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醫療遠超發展中國家還屬於窮人嗎
印度醫療遠超發展中國家, 但不屬於窮人。
一夜之間,印度仿製葯火了。
曾經貼在印度身上的那些標簽,貧民窟、牛糞、污水……忽然搖身一變,成了「窮人的良心」,甚至「窮人的天堂」。
印度仿製葯不是什麼新鮮事物。號稱「世界葯房」的印度目前生產了全球20%的仿製葯,它們被出口到超過200個國家,而且其中有60%以上出口到歐美、日本等發達社會。通過正規渠道買到的印度仿製葯,其療效有保證,但價格卻只有歐美原研葯的20%—40%,有的甚至只有10%。
而且,印度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免費醫療」體系——早在1949年印度第一部憲法中就明確規定,所有國民都享受免費醫療。只要身處印度,到公立醫院看病除了葯費,掛號費、檢查費、就診費甚至營養餐都免費。
印度的私立醫院更是因其可媲美歐美的醫療條件和相對低廉得多的價格,吸引了許多國外病患,「醫療旅遊」產業正在興起。
《印度時報》醫療相關報道下的留言幾乎是清一色的抱怨
印度醫療市場主要是由民間資本推動,而中國則主要依賴於政府投入。中印彼此各有短板,也各有所長。中國的總體醫療水平比印度高,但印度在一些單項比中國強。這是一個相對客觀的比較。
神化印度醫療,是脫離實際的。但更不能嘲笑印度醫療的一些弊端。醫療是全世界民生的痛點。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全面了解其他國家的做法,在此基礎上借鑒參考,一點一點改進。
期待中國的病人、印度的病人,全世界的病人,都能得到好的醫療。
來源:網易新聞
2. 中國大學畢業生去印尼工作好嗎
不好。印尼經濟發展還是比較慢的,因為人口比例太高,比較落後,,由於印尼城市人口都笑備賣已經飽和碰逗了,找工作的人太多了,競爭太激烈,工資太低滾叢,而且印尼治安管理還是不是那麼完善,即不建議去印尼工作。
3. 為什麼印度的靶向治療葯物那麼便宜,與國內能夠相差幾十倍的價格
加工製造業成本費比我國低, 印度的人口和中國人口相仿,但根據新聞報道和一些印度影片我們可以認識到印尼的日常生活水平相對性在我國是較低的,人均純收入相對性在我國要便宜許多,因而便宜的用人給製造行業產生了成本費較低的優點。這就促使一樣生產製造一種葯,在我國生產製造出的費用會高些,成本相對於售價當然也高吧。
由於印度的的住戶生活水平和印度的的經濟發展等實際上並不高,因此在市面的很多產品價格上邊實際上也並不會高得嚇人,最首要的是印度政府在民生工程上邊並不會拿民生工程來作為掙錢的專用工具,因此印度的的診療領域的事物並沒真正意義上的被資產操控和上下銷售市場,或是緊緊的控制在政府部門手上,醫葯企業就算是想價格上漲政府部門也不會容許,這也是為了更好地維護保養印度政府對全員推行的全民免費醫療現行政策,終究印度的的經濟發展。
4. 印尼醫療水平怎麼樣
印尼醫療水平一般看還可以的但是挺貴的但是你要永遠相信你自己的祖國就是中國
5. 印尼坐擁3億人口、300萬平方公裏海洋,為何它還是個三流國家
印尼是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擁有超過三億人口,同時控制著超過三百萬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積。盡管如此,印尼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並不如其人口和海洋資源所暗示的那樣強大。以下是一些導致印尼被視為「三流國家」的原因。
首先,印尼的重工業發展不足。與鄰國中國不同,印尼歷史上更多地關注輕工業,而對重工業的投資不足。這導致了印尼在軍事實力和工業實力方面的落後,使得其在國際事務中不夠影響力。盡管近年來印尼開始努力發展重工業,但彌補過去的不足仍然是一個挑戰。
其次,印尼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在印尼旅行時,可能會看到人民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許多家庭依賴多份工作來維持生計,有的孩子甚至無法完成基礎教育就要開始工作。這種環境下,人們無法獲得良好的教育,對個人未來產生了負面影響。同時,印尼的醫療水平也相對落後,醫院設施不完善,病人缺乏必要的保障。
最後,印尼在制度上存在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現象。例如,性別不平等仍然是一個嚴重問題。在許多地區,男性被視為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而女性則被期望承擔家務和照顧孩子的責任。這種觀念在城市中相對較輕,但在農村地區仍然根深蒂固。這種不平等的觀念導致了社會矛盾和階級分化,進一步阻礙了印尼的發展。
由於上述問題,印尼的勞動力市場面臨壓力,就業機會稀缺。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了印尼在國際社會中未能充分發揮其潛力的現狀。
6. 印尼人為什麼壽命短
1. 印度尼西亞人的壽命相對較短,這與其生活環境有關。印度尼西亞氣候炎熱,紫外線強烈,這可能會對人們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2. 經濟條件也是影響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印度尼西亞經濟相對不發達,貧困問題較為嚴重,導致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營養狀況不佳。
3. 健康衛生條件同樣不容樂觀。印度尼西亞在健康衛生設施和醫療服務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這也可能對人們的壽命產生不利影響。
4. 與其他國家相比,印度尼西亞的人均壽命較低。例如,日本人的人均壽命為83.7歲,美國人的人均壽命為79.3歲,而印度尼西亞人的人均壽命僅為61歲。
5.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尼西亞的貧困地區人口壽命更短,最低僅為48歲。這表明貧困與壽命之間存在密切關系。
6.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印度尼西亞人口的自然增長率為每年1.5%,而中國為0.3%。這也導致印度尼西亞人的平均壽命比同期的中國人少16歲左右。
7. 在農村地區,印度尼西亞人口的平均壽命比城市地區短13歲,比中國農村人口的平均壽命短29歲。這進一步證實了貧困與壽命之間的關聯性。
綜上所述,印度尼西亞人壽命短的原因主要包括生活環境惡劣、經濟條件差、健康衛生條件不足以及貧困問題嚴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