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七大古都分別指哪些地方
中國七大古都分別是北京、南京、西安、洛陽、杭州、開封、安陽。中國是一個有著深遠歷史的文明國家,同時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他三大古國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和古印度。中國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中有數不清的璀璨耀眼的文化遺產,文明古都就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中國七大古都是見證了很多中國發展、進步的文明古城,在這些城市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中國城市古代到現代的變化和更迭,還有很多沉澱已久的人文歷史。
西安、洛陽、開封、安陽是經歷了很多朝代的古都。西安的秦始皇陵相信大家都不會太陌生,西安一直都是很著名的文化旅遊城市,它有著十分深厚的歷史文化沉澱。洛陽、開封、安陽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是古時候他們的經濟文化都很發達,也有很多朝代這些地方建都。
B. 古都有哪些城市
1、西安市
西安的歷史人文積淀極為深厚,是中國著名的文化及旅遊名城,在海內外知名度較高。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稱為京的城市,擁有著5,600多年的建城史以及1,077年的建都史,為國內建都歷史最長。
歷史上曾有包括周、西漢、隋、唐等在內的多個繁榮朝代在此建都,從而令西安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開放、外向、尚武、繁榮的頂峰時期圖景,並留下巨量遺存。西安目前有兩項六處世界文化遺產,也是陸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
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首都長安即今日的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出使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西安主城區至今仍保留有完整的明代城牆及城門、護城河及橋、角樓、瓮城、箭樓等設施,其中大部分為歷史原始遺存,少部分城門與牆體為後人所修葺。
2、洛陽市
洛陽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下轄的地級市,洛陽城自夏朝開始,有十三個朝代和二十多個政權將之設為文化、經濟、行政中心,以該城為形成河洛文化和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位於中原腹地,現為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
為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城市,世界文化遺產絲路的東方起點,為國務院認定的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
3、開封市
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宋朝,金朝等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稱,孕育了上承漢唐、下啟明清、影響深遠的「宋文化」。
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東京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
4、南京市
南京為政治文化名城,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後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朝代或政權定都於此,故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歷史上南京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長期被視為華夏之正朔所在,為中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觀光資源十分豐富。
5、杭州市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
C. 中國六大古都是哪些城市
1、北京,我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具有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北京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
D. 歷經24個朝代的中國,北京是三朝古都,你還知道哪些城市分別是幾朝古都
1、十三朝古都:西安,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長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此建都。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2、六朝古都: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3、十三朝古都:洛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3處,館藏文物40餘萬件。
4、八朝古都:開封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後梁、後晉、遼朝、後漢、後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繼在此定都,被譽為八朝古都。
傳統史學按建都時間長短只有西安、南京、洛陽、北京中國四大古都,在上世紀20年代學術界的說法是"中國五大古都",它們是:西安、南京、洛陽、北京、開封。
(4)中國三個古都是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早期周朝至唐朝有兩都之稱,後來經過《兩都賦》、《兩京賦》的傳播深入人心,即是東都洛陽和西京長安。明朝的南北兩京是南京應天府和北京順天府。
傳統史學按建都時間長短只有西安、南京、洛陽、北京中國四大古都,在上世紀20年代學術界的說法是"中國五大古都",它們是:西安、南京、洛陽、北京、開封。
30年代,將杭州加入,列為「六大古都」,但是並未被大眾所接受。1983年陳橋驛在《中國六大古都》一書中將杭州列入大古都,自此六大古都被大眾接受: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
1982年,譚其驤發表了《中國歷史上的七大首都》一文,認為「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曾經做過一統政權或較大的地區政權的首都的城市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長安、洛陽、鄴、開封、南京、杭州和北京七大首都」;
「這七個首都又可以分為三類:連續幾個王朝長期作為統一政權首都的有長安、洛陽和北京;作為統一政權首都時間較短的有開封和南京;而鄴和杭州則僅作過較大的地區政權的首都」。譚其驤這里提出的「七大首都」是其後「七大古都」提法的另一表述。
E. 中國六大古都是哪幾個
中國六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
1、西安,古稱長安、鎬京,是陝西省會、副省級市、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絲綢之路起點城市、「一帶一路」核心區、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業基地。西安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於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美媒評選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
2、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3、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鄰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歷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跡。早在七十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
4、洛陽,古稱斟鄩、西亳、洛邑、雒陽、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中下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5、開封,古稱老丘、大梁、陳留、汴州、東京、汴京、汴梁等,簡稱汴,河南省下轄地級市,地處河南省中東部,西與省會鄭州市毗鄰,東與商丘市相連,南接許昌市和周口市,北隔黃河與新鄉市相望。
開封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五大古都之一,截至2017年底,開封市總面積6266平方公里,下轄5個市轄區、4個縣,常住454.93萬人。
6、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
後來依託滬杭鐵路等鐵路線路的通車以及上海在進出口貿易方面的帶動,輕工業發展迅速。新世紀以來,隨著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業的帶動,互聯網經濟成為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
早期周朝至唐朝有兩都之稱,後來經過《兩都賦》、《兩京賦》的傳播深入人心,即是東都洛陽和西京長安。明朝的南北兩京是南京應天府和北京順天府。
傳統史學按建都時間長短只有西安、南京、洛陽、北京中國四大古都,在上世紀20年代學術界的說法是"中國五大古都",它們是:西安、南京、洛陽、北京、開封。
30年代,將杭州加入,列為「六大古都」,但是並未被大眾所接受。1983年陳橋驛在《中國六大古都》一書中將杭州列入大古都,自此六大古都被大眾接受: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
F. 我國的七大古都各是哪幾個城市
1988年,地理學家譚其驤提議安陽為古都,安陽被認定為第七大古都,因此就有了七大古都之說: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安陽。
古稱長安、鎬京,聯合國科教文組織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
長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西安地區建都(積年為1077年)。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豐鎬都城、秦咸陽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G. 中國的四大古都,它們分別是指哪些城市
中國四大古都是:
1、西安:(歷史上先後有西周、秦國、秦朝、西漢、新莽、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為都時間長達千年以上,特別是強盛的周、秦、漢、隋、唐以此為都,更增加了其濃厚的文化氛圍,號稱「十三朝古都)。
2、南京:(歷史上東吳、東晉及南朝的宋、齊、梁、陳等六個王朝曾在這里建都(所以一般南京稱「六朝古都」);南唐、明(洪武年)、太平天國以及國民黨政府也曾建都於此。)
3、北京:(春秋戰國時期分別是西周王朝北方諸侯薊國與燕國的統治中心。歷史北京曾為遼的陪都(當時稱南京,又叫燕京)、金朝首都。公元1267年,蒙古族首領忽必烈在北京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元朝,北京成為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游記中稱之為「世界莫能與比」的元大都。從此,北京取代了長安、洛陽、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並延續到明、清兩代,一直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4、洛陽:(從公元前二十一世紀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起,先後有13個大小朝代在此建都,一般稱之「九朝古都」。自古以來,這里墨客騷人雲集,因此有「詩都」之稱,牡丹香氣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譽。洛陽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以「河圖洛書」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源頭。)
(7)中國三個古都是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中國歷代都城選址的條件是:有充足的水源,以滿足生產和生活的用水需要;地區經濟繁榮,交通便利,故多位於平原、盆地;具有可防可攻的地理優勢,如西安有「四關拱衛,浮渭據涇,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之盛,南京有「龍盤虎踞」之勢,」洛陽有「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之稱,北京有「背山帶海」的形勝等。我國古代都城建設都有周密的整體規劃和施工法度,其主要內容可歸納為:「正朝夕」,「水地以縣」,天子之國應「方九里」,「旁三門」,「有溝樹之固」,「前朝後市」,「左祖右社」,「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市朝一夫」,「王宮門阿五雉」等。
這一系列要求正是在我國歷史上長期發揮了重要作用的「禮制」的體現。根據這些要求所營建的都城,一般具有方正嚴謹,左右對稱,棋盤式布局等特點。帝王深居宮中,遠離市,幽靜、安全,又足以體現帝王之尊嚴與天下歸一的願望。商業集中,便於貿易;百姓居小巷之內,既安靜,又便於治安管理。如北京古城,中心有一條庄嚴、筆直的中軸線,中軸線兩側是堂堂正正的對稱街區,城中部有層層疊疊的紫禁城宮殿群。
整個北京猶如一個完整的協調的藝術品,結構嚴整,層次分明,布局井然,設計勻稱,棋盤狀街區格外古樸、完整、協調,還有大量方便舒適的傳統住宅四合院與靜謐、優美和凝聚著古老歷史的胡同。北京的這一古都風貌,被丹麥城市規劃學家S·E·R·休森稱為「世界奇觀之一,是一個卓越的紀念物,一個偉大文明的頂峰。」美國城市專家E·貝康稱它為「地球表面上人類最偉大的個體工程。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