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有哪些自然災害有哪些防災減災措施
自然災害"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的。它們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發、泥石流、海嘯、台風、洪水等突發性災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乾旱、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的漸變性災害;還有臭氧層變化、水體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種類最多的國家,其中對我國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有七大類。 1、氣象災害 氣象災害有20餘種,主要有以下種類: (1)暴雨:山洪暴發、河水泛濫、城市積水; (2)雨澇:內澇、漬水; (3)乾旱:農業、林業、草原的旱災,工業、城市、農村缺水; (4)乾熱風:乾旱風、焚風; (5)高溫、熱浪:酷暑高溫、人體疾病、灼傷、作物逼熟; (6)熱帶氣旋:狂風、暴雨、洪水; (7)冷害:由於強降溫和氣溫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樹受害; (8)凍害:霜凍,作物、牲畜凍害,水管、油管凍壞; (9)凍雨:電線、樹枝、路面結冰; (10)結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凍,雨雪後路面結冰; (11)雪害:暴風雪、積雪; (12)雹害:毀壞莊稼、破壞房屋; (13)風害:倒樹、倒房、翻車、翻船; (14)龍卷風:局部毀壞性災害; (15)雷電:雷擊傷亡; (16)連陰雨(淫雨):對作物生長發育不利、糧食霉變等; (17)濃霧:人體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風切變:(飛機)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主要有如下種類: (1)風暴潮:包括台風風暴潮、溫帶風暴潮; (2)海嘯:分遙海嘯與本地海嘯2種; (3)海浪:包括風浪、涌浪和近岸浪3種,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風浪、氣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帶災害:如海岸侵蝕、滑坡、土地鹽鹼化、海水污染等; (7)厄爾尼諾的危害。 3、洪水災害 (1)暴雨災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潰壩洪水; (6)泥石流與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災害 (1)構造地震; (2)隔落地震; (3)礦山地震; (4)水庫地震等; 5、農作物生物災害 (1)農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種,小麥病害50種,玉米病害40多種, 棉花病害40多種及大豆、花生、麻類等多種病害; (2)農作物蟲害;主要有水稻蟲害252種,水麥蟲害100多種,玉米蟲害52種,棉 花蟲害300多種,及其它各種作物的多種蟲害; (3)農作物草害:約8000多種; (4)鼠害。 6、森林生物災害 (1)森林病害:2918種; (2)森林蟲害:5020種; (3)森林鼠害:160餘種。 7。森林火災 最好的防災減災的辦法是保護環境,對症下葯。
採納哦
B. 大自然災害來臨,為什麼只有中國能迅速出動軍隊救災搶險
部隊經常寫搶險營救方案和組織演練
乾旱(火災預案),暴雨(抗洪預案),在地震帶周圍的有地震預案
只要市政府電話求援,他們會在10-15分鍾准備完物資並出動
——參與地震救災的退伍老兵
C. 中國救災迅速被外媒點贊了
近日:外媒點贊中國救災迅速 海外網友紛紛祈福
8月8日21時19分,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地震發生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高度重視,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迅速組織力量救災,全力以赴搶救傷員,疏散安置好遊客和受災群眾,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目前,救援工作已經迅速展開。海外媒體和網友對中國在此次地震救援工作的迅速反應給予高度關注和贊揚。
還有網友關注到中國軍隊在救援中的表現,認為中國軍隊反應非常迅速。
D. 「5·12'』汶川大地震,數萬生命罹難。
對中國經濟
「5·12」汶川大地震對2008年的中國是一個不小的沖擊。這種沖擊不僅表現在巨大的人員傷亡——根據官方數據估計,最終死亡人數可能超過8萬人,37萬多人受傷——還表現在財富受損、經濟運行中斷、社會系統運行受阻、數千萬人心理受創,及其其他很多方面。汶川地震之後,國內外市場人士都高度關註:此次地震將對中國經濟造成何種影響?許多研究機構給出了不同的判斷。不同的判斷來自對地震損失的不同評價,而判斷差異則會影響到政府和相關企業在未來的資源安排或投資決策。在我們看來,如何客觀、全面評價汶川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這是必須首先面對的現實問題。
國內外機構普遍低估了地震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汶川大地震之後,國內外不少研究機構很快發布了地震對中國經濟影響的評估報告,相當一部分評估報告是在48小時之內快速作出的。
如美林證券在地震當天(5月12日)就推出報告認為,大地震可能不會對中國經濟及其宏觀經濟政策帶來顯著影響。相比今年1-2月的大雪災,地震對中國宏觀經濟帶來的影響要「小得多」,因為地震波及的面積較小,持續時間也很短。美林證券還認為,遭遇地震的四川省並非製造業中心,該省的生產總值僅佔中國GDP的3.9%,四川省製造業產值佔中國全部產值的2.5%。
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報告認為,四川省地震對內地宏觀經濟影響有限,因為這次地震的震中為四川汶川縣,屬於山區,只有少量的工廠和農業生產。然而,地震對交通運輸和通訊設施造成破壞,食物和其他必需品的暫時性短缺將推高受波及地區的食物及消費品價格。該行認為,地震後的災區重建會有助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加速,但程度上較為溫和。
摩根大通認為,雖然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可能會受到一定負面影響,但對全國經濟的影響有限,災後重建可能還會刺激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四川作為農業大省,養豬佔全省農林牧漁總產值的近一半,地震可能會推高農產品價格,進而會加劇物價上漲形勢。
其他外資機構的看法也大致相同。如雷曼兄弟認為,地震將略微削弱中國第二季度GDP增長,不過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有限。地震對宏觀經濟最大的影響是增大了短期通貨膨脹風險,隨著重建工作的展開,有可能推動投資增長。但從1995年日本神戶大地震等歷史經驗看,地震不會對宏觀經濟層面的生產領域產生太大影響。法國巴黎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安德魯也認為,地震對宏觀經濟影響有限。里昂證券主席樂民信也認為,與今年1-2月發生的雪災相比,地震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有限。
高盛公司則略顯謹慎地指出,震後重建需求可能令中國的宏觀政策制定變得更加復雜。但從災區的經濟規模來看,如果總體宏觀政策立場保持不變的話,該地區的重建對於全國整體需求乃至價格的影響應會較為有限。
國內研究機構也普遍認為,地震對中國整體經濟的影響不大。不過,由於國內機構對國情的了解比外資機構稍多,因此對地震直接損失的估計要高一些,認為地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將遠超年初的雪災,並對宏觀調控政策帶來影響。
如中信證券估計,汶川大地震可能影響2008年全國GDP增長減少0.2個百分點,對於以兩位數速度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來說,影響顯然不大。對工業生產的影響略大,約為0.3個百分點。地震將導致全國消費下降0.6個百分點,而災後重建將激發投資,使全國投資增長上升0.3個百分點左右。中信證券還認為,地震對經濟和企業盈利增長,只會在二季度造成短期負面影響,到三、四季度,一些領域可能出現報復性反彈。報告認為,地震對物價的影響可能要更大一些。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兼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預計,與年初中國南方地區發生的雪災相比,地震帶來的損失更大,特別是直接經濟損失要大得多。年初雪災造成的損失為1516.5億元,這次地震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大約有6000億元。范劍平認為,災後重建將拉動投資增長,反而可能推高全國GDP增速。此外,盡管當地一些大企業生產受到影響,但其他地區為救災加班加點生產,可以抵消這一負面影響。
西南證券則樂觀估計,此次災害造成的全部損失可能在1050億-1900億元之間,可能造成2-4季度經濟增幅減少0.15-0.2個百分點。不考慮到其他地區可能受到的間接影響(如供貨、銷售環節影響和投資、財政支出方面的影響等),相關地區的間接經濟損失可能在300億-600億元之間。
作為商業機構,券商和投行在地震之後快速推出對中國經濟的宏觀影響評估,這種迅速也許是客戶所要求的。但從分析問題來看,這種迅速評估往往成為客戶導向下的「急就章」,其准確性和全面性很值得懷疑。從地震至今的形勢來看,上述機構都嚴重低估了地震給中國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我們認為,對於地震這種復雜的自然災害來說,損失評估的重點並不在於估算出幾個數字,而是要對災害影響的主要領域和范圍、長期性和復雜性有充分的估計。
「破窗理論」無法全面評價地震對中國經濟的沖擊
「破窗理論」來源於法國人巴斯夏在19世紀50年代講授災難經濟時舉的一個例子:如果房屋上的一塊玻璃被打破了,這固然會造成經濟損失。但為了修復窗戶,人們必須去安裝新的玻璃,這導致對玻璃的需求增加,並拉動與此相關的其他產業,從而最終創造出新的GDP刺激經濟。
「破窗理論」最近一次在中國流行,是在1998年中國特大洪水之後,當時不少人引用「破窗理論」來分析水災對經濟的影響。然而,當時有一個特殊背景: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後,中國經濟陷入通貨緊縮,經濟增長掉到8%以下,面臨滑坡危險。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有必要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而特大洪災的出現,使得災後重建的任務大大增加,客觀上恰好與宏觀經濟的背景相符,因此也使得「破窗理論」在國內流行起來。
在國內外多家機構對地震後中國經濟影響的評估中,都能夠看到「破窗理論」的影子。最典型的是,各家機構無一例外地強調災後重建對生產和投資增長的拉動,認為這在相當程度上會抵消地震的負面影響。
但在我們看來,用「破窗理論」來評估地震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存在很大的局限,甚至有可能低估地震的負面影響,誤導宏觀政策的方向。
「破窗理論」最大的局限是:只考慮到災難後經濟活動的增量變化,而沒有考慮到存量財富的損失。災害的發生首先是對過去積累的社會經濟財富的重大破壞,而災後重建則是一種修復性的行為,假如是按原樣修復的話,實際的社會財富並沒有增加。但是,如果按照當期發生的經濟活動來看,則體現出了經濟活動總量增加。
在現有的GDP統計中,不論是統計GDP總量還是GDP增長,實質上都只是反映了當期的經濟活動變化(或者當期財富增量),而沒有反映財富存量的變化。因此,在「破窗理論」和現有的經濟統計下,會出現「只計增量,不計財富;只計當期,不計過去」的情況,這種評估顯然存在重大偏差。如果災後重建的力度足夠大,投資的行業選擇恰當,甚至可能出現大災之後投資大增、GDP增長大漲的「繁榮景象」。但這顯然是一種虛假而荒唐的景象——辦喪事反而辦出喜事來了?!
考慮到財富存量的損失,汶川地震的經濟損失恐怕要比券商們估計的更為嚴重。資深市場人士文國慶曾做過粗略的估算:如果按照現值法計算,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財產性損失可能達到4000億-5000億元。如果用單位國土財富估算,目前全國有形物質財產數大約100萬億,本次受災面積10萬平方公里,則最大可損失財產為1萬億。綜合計算,本次地震的有形物質損失大約在4000億-10000億元之間。盡管這個估算非常粗略,但它顯示了汶川地震導致的財富損失在絕對數量上非常巨大,遠不是唐山地震、1998年水災和今年的雪災能夠相提並論的。
此外,「破窗理論」其實僅適用於產業體系,但不適用於評價宏觀經濟。「破窗理論」所關注的災後重建,都發生在具體的需要「修復」的產業中,在具體產業中的新增投資是多少,消費增加多少,很容易計算。但是,災後重建所消耗的整體社會資源,在災後重建中並不能全面反映。比如,地震之後許多工廠參與大量生產簡易房、救災帳篷等,這種緊急狀態的生產佔用了企業的全部資源,它固然反映了簡易房、帳篷這兩種產品的生產、投資和消費活動,但這種活動所佔用的其他社會資源,所付出的機會成本,難以反映到現有的經濟統計中來。同樣一家工廠,做了這件事情,就做不了其他事情,這不是很明顯的事實嘛,其中並無經濟增長的成分。
因此,在地震之後中國經濟所受影響的評估中,基於「破窗理論」的影響來作評估存在嚴重的局限,根本不能作為宏觀經濟政策的制訂依據,否則容易導致政策出現偏差,以盲目的樂觀態度應對嚴酷的現實。對此,負責政策制定的政府部門,尤其要面向事實,保持清醒。
地震災害的特殊性加大了影響評估的復雜性
汶川地震之後,很多研究機構(尤其是外資機構)對震後經濟影響的評估是紙上談兵,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們對地震災害的特殊性缺乏認識。在它們眼中,地震災害與雪災、水災沒什麼不同,不過是一些經濟要素的加加減減。這會導致對地震負面影響的顯著低估。
從地震災害的特點來看,它對經濟的影響有兩大特性:
一是地震破壞的全面性和破壞性。地震災害與其他自然災害(水災、雪災、風災、泥石流等)的最大不同,是它的全面性和超強破壞性。其他自然災害對一個地區的影響可能是局部的,比如今年1-2月份的南方大雪災,雪災的損失和影響主要集中在局部領域,如電網、物流運輸等,其他領域則受影響很小,在大雪消融後只要完成受損領域的修復,經濟系統馬上可以恢復。
但大地震造成的破壞是全方位的,它造成的人員傷亡更大,涉及到大量基礎設施,如道路、橋梁、房屋、水、電、通訊、能源、交通運輸、物流、醫院等多個領域。此外,還有很多次生災害、潛在災害需要預防,如汶川地震後,四川多座水庫和電站,地震波及地區所有建築的安全檢查和安全評估,都需要投入巨大的資源。可以說,地震的破壞是全方位的,地震後的建設也是全方位的重建。這種復雜系統的受損和恢復,如何在經濟影響評估中得到體現,這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可以肯定的是,這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准確評估分析出來的。
二是地震影響的長期性。地震的全面性和超強破壞性,決定了它的影響是長期的。今年的南方大雪災,其災後重建時間只需要一兩個月;1998年大洪災的重災區,災後恢復與重建也基本上可以控制在一年之內。但汶川大地震的災後重建則要比這長得多。
目前,國務院初步制訂的恢復重建規劃包括了8年計劃——「前3年」是解決恢復過程,重建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群眾住房爭取用比較快的時間恢復到震前水平;「後5年」則是全面發展和提高時期。由於汶川地震災區大部分地處山區,同時人口密集,這對恢復建設過程中的規劃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而且,空間和資源的限制,使得過渡安置規劃和重建規劃「雙重規劃」之間存在沖突。以唐山為例,1976年唐山地震後,國家提出了五年重建計劃,但直到十年之後的1986年才宣布完成重建任務。
除了地震後的物質重建之外,對傷殘人員、孤寡人員的安置、社會福利和基本公共服務,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長期工作。
根據民政部的數據,截至6月23日,汶川地震的受傷人數為374171人,因地震受傷住院治療累計96140人(不包括災區病員人數),共救治傷病員2040174人次。假設傷員中致殘人員只有1/4,其中的人數也高達9萬多人;如按1/3計則高達12萬多人。這些傷殘人員需要接受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其他公共服務的理論時間,就是他們從今年開始剩下的這一輩子。為了解決他們的生活、教育、醫療、工作等不同需求,即使是滿足基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政府和社會各界也需要為此投入大量的社會資源和服務。這將是一個漫長的、不斷投入的過程,其難度和資源投入一點都不亞於物質層面的災後重建。
三年對口支援將使地方經濟工作受到一定影響
汶川地震發生後,中國特有的「舉國體制」在抗震救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舉國體制的核心是「集中力量辦大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舉國體制」的基礎是執政黨和中國政府對社會資源所具有的超強的控制能力和動員能力。但從經濟上看,地震之後在全國范圍內的資源動員和協調,在相當程度上是以非市場的行政方式來進行的。
對口支援災區,是舉全國之力救災重建的一大特點,也是中央政府的一個重要策略。從救災階段開始,中央已經安排了東部和中部地區對災區的對口支援。在災後重建階段,中央政府又按照「一省幫一重災縣」的原則,要求東部和中部地區19個省市支援地震受災地區。對口支援期限按照3年安排,以期在國家支持下,集各方之力,基本實現災區的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的目標。這種對口支援災區的安排,可以視為中央協調之下進行的特別的大規模轉移支付。
對口支援的內容比較廣泛,包括:(1)提供規劃編制、建築設計、專家咨詢、工程建設和監理等服務。(2)建設和修復城鄉居民住房。(3)建設和修復學校、醫院、廣播電視、文化體育、社會福利等公共服務設施。(4)建設和修復城鄉道路、供(排)水、供氣、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5)建設和修復農業、農村等基礎設施。(6)提供機械設備、器材工具、建築材料等支持。選派師資和醫務人員,人才培訓、異地入學入托、勞務輸入輸出、農業科技等服務。(7)按市場化運作方式,鼓勵企業投資建廠、興建商貿流通等市場服務設施,參與經營性基礎設施建設。(8)對口支援雙方協商的其他內容。上述對口支援內容,實際上包含了重建一個地區並發展生產的幾乎全部基礎工作。
對口支援災區,相當於給支援方增加了一個縣級行政區,無論從財政上,還是從物資和人力上,都對支援方是一個考驗。中央要求,各支援省市每年對口支援實物工作量按不低於本省市上年地方財政收入的1%考慮。我們根據各地的統計數字計算發現,支援方的19個省市在2007年的地方財政總收入為21479億元,這意味著,19個省市在2008年將要額外支出不少於214.79億元來支援災區。按照地方財政平均年增長20%計算,在3年的對口支援期限之內,19個省市將向災區提供不少於781.8億元的支援。除了財政和實物上的支援之外,各個省的支援還包括人力資源和各種服務,因此最終支援肯定會顯著超過中央要求的數量。
毫無疑問,「對口支援」給支援方省市增加了一項行政工作。據了解,由於抗震救災工作的特殊性,支援方省市都成立了專門的「抗震救災辦公室」之類的跨部門機構,協調本地的救災支援工作。不過,這也對當地工作的行政資源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尤其是在北京市,今年要全力主辦奧運會,同時又要兼顧城市日常管理和救災工作,很多部門的人力已經捉襟見肘,窮於應付。其他一些這幾年要「辦大事」的省市,不同程度地存在類似問題。與此同時,各地還在壓縮行政經費來支持災區。國務院曾要求中央國家機關今年的公用經費支出一律壓縮5%,用於抗震救災。上行下效,各個地方也隨之壓縮5%的行政經費,上海市則更進一步,決定壓縮行政經費10%支援災區。據我們了解,上海市此舉對其他地方政府形成了不小的壓力。
地方經濟受到的影響還表現在經濟資源的投放上。由於震後救災工作無所不包,各地在經濟資源的投放上,必須考慮到災區的全面需求。除了動用政府財政資源,還會動員一部分企業和社會資源參與其中,這也會使相關企業的生產經營受到一定影響,進而對當地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
此外,在受援方(主要是四川省),在長達8年的恢復重建期,經濟體系的恢復是一個逐步的過程,很多受災企業要想恢復元氣,重建市場網路、物流體系,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因此,在數年的時間內,對地震災區的經濟運行不能按正常狀態來對待,恐怕需要考慮災區經濟增長基本停滯的可能。
整體而言,對汶川地震的經濟影響的評估,不能簡單化,也不能滿足於在國民經濟統計框架之內計算出幾個數來。對決策者而言,對地震影響的復雜性、長期性和系統性的特點要有充分的認識和估計,要知道,從汶川地震的受災人口來看,中國幾乎是在平地白手起家,重建一個歐洲的荷蘭或是比利時,這就是現實的重建規模。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必須盡量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才會有某種成功的可能性。我們認為,就本世紀而言,汶川地震將是最大的災難性事件之一,對中國現在以至未來的經濟發展將具有無比巨大的負面影響。
E. 中國解放軍為什麼救災速度這么快
國家進步了唄,更加註重群眾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了。通過行動來表達注重。
在領路人的帶領下,我們用了30多年走完了別人一百多年才能完成路,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F. 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大、波及范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災害是哪一次震災
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涉及范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發生後,在以胡書記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迎難而上、百折不撓,譜寫了一曲團結一致,不畏艱險的英雄凱歌。
5·12汶川地震,發生於北京時間(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時28分04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震局的數據,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級達8.0Ms、矩震級達8.3Mw(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矩震級為7.9Mw),地震烈度達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北至遼寧,東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門、泰國、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5·12汶川地震嚴重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千米,其中,極重災區共10個縣(市),較重災區共41個縣(市),一般災區共186個縣(市)。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時,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
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時間位置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四川省汶8.0級地震,震中位於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與漩口鎮交界處,北緯31.01度,東經103.42度。
發生原因
由於印度洋板塊在以每年約15cm的速度向北移動,使得亞歐板塊受到壓力,並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又由於受重力影響,青藏高原東面沿龍門山在逐漸下沉,且面臨著四川盆地的頑強阻擋,造成構造應力能量的長期積累。最終壓力在龍門山北川至映秀地區突然釋放。造成了逆沖、右旋、擠壓型斷層地震。四川特大地震發生在地殼脆韌性轉換帶,震源深度為10~20千米,與地表近,持續時間較長 (約2分鍾),因此破壞性巨大,影響強烈。
震源深度
5·12汶川地震是一次淺源地震,震源深度為10~20千米,破壞性巨大。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為淺源地震,地震發生在60千米以內的稱為淺源地震,淺源地震大多分布於島弧外緣,深海溝內側和大陸弧狀山脈的沿海部分,大多發生在地表以下30千米深度以上的范圍內;而中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達到650千米左右,並且形成一個傾斜的地震帶——稱為本尼奧夫帶。把淺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在「血緣」上聯系在一起的,是板塊構造學說這一被稱為「地球科學革命」的全球構造理論。
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遭受的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災害損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災害。在這么短的時間完成恢復重建任務,是我們戰勝自然災害的又一偉大壯舉。恢復重建中有很多創新和探索,值得認真總結。
第一,堅持以人為本,把城鄉居民住房、學校、醫院重建放到優先位置。
第二,堅持規劃先行,科學指導災後恢復重建。
第三,堅持統籌兼顧,將恢復重建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第四,堅持舉全國之力,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支援災區重建。第五,堅持依靠群眾,充分發揮災區群眾在恢復重建中的主體作用。
G. 中國自然災害頻繁的主要原因
(一)階梯形地貌格局
全國地貌格局大致可分為三大台階:第三台階是大興安嶺—燕山—太行山—川東山地—苗嶺一線以東,以丘陵和平原地貌為主,海拔一般小於 1000m;第一台階是阿爾金山—祈連山以南,岷山—橫斷山脈以西的青藏高原,海拔多在4000m以上;兩者之間為第二台階,為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四川盆地、新疆山地及兩大內陸盆地,海拔在1000~2000m 之間。由於兩台階之間的高差,使台階邊緣的物質具有巨大的勢能,因此,第一台階向第二台階過渡的斜坡地帶,如阿爾金山北麓、祁連山北麓、川西地區、橫斷山脈地區成為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重力地貌災害的重災區,川西地區成為四川盆地洪災的發源地;第二台階向第三台階過渡的太行山麓、川東山地、雲貴高原向廣西盆地過渡的桂西山地也由於具有明顯高差,地表物質具有巨大的勢能,成為重力地貌災害重災區和洪災發源地。同時,兩個台階斜坡地帶東傾,與東南季風方向相對,太平洋暖濕氣流在迎風坡被迫抬升,在斜坡和山前地帶形成暴雨,然後再匯流到平原地區,引發洪澇災害。
另一個地貌特點是盆地與山地相間分布。我國西部以內陸盆地為主,如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還有河西走廊。這些盆地與谷地周圍都是高大的山脈。由於當地氣候乾冷,物理風化強盛,坡面碎屑物質多,同時山脈與盆地之間相對高差很大,因此,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暴流洪災十分嚴重。我國東南部以小型山間盆地為主,與周圍低山丘陵的相對高差也超過200m以上,不少山地由中生代和第三紀(古、新近紀)的紅層組成,坡面岩層易於風化而多破碎崩離,因此崩塌、滑坡、水土流失等災害也十分嚴重。盆地通常分布著當地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城鎮,也是暴雨洪水泛濫的地區,往往造成慘重的洪災損失。
喀斯特地區廣泛分布於雲南、貴州、廣西等西南地區,易發生乾旱、澇災、崩塌等災害。
(二)新構造運動活躍
中國大陸處於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匯地帶,中國地塊本身也是由若干小地塊拼合而成。板塊之間、地塊之間的縫合構造帶都是新構造運動活躍地帶,主要表現為地震、火山及褶皺與斷裂錯動等。中國較著名的地震帶有:台東地震帶、喜馬拉雅地震帶、昆侖地震帶、天山南北地震帶、祁連地震帶、川西地震帶、華中南北地震帶、汾渭地震帶、河北(古裂谷)地震帶、郯城-廬江地震帶、東南沿海地震帶等。
新構造運動繼續造成中國各地塊的差異構造運動,造成以青藏高原為中心向太平洋方向的梯級下降,一是決定了中國自然環境的變遷,西北地區成為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形成沙漠及黃土堆積,東部形成典型的季風氣候。每年夏季風和冬季風輪番進退,並受東西向山系的影響而具有前鋒躍移的特點(冷鋒和暖鋒移動)。二是造成地面相對高差加大。喜馬拉雅運動以來,青藏高原抬升了3000m左右,天山山脈抬升近5000m,秦嶺抬升2000m左右,因此,大部分地區相對高差和地形坡度增大,地表物質具有強烈的下移趨勢。同時,強烈的寒凍風化作用與強烈的構造運動都造成坡面物質破碎,為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流水提供大量固體物質來源。三是形成我國水系的基本格局。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各大江河東流入海,集水面積大,落差大,輸沙量大,造成流域洪澇災害和水土流失十分嚴重。
(三)季風是中國主要的氣候災害根源
夏季風給中國東部帶來豐沛的降水,但也造成台風等災害,冬季風更是給我國大部分地區造成低溫與大風等災害。
在西風帶及副高季節性遷移、西伯利亞-蒙古冷高壓冬半年強盛、東亞大陸與太平洋水體熱力差異等因素的影響下,中國東部盛行夏季風與冬季風交替推進和對峙,因此,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氣溫和降水的月較差都很大,加上地形因素的影響,氣溫和降水的地區差異更大。季風氣候對全球變化引發的如厄爾尼諾現象、火山爆發以及太陽黑子等因素的響應特別靈敏,造成氣溫和降水的年際差異增大。季風氣候的變化直接影響到地面水、熱狀況的改變,進而引發自然災害,主要有:①凍害和冬季低溫。冬季西伯利亞寒冷氣團在高空槽後(高空東亞大槽)西北氣流的引導下,頻頻南侵,使我國成為世界同一緯度上最冷的國家。我國 1月平均氣溫比同緯度其他地區要偏低 5~18℃,造成巨大的熱能損失及農作物生長期縮短。長江以南地區春有早稻爛秧低溫,秋有寒露風冷害;東北和塞外有障礙型冷害(寒露風)和延遲型冷害(夏季低溫使作物發育延遲)。②旱澇。由於夏季風很不穩定,造成雨季長短、雨量、雨區的大幅度變化。北方年降水量的年際差異比南方大,年降水量平均變率高達20%~30%,如北京市1959年降水量是1891年的8.5倍;1994年華中高溫大旱,華南華北特大洪澇,經濟損失達700億~800億元。由於夏季風雨季7月才到達華北和東北,因此這些地區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說。③風災。一是寒潮大風,在北方牧區造成白毛風(暴風雨),會凍死牲畜,黃毛風常攜帶大量沙塵,使牧草場退化沙化;在乾旱地區造成黑風災害(塵暴)。如1993年5月5~6日黑風席捲新疆、甘肅、寧夏等省(區)域,560萬畝農田受災,24.5萬畝果園受害,85人死亡、31人失蹤,24萬頭牲畜死亡。寒潮大風還可顛覆火車、船隻等。二是台風。台風通常在副高南緣東南氣流的引導下,向西或西北方向前進,在華南、江浙沿海地區登陸。台風雖然給我國東南地區帶來豐沛的降水,但也造成大風、風暴潮和洪澇等災害。如9417號台風在溫州瑞安登陸,雖然提早轉移了居民數十萬人,但仍有1126人死亡,300多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178億元。
(四)主導產業之一的農業抗災能力低下
中國人口眾多,資源人均佔有量少,農業生產水平低,易受天氣影響,經濟實力比較弱,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差。天氣系統一旦發生變異,農業就會出現大面積受災,而且災後恢復速度緩慢。
我國人口及經濟發達區主要集中在河湖平原和沿海平原,這一地區極易遭受洪災、風暴潮等災害侵襲。隨著人口快速增長,人類社會為獲取局部短期利益,不斷開發易受自然災害侵襲的沿河、沿海及山前地帶,迫使更多的人力資金投入抗災救災,陷入惡性循環。目前,黃河中下遊河槽洲灘高於堤後平原地面的困境就是由「洪水—築堤—淤積—洪水位上升—再加高堤防……」消極防洪措施惡性循環造成的,結果洪災威脅尚未消除,澇災卻日益加重了。同樣,沿海地區灘塗的盲目圍墾開發也會造成得不償失的被動局面。
(五)中國城市是多災重災區
中國的大部分城市都有悠久的歷史,同時也很容易找到受災的歷史記錄。全國666個城市約有45%的大中城市處於地震烈度Ⅶ度以上的高烈度區,有360多個大中城市出現明顯的地面沉降;缺水城市300個,其中嚴重缺水城市100多個;絕大部分城市歷史上多受洪澇災害。華北地區有些城市下面埋藏有古城,橋梁下面也有橋,如徐州地下5~6m埋藏著一座完整的明代古城,洛陽、開封等均有地下古城市。全國至少有70多個縣市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直接威脅之下,如2010年8月甘肅省舟曲縣城遭受特大泥石流災害,災後乃在泥石流溝谷旁邊重建縣城。此外,還有台風暴潮、海水入侵、塵暴、風沙入侵、地裂縫、塌陷(如柳州、桂林)、風暴、酸雨等使城市不斷蒙受損失和發展受限制。據初步估算,我國總的災損中約有一半是城市直接受災,或為減輕大城市受災損失所造成的(如泄洪、分洪等)。
城市自然災害比較嚴重主要是因為除了常常受到洪水入侵、地震、台風暴雨及風暴潮等影響以外,人類活動引起土壤嚴重侵蝕、洪水流量增大、洪峰增高和時間提前、地面沉降、咸潮入侵(如珠三角地區的城鎮)、不透水地面增多迫使洪澇災害加劇等也加大了城市受災的程度。
城市多災重災還由城市的地貌部位所決定。在生產力比較低下的現代城市是以物易物的場所,然後逐漸發展擴大起來,因此,其位置必然是「依山傍水」。依山是緊靠山地邊緣或谷口地帶,便於山區和平原人們的貨物交流,傍水是沿河、沿湖和沿海,便於水陸交通,貨物貿易。如此地貌位置易受多種災害威脅。因為山地邊緣地質構造復雜,新構造運動活躍,同時相對高差大,坡面物質不穩定,易發生地質災害和重力地貌災害,也易由於暴雨匯流成災。沿河、沿湖、沿海地帶易受洪澇、風暴潮威脅,特別是經濟開發區向易洪區洪泛區發展,必然導致大量資金人力投入防洪體系的建設。如漢口和漢陽地面最低點只有海拔18m和20m,而長江武漢段平均水位已達19.15m,1954年洪水位達29.73m,1998年洪水位29.43米(漢口水文站),漢口、漢陽的地面每年至少有100多天低於長江水位,低於洪水位10m左右,一旦河堤潰決就會釀成大災。
城市之所以容易成為重災區,還由於城市人口眾多, 高科技物品多,財產集中易損, 生活生產活動范圍大,牽涉面廣等。
H. 為什麼中國救災會出動軍隊和武警
用軍隊救災,是全世界通行的做法,救災如練兵,那麼龐大軍隊0數量,不能閑著,不用軍隊,還用啥救災呢?
中國的救災體制,是越來越完善,基本是接到命令,就馬上出發,但為了快速,只能帶極少補給和裝備,前期食物基本靠當地ZF補給,地方ZF最喜歡采購泡麵,雖然也有不少野戰口糧和野菜麵包等等,但泡麵最多,因為泡麵,便宜量大耐放,隨處可買,方便食用,輕便可以大量運輸,口感也不錯。軍人為表現愛民,一般都是把野戰口糧和麵包等給災民,自己吃泡麵,
但你們必須了解,中國太大,地形又極其復雜,經常道路不通,山河又多,而且山間風亂流多,陰雨又多,不適合用運輸機,先不說准備時間,那山河多,很容易滾下山,或丟到河裡給河流沖走。只能用直升機,而且只有黑鷹直升機能扛住,中國僅剩20架黑鷹直升機。其實中國的救災速度已經是堪稱第一。
你沒看美國,他們還得等全副武裝,配備裝甲車,補給齊全才肯出發。
I. 中國的政府抗災防災的組織能力相對於日本怎麼樣
日本3.11大地震的組織救災,與中國汶川大地震時的救災相比較,說真的感覺不如中國。事實上,就如2005年美國面對「卡特里娜」颶風侵襲時的組織救災,也曾經飽受批評,難比中國。
中國由於地域的差異,氣候和地理條件復雜,面臨的自然災害也多。幾經天災的考驗,中國從中央到地方,逐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全民動員」應急格局。從上到下,「萬眾一心抗大災」,這是能夠有序有效組織搶修救災、援建重建的基本保證。
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目前都已經建立了應對重大突發事件和重大自然災害的應急機制,成立組織機構,制定應急預案,明確行動路徑,一旦需要應急處理,迅速集中到位統一指揮調度,各部門各方面分工負責、分頭行動,按層級責任一竿子到底,不落實的要打板子問責。
建立起了這樣的中國模式的快速反應應急機制,對於受災地區的地方政府可以在災害發生前或發生時候,迅速啟動應急程序做好防備、開展自救,在第一時間依靠自己的力量,盡可能地減少人員傷亡和因災損失,提高防災救災的效率效果。
作為中央政府,在重特大災害來臨時,則可以在第一時間組織投送部隊等力量趕赴災區實施救援,國家領導人在第一時間趕到災區現場指揮。同時調動國家各有關部門和各級地方政府,分線分片落實任務協同救災。
省一級政府在接到中央下達的任務後,即刻調動本級和下轄地方政府的力量,組織包括醫療、交通、電力、通訊和物資運送等組成的救援隊,先後奔赴災區在指定的區域展開救援。並且在災後恢復重建中同樣以此模式幫助援建。
與此同時,動員全國全社會,凝聚力量積極聲援,自發自覺捐款捐物,參加志願者隊伍奉獻愛心,以舉國之力抗大災共度難關。
這就是汶川大地震後,中國獨特的救災援建模式。亮出來,驚嘆了吧,長眼了吧。
當然中國式的應急機制形成了,也未必就是盡善盡美的,需要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而且還涉及到一個臨場指揮情況如何的問題。相對更為薄弱的是,對群眾防災救災的教育和演練有欠缺,群眾防災救災的意識與技能亟待提高,尤其是在容易發生災害的地區。
J. 社評:中國為何抗災能力強,防災能力弱
暴雨後的抗災行動堪稱強有力,遺憾的是對這場災害的防範顯然稱不上高水平。抗災能力強,防災能力弱,這是當前中國的實情。 中國體制的一些優勢使政府得以在危急關頭迅速調集各種力量,中國的賑災表現因此常常比發達國家還要好。但預防災害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國家的資源調集能力對此能幫的忙很小,它主要取決於全社會對安全的認識,以及社會(包括政府和民眾)對做大規模安全投入的真實決心。 中國總體上處在向錢看的階段,掙錢過好日子是社會日常運行的潛在軸心。就個人生活及工作安排來說,很多人都願意為了更有錢或更有地位而犧牲一定的安全質量,生活水平越低的人,這種傾向越明顯。 這種價值取向在一些地方政府層面也差不多,深刻影響了它們的工作方向。中國各地政府普遍把主要注意力放在發展經濟和民生上,對民生的理解則是過好日子,讓人們衣食好,住行好,現在又加上上學好,醫療好等等,對這樣的民生理解,政府並不比民間高明。 發達社會里的安全概念,還遠未在中國生根。中國的大城市在不少硬體方面已經接近發達國家,發達國家比中國發達的那一截,最突出的內容就是安全。發達社會里不僅食品更安全,而且交通、救援等與生活有關的各方面都預留了更多安全系數。除此之外,對大型自然災害的社會准備和個人防備也都遠高於中國的水平。 看著抗災很花錢,其實防災有時花費更高。更重要的是,防災有可能白防,而且防得越好,越像是白防,稍不堅決就會揀更急迫的其他事去做。此外無論抗災還是防災,全部花費最終都要落到公眾頭上。政府本身不產生收入,它的各種預算都來自稅收。 現在需要做出判斷的是,中國人是否已經做好了把更多錢投向安全的思想准備。 有的官員認為,中國社會根本就沒這種准備,輿論對公共安全的大聲疾呼是在唱高調,脫離中國實際。 這種看法是偏頗的。輿論和公眾的真實想法的確經常有距離,但注重安全無疑已是中國人各種願望中上升最快的,也是因各種事件被強化最多的。新的民意現實已經構成了政府行動的相對充足條件,加強公共安全投入是當前中國能推得動的事。 加強防災能力,政府應當走到公眾意見的前面,至少不應落到後面。現在的一些地方政府對公共安全的投入熱情已經不如納稅人高。批評者認為這是因為安全設施、尤其是地下安全設施給政府掙不來面子,甚至有批評認為這與官員的個人安全較有保障有關。這些批評值得各地官員認真對照,捫心自問。 對防災能力建設,政府、媒體以及公眾人物都應當說真話,講清好處,也擺清楚公眾將因此承受的負擔。誰都不應只唱高調,只追求自己的輿論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