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五嶽:東岳、西嶽、南嶽、北嶽、中嶽,分別是
五嶽:東岳、西嶽、南嶽、北嶽、中嶽,分別是
▪ 東岳泰山 ▪ 西嶽華山 ▪ 南嶽衡山 ▪ 北嶽恆山 ▪ 中嶽嵩山
五嶽
中國五嶽,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分別是東岳泰山(海拔1532.7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西嶽華山(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嶽衡山(海拔1300.2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北嶽恆山(海拔2016.1米,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中嶽嵩山(海拔1491.71米,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泰山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
起源
三山五嶽,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山,世界道教聖地。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
「東岳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中嶽嵩山之峻,北嶽恆山之幽,南嶽衡山之秀」早已聞名於全世界的風景了!
俗語說「五嶽歸來不看山」,也有「恆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嶽獨如飛」的說法。
五嶽的說法始見於《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周禮》成書於戰國後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陰陽等諸家而形成的。因此我們認為五嶽的思想是糅合夏代、商代以來的四方神和戰國初期的五行觀念而形成的山嶽崇拜。
五嶽是封建時代帝王加封的。《史記集解》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帝王們為了「報天之功」,常以雄偉險峻的大山為祥瑞,在峰頂上設壇祭祀,舉行封禪大典。
封禪的理論估計起源於東周春秋戰國時代。而第一個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秦始皇親自祭祀的地方只有泰山一處。到了唐代和武周武皇武則天,封禪活動在中原中嶽嵩山。經過封建帝王的封禪歷史,五嶽的地位更高了。
中國的世界名山不少,三山黃山、廬山、雁盪山,民間有黃山歸來不看岳之稱,唯獨這五座山尊為「岳」,不是沒有道理。拿東、西、中三岳來說,都位於萬里母親河黃河岸邊,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和繁榮的地方。五嶽在我國雖不是最高峻的山嶺,但都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之上,這樣也就顯得格外險峻了。《詩經》中有「泰山岩岩,魯邦所瞻」、「嵩高維岳,駿極於天」等詩句,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時,由於受到當時一些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對天下名山全面考察,當然也就無法「擇優錄取」了。
五嶽劈地摩天,氣冠群倫。千百年來,皇帝在這里祭祀,僧人道士在這里修行念經,善男信女在這里燒香許願,名人雅客也喜歡在這里賦詩作畫,給五嶽留下了眾多的人文遺跡,五嶽更加有名了。難怪人們登五嶽後,會發出「五嶽歸來不看山」的慨嘆。
㈡ 中嶽在哪裡
中嶽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嶽的中嶽,五嶽就是中國古代最出名的五座高山,風景都不錯,而且都是古代就修過山路,都適合普通人攀登,像東岳就是泰山,也是五嶽之首,這個你應該知道把。
㈢ 東岳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它們分別在什麼省。
一、東岳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為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中部,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萬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7米。
㈣ 五嶽中的中嶽是指哪座山
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指東岳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
㈤ 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分別在哪個省
東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
西嶽華山(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
南嶽衡山(海拔1300.2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
北嶽恆山(海拔2016.1米,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
中嶽嵩山(海拔1491.71米,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
中國五嶽,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五嶽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
(5)中嶽在中國哪裡擴展閱讀
五嶽傳說
古代帝王附會五嶽為群神所居,在諸山舉行封禪、祭祀盛典。「五嶽」一說始於漢武帝。
五嶽中「岳」意即高峻的山。中國古代,認為高山「峻極於天」,把位於中原地區的東、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為「五嶽」。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開始在五嶽修建佛寺、道觀,進行宗教活動,每個「岳」均尊奉一位「岳神」(或稱「大帝」、「神君」等)作為掌管該岳的最高神祇。這幾座山上的天然風景亦逐漸被開發出來,供朝山信徒游覽。
於是,五嶽又成為中國以山嶽自然景觀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觀之勝的風景名勝區。唐宋以前,五嶽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觀並存。宋以後,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會勢力彼此展開爭奪。到明清時期,南嶽、北嶽和中嶽仍保持著佛、道共尊的局面,東岳和西嶽則以道教勢力為主,成為中國道教的中心。
國人論風光必曰三山五嶽。「三山」者,「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齊人徐巿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是蘇東坡所謂「東方雲海空復空,群山出沒空明中」的「仙跡」;而「五嶽」則是我國五大名山的總稱。
即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他們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五嶽劈地摩天,氣冠群倫。由此也可以看出五嶽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五嶽既不愧為天下名山。論景觀,五嶽又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華山險,恆山奇,嵩山奧。東岳泰山巍峨陡峻,氣勢磅礴。
南嶽衡山地臨湘水之濱,林木蒼郁,景色幽秀,享有「五嶽獨秀」的美名。西嶽華山,險居五嶽之首。「自古華山一條路」,登臨猶比上天難,不吃豹子膽,只能望峰嘆。北嶽恆山則山勢陡峭,溝谷深邃。交通不便,偏是深山藏寶,「懸空寺」便隱匿其中。
中嶽嵩山雄險有之,奇秀有之,似乎突出在一個「奧」字上:在中嶽嵩山留下了覆蓋經濟、文化、藝術、宗教、科技全方位博奧精深的「天地之中」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佛、道、儒」三教薈萃,「天、地、人」競相生輝,「山、寺、貌」互補爭艷。「五嶽」被譽為中國的「五大奇觀」。
㈥ 在中國名山中五嶽佔有顯著的位置其中中嶽指的是哪座山
嵩山。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這就是中國名山裡的五嶽。
㈦ 在中國名山中,五嶽位置最顯著,其中「中嶽」是指
中國是有五嶽的也就是五座山,分別是嵩山、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其中中嶽指的就是嵩山,這是少林寺和道家的發源地。
㈧ 中嶽嵩山位於哪個省什麼縣
中嶽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屬伏牛山系,地處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嶽的中嶽。
嵩山是世界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舊時漢族民間廣泛崇奉的神祇,即中嶽嵩山君神。古稱中嶽,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河南省西部,屬伏牛山系,地處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嶽的中嶽。總面積約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最高峰連天峰1512米;東西綿延60多公里;東依省會鄭州,西臨古都洛陽,南依潁水,北鄰黃河。地處中原,東西橫卧,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嵩高」、「崇山」,西周時稱天室山。公元前770年平王遷都洛陽後,以「嵩為中央、左岱、右華」,為「天地之中」,稱中嶽嵩山。嵩山又分為少室山和太室山兩部分,共72峰。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
主峰峻極峰位於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連天峰位於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接五代京都汴梁,西連九朝古都洛陽,素有「汴洛兩京、畿內名山」之稱。於奇異的峻峰,宮觀林立,故為中原地區第一名山。
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親臨,更是神仙相聚對話的洞天福地。《詩經》有「嵩高惟岳,峻極於天」的名句。
㈨ 在中國名山中五嶽佔有顯著的位置其中中嶽指的是哪座山
中嶽是嵩山,從地理位置河南可以看出處於中間方位。東岳泰山在山東,西嶽華山在陝西,南嶽衡山在湖南,北嶽恆山在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