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煤炭如何保存,能存幾年。
煤炭的存放時間應根據煤質牌號而定, 一般無煙煤和貧煤的存放時間可稍長一些, 但以超過 4 個月為宜。長焰煤、不粘煤、弱粘煤和褐煤的堆存時間以不超過1個月為宜。
關於保存:將塊煤埋在沫煤中,將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不容易氧化。將煤炭堆積起來3-5米高,盡量選擇避光的場所。有條件的可以搭建一個儲煤倉,既環保又能降低煤炭氧化的速度,為儲煤倉設置通風
拓展資料:
1、使用煤炭的注意事項:
在煤灰露天存放時,要嚴格根據《煤炭操作規程》保管要求,重點做好防風、防汛和防自燃工作:1)防風: 天氣乾燥遇大風就會把一些比較細小的顆粒吹走, 特別是汽車碾壓過的煤場,大風能造成虧噸,通過灑水能有效的解決煤塵飛揚的問題,還能起到環保的作用;2)雨天要做好防汛工作:下雨太大的話有可能把煤炭沖走 或者引起貨堆的塌方,如果煤場沒有圍牆,可以用裝滿煤的編織 袋圍攏在煤垛的四周,高約 1 米,能有效地防止塌方,另外要保 持排水設施暢通;3)防範自燃:防止煤堆自燃現象的主要途徑是隔絕空氣、 水份與煤碳的接觸,防止溫度或水份過度積聚,並採取測溫、噴水等預防措施。應該強調,採用水噴淋降溫是防止煤堆自燃的下 策,如果噴水量不足,可能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另外,有條件 的話,應在煤場煤堆中布置測溫元件,以便及時控制煤堆的自燃 問題。4)煤炭存儲區應盡量避免存放其他散貨,防止對其他貨物 產生污染或引起煤炭質量發生變化。
2、煤炭如何形成:煤炭是千百萬年來植物的枝葉和根莖,在地面上堆積而成的一層極厚的黑色的腐植質,由於地殼的變動不斷地埋入地下,長期與空氣隔絕,並在高溫高壓下,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積岩,這就是煤炭的形成過程。
3、煤炭分類:根據國家科委推薦的《中國煤炭分類方案》,我國煤炭分為十大類,一般將瘦煤、焦煤、肥煤、氣煤、弱粘結、不粘結、長焰煤等統稱為煙煤;貧煤稱為半無煙煤;揮發分大於40%的稱為褐煤。無煙煤可用於製造煤氣或直接用作燃料,煙煤用於煉焦、配煤、動力鍋爐和氣化工業;褐煤一般用於氣化、液化工業、動力鍋爐等。
㈡ 中國的煤炭能用多少年
中國已探明的煤炭夠用多少年?
煤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命根子,然則中國煤炭已探明的儲量究竟夠用多少年,似乎
沒有準確的答案。
最近有好幾位知名人士在公開場所發表了關於中國煤炭儲量的數目字,大家相差十
萬九千里,但從各位的發表談話的語氣聽來,個個都像是中國煤炭的權威,所以很
難判斷誰的數目字比較可信。
首先注意到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的何祚庥去年11月27日在福州[兩岸科教創新論壇
]上指出,2003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為16.78億噸標准煤,其中有54%用於發電,以該
比例計算,如果2020年的電力需求是11億多千瓦,則能源需求將至少是40億噸標准
煤。以中國已探明可利用的煤炭儲量1145億噸計,2020年後僅能再維持30年!
據中國彬州網轉發新華社消息(筆者按,相信是今年六月五日的消息),中國煤炭地
質總局局長徐水師最近表示,中國是世界上的煤炭資源大國,約有2000億□的可采
儲量。如果按照目前的可采儲量和煤炭產量簡單相除,中國煤炭儲量是可以采100年。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今年七月全國煤炭工作會議上表示,中國現
已探明的煤炭達一萬億噸 (筆者按:即1,000,000,000,000噸),他認為以每年二十
億噸的消費量計,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中國倚靠煤炭作為主要能源是完全可以
的。
所謂相當長的時間,如按定量二十億噸的年消費量計,應可維持五百年。如按何祚
庥2020年後定量四十億噸年消費量計,應至少可維持二百五十年。
據來自北京8月18日的外電消息,Inner Mongolia has proven reserves of 230 billion
tons,said Wang Wangwang, director of the region's coal instrial administration。
外電說,內蒙古煤炭工業管理所所長王汪旺(筆者譯音)表示,內蒙古探明煤炭儲量
有二千三百萬億噸。
那就是說,單是內蒙古就擁有二千三百萬億噸探明煤炭儲量。
這幾組數目字使人想起 [小兒論] 中的孔老二來,話說孔子有一次率諸弟子御車游
赴秦國之地,路逢一兒姓項名橐,天文地理對答如流,後來他反問孔子:天上零零
有幾星?孔子答曰:適來問地,何必談天? 小兒又問:地下碌碌有幾屋?孔子曰:
且論眼前之事,何必談天說地。小兒再問:若論眼前之事,眉毛中有幾枝?孔子笑
而不答,顧謂諸弟子曰:後生可畏,焉能求者之不如今也,於是登車而去。
為什麼孔聖人對數目字諱莫如深?可能他老人家認為數目字不是「小兒科」,小孩
聽不明白,容易曲解,不如不說。
煤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命根子,中國諸位現代聖人不得不作個大約的估計。但為什
么數目字相差這么遠呢?
徐水師舉出了幾個原因:
一是煤炭地質勘查投入不足,商業性煤炭地質工作融資渠道不暢,與國民經濟發展
對煤炭資源的需求差距不相適應,致使煤炭資源調查、煤礦區水資源調查、生態環
境評價和科技創新等公益性地質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商業性投資風險加大,對商業
性地質勘查的引擎力不足。煤炭地質勘查設備更新速度遲緩,不能滿足煤炭資源勘
查和煤礦生產、安全要求。
二是煤炭地質勘查隊伍屬地化後,舊的體制已打破,新的體制尚未完善,地勘隊伍
的建制、結構、專業、人才和設備已經不適應快速增長的資源需求,致使煤炭資源
狀況和勘查程度不明,國家宏觀管理和宏觀調控困難,所以要加強這方面的體制改
革。
三是煤炭地質勘探程度不足,成果質量呈現下滑趨勢。近年來,一些業主放鬆了對
勘探程度和地質報告的要求,違背法規、脫離規范的現象時有發生,致使可供建井
的精查地質報告勘探程度嚴重不足,成果質量和水平明顯下降,影響了煤礦建設和
安全生產。國家有關部門都在重視這方面的工作,目前正在逐步改進。
徐水師提供了一組中國煤炭資源開采和利用狀況的數字:在一萬多億噸查明資源量
中,已利用3500億噸,尚未利用資源量6700億噸。尚未利用資源量中,可供新井建
設利用的精查資源儲量約300億噸左右。找煤資源量占尚未利用資源量50%以上。據
專家預測,2010年、2020年我國煤炭需求量將分別達到23億噸和28億噸。
他說中國現有煤礦有保障的年生產能力為13億噸,在建規模4億噸左右,到2010年和
2020年,現有煤礦有保障的生產能力將分別下降到12.4億噸和11.7億噸;到2010年
新增生產能力2.4億噸;他繼續說,「由此可見,若不採取措施,我國煤炭供應能力
將嚴重不足,煤炭資源保障程度將會出現危機。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煤炭需求,必
須加快新井建設步伐,按照煤礦設計規范,形成1億噸煤炭生產能力,約需140─200億
噸精查資源儲量,同時,考慮到勘查期和建井期,則2010年、2020年分別需精查資
源儲量1000-1200億噸和1500-1700億噸,精查資源儲量缺口分別達到750-900億噸
和1250-1400億噸。根據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對資源需求,精、詳、普資源儲量比
較適宜的比例為1:2:5。按照這一比例推算,到2010年和2020年,詳查資源儲量缺口
將分別達到900億噸和1900億噸,普查資源量分別達到3500億噸和6000億噸。」
原來儲量數目字要分開精、詳、普資源儲量,誰還敢說數目字是個「小兒科」?
無論如何,如果把煤炭的儲量再換算為「夠用多少年」,那就更加復雜了,因為煤
炭的用途廣泛,夠用多少年要視乎怎樣用法。現在供發電的煤炭是直接燃燒的,將
來會先液化或氣化,更遠的將來如果能在煤炭中取氫以核聚變方法供大規模發電和
交通燃料電池之用,那麼,中國的「已探明」煤炭儲量的可用年期遠遠超過四十年、
二百五十年或五百年,最低限度應該最少五百個世紀。
㈢ 我國煤炭還能用多少年
以現在探明的儲藏量、開采速度和使用速度,我國煤炭大約還能用100~250年
具體能用多久很不好說,畢竟現在我國的太陽能、風能等都有很大發展,尤其是風能,據我知道的,內蒙每年剩餘的風能發電的總電量,夠廣東一個省用很久(具體幾年不記得了),但風能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很大的限制了他的發展
㈣ 煤還可以使用多少年
中國已探明的煤炭夠用多少年?煤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命根子,然則中國煤炭已探明的儲量究竟夠用多少年,似乎沒有準確的答案。最近有好幾位知名人士在公開場所發表了關於中國煤炭儲量的數目字,大家相差十萬九千里,但從各位的發表談話的語氣聽來,個個都像是中國煤炭的權威,所以很難判斷誰的數目字比較可信。首先注意到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的何祚庥去年11月27日在福州[兩岸科教創新論壇]上指出,2003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為16.78億噸標准煤,其中有54%用於發電,以該比例計算,如果2020年的電力需求是11億多千瓦,則能源需求將至少是40億噸標准煤。以中國已探明可利用的煤炭儲量1145億噸計,2020年後僅能再維持30年!據中國彬州網轉發新華社消息(筆者按,相信是今年六月五日的消息),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局長徐水師最近表示,中國是世界上的煤炭資源大國,約有2000億□的可采儲量。如果按照目前的可采儲量和煤炭產量簡單相除,中國煤炭儲量是可以采100年。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今年七月全國煤炭工作會議上表示,中國現已探明的煤炭達一萬億噸 (筆者按:即1,000,000,000,000噸),他認為以每年二十億噸的消費量計,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中國倚靠煤炭作為主要能源是完全可以的。所謂相當長的時間,如按定量二十億噸的年消費量計,應可維持五百年。如按何祚庥2020年後定量四十億噸年消費量計,應至少可維持二百五十年。據來自北京8月18日的外電消息,Inner Mongolia has proven reserves of 230 billion tons,said Wang Wangwang, director of the region's coal instrial administration。外電說,內蒙古煤炭工業管理所所長王汪旺(筆者譯音)表示,內蒙古探明煤炭儲量有二千三百萬億噸。那就是說,單是內蒙古就擁有二千三百萬億噸探明煤炭儲量。這幾組數目字使人想起 [小兒論] 中的孔老二來,話說孔子有一次率諸弟子御車游赴秦國之地,路逢一兒姓項名橐,天文地理對答如流,後來他反問孔子:天上零零有幾星?孔子答曰:適來問地,何必談天? 小兒又問:地下碌碌有幾屋?孔子曰:且論眼前之事,何必談天說地。小兒再問:若論眼前之事,眉毛中有幾枝?孔子笑而不答,顧謂諸弟子曰:後生可畏,焉能求者之不如今也,於是登車而去。為什麼孔聖人對數目字諱莫如深?可能他老人家認為數目字不是「小兒科」,小孩聽不明白,容易曲解,不如不說。煤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命根子,中國諸位現代聖人不得不作個大約的估計。但為什麼數目字相差這么遠呢?徐水師舉出了幾個原因:一是煤炭地質勘查投入不足,商業性煤炭地質工作融資渠道不暢,與國民經濟發展對煤炭資源的需求差距不相適應,致使煤炭資源調查、煤礦區水資源調查、生態環境評價和科技創新等公益性地質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商業性投資風險加大,對商業性地質勘查的引擎力不足。煤炭地質勘查設備更新速度遲緩,不能滿足煤炭資源勘查和煤礦生產、安全要求。
㈤ 中國煤炭儲量大約多少大約能用多少年
截至2002年年底,中國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儲量1886億噸,人均探明煤炭儲
量145噸,按人均年消費煤炭1.45噸,即全國年產19億噸煤炭匡算,可以保證開采上百年
。另外,包括3317億噸基礎儲量和6872億噸資源量共計1萬億多噸的資源,可以留待後人
勘探開發。
多於美國,僅次於原蘇聯,位居世界第2
㈥ 中國的煤炭資源還能維持多久
中國的煤炭資源已探明儲量還能維持100年以上。
我國是一個多煤少油的國家,已探明的煤炭儲量占世里煤炭儲量的33.8%,可采量位居第二,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出口量僅次於澳大利亞而居於第二位,我國煤炭探明儲量僅供開采100年。
我國煤炭1000米以淺保有儲量約1萬億噸,其中探明可采儲量1145億噸。按目前的生產和消費水平,可以開采使用100年以上。
㈦ 中國煤炭資源還可以用多少年
中國工程院重點咨詢項目首提「綠色煤炭資源量」概念,據測算目前我國綠色煤炭資源量約占總資源量的10%,按現有條件,僅可采40年至50年。
㈧ 中國的煤能源還能用多少年
50年到60年,所以開發新能源是迫在眉睫的歷史任務。我國本來是石油大國,但是石油現在也要靠進口。
㈨ 煤炭還能用多少年
中國已探明的煤炭夠用多少年?煤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命根子,然則中國煤炭已探明的儲量究竟夠用多少年,似乎沒有準確的答案。最近有好幾位知名人士在公開場所發表了關於中國煤炭儲量的數目字,大家相差十萬九千里,但從各位的發表談話的語氣聽來,個個都像是中國煤炭的權威,所以很難判斷誰的數目字比較可信。首先注意到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的何祚庥去年11月27日在福州[兩岸科教創新論壇]上指出,2003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為16.78億噸標准煤,其中有54%用於發電,以該比例計算,如果2020年的電力需求是11億多千瓦,則能源需求將至少是40億噸標准煤。以中國已探明可利用的煤炭儲量1145億噸計,2020年後僅能再維持30年!據中國彬州網轉發新華社消息(筆者按,相信是今年六月五日的消息),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局長徐水師最近表示,中國是世界上的煤炭資源大國,約有2000億□的可采yWangwang, director of the region's coal instrial administration。外電說,內蒙古煤炭工業管理所所長王汪旺(筆者譯音)表示,內蒙古探明煤炭儲量有二千三百萬億噸。那就y化後,舊的體制已打破,新的體制尚未完善,地勘隊伍的建制、結構、專業、人才和設備已經不適應快速增長的資源需求,致使煤炭資源狀況和勘查程度不明,國家宏觀管理和宏觀調控困難,所以要加強這方面的體制改革。三是煤炭地質勘探程度不足,成果質量呈現下滑趨勢。近年來,一些業主放鬆了對勘探程度和地質報告的要求,違背法規、脫離規范的現象時有發生,致使可供建井的精查地質報告勘探程度嚴重不足,成果質量和水平明顯下降,影響了煤礦建設和安全生產。國家有關部門都在重視這方面的工作,目前正在逐步改進。徐水師提供了一組中國煤炭資源開采和利用狀況的數字:在一萬多億噸查明資源量中,已利用3500億噸,尚未利用資源量6700億噸。尚未利用資源量中,可供新井建設利用的精查資源儲量約300億噸左右。找煤資源量占尚未利用資源量50%以上。據專家預測,2010年、2020年我國煤炭需求量將分別達到23億噸和28億噸。他說中國現有煤礦有保障的年生產能力為13億噸,在建規模4億噸左右,到2010年和2020年,現有煤礦有保障的生產能力將分別下降到12.4億噸和11.7億噸;到2010年新增生產能力2.4億噸;他繼續說,「由此可見,若不採取措施,我國煤炭供應能力將嚴重不足,煤炭資源保障程度將會出現危機。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煤炭需求,必須加快新井建設步伐,按照煤礦設計規范,形成1億噸煤炭生產能力,約需140─200億噸精查資源儲量,同時,考慮到勘查期和建井期,則2010年、2020年分別需精查資源儲量1000-1200億噸和1500-1700億噸,精查資源儲量缺口分別達到750-900億噸和1250-1400億噸。根據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對資源需求,精、詳、普資源儲量比較適宜的比例為1:2:5。按照這一比例推算,到2010年和2020年,詳查資源儲量缺口將分別達到900億噸和1900億噸,普查資源量分別達到3500億噸和6000億噸。」原來儲量數目字要分開精、詳、普資源儲量,誰還敢說數目字是個「小兒科」?無論如何,如果把煤炭的儲量再換算為「夠用多少年」,那就更加復雜了,因為煤炭的用途廣泛,夠用多少年要視乎怎樣用法。現在供發電的煤炭是直接燃燒的,將來會先液化或氣化,更遠的將來如果能在煤炭中取氫以核聚變方法供大規模發電和交通燃料電池之用,那麼,中國的「已探明」煤炭儲量的可用年期遠遠超過四十年、二百五十年或五百年,最低限度應該最少五百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