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人均耕地多少畝
我國人均耕地1.39畝。
國土資源部近日發布的2004年度全國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人均耕地面積已從上年的1.59畝減少到1.41畝。
2004年全國建設佔用耕地217.6萬畝,災毀耕地94.9萬畝,因農業結構調整減少耕地307.0萬畝,生態退耕1099.3萬畝,以上4項共減少耕地1718.8萬畝。同期,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518.4萬畝。增減相抵,2004年全國耕地凈減少1200.4萬畝。
人均耕地面積分析
國土資源部對用地變化情況分析表明,生態退耕仍是耕地面積減少的主要因素。經實地調查,2004年度全國生態退耕1099.3萬畝,其中退耕還林1043.1萬畝,還草55.8萬畝,還湖0.4萬畝。從往年土地變更調查結果來看,全國耕地面積由1996年10月底的19.51億畝。
減少為2004年10月底的18.37億畝,耕地凈減少1.14億畝,人均耕地由1.59畝降為1.41畝。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我國耕地有佔有補,各項建設佔用耕地總體實現了數量上的占補平衡。
但卻存在著占優補劣的問題。比較建設佔用耕地質量與補充耕地質量,2004年度各項建設佔用的耕地中有灌溉設施的佔72%,補充耕地中有灌溉設施的佔34%;建設佔用的耕地多數是居民點周邊的優質高產。
⑵ 全國耕地有多少億畝
截止2018年,中國的耕地面積為21.4944億畝,排世界第三位。
中國用全球7%的耕地養活了近20%的人口,中國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地區。中國西部耕地面積小,分布零星,耕地面積排世界第3,僅次於美國和印度。由於中國人口眾多,人均耕地面積排在126位以後,人均耕地僅1.4畝,還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一半兒。加拿大的人均耕地是中國的18倍,印度是中國的1.2倍。目前中國已經有664個市縣的人均耕地在聯合國確定的人均耕地0.8畝的警戒線以下。全國的耕地面積已經下降到18億畝。
地形和氣候都適宜的土地才能作為耕地,而中國耕地面積約為20.24億畝,相當於135萬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沿海東部季風區,集中在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平原、山間盆地以及廣大的丘陵地區。中國雖然國土面積大,耕地面積也位居世界第三位,亞洲第二位,但是人均耕地面積僅1.4畝,還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一半。地球上1億480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中大約有1500萬是可耕地,森林開伐,荒漠化,例如馬達加斯加的中央高原上因為過度的游耕已導致嚴重的荒漠化。
⑶ 中國耕地面積是多少畝
截至2021年查詢,中國耕地面積是1432960平方公里(該數據是2018年統計)。
我國的耕地面積主要分布在沿海東部季風區,集中在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平原、山間盆地以及廣大的丘陵地區。
耕地面積是可以用來種植農作物、經常進行耕鋤的田地。包括:熟地、當年新開荒地、連續撂荒未滿三年的耕地和當年的休閑地(輪歇地),以種植農作物為主並附帶種植桑樹、茶樹、果樹和其他林木的土地,沿海、沿湖地區已圍墾利用的「海塗」、「湖田」等。不包括屬於專業性的桑園、茶園、果園、果木苗圃、林地、蘆葦地、天然或人工草地。
⑷ 現在中國耕地面積是多少畝雜交水稻的播種面積是多少畝
總耕地是指包括水稻、小麥、玉米等所有農作物在內的面積,不單指水稻面積。
2020年,中國總耕地面積為18億畝。水稻種植面積為4億多畝,雜交水稻種植面積50%左右。總收獲兩億多噸,平均畝產900多斤。進口270萬噸,出口230萬噸,出口的大部分是種子,進口的大部分都是食用稻(既傳說中的泰國香米)。
所以噴子們說沒吃過雜交水稻和只吃泰國香米雲雲,都是屁話。只要吃米飯就一定吃過雜交水稻,因為大部分飯堂和快餐店、酒店都是雜交水稻,各種米製品就不說了。270多萬噸進口米不可能全是泰國米,全國一灘,每個縣都分不到幾噸。所謂天天吃的泰國米,八層是套著泰國香米包裝的國產大米。
中國戰略儲備大米常年保持一億噸上下,全部都是雜交稻。每年放出的庫存大米,雖然存了一年,但吃起來感覺還不錯,實力打臉雜交稻不好吃傳聞。
⑸ 中國耕地面積多少畝
中國耕地面積是19.179億畝。園地3億畝,林地42.6億畝,草地39.67億畝,濕地3.5億畝,建設用地6.13億畝。數據還顯示,10年間,生態功能較強的林地、草地、濕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地類合計增加了2.6億畝,可以看出我國生態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也是國家制定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規劃,重要政策舉措的基本依據。
中國耕地面積相關知識
在過去10年的地類轉換中,既有耕地流向林地,園地的情況,也有林地,園地流向耕地的情況,結果是,耕地凈流向林地1.12億畝,凈流向園地0.63億畝。耕地流向園地等農用地中,有的破壞了耕作層,有的沒有破壞,三調專門對此進行了調查標注,全國共有8700多萬畝即可恢復為耕地的農用地。
⑹ 全國耕地面積多少畝
截止2021年查詢,中國耕地為20.25億畝(數據統計於2015年)。
耕地指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開發、復墾、整理地,休閑地(含輪歇地、輪作地);以種植農作物(含蔬菜)為主,間有零星果樹、桑樹或其他樹木的土地。
耕地面積的計算方法是:年初耕地面積,加上當年增加的耕地面積、減去當年減少的耕地面積。當年增加的耕地面積是指本年度內因新開荒(本年度已種上農作物的新開墾荒地)、基建佔地還耕、河水淤積、平整土地和治山、治水等原因而增加的耕地面積。
⑺ 全國耕地有多少億畝
2020年全國耕地保有量不少於18.65億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少於15.46億畝,確保建成8億畝、力爭建成10億畝高標准農田。
未來,我國將加強土地規劃管控和用途管制,從嚴控制建設佔用耕地特別是優質耕地;強化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嚴禁通過擅自調整縣鄉規劃規避佔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審批;以節約集約用地緩解建設佔用耕地壓力,促進新增建設不佔或盡量少佔耕地。
耕地的重要性
從耕地資源的特殊戰略地位來看,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是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重要論斷。中國作為一個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糧食安全的特殊戰略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耕地是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是農業發展和農業現代化的根基和命脈。
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耕地資源的特殊重要性和戰略性。耕地是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基石,是重要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耕地保護直接關繫到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關繫到生態文明的建設,關繫到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也關繫到國家的長治久安。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2020年全國耕地保有量不少於18.65億畝
⑻ 中國的耕地面積是多少
截止2018年,中國的耕地面積為1,432,960平方公里,排世界第三位,中國用全球7%的耕地養活了近20%的人口。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地區。我國西部耕地面積小,分布零星。耕地面積排世界第3,僅次於美國和印度。
由於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耕地面積排在126位以後,人均耕地僅1.4畝,還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一半兒。加拿大的人均耕地是我國的18倍,印度是我國的1.2倍。 目前我國已經有664個市縣的人均耕地在聯合國確定的人均耕地0.8畝的警戒線以下。全國的耕地面積已經下降到18億畝。
(8)中國有多少畝固有耕地擴展閱讀
地形和氣候都適宜的土地才能作為耕地,而我國耕地面積約為20.24億畝,相當於135萬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沿海東部季風區,集中在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平原、山間盆地以及廣大的丘陵地區。我國雖然國土面積大,耕地面積也位居世界第三位,亞洲第二位,但是人均耕地面積僅1.4畝,還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一半。
地球上1億480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中大約有1500萬是可耕地,森林開伐,荒漠化,例如馬達加斯加的中央高原上因為過度的游耕已導致嚴重的荒漠化。
⑼ 中國現有多少畝耕地
這是2007年4月13日的新聞
中國國土資源部12日公布了2006年度全國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國耕地面積為18.27億畝,比上年度末凈減少460.2萬畝,全國人均耕地面積1.39畝,逼近18億畝的紅線
中新社發
⑽ 我國人均耕地面積是什麼
平均到每個人擁有耕地只有1.39畝。
美國國土總面積為96291萬公頃,其中耕地達19745萬公頃,佔世界耕地總面積(150151萬公頃)的13.15%,是世界上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美國人均耕地0.7公頃,是世界人均耕地(0.23公頃)的2.9倍)。
中國耕地面積排世界第4,人均耕地面積排在126位以後。在世界上排第四,僅次於美國、俄羅斯和印度,但是咱們國家人口太多,平均到每個頭上,擁有耕地才只有1.4畝,還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一半兒。
我國人均土地面積在世界上190多個國家中排110位以後。除耕地面積排在126位以後外,草地面積排在76位以後,森林面積排在107位以後,全國人均佔有森林面積0.128公頃,人均佔有量在全世界排名居80位之後。
耕地面積的計算方法:
年初耕地面積,加上當年增加的耕地面積、減去當年減少的耕地面積。當年增加的耕地面積是指本年度內因新開荒(本年度已種上農作物的新開墾荒地)、基建佔地還耕、河水淤積、平整土地和治山、治水等原因而增加的耕地面積。
當年減少的耕地面積是指本年度國家基建佔地(指經縣以上政府主管部門批準的因興修水利、修築公路、鐵路、民航機場、修建工礦企業、建築機關學校用房實際佔用的耕地)、鄉村集體基建佔地(鄉村新建或擴建鄉村企業、興修水利工程、修築公路、以及建築辦公室和生產設施。
如曬場、畜棚、豬圈等基本建設而實際佔用的耕地)、農民個人建房佔地、退耕造林面積、退耕改牧面積,以及因自然災害廢棄而實際減少的耕地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