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中國方言最好聽的四座城市,分別是什麼
我認為我國方言最好聽的4個城市分別是唐山,成都,深圳和吉林。這四座城市的人們的方言非常動聽,說起來像唱歌一樣。
2. 中國哪個地市方言的口音最多
別的地方我不知道,反正我覺得江門台山市的方言也挺多的,
比如說,台山話作為粵語次方言,它是比較有特色和韻味的。
台山人傑地靈,有千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說法。
無趣---冇索 mou lhog
偷懶---索班 sog ban
心疼---心疼 lhim tieg
頑皮---契賞kai xieng
調皮---鷦撩diau liau
嘴饞---頸疼gieng tieg
受委屈---挨腍ai nem
食物油膩難吞---撓頸 nau gieng
沼澤---狗乸塌 geu na hap
鄉下堆積型廁所---屎糞壘xi fun lui
眼鏡蛇---鑊鏟頭vok can heu
帶狀皰疹---生蛇 sang xie
長針眼(疾病)---生公雞 sang gung gai
沙田柚---布碌 bu lug
枇杷---盧橘 lu gud
摔倒---先反sen fan、墨反 mag fan、濟反dai fan、來反loi fan、壓反ad fan
下雨---落水log sui
拖拉機---狗公車geu gung qie
知道---地隨 ei tui
三輪摩托車---三腳雞 lham gieg gai
至於你說的口音,我用的是台城音標,其他五邑地區,口音都相差很遠。
3. 中國方言最多的地方是那裡
雲南省。因為北方基本上都是普通話,即使不標准,大致不會差到哪裡,雲南是南方的省份,而且有中國分布最多的少數民族20多個,雲南的方言應該是最多的
4. 中國哪個地區的普通話口音最重
廣東由於粵語幾乎是一種獨立語言,所以他們說起普通話來口音都太濃,反正無論是見過的,在網上認識的,電視上的,就沒怎麼有普通話說的特別地道的,多少都帶口音。
5. 哪個省方言最多
福建省是漢語方言最復雜的省份之一。全國各大方言區中,福建占著5種。分布最廣的是閩方言。福建境內的閩方言又分為5個區:
閩東方言區:分布在閩江下游的福州、閩侯、長樂、福清、平潭、永泰、閩清、連江、羅源、古田、屏南等11個縣市的是為南片,以福州話為代表。分布在福安、寧德、周寧、壽寧、柘榮、霞浦、福鼎等7個縣市的是北片,以福安話為代表。
莆仙方言區:分布在莆田、仙游、涵江3個縣市(區),以莆田話為代表。
閩南方言區:分布在泉州、廈門、漳州3個市,包括:廈門、金門、泉州、晉江、南安、惠安、永春、德化、安溪、同安、大田、漳州、龍海、長泰、華安、南靖、平和、漳浦、雲霄、東山、詔安以及龍岩、漳平等地,共 23個縣市。以廈門話為代表。泉州、漳州和龍岩3種口音都有些差異。
閩中方言區:分布在永安、沙縣、列東、列西等4個縣市(區)。以永安話為代表。
閩北方言區:分布在建甌、松溪、政和、南平、順昌(東南部)、建陽、崇安、浦城(南部),以建甌話為代表。
在福建省的中部戴雲山區,尤溪縣和鄰近的永安東部、大田中西部和沙縣南部,是介於閩南、閩中、閩北和閩東之間的過渡區。
贛方言分布在邵武、光澤、建寧、泰寧4個縣市,邵武話比較有代表性。
客家方言分布在閩西的寧化、清流、長汀、連城、上杭、永定、武平,以及閩南的平和、南靖、詔安的西沿,以長汀話為代表。
在閩、客、贛3種方言之間,明溪、將樂、順昌一帶也可以說是過渡區,因為那裡的方言兼有3種方言的特點。
浦城縣的中北部和浙江省連界,那裡說的是和浙江的處衢方言相近的吳方言。
在南平市區和西芹一帶以及長樂縣的琴江村,有兩個官話方言島。
6. 大家來說說哪裡的方言最有味道
各地的人都說自己家鄉的方言好。不過,客觀來說,
如果單純講比較入耳的話,那一定是東北的哈爾濱方言比較入耳,注意,是哈爾濱方言,不是東北方言。絕不包括大連啊,沈陽這些地方,甚至不包括東北其他任何地方。哈爾濱的方言最接近普通話,說起來都能聽得懂,不存在耳盲的問題。加上它的語速和音調比較響亮,所以比較好聽。而大連話接近膠東口音,去過的人都知道,大連姑娘個個漂亮,就是一開口說方言讓人…………
再者,北京的方言也挺不錯。北京話聽起來就很灰諧。讓人感覺不錯。缺點就是語速很快,有些南方人根本聽不懂。
河北唐山話說起來挺有趣,如果唐山味不是特別濃的話,聽起來倒是很有意思的。因為聽得懂才是硬道理嘛。呵呵。
至於蘇州,廣州,四川等地方的方言,可能本地人感覺相當好,但是並不能放到全國來講。這些地方的方言,你到別的城市,特別是北方去講,有幾個人聽得懂?聽到耳朵里是一堆亂碼,那麼就顯不出這種方言的優點。
總之,以全國為視點來看某種方言的話,首先要聽得懂,其次是方言本身有意思,包括語速啊,聲調啊,特色的詞彙等等。
就這些因素來看,首當其沖的就是哈爾濱的方言,沒聽過的朋友可以去聽聽。
再就是北京的方言比較好。
7. 出門不愛說普通話,中國方言最濃重的三座城市是哪三座
想了一圈,我覺得還應該是湖南,還有東北這兩個地方,這兩個地方的人到別的地方也說本地話。
8. 中國方言種類最多的省排名
相信你一定有這樣的經歷,在外拼搏,如果聽到了家鄉的方言,一定倍感親切。其實,我國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語言分化以及統一,也因此使得漢語逐漸產生了方言。我國北方的方言使用的人比較多,而且聽起來也比較通俗易懂,但是南方的方言就比較難懂了,尤其是福建。
福建的方言很多,有很多人都認為可能是因為福建的少數民族比較多,但是,事實上福建省各省人口90%以上都是漢族人。但是漢族是一個龐大的族群,就語言來說更是多元化,在福建省,如果隔一個城市或者是隔一座山就是不一樣的語言。
通常來講,我國有七大方言,分別是: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然而福建省就佔有其中五種方言,分別是:閩語、客家語、贛語、吳語和北方方言,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閩語。
福建的簡稱本身就是閩,閔語也是根據福建省的地理位置不同區分不同的方言。比如說閩東話主要分布於福建東部,大多數都是以省會福州為中心的城市。閩南話是這當中最難的一種,主要分布在泉州、廈門、漳州。閩北話主要分布在福建北部地區。閩中話主要分布在中部三明、沙縣等地。而在莆田、仙游等地主要是以莆仙為主。
我在福建與浙江湘交界的一帶,主要說的是吳方言。而在南平一帶說得最多的就是北方方言。在閩南的南靖一帶,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南靖土樓所在地,這里的方言是以客家話為主。在福建和江西相交界的地方,比如建寧、泰寧等,這些地方是以贛方言為主。
在外人看來,福建省的方言種類比較多,在七大方言中就佔有五個,但是在福建內部方言的差異也很大,哪怕是在一座縣城裡可能都有好幾種不能相通的語言,如此一來,各種方言雜糅在一起交流起來也非常困難。
不過幸運的是當今社會是一個大力推廣普通話的社會,普通話的推廣可以說具有非常大的價值,尤其是在福建內部可以得到更好地體現。因為相互之間溝通起來比較麻煩,所以大家交流起來一般都使用的是帶有福建口音的普通話。這也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所以有很多外省市的人與福建人溝通,聽到這一口福建普通話,就能猜測到對方是福建人。
一直以來福建都是以方言復雜著稱,全國漢語方言總共分為七大類,而福建就佔了其中的五個,真的是從來就沒有見過哪一個省份有這么多的方言。為什麼福建會有這么多方言,而且這些方言之間又不盡相同呢?
首先要說的就是歷史因素。在古時候,因為福建周邊總是發生戰爭,人們為了躲避戰亂,就有很多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到福建來定居,那時,人們溝通起來都比較麻煩,互相之間都聽不懂,於是通過長時間的磨合,形成了當今的福建方言。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與地理位置相關。福建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背山面海,與江西、廣東、浙江相鄰,而且和台灣中間僅僅相隔一個台灣海峽。福建境內大山很多,大山隔絕了人們相互之間的交流,也因為之前到福建定居的人來源比較廣泛,所以溝通起來更是繁瑣。
總之,簡單來說,福建的方言這么多主要是因為社會分裂、民族融合、地理阻隔等因素造成的。雖然福建省是我國境內方言最多的省份,但是也正因如此,才能體現出我國方言的博大精深。
9. 中國哪裡的方言最好聽啊!
吳語。
吳語,又稱江東話、江南話、江浙話、吳越語。周朝至今有三千多年悠久歷史,底蘊深厚。在中國分布於今浙江、江蘇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福建西北一角(浦城),使用人口九千多萬。吳語是漢藏語系漢語語族的一支語言,是漢語七大方言集合之一。
吳語有數萬個特有詞彙和諸多特徵本字,是江南人思維方式、生活情調、文化涵養、社會生產、風俗民情、語言習慣的生動體現。吳語保留較多古漢語用詞用語,文化價值高。吳語語法結構和普通話差別大。
人文歷史
吳語是中國最古老語言之一,其形成歷史追溯到商末,從姬室東遷算起距今3200年歷史。那時泰伯奔吳,泰伯、仲雍是周朝先祖周太王長子和次子,二人於太湖流域建立嫡系姬姓諸侯國吳國。「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江南本土文明與古中原文明融合成先進吳文化。古吳語來源是上古漢語。
吳國鼎盛時滅亡淮夷、徐夷、州來、巢、鍾離、鍾吾、邗,破楚,敗郯胡沈陳許蔡頓魯齊,與晉「黃池之會」。吳、越民風相近,「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60]」。
10. 說說看中國哪個地區的普通話口音最重
廣東、廣西、河南、湖北、四川、重慶、海南、陝西這些地方口音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