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馬可波羅在中國多少年

馬可波羅在中國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2-06-08 01:49:26

A. 馬可波羅到達中國時是什麼朝代

馬可波羅到達中國時是元朝。
馬可波羅(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1254年生於威尼斯的一個商人家庭。馬可波羅的父親尼科羅和叔叔馬泰奧是威尼斯商人。據說,17歲時,馬可波羅跟隨父親和叔叔來到中國大約四年。於1275年到達元朝首都,並與元朝的創始人忽必烈建立了友誼。
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了17年,訪問了當時中國的許多古城,並訪問了西南的雲南和中國東南部。回到威尼斯後,馬可波羅在威尼斯和熱那亞的海戰中被俘。在監獄里口述旅行經歷,由魯斯蒂謙寫出《馬可·波羅游記》。

B. 馬可·波羅在中國呆了幾年﹖

成吉思汗的子孫在歐亞大陸上建立了欽察、伊兒、察合台、窩闊台四大汗國,四大汗國都尊奉元朝的皇帝為「大汗」。中國是元朝皇帝直接統治的地區,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發達的國家。世界各國的使者、商人、旅行家絡繹不絕地來到中國,其中最有名的是《馬可·波羅游記》一書的作者、義大利傑出的旅行家馬可·波羅(Marco Polo)。 馬可·波羅生於1254年。他父親尼古拉·波羅、叔父瑪飛·波羅都是義大利水城威尼斯的商人。馬可·波羅6歲那一年,尼古拉和瑪飛兩兄弟到外國做生意,後來留居在不花剌城(今烏茲別克國的布哈拉)。在不花剌,兄弟倆認識了旭烈兀汗派去朝覲元世祖忽必烈的使者。使者建議他倆隨同自己一道去晉謁忽必烈。尼古拉和瑪飛接受了這個邀請。 元世祖忽必烈見到尼古拉和瑪飛,十分高興,向他們垂詢西歐各地的風土人情,羅馬皇帝和教皇的情況。這兩位義大利人在留居不花剌城的時候,已學會了蒙古語,對忽必烈的問題對答如流。忽必烈很賞識他們,委派他們作為蒙古大汗的專使,去拜見教皇克萊門特四世。忽必烈賜給他們一面金牌。持有這面金牌,他們可在蒙古征服的廣袤土地上通行無阻,並受到官員的保護,能領取到一切生活必需品。 尼古拉、瑪飛兩兄弟在路上走了3年。1269年4月,他們到達阿克城,在那裡,聽到克萊門特四世新近逝世的消息。駐阿克城的教皇使者要他們等候新教皇的選舉的結果,然後向新教皇遞交蒙古大汗忽必烈的國書。兄弟倆利用這段時間回到威尼斯探親。這時馬可·波羅已長成15歲的少年了。 新教皇的選舉一再拖延,兩年之後才有了結果。選出的新教皇正好是當年那位駐阿克城的教皇使者,史稱格雷戈里十世。格雷戈里十世委派尼古拉、瑪飛為教皇專使,回拜蒙古大汗,並托他倆帶去許多珍貴的禮物,贈送給大汗。 馬可·波羅十分嚮往繁榮富庶的中國,央求父親帶他到中國去。馬可的母親已經去世,尼古拉也覺得,讓孩子一個人留在威尼斯,他放心不下。於是父子叔侄二人,一起踏上了赴中國的旅途。 他們沿著公元前一世紀初葉我國古代人民和西南亞各族人民開辟的「絲綢之路」東行。他們有時騎馬,有時騎駱駝,有時步行,穿越敘利亞、伊拉克、伊朗,走出中亞大沙漠,跨過帕米爾高原,經新疆的喀什、於田、羅布泊,到甘肅的敦煌、玉門……他們在中國境內所走過的路線,大體上是晉代高僧法顯、唐代高僧玄奘西行求法的路線,不過行進的方向相反罷了。 他們走了三年半時間,於至元十二年(1275年) 5月到達上都開平。 元世祖忽必烈在上都專門集合文武大臣,舉行盛大儀式,歡迎遠道而來的教皇使者。尼古拉、瑪飛向忽必烈報告了往返的經歷,並呈上格雷戈里十世的書信和禮物。忽必烈注意到侍立在兩兄弟身邊的馬可·波羅,問:「他是誰?」尼古拉回答:「這是陛下的僕人,我的兒子。」忽必烈很喜歡這個體型威武、儀表端正的年輕人,下令將馬可的名字列入榮譽侍從的花名冊。 馬可·波羅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熟悉了蒙古宮廷的禮節,學會了蒙古語和漢語。元世祖忽必烈為了考察他的能力,派他到雲南去辦事。當時,從雲南到上都要走六個月的路程。馬可·波羅一路留心觀察風土人情,回到上都後,向忽必烈詳細報告。例如,他看到雲南人從鹽井中取水,放在小鍋里製成鹽餅,鹽餅上凸下平,打上特殊標記後,可作為貨幣流通,80個鹽餅兌換一個金薩吉(金幣名稱)。可是,當商人將鹽餅運到偏遠山區後,按山區土人的落後情況,以及離城市的路程遠近,只用60、50、甚至40個鹽餅就可換到手一個金薩吉。又如,有很多雲南百姓隨身帶有毒葯。遇上有被捕或受苦刑的危險,他們就吞服毒葯自殺,以免遭受折磨。當地的政府官員得准備好狗屎,一旦發現犯人吞服了毒葯,就強迫他們吞食狗屎,以引起嘔吐,解除毒性……對於這些情況,忽必烈都聽得十分認真。他誇獎馬可·波羅聰明能幹。以後,忽必烈經常派馬可·波羅執行重要任務。馬可·波羅曾到過濟南、南京、九江、鎮江、常州、蘇州、杭州、泉州等地視察,曾在揚州當過三年總管,還出使國外,到過南洋好幾個國家。 馬可·波羅特別贊賞杭州,在《游記》中說:「這座城市的庄嚴和秀麗,堪為世界其他城市之冠。這里名勝古跡非常之多,使人們想像自己彷彿生活在天堂,所以有『天城』之名。」他同杭州城裡一個富商結為好朋友。那位富商曾當過南宋皇帝的心腹侍從,對他講述了許多南宋宮廷生活的細節,並帶他去參觀宋代皇宮的舊址。面對敗壁頹垣,馬可·波羅不禁感慨萬分。他注意到,杭州城的居民恬靜溫文、忠厚公平、鄰里和睦、待客友好,但對駐防的蒙古軍人卻十分討厭,內心埋藏著由於大好河山被異族所佔據而產生的亡國之恨。 那時的歐洲人根本不知道煤炭是什麼東西。馬可·波羅在《游記》中驚訝不止地記載道:「整個契丹省到處都發現有一種黑色石塊,它挖自礦山,在地下呈脈狀延伸。一經點燃,效力和木炭一樣,而它的火焰卻比木炭更大更旺。甚至,可以從夜晚燃燒到天明仍不會熄滅。」他深感中國物產豐富、文教昌明。他死之前,天主教的神父要求他為了靈魂的安寧,聲明取消《游記》中所說的「一些似乎不可相信的事。」馬可·波羅忠於事實,拒絕作這樣的懺悔,還堅持宣稱:「我還沒有說出自己所見所聞的一半。」 馬可·波羅和他的父親、叔父在中國生活了17年,思鄉情切,一再向元世祖忽必烈請求回國。起先,忽必烈寵幸馬可·波羅,捨不得放他們三人走。直到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忽必烈選了一個名叫闊闊真的皇族少女,賜給伊兒汗國的國王做王妃,需要一個熟悉海路的人護送她到伊兒汗國去,這才讓他們父子叔侄三人離開中國。

C. 馬可波羅來中國時,是哪個朝代

馬可波羅來中國時,是元朝。

17歲時,馬可波羅跟隨父親和叔叔來到中國大約四年。於1275年到達元朝首都,並與元朝的創始人忽必烈建立了友誼。

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了17年,訪問了當時中國的許多古城,並訪問了西南的雲南和中國東南部。回到威尼斯後,馬可波羅在威尼斯和熱那亞的海戰中被俘。在監獄里口述旅行經歷,由魯斯蒂謙寫出《馬可·波羅游記》。



主要成就:

《馬可·波羅游記》打開了歐洲的地理和心靈視野,掀起了一股東方熱、中國流,激發了歐洲人此後幾個世紀的東方情結。許多人開始湧向東方,學習東方,以致歐洲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革。許多中世紀很有價值的地圖,是參考游記製作的。

許多偉大的航海家,揚帆遠航,探索世界,是受到馬可·波羅的鼓舞和啟發。事實上,美洲大陸的發現純屬意外,因為游記的忠實讀者哥倫布原本的目的地是富庶的中國。當時歐洲人相信,中國東面是一片廣闊的大洋,而大洋彼岸,便是歐洲老家了。

馬可·波羅東方之旅已經過去700多年了,但他的精神依然震撼著人們心靈,激勵著人們不斷作出新的探索取得新的進展。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走在由他所開辟的這條東西方交流之路上,並使之不斷延伸拓展,越走越寬廣、越走越平坦,超越時間、空間的局限,走向一個和諧的世界。

D. 歷史記載馬可波羅到底有沒有來到中國

有,17歲時跟隨父親和叔叔,沿陸上絲綢之路前來東方,經兩河流域、伊朗高原、帕米爾高原,歷時四年,在1275年到達元朝大都(今北京)。

他在中國游歷了17年,並稱擔任了元朝官員,訪問當時中國的許多地方,到過雲南和東南沿海地區。回義大利後,馬可·波羅在一次海戰中被俘,在獄中他口述了大量有關中國的故事,其獄友魯斯蒂謙寫下著名的《馬可·波羅游記》。

記述了他在東方最富有的國家中國的見聞,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嚮往,對以後新航路的開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同時也是研究元朝歷史和地理的重要史籍。


(4)馬可波羅在中國多少年擴展閱讀:

聰明的馬可·波羅很快就學會了蒙古語和漢語。他借奉大汗之命巡視各地的機會,走遍了中國的山山水水,中國的遼闊與富有讓他驚呆了。

他先後到過新疆、甘肅、內蒙古、山西、陝西、四川、雲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還出使過越南、緬甸、蘇門答臘。他每到一處,總要詳細地考察當地的風俗、地理、人情。在回到大都後,又詳細地向忽必烈大汗進行了匯報。

在《馬可·波羅游記》中,他盛贊了中國的繁盛昌明;發達的工商業、繁華熱鬧的市集、華美廉價的絲綢錦緞、宏偉壯觀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驛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紙幣等等。書中的內容,使每一個讀過這本書的人都無限神往。

E. 馬可波羅什麼時候到中國來的

1、公元1275年馬可波羅到達元朝首都。

2、馬可波羅出生在十三世紀的義大利。在馬可波羅還只有十七歲的時候,他跟隨著父親以及叔叔,花了整整四年的時間,終於到達了當時中國的蒙古帝國。並且他們在蒙古帝國的國土上生活了整整十七年的時間。將中國所有的文化,產物都摸了個透。以致他回到威尼斯,寫下了精彩的《馬可波羅游記》。

(5)馬可波羅在中國多少年擴展閱讀:

1271年,即馬可·波羅17歲時,父親和叔叔拿著教皇的復信和禮品,帶領馬可·波羅與十幾位旅伴一起向東方進發了。他們從威尼斯進入地中海,然後橫渡黑海,經過兩河流域來到中東古城巴格達,從這里到波斯灣的出海口霍爾木茲就可以乘船直駛中國了。

然而,這時卻發生了意外事件。當他們在一個鎮上掏錢買東西時,被強盜盯上了。這伙強盜乘他們晚上睡覺時抓住了他們,並把他們分別關押起來。半夜裡,馬可·波羅和父親逃了出來。當他們找來救兵時,強盜早已離開,除了叔叔之外,別的旅伴也不知去向了。

馬可·波羅和父親、叔叔來到霍爾木茲,一直等了兩個月,也沒遇上去中國的船隻,只好改走陸路。這是一條充滿艱難險阻的路,是讓最有雄心的旅行家也望而卻步的路。

他們從霍爾木茲向東,越過荒涼恐怖的伊朗沙漠,跨過險峻寒冷的帕米爾高原,一路上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飢渴的困擾,躲開了強盜、猛獸的侵襲,終於來到了中國新疆。一到這里,馬可·波羅的眼睛便被吸引住了。美麗繁華的喀什、盛產美玉的和田,還有處處花香撲鼻的果園。

馬可·波羅他們繼續向東,穿過塔克拉瑪干沙漠,來到古城敦煌,瞻仰了舉世聞名的佛像雕刻和壁畫。接著,他們經玉門關見到了萬里長城。最後穿過河西走廊,終於到達了上都—元朝的北部都城。這時已是1275年的夏天,距他們離開祖國已經過了四個寒暑了!

F. 馬可波羅是否真的來過中國呢

親,這一直是個歷史之謎~不過,我查到了:

馬可波羅游記是讓西方對東方引起興趣的一本書,是馬可波羅在監獄中口述完成的。但是,許多人懷疑他只是在說謊,在馬可死前,他氣憤的說:「我敢對天發誓,我看到的比我說出來的還多的多!」盡管後來西方人大多承認馬可波羅游記對文化交流來說,是一本重要的書,但是,馬可波羅是否來過中國仍然有著很大的爭議。仔細說起來,馬可波羅是否來過中國確實是一大懸案。認為他沒有來過的人大致上用了這幾個理由證明他說謊:

1. 馬可波羅自稱他深受忽必烈的喜愛,年僅23歲就當了揚州的行政官。但是,中國從來沒有義大利人在揚州當行政官的紀錄。馬可波羅自稱是1275年來華的,那時馬可波羅也才來華兩年而已,怎麼可能當得上揚州那種大都市的大官?如果他真的當了行政官,洋人當官這麼稀有的事中國一定會有記載的。事實上,中國的史料根本就沒有出現過馬可波羅這個名字。
2. 馬可波羅又說他曾經教導蒙古人製作回回炮攻陷了襄陽。襄陽獻炮一事,元史也提了。但是提供者並非馬可,而是一個波斯人。難道是元史記錯了嗎?不可能!因為襄陽獻炮的時間是1273年,馬可波羅自稱到中國的時間是1275年;獻炮的波斯人是1274年死的,那時馬可還在路上呢!有人說,那個波斯人的兒子名字和馬可音近,他們會不會是同一人呢?也不可能!因為那個波斯人的兒子在1330年死於中國,而馬可波羅是在1324年死在歐洲的。
3. 對西方來說,中國最有特色的茶、漢字、長城,馬可波羅根本隻字未提。
4. 馬可波羅游記里描述的中國地名,採納了不少波斯、蒙古叫法。
5. 馬可波羅對中國南方的描寫錯誤多,且非常公式化。

因此,有人認為,馬可波羅並沒有真的到過中國。他可能只到了波斯之類的國家,聽那些波斯商人講起中國的事情、看了些導覽手冊、又道聽塗說,加上了自己的想像和編造,湊成了馬可波羅游記。

亦有人相信馬可波羅確實到過中國。理由如下:

1. 中國的史書雖然沒出現過馬可波羅這個名字,但有間接證據。在永樂大典‧站赤的史料,有著忽必烈派三位使者去辦事的史料(1291年),馬可波羅游記也有寫,三位使者的姓名完全相同。證明馬可波羅在1291年確實在中國。
2. 馬可波羅不識漢字、也不習慣喝茶,所以游記才沒提到。
3. 馬可波羅描述的中國地名採納波斯、蒙古叫法,說明馬可波羅在中國大多接觸的是蒙古人、波斯人,很少接觸漢人。
4. 他是一個洋人,對中國要有確實的了解是很困難的。雖然游記中錯誤不少,但不能因此證明他沒來過中國。
5. 馬可波羅對許多中國古跡、建築的描述細微且正確,如果不是親眼見過,不會這麼清楚。

雖然這些似乎可以對馬可波羅沒來過中國的觀點提出一些反駁,但很明顯的,還是沒有什麼有力的證據可以證明他確實來過。把雙方的說法統一一下,有了第三種觀點,我也比較支持。那就是馬可波羅的確到過中國,但可能只到過中國北方,南方的事大多是他道聽塗說或隨便說的(這也能解釋未何他對北方的描述較正確,南方描寫錯誤多且公式化)。他不是什麼高官,他可能只是個小官、說故事的人,又或者只是個商人。他回到歐洲後為了出名捏造了揚州當官、襄陽獻炮的事。如果真是這樣,他不辭辛苦來華,的確是個努力不懈的旅行者;但由於他的虛榮心和片面而捏造事實,大為降低了他的歷史地位。

G. 馬可波羅在中國生活了幾年

馬可·波羅(Marco Polo,又譯馬可·孛羅,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是義大利威尼斯商人、旅行家、探險家。在中國元朝期間隨從他的父親和叔叔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回到義大利之後,馬可·波羅在一次威尼斯和熱那亞之間的海戰中被俘,在監獄里口述旅行經歷,由魯斯蒂謙(Rustigielo)寫出《馬可·波羅游記》(Il Milione)。但其到底有沒有來過中國卻引發了爭議。
波羅家族祖籍亞得里亞海的Curzola島,現歸克羅埃西亞。馬可·波羅出生的房子還在島上。他的父親Niccolò(Nikola)和叔叔Matteo(Mate)是有名的遠東貿易商人。他們兩人1255年出發向東,開始時並非想去中國。但是一路戰事紛發,在1264年碰到元朝送到西方的使者,決定到中國。1266年兄弟兩人到達北京,見到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寫了一封信給教宗,請他派人到中國,告訴中國人關於歐洲人的生活方式。
兄弟兩人回到義大利,拿到教宗給忽必烈的回信,1271年返回中國。這一次Niccolò帶了他的兒子馬可。馬可的聰明一直非常討忽必烈喜歡,封他許多官,也派他到各地為大汗的使者。馬可·波羅見到中國很多地方和比歐洲先進的文化成就。
波羅一家人在1295年回到歐洲,定居威尼斯。當地人很喜歡來聽他們講訴在中國的經歷,但是大多並不相信他們說的奇人怪事。

H. 馬可波羅在中國游歷了多少年

馬可·波羅,13世紀來自義大利的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17歲時跟隨父親和叔叔,途經中東,歷時四年多到達蒙古帝國。他在中國游歷了17年,曾訪問當時中國的許多古城,到過西南部的雲南和東南地區。

I. 馬可波羅是在哪個朝代來到中國的

馬可波羅是在元朝來到中國的。

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年9月15日出生於克羅埃西亞考爾楚拉島,威尼斯旅行家、商人,著有著名的《馬可·波羅游記》。於1324年1月8日逝世。

1271年,17歲時,隨父親和叔父前來中國。他們跋山涉水,歷盡艱辛,途經耶路撒冷、波斯(今伊朗),穿過中亞大沙漠,翻越帕米爾高原,經甘肅進入蒙古,於1275年到達中國元朝的京都(今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西北)。歷時近4年。

(9)馬可波羅在中國多少年擴展閱讀:

歷史貢獻

馬可·波羅的中國之行及其游記,在中世紀時期的歐洲被認為是神話,被當作「天方夜譚」。但《馬可·波羅游記》卻大大豐富了歐洲人的地理知識,打破了傳統思想的束縛,以及「天圓地方」說;同時《馬可·波羅游記》對15世紀歐洲的航海事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義大利的哥倫布、葡萄牙的達·伽馬、鄂本篤,英國的卡勃特、安東尼·詹金森和約翰遜、馬丁·羅比歇等眾多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險家讀了《馬可·波羅游記》以後,紛紛東來,尋訪中國,打破了中世紀西方神權統治的禁錮,大大促進了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因此可以說,馬可·波羅和他的《馬可·波羅游記》給歐洲開辟了一個新時代。

J. 馬可波羅來中國時中國是什麼朝代

元朝。

馬可波羅【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1254年生於威尼斯的一個商人家庭。馬可波羅的父親尼科羅和叔叔馬泰奧是威尼斯商人。據說,17歲時,馬可波羅跟隨父親和叔叔來到中國大約四年。於1275年到達元朝首都,並與元朝的創始人忽必烈建立了友誼。

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了17年,訪問了當時中國的許多古城,並訪問了西南的雲南和中國東南部。回到威尼斯後,馬可波羅在威尼斯和熱那亞的海戰中被俘。在監獄里口述旅行經歷,由魯斯蒂謙寫出《馬可·波羅游記》。但其到底有沒有來過中國卻引發了爭議。



(10)馬可波羅在中國多少年擴展閱讀:

其它相關介紹:

1292年春天,馬可·波羅和父親、叔叔受忽必烈大汗委託,護送一位蒙古公主到波斯成婚。三人趁機向大汗提出回國的請求。大汗答應他們,在完成使命後,可以轉路回國。 1295年末,三人終於回到了闊別二十四載的親人身邊。

馬可·波羅和父親、叔叔從中國回來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威尼斯,馬可·波羅和父親、叔叔的見聞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從東方帶回的無數奇珍異寶,一夜之間使馬可·波羅和父親、叔叔成了威尼斯的巨富。

閱讀全文

與馬可波羅在中國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百香果們為什麼要去義大利 瀏覽:526
中國有多少對列車 瀏覽:206
中國最漂亮山是什麼山 瀏覽:414
義大利面怎麼做造型 瀏覽:534
出差印尼買些什麼 瀏覽:899
韓國在中國的衣服品牌有哪些品牌 瀏覽:814
義大利哪個國家確診人數最多 瀏覽:988
中國被割了多少地 瀏覽:975
義大利進口男鞋有哪些品牌 瀏覽:490
印尼的天空在哪裡 瀏覽:62
伊朗拐點是什麼意思 瀏覽:525
義大利拉瓦洗車機哪裡生產的 瀏覽:261
印尼虎內蒙怎麼引起 瀏覽:557
伊朗閃電戰斗機用什麼發動機 瀏覽:110
英國貿易銀元價格如何 瀏覽:135
伊朗國旗為什麼是紅色 瀏覽:860
英國補辦長期護照要多久 瀏覽:877
中國和印度之間發生什麼 瀏覽:126
義大利語下載什麼軟體 瀏覽:27
法國義大利哪個給的時間長 瀏覽: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