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18事變中的奉天是現在的哪個城市
9,18事變中的奉天是現在的遼寧省省會沈陽。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佔),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
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佔沈陽,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2. 奉天是現在哪個城市
奉天省是遼寧省,奉天府為沈陽市。
1662年,改統轄今遼寧地區的「昂邦章京」為「鎮守遼東等處將軍」。1665年,又改稱「鎮守奉天等處將軍」,即「奉天將軍」。而後「奉天」逐漸由原來奉天府名稱擴大為其所轄的整個行政區稱謂。
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沈陽設奉天府,沈陽又名「奉天」。清順治十四年以「奉天承運」之意在沈陽古城區設奉天府,這便是沈陽又名奉天的由來。
1929年張學良在「東北易幟」後,改「奉天市」為「沈陽市」。
奉天是滿洲龍興之地,又安葬著太祖太宗兩朝皇帝。因此康熙皇帝在康熙四年改盛京為奉天,是為了表示不忘本,以及對太祖太宗皇帝的追思。
3. 張作霖所在的奉天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奉天,是沈陽市舊稱。1625年,後金遷都盛京(今沈陽)。
4. 過去的奉天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奉天
清代東北政區名。順治元年(1644),以盛京(今遼寧沈陽)為留都,置內大臣統轄東北全境。三年改內大臣為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改漢稱為鎮守遼東等處地方將軍。四年改鎮守奉天等處地方將軍。至乾隆十二年(1747)定名盛京將軍,主要負責當地軍政事務(見清將軍),並兼管奉天府尹事務大臣,監督府尹。康熙後盛京將軍轄境,東至興京邊二百八十里吉林烏拉界,西至山海關八百餘里山海衛界,南至金州(今遼寧大連)南境七百三十餘裏海界,北至開原邊二百六十餘里。 將軍下設副都統(初名梅勒章京)二員。雍正五年(1727)增為三員,分駐盛京、錦州、熊岳三城。同時還於重要城、堡、關門地方設城守尉、防守尉、協領、佐領、防禦等官率兵駐扎。後因海防緊要,道光二十三年(1843)熊岳副都統移駐金州,更名金州副都統。光緒元年(1875)為守護永陵,新設興京副都統。五年添設圍場海龍總管,六年定圍場總管加副都統銜。 另沿奉天與吉林、內蒙古柳條邊設威遠堡等十餘處邊門,亦派官兵駐守,分屬盛京兵部及各地副都統,並統屬於將軍。同時,盛京將軍還負責監督哲里木盟的科爾沁六旗。 清統一全國後,奉天地區仿順天府事例,設民署民官管理漢族事務。在時間上可分兩個時期: 封禁期 順治十年至咸豐十年(1860),除短時外,主要為「封禁」期,順治十年設遼陽府(今遼陽),轄遼陽(附郭)、海城二縣。十四年罷遼陽府,於盛京置奉天府,設府尹(專管盛京地方民人事務)。康熙三年增承德(附郭)、蓋平(今蓋縣)、開原、鐵嶺四縣,升遼陽縣為州。於此稍前,康熙元年在遼西錦州地方置錦\縣,三年於廣寧(今遼寧北鎮)設廣寧府,另置廣寧縣、寧遠州,並隸廣寧府。四年罷廣寧府,改設錦州府,移治錦\縣。錦州府及所屬州縣,均受奉天府尹管轄。雍正四年奉天府境域擴大,於吉林烏拉置永吉州,寧古塔(今黑龍江省寧安)置泰寧縣,伯都訥(今吉林扶餘)置長寧縣。此時奉天府轄境北至長寧縣松花江八百七十里蒙古界,東北至永吉州穆稜河二千零四十餘里寧古塔界。西北至義縣大寧堡四百五十餘里界。七年罷泰寧縣。乾隆元年罷長寧縣,並入永吉州。十二年永吉州改吉林廳,隸吉林將軍。至此奉天府轄境縮小,僅及東北開原以南遼沈和半島地區。至咸豐十年奉天府尹轄奉天、錦州二府,遼陽等四州,以及五廳八縣。這些府、廳、州、縣主要分布在遼河兩岸和濱海地區。 弛禁開放期 咸豐十年後,根據中英《天津條約》規定:首開遼河下游牛庄為商埠,後因遼河淤積,十一年改為營口,遂使營口成為東北第一個向外國開放的通商口岸。此後清政府鑒於形勢,廢除「封禁」,采?耙潑袷當摺閉�摺V腥占孜繒秸�岍o光緒三十一年東北全部開禁。又兼東清(後改中東)鐵路興建,於是關內齊魯、燕、晉一帶農民大量移居東北。東北民政管理體制和區劃體系逐步完備。為鞏固海防,加犟邊疆治理,同治五年(1866)改山海關監督為奉錦山海關兵備道,並加按察使銜,轄沿海金州廳、岫岩州、復州、海城、蓋平等地。同年設營口海防同知,以加犟海關管理。光緒二年命盛京將軍兼管奉天府尹,加兵部尚書右都御史銜,總督奉天旗民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關防。加奉天府尹二品銜,以右副都御史行巡撫事。各州縣滿漢兼用。三十三年裁盛京將軍,改設奉天省,置巡撫。至宣統三年(1911)奉天省共領四道、八府、五直隸廳、三散廳、六州、三十二縣。光緒末年,奉天(瀋陽)、安東、大東溝、遼陽、鳳城、新民、鐵嶺、通江子、法庫門、大連等十處辟為商埠。隨著東清南滿鐵路支線(1903)、京奉(1907)、安奉(1910)等鐵路建成,奉天省的交通和地理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大連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港灣條件,取代營口而躍居東北第一大港。昔日的遼河、松花江、鴨綠江水運日趨衰落,舊時驛站交通被取代;一些新的經濟和交通中心很快集向鐵路沿線。
5. 張作霖的奉天是哪個城市
張作霖的奉天是遼寧省沈陽市。
奉天,是沈陽市舊稱。1625年,後金遷都盛京(今沈陽)。清兵大舉入關之後,建都北京,稱為京師(今北京)。
1657年,以「奉天承運」之意在今沈陽設奉天府,自此奉天之名方開始正式出現,並一直沿用至民國的北洋政府時期。
1928年底,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服從於南京國民政府;並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改奉天市為沈陽市。自1929年起,奉天重新改稱沈陽。
6. 奉天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奉天是現在的沈陽。
奉天一般指沈陽。沈陽市,簡稱「沈」,古稱奉天、盛京,是遼寧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沈陽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和。全市共轄10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2個縣,總面積12948平方千米。
(6)奉天是指中國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沈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清朝發祥地,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遷都於此,皇太極建盛京城,並在此建立中國清朝,這是沈陽歷史的轉折,從軍事衛所一躍變為清代兩京之一的盛京皇城,開始成為東北的中心城市。
新中國建立後,沈陽成為中國重要的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被譽為「共和國裝備部」,有著「共和國長子」和「東方魯爾」的美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