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本氣候和中國哪裡一樣
日本的氣候和中國氣候是不一樣,存在一定的氣候差異。日本的四季氣溫與中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南的亞熱帶、熱帶季氣候接近,與其他大部分地區有一定差距,氣候多樣性不如中國豐富。
日本的氣候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溫和濕潤。6月多梅雨,夏秋季多台風。全國橫跨緯度達25°,南北氣溫差異十分顯著。絕大部分地區屬於四季分明的溫帶氣候,位於南部的沖繩則屬於亞熱帶,而北部的北海道卻屬於亞寒帶;1月平均氣溫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
中國的氣候分別有:熱帶季風、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高原山地、溫帶大陸性、熱帶雨林。
(1)日本青森縣氣候與中國哪個省類似擴展閱讀:
中國氣候溫度帶:
中國採用積溫來劃分溫度帶,當日平均氣溫穩定升到10℃以上時,大多數農作物才能活躍生長,所以通常把日平均氣溫連續≥10℃的天數叫生長期。
把生長期內每天平均氣溫累加起來的溫度總和叫積溫。一個地區的積溫,反映了該地區的熱量狀況。根據積溫的分布,中國劃分了5個溫度帶和一個特殊的青藏高原區。不同的溫度帶內熱量不同,生長期長短不一,耕作制度和作物種類也有明顯差別。
⑵ 日本氣候和國內什麼地方相同
日本位於亞洲大陸東側,大部分地區屬溫帶和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不僅受東亞季風的控制,而且受海洋及島上地形的影響。日本列島的主要四島九州、四國、本州和北海道均在30°N以北,相當於中國長江口到東北南部的緯度。日本與中國同處東亞,均受東亞季風控制,但日本氣候的海洋性要強於中國。
冬季日本受來自內陸季風的影響不如中國大陸強烈,但西北風仍占優勢,11 月至翌年2月西風北風頻率達60%〜70%。冬季日本北部接近阿留申低壓,因氣壓梯度大風力很大。1月平均0℃等溫線大約在38°N稍南,比中國東部平原偏北 4個緯度。九州南部1月平均溫度7℃,相當於中國浙江南部。冬季是西海岸降水最多的時期,山地積雪很厚,但東海岸是背風坡,降水較少。由於降水充沛,日本作物的越冬凍害輕於中國。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初夏南部(38°N以南)與中國長江 流域同樣有一個月左右的梅雨期,入梅時間在6月上中旬,出梅在7月上中旬。夏季最熱月(7月或8月)平均氣溫北海道為17〜20℃,本州南部、四國和九州為25〜27℃,比中國東部相應緯度低2〜5℃。秋季節日本常受台風影響, 發生洪澇和風災,日本是亞洲鋒面活動最頻繁的地區,從大陸昀東移來的氣旋常發展加深,加上地形抬升作用,日本年降水量多數地區可達1 000mm以上,山地均超過2 000mm,比中國明顯偏多。
⑶ 日本的四季氣溫和中國是一樣的嗎
日本的四級氣溫與中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南的亞熱帶、熱帶季氣候接近,與其他大部分地區有一定差距,氣候多樣性不如中國豐富,具體如下:
日本位於東亞,因此具有東亞的氣候特點,即季風氣候顯著。日本的季風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徵,與亞洲大陸同緯度地方相比,冬季較為溫暖,夏季較為涼爽,降水比較豐富。
全國大部分為森林所覆蓋,山間河流短急,水力資源豐富。 在中國,昆明、合肥、上海等地與之氣溫類似。
日本氣候特徵:
日本以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四季分明。全國橫跨緯度達25°,南北氣溫差異十分顯著。
絕大部分地區屬於四季分明的溫帶氣候,位於南部的沖繩則屬於亞熱帶,而北部的北海道卻屬於亞寒帶。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較多的地區。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側地區冬季的降雪;6月、7月(沖繩、奄美為5月、6月)間連綿不斷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陸或接近日本的台風。
日本有記載的最高溫度紀錄是40.9℃,於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縣熊谷市和岐阜縣多治見市測得;有記載的最低溫度紀錄是-41℃,於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測得。
(3)日本青森縣氣候與中國哪個省類似擴展閱讀:
日本的氣候類型、氣候特點及形成原因:
日本全國橫跨緯度達25°,南北氣溫差異十分顯著。北海道與本州的高原地帶屬亞寒帶,本土地區屬溫帶,而沖繩等南方諸島則為亞熱帶。
此外,日本所處位置令她受到季候風及洋流交匯的影響,因此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日本可分為六個氣候區,分別是:
北海道氣候
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響,降雨量較日本其他地方為少。夏季短暫且涼爽,冬季漫長而寒冷。
日本海側氣候
范圍為本州島西部海岸地區。冬季受西伯利亞高氣壓所控制,吹西北風,同時由於暖流對馬海流在冬季通過日本海而帶來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較少,有時因焚風而會出現異常高溫。
中央高地氣候
典型的內陸性氣候,冬寒夏涼,冬季與夏季及晝夜之間溫差很大,降雨量少。
太平洋側氣候
包括了本州東海岸、南四國和九州大部分地區。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梅雨強台風多,冬季則降雪較少。
瀨戶內海式氣候
包括了山陽地方、北四國、近畿與九州局部地區。這里天氣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時遭受旱災之苦。
南西諸島氣候
范圍為琉球群島。屬於亞熱帶氣候,夏季炎熱冬季溫暖。降雨量大,夏季常受台風吹襲。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較多的地區。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側地區冬季的降雪;
6、7月(沖繩、奄美為5、6月)間連綿不斷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陸或接近日本的台風。
日本有記載的最高溫度紀錄是40.9度,於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縣熊谷市和岐阜縣多治見市測得;有記載的最低溫度紀錄是-41度,於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測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日本
⑷ 請問有誰了解日本的青森縣嗎誰能詳細介紹該地嗎
青森縣位於本州的最北端,與岩手縣和秋田縣相鄰。青森縣的面積約為9,606平方公里,為全國第8大。其面積約為東京都,千葉縣和神奈川縣的總和。而且,縣內森林的總面積占縣總面將近70%。青森縣的人口越位147萬人,居全國第28位。
青森縣的氣候屬於冷涼型天氣,所以,隨著季節的轉變其氣候的變化也相當明顯。西北面的津輕地區在冬天受到空氣濕冷,常常有雪。而縣的太平洋沿岸則在即使在夏天也受到東北面吹來的冷氣流的影像氣溫偏低。
在如此的地理氣候條件的影像之下,青森的農作物也相當有名。尤其是其蘋果的產量,居日本首位。另外,八戶是日本北部出名的漁港,北邊的陸奧灣是著名的扇貝養殖地。
而在,津輕海峽有連接日本本州和北海道的海底隧道,名為,青函隧道,其長度為53.9公里,屬是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
其次,說到青森縣的觀光之地,就要屬白神山地。它跨越青森縣和秋田縣這兩個縣。其中心約16,971公頃的區域,在1993年被登錄為世界遺產。
另外,對於溫泉愛好者來說,青森縣也可謂是溫泉天堂。縣內從大街小巷,到山澗溪谷,都點在有各種各樣的溫泉,供君享用。
歷史
繩文時代遺留下來的遺跡有三內丸山遺跡和龜岡遺跡等。但在日本古代,基本上屬於律令制國家的統治外區域。到了鐮倉時代,幕府終於了解到外浜或糠部等名字。之後,津軽安藤氏以十三湊為據點進行大量的海上貿易。江戶時代,主要由盛岡藩和弘前藩所支配。另外,還有八戸藩、黒石藩等。戊辰戰爭時,弘前藩與盛岡藩同屬於奧羽列藩同盟。戰後,盛岡藩實力大減,在其領土內設立了斗南藩,由以前會津藩的松平家支配。
1871年7月 廃藩置縣。在現在的青森縣范圍內,成立了弘前県、黒石県、斗南県、七戸県、八戸県等。
1871年9月 上述藩縣合並為弘前縣,後隨即將縣廳移至青森,改稱青森縣。歩兵第5連隊駐屯在此。
1896年 第8師団、駐屯弘前
1945年 青森、八戸、三澤等地遭到空襲。美國第七艦隊、進入大湊港(9月8日)
1954年 青森函館連絡船洞爺丸沉沒事件
1988年 青函隧道完成、同年7月9日至9月18日,召開青函博覧會。
1993年 白神山地、被登記為世界遺產
1995年 青森機場開通國際航線
2002年 東北新干線盛岡~八戸間開通
產業
農業
青森縣是著名的蘋果產地,產量占日本全國約半數。蘋果種植以弘前市為中心,集中在津軽地方,三戸郡等南部地方也有種植。
長芋一大生產地
油菜種植面積日本第一位(橫浜町)
大蒜生產日本第一位(田子町)
櫻桃生產量日本第二位(名川町)
林業
日本三大美林之一,下北半島的樹木品質優良。
水產業
三面靠海,環抱陸奧灣,海產品豐富。
陸奧灣出產扇貝,海蟹等。
津軽海峽出產的大馬哈魚作為高等品銷往東京等地。其中大間大馬哈魚逐漸成為一個品牌。八戸港是日本前2位的漁港。
交通
機場
青森機場
三澤機場
鐵路
中心車站
青森站、八戸站、弘前站、野辺地站、三澤站、大湊站
主要路線
東日本旅客鉄道
東北新干線
東北本線
奧羽本線
路線巴士
弘南巴士 弘南服務 青森市交通部(青森市営巴士) 下北交通(下交巴士) 十和田観光電鉄(十鉄巴士) 八戸市交通部(八戸市営巴士) 南部巴士 JR巴士東北 脅野沢交通 川內交通 今別町巡迴巴士 外浜町循環巴士 蓬田村営巴士 六戸町民巴士 下田町民巴士
地域
主要分為「津軽」,「下北」,「南部(県南)」等三個區域。 津軽,以弘前市為中心的日本海側地域 下北,以むつ市為中心的下北半島 南部(県南),以八戸市為中心的太平洋側地域 共有9市8郡27町10村の46市町村(平成合並前有8市8郡34町25村,共67市町村) ※在行政上,經常分為下列六個地區。
城市
青森市(県庁所在地) 八戸市 弘前市 十和田市 むつ市 五所川原市 黒石市 三沢市 つがる市
郡部
東津軽郡
平內町 - 外ヶ浜町 - 今別町 - 蓬田村
西津軽郡
鰺ヶ沢町 - 深浦町
中津軽郡
岩木町 - 相馬村 - 西目屋村
南津軽郡
藤崎町 - 大鱷町 - 尾上町 - 平賀町 - 碇ヶ關村
北津軽郡
板柳町 - 鶴田町- 中泊町
上北郡
野辺地町 - 七戸町 - 百石町 - 六戸町 - 橫浜町 - 東北町 - 下田町 - 六ヶ所村
下北郡
大間町 - 東通村 - 風間浦村 - 佐井村
三戸郡
三戸町 - 五戸町 - 田子町 - 名川町 - 南部町 - 階上町 - 福地村 - 新郷村
東青地區
青森市、東津軽郡
中弘南地區
弘前市、黒石市、中津軽郡、南津軽郡
西北五地區
五所川原市、つがる市、西津軽郡、北津軽郡
三八地區
八戸市、三戸郡
上十三地區
十和田市、三沢市、上北郡
下北地區
むつ市、下北郡
[編輯]
青森縣的方言
青森縣的方言至少可以分成3種以上。一般分為津軽地方,下北地方和南部地方三種。這三種方言在語法構造和詞彙發音上都具有北部奧羽方言的特徵。
風景名勝
津軽地方-弘前城,十和田八幡平國立公園,下北國定公園,古牧溫泉。
主要節日活動
青森大燈籠節
描寫青森的文學作品
津軽(太宰治)
回憶(太宰治)
海峽(井上靖)
飢餓海峽(水上勉)
油菜花的海岸<第五巻>(司馬遼太郎)
縣徽:將青森的地理圖形化。舊國名:陸奧縣名由來: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當津輕藩在現在的青森修建港口的時候,發現那一帶被青綠的松林覆蓋,於是起名「青森」。
縣花:蘋果花。縣樹:絲柏。縣鳥:短嘴天鵝。面積:9.617平方公里(日本全國第8位)。人口:1524442人(日本全國第28位)。人口密度:159人(日本全國第38位)。人口增長率0.0%(日本全國第45位)。市町村數:8市34町25村。縣廳所在地:青森市(294050人)。
通往北海道的入口
日本著名的鐵路東北本線和奧羽本線在青森市合流,在這里與位於青森灣的棧橋相連,使許多來自日本本州的乘客不用出站,就可以坐上青函聯絡船前往北海道。
由於所處地理位置所至,青森受日本中央文化影響的歷史並不長,因此長期以來形成獨特的地方特色。
本世紀60年代,在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時期,青森市、八戶市的工業化進程加劇,並由此帶動了擁有大片未開墾土地的小川原地區的開發。特別是青森隧道的開鑿與開通,為日本東北新干線的開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以八甲田山為界,將青森縣分為以西邊的弘前為中心的津輕和以東邊的八戶為中心的南部地區兩大部分。
青森縣最具代表性的產業是大米和蘋果。產地以津輕平原為主,特別是蘋果的生產,其產量約占日本全國的一半以上。
由於受火山岩地質影響,加之嚴寒的影響,青森縣南部地區主要從事稗子、穀子的栽培,是以畜牧業為主的地區。近年來開始大面積推廣抗寒水稻新品種,因此水田種植面積有所增加。
地理與氣候
由於八甲田山屬於那須火山地帶,加上下北半島的火山,青森是火山觀光的好地方。此外,青森縣境內的岩木山中有美麗的湖泊和大小不等的溫泉,都成為縣的旅遊觀光資源。另外,縣境內還分布有津輕平原、青森平原和三本木平原。
從氣候條件來看,津輕冬季多雪,夏季高溫,南部冬季少雪,夏季多出現冷夏。津輕冬季的體育運動是滑雪,南部地區則是滑冰。
觀光與民俗
青森縣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動是津輕地區的「驅睡魔」和南部地區的「搖土地」。
驅睡魔一般在8月初舉行,意喻驅趕睡意和暑氣,堪稱日本東北三大祭之一。
搖土地每年2月中旬舉行,意喻推醒沉睡的土地,帶來五穀豐登。一般在八戶市和附近地區舉行。
本州最北端的恐山與高野山、比睿山一道共稱日本三大靈場。在荒涼的灰白色土地上,三途川輕輕流過。從「血池地獄」、「畜生地獄」(均為溫泉名)噴出熱水。每年7月和9月,當地都要舉辦地藏會,屆時將有人稱「依他靠」的巫士,作為祖先們的替身,向人們傳達神的旨意。如今這項活動已同旅遊活動結合起來,其神秘色彩已被削除了許多。
⑸ 青森 平壤 北京三地氣候特徵差異表現為
這三個地方的緯度差不多,北京冬天乾燥,春季多風,夏季為雨季,秋天涼爽。
平壤和北京差不多,秋天為雨季,特別提醒:平壤工業污染幾乎沒有,空氣,水,絕對比北京強!
如果青森指的是日本的青森縣,那我簡單回答一下:青森縣在本州島北端,於北海道隔海相望,植被覆蓋高,冬季降雪和雨,春季 夏季 秋季會受台風影響,青森與北海道有海底隧道相連,電車在海底也有一站(站名記不清了)是觀光站,主要是「多啦A夢」的奇妙世界,可以看看。
溫度:
北京冬季白天0-2度,夜間-3度- -10度,春秋短暫,白天平均10-20度,夜間3-4度,夏季30-35度;
平壤冬季白天-2度- -5度,夜間-10度- -15度,春秋白天平均10-20度,夜間3-4度,夏季比較炎熱30度;
青森冬季白天-2度,夜間-3度- -10度,春秋白天10-20度,夜間5度左右,夏季28-30度。
⑹ 與日本氣候比較相似的中國城市
日本的氣候類型南部是熱帶季風氣候,北部是溫帶季風氣候。
中國的南方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北方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
因為日本在海洋中,所以中國沿海城市的氣候和日本都比較相似。
比如北方的連雲港,青島,煙台,天津,秦皇島,大連都是溫帶季風氣候,和日本北部氣候類型相同。南方的上海,廈門,廣州,香港,澳門,福州等是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日本南部氣候類型相同。
⑺ 日本的天氣與中國哪個地方的天氣相近
日本南部與我國東南皆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我國北偏東方和日本北部同為溫帶海洋性氣候。但是日本的氣候海洋性比較明顯,而我國的氣候大陸性很明顯。
⑻ 青森縣氣候
地名 青森縣(あおもりけん 青森県 a o mo ri ken)
人口 147萬
面積 9606.59平方公里
位置 位於本州最北部,三面環海,與岩手縣和秋田縣相鄰
首府 青森市
美食 草莓煮、馬肉火鍋、醬味烤扇貝、煎餅汁、青森地雞火鍋等
特產 蘋果、家山芋、大蒜、油菜子、墨斗魚、比目魚、扇貝等
景點 白神山地、十和田湖、奧入瀨溪流、奧羽山脈等
【簡介 】
青森縣面積為全國第8大。其面積約為東京都,千葉縣和神奈川縣的總和。而且,縣內森林的總面積占縣總面將近70%。青森縣的人口總數居全國第28位。
青森縣的氣候屬於冷涼型天氣,所以,隨著季節的轉變其氣候的變化也相當明顯。西北面的津輕地區在冬天受到空氣濕冷,常常有雪。而縣的太平洋沿岸則在即使在夏天也受到東北面吹來的冷氣流的影像氣溫偏低。
青森縣是日本著名的蘋果產地,肥沃的津輕平原,從120年前開始就種植蘋果了。其蘋果產量也是日本第一位。在那裡的柏村,有著全日本最古老的蘋果樹。青森縣還是扇貝的主要養殖地,陸奧灣的扇貝養殖場,扇貝產量居日本第二位。
每年陰歷7月7日,陽歷的8月2日到7日,青森舉行的「nebuta祭」,是東北地區三大節日之一,十分著名。人們用竹子、木頭和紙製造成各種大型的如人的形狀、動物的形狀、惡鬼形狀的模型,放在特製的大車上拉著走。拉車的壯漢會邊走邊喊「la-se-la」「la-se-la」的號子,場面十分壯觀。
現在,津輕海峽有連接日本本州和北海道的海底隧道,名為青函隧道,其長度為53.9公里,屬是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
【旅遊景點 】
青森縣西南部的白神山地,1993年被登錄為世界遺產之一。這是日本第一個被評為世界遺產的地方。白神山地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山毛櫸樹的森林,現在開辟了到山腰的登山路,走過69個轉彎後,就到了海拔1247的山腰。一路上可以觀看山下的十三湖以及日本海等景色。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眺望到北海道的景色,十分壯觀。
【特色美食 】
青森縣的鄉土料理很多,像上面介紹的草莓煮、馬肉火鍋、醬味烤扇貝、煎餅汁、青森地雞火鍋等等,都是在其他地方品嘗不到的獨特料理。草莓煮其實並不是煮草莓,而是將海膽和鮑魚,加點鹽,放在一起煮出來的食物。因為映在白色的清湯裏海膽的樣子,很像清晨的野草莓,因此叫做「草莓煮」。吃的時候盛在帶蓋子的小碗里,海鮮的味道原封不動的被密封在裡面,味道十分鮮美。
此外馬肉火鍋也是一道特色的料理。在日本,馬肉被稱為「櫻花肉」,因為新鮮的馬肉的顏色就像櫻花的顏色一樣呈粉紅色,十分漂亮,因此被稱為「櫻花肉」。馬肉因為脂肪少而特別受日本人的喜愛。馬肉火鍋就是把切薄的馬肉片和蔥、茼蒿菜、香菇等蔬菜放在日式土火鍋里,以醬油調味煮出來的,吃的時候蘸上日式特製的橘子醋,味道非常好。此外,在日本,馬肉的「刺身」,也就是生馬肉也是十分受歡迎的一道菜,新鮮的生馬肉切成薄薄的片,沾點醬油和辣根吃起來十分鮮美。
⑼ 請詳細介紹一下日本青森縣的氣候。
日本青森縣應該是屬於溫帶季風氣候了,但是海洋性比較顯著,與亞洲用緯度地區相比冬季較為溫暖,夏季較為涼爽,降水比較豐富,冬季多以降雪的形式出現。
⑽ 日本 和 中國那個地方 氣候差不多
沖繩地區的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我國台灣群島,東南沿海相似
本州島等主要島嶼為溫帶季風氣候,和我過北京遼寧類似
一些位於太平洋上的島嶼為復雜的季風氣候
同時,因為受到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的影響,日本的季風性氣候被稱之為:「海洋性季風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