堂是尋根問祖, 對先人的敬仰和紀念的存在 。深圳鬧市「釘子戶」祠堂,周邊都是大集團,卻無人敢拆。
㈡ 同為福建人,坐擁4家上市公司,與福耀曹德旺一樣牛氣的玻璃大王
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廣為傳唱,體現了福建人愛拼、敢闖的性格,成為中國人奮斗精神的真實寫照。信義集團的李賢義,擁有4家上市公司,與福耀集團的曹德旺並稱為「玻璃大王」。李賢義身上有著深厚的「愛拼才會贏」精神,展現了福建人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拼搏風采。
李賢義旗下的4家上市公司業績齊增,信義玻璃作為行業的龍頭企業,在2020年財報中創下了歷史新高,營收、毛利、純利均達到歷史新高。李賢義表示,雖然疫情對玻璃行業帶來了短暫的影響,但中國是最快受控的國家之一,也是經濟恢復較快的市場。信義玻璃在供應緊縮但需求旺盛的情況下,浮法玻璃平均售價創下新高,帶動了集團整體經營業績表現。
2020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上,李賢義的身家為105億美元,排名224,而曹德旺的身家為41億美元,排名806。他們都是福建人「愛拼才會贏」精神的典範人物,也是各自行業的佼佼者。
李賢義在發展事業的同時,也積極回饋社會。他自小家境貧寒,15歲就離開校園,在社會上打拚。事業成功後,他設立了多個教育基金會,捐資捐贈超過10億元,用於慈善公益、精準扶貧、文化交通、教育衛生、環保賑災等領域。
李賢義的長子李聖潑,也積極參與公益及慈善事務,曾獲得銅紫荊星章,以表揚他在社會福利服務和促進社區團結方面的貢獻。李賢義本人,寬厚仁慈,為人低調,其二代更低調,比如李賢義的長子李聖潑,目前流傳的照片都是數年之前的。
李賢義的事業起步於15歲時,他在泉州、晉江、石獅當地開拖拉機。上世紀70年代,他將車子給了自己村裡的人,與幾個親朋好友,湊齊9個人一起組建了福建泉州市子英車隊,當時有5部車輛。1982年,李賢義闖盪香港,最初是打工,後來,懂車的李賢義創辦了一家小型汽配維修店;從一家小型汽配公司起步,李賢義經過30多年的艱苦創業,創造了玻璃工業的奇跡,他旗下的信義控股集團,目前已是全球第三大「玻璃王國」。
李賢義也一手地產。1992年,李賢義創辦了信義房地產。一場曠日持久的反傾銷訴訟案後,讓福耀的曹德旺、信義的李賢義,「一戰成名」。2001年2月28日,美國商務部以傾銷為由,決定對中國出口汽車擋風玻璃加征3%~124%的關稅,包括福耀、信義在內的14家中國汽車玻璃廠商牽涉其中,這是中國加入WTO後的第一宗「反傾銷案」。獲得勝訴的信義玻璃,贏得了海外市場,生意更是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