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百家姓里有沒有人姓彭
彭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47位。
據2013年出版的《中國四百大姓》,當代彭姓人口大約有766萬,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58%,排在中國第三十二位。主要分布於湖南、四川、湖北、廣東、江西、重慶、河南、貴州、安徽。湖南約占彭姓總人口的19.5%,為彭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長江中上游川渝鄂和粵贛湘兩塊彭姓高密度聚居區。
Ⅱ 現狀「彭」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
彭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三十五位姓氏,在長江中上游地區佔有優勢。當今彭姓人群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51%,總人口大約640萬。
Ⅲ 「彭」的來歷和這個姓的名人
彭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三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九。�
尋根溯源 彭姓起源有三:1、據《通志·氏族略》和《姓氏尋源》所載,顓頊帝有玄孫陸終,陸終第三子姓�名鏗,受封於彭地(今江蘇徐州),建立大彭國,稱彭祖,其子孫以國為氏。2、據《國語》所載:「祝融之後,八姓,己、董、彭、禿、女、斟、曹、芊,周滅之。」此說是講彭姓為祝融之後,為八姓之一。3、漢後,有他族改姓而來。據《姓氏考略》所載,有胡、西羌、南蠻,清時滿、蒙、回、苗、白、瑤、土家、苦聰、彝、拉祜等民族有此姓。
繁衍播遷 殷商時諸侯國大彭,即今天的江蘇徐州銅山境內是彭姓的發源地,其後彭姓的繁衍播遷,均是出自此支。商末時,大彭氏失國,此時已有彭姓人遷居河南南陽一帶,其中有位名叫彭仲爽的人由南陽去楚為大夫,是為彭姓徙居湖南、湖北的開始。秦末時楚漢爭霸,位於楚國都城的徐州處於戰亂狀態,有一支彭姓為避戰亂而離彭城遠遷隴西。漢時有長平(今河南西華)侯彭宣,舉家遷居河南淮陽,後於淮陽發展成為望族。魏晉時,由於戰亂及官職周遷等原因,彭姓人大舉南遷,此際有史料表明,今山東、陝西、甘肅、江西、四川、福建等省均有彭姓人在活動。南北朝北齊時,彭宣八世孫彭景直徙居瀛州(今河北河間),九世孫中有一支遷居安定(今甘肅涇川縣北)。唐玄宗時,為避安史之亂,彭景直之子彭構雲遷居袁州宜春,彭姓開始稱盛於江西省境,彭構雲五世孫彭軒因仕宦而落籍廬陵(今江西吉安)吉水之山口村,並有江西其他彭姓輾轉遷徙於福建。其中彭士然的後裔遷湖南西部,唐末時,彭軒六世孫彭嗣元遷居分宜縣。宋神宗時,嗣元的九世孫彭延年因被任命為潮州刺史,遂定居於廣東揭陽之浦口村,是為彭姓廣東始祖。後又於此派分出福建漳州、泉州等支派,在閩粵發展成為望族。其中彭延年的第三子彭銳的裔孫彭君達,於明洪武十六年(一三八三年)遷入廣東梅州,是為梅州彭姓始祖。另據載,彭姓亦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有一百四十五人分遷於河南、甘肅、山東、河北、湖北、湖南等地。自清代開始,閩粵彭姓有部分移居台灣,並有移居東南亞及歐美的彭姓人。至此,彭姓已廣布全國各地。如今,彭姓分布廣泛,尤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分布最多,上述三省的彭姓約佔全國漢族彭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九。
名人精粹 彭越: 漢朝時昌邑人,初事項羽,後附劉邦,在收魏、定梁、滅楚的戰斗中建奇功,被封為梁王。後被劉邦奪其兵權,夷其三族,並誅之。彭宣:淮陽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漢哀帝時官至大司馬,封長平侯。彭龜年:清江人,宋代文學家,有《止堂集》傳世。彭俞:宜春(今屬江西)人,少隱集雲峰,學邃於易,官至終朝散郎。有《君子傳》、《循吏龜鑒》等傳世。彭孫 :浙江海鹽人,明代進士,工詩,才華橫溢,與王士禎齊名,號稱彭王。彭孫貽:浙江海鹽人,字仲謀,清代詩畫家,以賢孝著稱,善詩,工墨蘭。與同邑吳仲木同時受到賢士推崇,當時人稱「武原二仲」。彭兆蓀:江蘇鎮洋(今太倉)人,清代詩人,龔自珍曾以其與舒位並舉,贊其所作「清深淵雅」。彭啟豐: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清代書畫家,曾官至兵部尚書。彭紹升:長洲人,清代學者,曾用禪學精神解釋儒書,企圖調和儒佛兩家的思想。著有《二林居集》。彭玉麟:湖南衡陽人,湘軍首領,曾國藩之股肱,剿滅太平天國居功至偉,秉性剛直,善畫梅。彭湃:廣東海豐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農民運動領導人之一,曾於一九二九年任中共中央農委書記,同年八月二十四日在上海被捕,三日後被殺害,享年三十三歲,遺著有《海豐農民運動》。彭德懷: 湖南湘潭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十大元帥之一,為新中國的解放立下不朽的功勛,抗美援朝驚天地,泣鬼神,「打敗美帝野心狼」。一九五八年為民請命,在廬山會議中被打倒,文革中受迫害,屈屈而終,享年七十六歲。彭真:山西曲沃人,原名傅懋恭,他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重要領導人,他品德高尚,性格剛直,才能卓越。彭加木:廣東韶關人,他是傑出的生物化學家和植物病毒學家
Ⅳ 彭姓的人數有多少
彭姓人口大約有766萬,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58%,排在中國第三十二位。
主要分布於湖南、四川、湖北、廣東、江西五省,大約占彭姓總人口的56.3%;其次分布在重慶、河南、貴州、安徽,這四省市彭姓約占彭姓總人口的18%。湖南約占彭姓總人口的19.5%,為彭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長江中上游川渝和粵贛湘兩塊彭姓高密度聚居區。
得姓始祖
彭姓得姓始祖為篯鏗(唐堯封篯鏗於彭城,因其道可祖,人稱彭祖)。彭姓出自顓頊帝的後裔,上古時代,顓頊帝有一曾孫名吳回,吳回在帝嚳時為火正祝融(用火的官)。吳回的兒子陸終娶鬼方氏的女兒為妻,陸終之妻懷孕三年後都未能產下一子,萬般無奈的陸終只好用利刃剖開妻子左肋下方,產下三子,剖開右肋下方,又產下三子。
六個兒子中的第三子名篯鏗,後來被封在大彭,為商朝時的諸侯國之一,篯鏗是個有名的長壽者,據說他一生活了八百多歲,經歷了夏、商兩代,所以又稱他為彭祖。他的子孫就按照當時習慣,以國命姓,稱為彭姓,他們尊彭祖為彭姓的得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