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導彈到底有多燒錢中國消費得起嗎
普通的300MM火箭彈價格都要近70萬,不過這樣的價格跟那些動不動幾億十幾億的大型導彈相比還是便宜太多。那些洲際戰略導彈,來一次就不止一發,是非常費錢的,不過以中國的經濟能力,是能夠消費得起的。
『貳』 中國賣給沙特的戰略導彈多少錢一枚
1988年中國向沙特出售的36枚東風-3中程彈道導彈總價格為35億美元,沙特以現金的方式支付。
『叄』 一個導彈需要多少錢
俗話說“大炮一響,金子值兩千”,打仗要花錢。
中國抗日戰爭持續了8年,但距離九一八事變已經過去了14年。這個要擱到現在,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無法承受的,不打死就累死。因為現代戰爭代價高昂,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比如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短短20多天就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但代價高達230億元,平均每天花費9億美元,包括導彈的費用。
其實這種武器在蘇聯不叫飛毛腿,叫P-17戰役戰術導彈。“飛毛腿”是北約國家給它起的名字。
飛毛腿導彈單價15萬美元,物美價廉。
鷹擊-12反艦導彈是我國服役時間較長的一種導彈,也是我國第四代反艦導彈的代表作。中國的殲15和殲16,加上俄羅斯戰斗機,都裝備了這樣的導彈
“雄鷹打擊-12”反艦導彈最強大的部分是其末端速度達到4馬赫,可以徹底摧毀美國的宙斯盾防空系統。只有兩枚導彈能摧毀一萬噸的驅動器。這樣強大的導彈成本相當昂貴,每枚導彈價值180萬美元。
愛國者地對空導彈
愛國者地對空導彈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也很有名,以色列成功攔截了伊拉克發射的飛毛腿導彈。美國從70年代開始使用愛國者導彈,80年代服役。愛國者導彈以其卓越的攔截能力,非常受歡迎。
愛國者增強型PAC-3 MSE導彈,最大飛行速度超過6馬赫,價格自然昂貴,最高可達300萬美元。
響尾蛇導彈
該導彈是世界上第一枚由美國研製的紅外製導空對空導彈,型號不同,單價不同,從60萬美元到120萬美元不等。
毒刺導彈
是攜帶型防空導彈,射程8000米。在阿富汗戰場上,毒刺導彈顯示出巨大的威力,成為蘇聯侵略者的噩夢,嚇退了蘇聯飛行員。毒刺的價格只有5萬美元,物美價廉。
可見,隨著現代戰爭的高科技化,導彈已經成為戰爭的主角,戰爭的成本越來越高。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他們打不起仗。
『肆』 中國最先進的導彈是什麼殲 20一架多少錢
導彈分好多種,分類的方式也不同...j20多少錢我也沒買過,也沒有見過賣家我也不知道啊.但是J20應該不會大量裝備部隊的,體形龐大,無論是購買還是維護都很吃錢
『伍』 洲際導彈,一個造價多少錢
我們國家洲際彈道彈道分兩種,一種是專門開發的洲際彈,比如東風31a,一枚造價約需要一千五百萬美元,不含彈頭的價格,如果加上三個彈頭的價格超過三千萬美元了,還有就是東風5型,這是從火箭發展而來的洲際彈,一枚的造價不過幾百萬美元了,加上彈頭也不超千萬美元,想想當年為美國澳大利亞發射衛星才收了多少錢,洲際彈造不貴,貴在保養,儲存,畢竟是大殺器儲存是很費錢的··
——摘自網上資料僅供參考
另據今日關注談中國中段攔截時,提到一個洲際導彈要100億,維護費用要100億。這得什麼大殺器要這個價格。這是一顆導彈就是扔1艘航母出去啊。口誤也不能激動的連錯2次。真正一枚洲際導彈(包括合蛋頭)的價格往往跟它的發射平台以及平時的維護費用比較起來,幾乎不值一提~~
換句話說也就是,只要有了相關的技術(不愁造不出來),再加上平時有一定的儲備,對於中國目前的情勢而言,也就足夠了。否則的話,大量生產洲際導彈,隨之而來的就是必須要建造更多相應的發射平台(比如固定式發射井、彈道導彈核潛艇等等)。再加上對這些設施、設備的日常維護費用,那簡直就是個無底洞!第三,洲際導彈屬於戰略武器(如果在使用時不攜帶核蛋頭,那簡直就是資源浪費~~),但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這種武器的實際作用,威懾遠大於實戰!所以平時儲備再多也沒用。不止導彈貴,導彈的研發經費更是貴的離譜為了導彈建造的各種基地,研究設施,場地,維護,保衛,那都是老了去了。中國可是專門為導彈成立了一個軍,獨立於海陸空的。導彈的成本都在於導彈的燃料上,那些化學燃料提取相當復雜,成本很高。核彈頭需要的不是資金,是資源。中國的核礦物質很少,無法支持中國大規模擴充核武庫。
一句話,中國造導彈,差的不是錢。
『陸』 中國d2o導彈要多少錢
你可以想像三四輛頂配版寶馬在天上飛。(づ ̄3 ̄)づ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柒』 中國一顆洲際導彈到底花費多少
5000萬美元——1億
因為東風31沒有出售,中國的軍費也不透明,但是可以參考美國相似導彈的價格。
網路中給出美國和平衛士導彈價格:
和平守護者專案花費了約200億美元(至1998年)並生產了114枚導彈,每枚導彈運作花費四億,單枚導彈的「離陸」價格估計在7千萬美元。
所以中國的東風31A導彈的價格在5000萬美元——1億美元之間。因為是中國東風31造的數量很少,肯定會增加成本。加上早的越晚價格越上漲和中國成本優勢,推測為這個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