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中電集團產值是多少

中國中電集團產值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2-06-09 06:58:34

① 求助:有人了解中電45所的嗎

具體的不太知道。但是,電子設備是信息產業的基礎,在未來10年內,還將是支柱產業。45所的設備一般還處於實驗室階段,即主要應用於科研院所和學校,而不是應用於主流生產線。本科生在45所這樣的地方,屬於基礎比較差的,待遇不會很好,如果不從事一線的主要工作,而是從事銷售、售後服務這樣的從屬性工作,進步不會太大。但45所的承擔重大項目的機會很多,如果能參與到重大項目的具體工作中,尤其是關鍵研發環節中,將會有較快的進步機會!

② 中電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中電電氣集團總部位於南京,前身為國家能源部扶持企業。公司自1990年成立至今,秉持「遠見、創新、責任」的核心價值理念,以「為世界輸出優質動力」為己任,專注生產製造二十餘年,形成電力變壓器、光伏太陽能、電力電子、蜂窩材料四大產業,在江蘇、上海、江西、儀征、香港等地發展形成15家控股、全資子公司。
2007年5月18日,中電電氣(南京)光伏有限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股票代碼CSUN),成為南京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2011年,中電電氣以2010年銷售額109億元位列江蘇省民營企業100強43位,並被省經信委授予「百億規模企業」。
2011年8月,中電電氣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183位,排名南京第九位,鎮江第一位。
中電電氣堅持「與巨人同行,與世界同步」的發展戰略,與美國杜邦、法國施耐德電氣、德國西門子、日立金屬、中國武鋼等國內外優秀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公司先後獲得「中國名牌」、「中國著名商標」等榮譽稱號,被評為國家級創新型企業、4A級標准化良好行為企業、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國家AAA級誠信企業等。

變壓器產業,作為中電電氣集團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幾年發展迅速,乾式變壓器品種規格以及總體規模等均居行業首位。中電電氣變壓器系列產品先後在廣州亞運會主會場、首都國際機場、國家載人航天工程、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內蒙古輝騰錫勒風電場、深港跨海大橋、蘇州世遺會會場等諸多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中應用。

光伏太陽能產業,集團自2004年進入至今,依託國際一流的以趙建華博士為首的太陽能博士科學家團隊,光伏電池轉換率持續保持行業領先,並打造起從硅料、拉棒到電池、組件、應用系統的完整光伏產業鏈。集團光伏產業先後承擔了國家「十五」、「十一五」多項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並完成中美、中意、中歐、中西、中日等多項國際合作項目。中電電氣建設運營的南京鐵路南站太陽能屋頂項目,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光伏建築一體化項目,是建築節能的標志性工程。中電電氣致力於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我們的責任始於生產節能環保產品及提供能源使用方案,開辟一條通往節能電氣時代的道路。同時我們的行動也證明,我們致力於為我們所在的社會提供幫助,向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以「感恩的心」回報社會!

人才觀:能耐多大,舞台多大
團隊觀:眾人劃槳開大船
願景觀:讓世界首選中電電氣
核心價值觀:遠見、創新、責任
發展觀:與巨人同行、與世界同步

集團公司人才培養機制簡介
中電電氣集團以培養基礎扎實、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具有市場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學習型、應用型高素質專門人才為目的,以為社會高速發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為己任。
集團在整個技術研發系統和營銷系統培訓上加大投入,目前已經基本建立了多層次、全方位的培訓體系,在培訓需求、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學員選拔、效果跟蹤等方面進行了認真籌劃,為保證員工與企業的快速同步成長提供了有力支持,尤其近年來集團加大對企業中高層
管理者的系統培訓,為支持管理者更快承擔更大的責任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同時,集團重視應屆大學生的招聘與培養:與相關院校進行校企合作;制定後備人才各階段培養計劃並進行跟蹤培養,優化公司關鍵崗位人才隊伍。
目前,中電電氣集團對應屆生有著完善而富有成效的培養政策:
1、基層實習、導師帶徒、掛職鍛煉、梯隊建設、內部競聘等,給所有優秀的應屆生成長和發展的機會;
2、詳細規劃一年以上針對應屆生的培養鍛煉階段,集中培訓和專人跟蹤培養相結合;
3、中電電氣集團現為共青團中央的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之一,提供崗位見習的機會,為大學生提升就業技能、積累創業經驗創造條件。
4、目前中電電氣已和東北電力大學達成校企合作項目,中電電氣將為東北電力大學的優秀學生提供獎學金,同時,學校將定期選派品學兼優大學生組成東北電力大學青年就業見習小分隊來集團參加就業創業見習。
法定代表人:陸廷秀
成立日期:2003-12-23
注冊資本:6188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江蘇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200007558989202
經營狀態:在業
所屬行業:製造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英文名:China Electric Equipment Group Co., Ltd.
人員規模: 5000-9999人
企業地址:南京市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水閣路6號
經營范圍:輸配電設備、電力電子裝置、節電設備、絕緣材料設計、製造、銷售、安裝及相關技術服務;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的研發、製造、銷售及安裝;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③ 千億級新央企將誕生,中國電力裝備集團旗下都有什麼公司

千億級新央企將誕生,中國電力裝備集團旗下有的公司分別是山東電工電氣、平高集團、許繼集團、中國西電集團等等,新央企完成重組之後,總資產高達1200個億,重組之後的新央企,不僅可以優勢互補,還可以提升海外競爭力。

電力裝備企業的發展,除了要滿足我們國內的發展,也要走出國門,去幫助其他發展相對滯後的國家完成基礎的電力設備鋪建,因此有競爭力是理所當然的,因此有無與倫比的實力是理所當然的。重組的意義就是提升優勢能力,新央企的名號為的就是成為巨無霸式的電力裝備,不管是面對什麼情況,都可以義無反顧的頂上去。

國外一些基建項目的招標,新央企成立之後,顯而易見在招標上呈現出來的綜合實力是不容小覷的,這比以前任何時候單打獨斗都有意義。也許你不明白為何要重組,重組的意義其實就是化零為整,實力大增,優劣勢互補,齊心協力共謀發展。

千億級新央企將誕生,中國電力裝備集團旗下的公司主要有四家。

④ 中電電氣集團的生產基地

中電電氣南京科技園:國內最大的光伏科技產業基地,中電電氣(南京)科技園位於南京市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佔地560餘畝,員工近3000人,具有年產高效太陽電池600兆瓦、太陽電池組件1000兆瓦的生產能力;重點開發特種變壓器、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現有中電電氣(南京)特種變壓器有限公司、中電電氣新型變壓器有限公司、中電電氣南京新能源有限公司、中電電氣太陽能研究院、中電電氣南京半導體有限公司入駐園區。2013年4月中電電氣太陽能研究院順利通過了2012年第二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正式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證書。
中電電氣揚中變壓器產業基地:全球最大的乾式變壓器生產基地,揚中變壓器生產基地佔地600餘畝,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員工3600餘人,擁有整套剪切、真空澆注、真空浸漬、檢測等世界一流的變壓器生產測試設備,具備年產電力變壓器3000萬kVA的生產能力。
中電電氣絕緣新材料產業基地:中電電氣絕緣新材料產業基地位於江蘇省揚中市,廠區佔地面積1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達19000平方米,擁有單體超過萬余平方米的大型現代化鋼結構廠房,擁有塗布生產線5條,捲筒設備5台、大型壓機2台、數條雲母、復合材料生產線和國內一流的絕緣產品生產車間。
中電電氣上海新能源產業基地:國內最大新能源基地,中電電氣上海新能源產業基地位於上海市的松江開發區,佔地960畝,員工近2500人,規劃光伏電池組件產能達到120MW,光伏電池系統應用年產值20億元。依託集團強大的營銷優勢和技術優勢,結合國家的產業政策,不斷推動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重點開發特高壓電力變壓器、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

⑤ 中電集團的中電歷史

中電的歷史不只屬於中電,它更是見證香港經濟騰飛、刻錄亞太地區在世界舞台上日漸崛起的成功故事。讓我們從中電超過一個世紀的業務發展里程中,回顧每一個光輝印記。 1901年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於1月25日在香港注冊成立。當年最高的用電需求量為1/10兆瓦
1903年 位於紅磡漆咸道的首座發電廠正式投入服務,發電容量為75千瓦
1910年 宣布簽約供電予廣九鐵路清段及英段,即今日港鐵東鐵線及廣深鐵路
1919年 中電獲得九龍區公共照明系統的電力供應權 1940年 鶴園發電廠正式投產。位於亞皆老街的中華電力總部大樓落成啟用
1955年 中電正式收購大澳合眾電力公司,為大嶼山居民供應電力
1964年 中電及埃索(現稱埃克森美孚)與香港政府簽訂首份管製法則協議
1969年 青衣燃油發電廠正式啟用,總發電容量達1520兆瓦 1979年 中電開始與廣東省連網,透過其132千伏輸電網路供電予該省
1982年 青山發電A廠正式投產,發電容量達1400兆瓦,落實採用多元化燃料策略
1984年 中電接管長洲電力公司,開始為離島供應電力
1985年 中電與廣東核電投資有限公司組成合營公司,於大亞灣興建一座1968兆瓦的壓水式反應堆核電站 1986年 青山發電B廠正式投產,發電容量達2708兆瓦
1992年 位於大嶼山的300兆瓦竹篙灣發電廠正式投入服務,是中電發電系統的重要後備設施
1994年 廣東核電站正式投產。位於從化的廣州抽水蓄能電站逐步分段投產
1996年 龍鼓灘發電廠─正式分段投產,所有機組落成後,發電總容量達2500兆瓦。中電與台灣水泥公司組成合營公司,在台灣花蓮和平工業區興建一座1320兆瓦燃煤發電廠及53公里長的架空電線,將業務拓展至亞太地區 1998年 中電控股於集團重組後正式成立,以強化日益多元化業務的管理
山東中華發電項目的融資安排完成,總投資額達22億美元,此項目榮獲5家國際財經雜志頒發「最佳融資安排」獎
中電從泰國唯一營運中的獨立發電商Electricity Generating Public Company Limited (EGCO)購入策略性股權,在泰國電力市場建立重要據點
2001年 中電收購雅洛恩能源大部分權益,首度涉足澳洲電力市場
2002年 中電在本港的客戶數目超越200萬 2004年 中電公布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目標於2010年底前,以可再生能源生產相當於集團總發電容量(按凈權益計算)5%的電力
2005年 中電收購TXU Merchant Energy,成為澳洲第五大能源零售公司,並改名為TRUenergy
中電與澳洲公司合作在亞太區發展可再生能源業務
2006年 中電發表《氣候願景2050》,並宣布減排目標,目標於2050年底前把集團發電組合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減少約75%至每道電0.2千克。5%的可再生能源目標已於2007年底達成,較原定時間提早3年。

⑥ 中電集團是國企還是央企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是國企。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成立於2002年3月1日,是以原信息產業部直屬電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為基礎、組建而成的國有大型企業集團,也是國家批準的國有資產授權投資機構之一。

擴展內容: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業務領域

政府信息化領域

集團公司承建了數百項國家及省市電子政務和金融信息化系統工程,"中國國家政府網"、"國家電子政務信息平台"等;並為國家"金宏"、"金審"、"金盾"等"金"系列信息化工程提供了技術支撐、裝備和系統服務,為推動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公共安全領域

全面進入奧運會安保系統,順利完成"奧運指揮中心系統"和"北京公安綜合信息平台"建設工程;作為國家公共安全應急平台體系建設的主要支撐單位,積極承擔國家、城市、及行業公共安全專項工程,在衛生、氣象、地震、水利、人防、生產等行業應急領域承擔了多個系統工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實施公安、武警等信息化工程;自主研製的安防監控、危險品監測、保密通信等技術產品得到了規模應用。

軌道交通領域

集團公司作為國家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國產化總體單位,完成了國家"自動列車控制模擬測試中心"的建設,並先後承擔了北京、上海和南京地鐵綜合信息系統的任務。在積極參與國內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建設的同時,堅持市場導向,突破觀念,堅決實施"走出去"戰略,以外引內,突破"瓶頸",集團公司先後成功取得了巴基斯坦卡拉奇地鐵系統和約旦首都安曼軌道交通系統總集成項目,為推動先進電子技術走出國門,加強國際技術交流合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空中交通領域

集團公司是我國軍、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技術總體單位,在民航總局和信息產業部的支持下,利用軍用航空管制技術,承建了民航長春、廣漢機場空中交通管制以及民用衛星導航等系統工程。"青島管制中心主用自動化系統"和"首都機場高級地面活動引導系統總集成"項目的建設,標志著集團公司已經全面進入民航空管的核心應用領域;集團公司自主研製開發的"國產化空管系統軟體"獲得2006年國家信息產業重大科技發明獎。

衛星應用領域

集團公司是中歐伽利略衛星導航合作計劃的主要承擔者,實施了伽利略衛星導航測試驗證環境、差分與完好性系統和激光角反射器、激光測距站等核心項目;在電離層修正建模、接收機晶元組和主機板等關鍵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展,並成功競標獲得葡萄牙衛星導航監測站項目。伽利略合作項目的成功實施,將極大地推動我國衛星導航技術和產業的發展。

核心軟體產品與服務領域

集團公司已成功開發了LINUX操作系統和office辦公系統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統軟體和公共支撐軟體產品,其中Reworks實時操作系統獲國家信息產業重大科技發明獎。系統咨詢、軟體開發和軟體外包、系統維護以及用戶培訓等服務已成為我集團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逐漸形成經濟規模。

集成電路核心裝備領域

集團公司成功地完成了國家"863"離子注入機重大專項攻關任務,技術上實現了從500納米到100納米的五代跨越。該項目獲得2006年國家信息產業重大科技發明獎,相關設備已成功地應用於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大生產線。集團公司在光刻機、薄膜生長、平坦化、材料加工和先進封裝設備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能源電子領域

集團公司在"太陽能電源"和"半導體照明"領域技術和產品的研究居於國內領先地位。"半導體照明"和"太陽能電池"兩大專項均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十一五"期間,集團公司將進一步擴大太陽能電源材料、晶元、電源控制單元產業規模,實現薄膜太陽能電源的科研成果轉化和規模生產,為我國新能源戰略提供有力技術保障和產業支撐。

⑦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 下屬47個研究所的規模排名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下屬有46家研究所,電子通信方面的,其實各所都是拿國家項目,薪資水平差不多,看地方了。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當然是南京14所了,裡面好幾位院士,現在進去至少都得碩士研究生了,他們自己也培養研究生,所以對個人而言,去個很大很強知名度很高的單位確實很滿足,但研究生進去實際上是很底層的員工了,很難有出頭之日,給的薪在南京來說很沒有購買力。
成都的29所搞電子對抗,兩千多人吧,薪水在成都那悠閑低消費的城市,是很誘人的。合肥的電子38所和石家莊54所,浙江嘉興的電子36所在電子通信這塊,國內都不錯,主要是薪水在當地很可觀的,作的東西也還能拿得出去。中電集團中搞材料、接插件、微電子這幾個行業的,好象不是很突出,可能是半導體、微電子這些行業,國內的跟外資企業都難競爭吧。

聽很多網友說,中點效益最好的幾個研究所就那麼幾個,南京的14所當然是老大,無論是規模還是實力上,其次就是29,38,54了!

中電集團搞電子通信的幾個所都還不錯吧,網上傳得多的幾個所,也正是人數很多的那幾個,人多的所要養活那麼多人,項目經費當然得多些了,項目也作得大些。單位內部薪資再分配時,個人能分配多少,得看自己在整個單位中處在什麼崗位扮演個什麼角色了,若這個領域的權威專家好些都在這個所,雖然這個所整體上很厲害,實力財力口碑都很好,但單位牛人太多新人難於突出,總是在專家們的光輝指引下作很底層的工作,拿錢多的可能就不是自己了。本人小碩畢業去了南京的某個所,碩士在那兒是最底層的員工了,我們都說自己是作具體工作的人員,獎金高了實際是加班辛苦換來的,工作很沒成就感,另一同學去了個規模才一千多人、發展才二十幾年的所,正是發展用人的地方,碩士也算是人才,他的干勁也足得多,所以對個人,還是應該選擇是否能發展自己的地方,單位是否很需要你,你在那兒能作出多大成績,不一定說去了某個很牛的所就萬事大吉了。

或許好不好,都是相對於單位所在地的吧,中電在北京的所,在單位的技術實力和個人的薪資收益上可能相對於其他單位沒有太突出的特點吧,北京的各類研究院所真的是太多了,但中電在地方上的所大都還是不錯的,尤其搞電子通信這塊,在學術研究上不咋的,但在工程應用上屬於是國家隊了,重慶的兩個所偏向光器件吧,作系統的不多,器件行業可能受國外競爭沖擊大些。

簡單的聊一聊我知道的較大的研究所。
中電集團的研究所大概有40多家,但是最大號已經排到了58所,其中原因很多,像54所就是原16所和19所合並而成。
如果按照規模劃分,自然以南京14所第一,人員大概6000人左右,2005年產值過30億,14所是整機所,整機能力國內無出右著,但是部件能力也很強,近年甚至在IC方向也有所發展。但自羅所長上台以來,14所似乎有些天下第一的氣勢有所收斂,但是14所傲氣在業內眾所周知。因為是整機所,所以效益差不多,似乎5部、6部的薪酬稍高。
石家莊54所雖然也屬整機所,但是主要偏向通信方面,在職人員4000多人,2005年產值20多億,本來54所和14所一時瑜亮,雖說稍遜,但也可一爭長短,但自從03年那次出事以後,54所大傷元氣,這兩年有所緩和。以效益來說,電子戰專業部多年來一直未列前茅,但從去年開始,遙感遙控專業部有趕超趨勢。
合肥38所,雷達整機所,成都29所,以電子對抗,干擾機聞名。規模差不多,都是2000多人,2005年產值17億-20億之間,規模和效益應該同屬第一集團,29所人均產值更高些,就我個人感覺,29所有些四川盆地文化影響,有些固步自封,而38所的風格更是踏實實干一些。整機所薪酬區別都不大,但29所收入顯然在38所之上。具體情況不清,感覺29所西科公司薪酬水平不低,而38所各個部門都差不多。

⑧ 全國有幾個電力公司

五大發電集團:華能 華電 國電 大唐 中電投
四小豪門:國投 華潤 國華 中廣核
省級電力集團:粵電 魯能 浙能 深能源 京能
電網公司:國家電網 南方電網 各省都有各自的電力集團公司
還有很多其他規模小的電力公司
五大電力公司1,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葛洲壩水利水電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和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等五家發起人以發起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於2002年11月4日,2003年11月1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05年8月完成股權分置改革。截止2006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407.64億元,凈資產242.99億元。

公司是我國最大的水電上市公司,主要從事水力發電業務,擁有葛洲壩水電站和三峽工程投產的8台發電機組,並持有廣州控股11.238%的股份、湖北能源45%的股份、上海電力10%的股份。同時,公司受三峽總公司委託統一管理三峽工程已建成但目前暫未進入公司的發電資產。公司所發電力主要銷往華中地區(湖北、湖南、河南、江西、重慶)、華東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及廣東省。截止2006年12月31日,公司總權益裝機容量為720.6萬千瓦,公司管理和擁有的總權益裝機容量達1280.6萬千瓦。

未來,公司將依託三峽工程建設和滾動開發長江上游水力資源的大背景,繼續致力於以水電為主的清潔電力生產經營,努力提高發電能力,創建國際一流電廠,打造一流上市公司。

2中國國電集團公司於2002年12月成立,是在原國家電力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國有企業,是電力體制改革後國務院批准成立的五大全國性發電企業集團之一,是經國務院同意進行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試點企業,注冊資本金120 億元人民幣。
截至2003年底,公司擁有3個全資企業、33個內部核算單位、40個控股企業和14個參股企業;擁有運行和在建可控裝機容量3657萬KW。其中,運行和在建火電裝機容量2916萬KW,佔79.7%,水電裝機容量727萬KW,佔19.9%,風電裝機容量14萬KW,佔0.38%,佔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的52%。目前在全國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擁有電源點,加上規劃電源點,則在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擁有電源點。公司資產總額753億元,負債總額537億元,所有者權益128億元,其中少數股東權益87億元。

根據集團公司發展目標和戰略構想,"十五"後三年及"十一五"期間,集團公司提出平均每年在建400萬千瓦、開工400萬千瓦、擬建400萬千瓦的電源發展目標,爭取到2005年集團公司發電機組可控容量超過4000萬千瓦,到2010年超過6000萬千瓦。

截至2006年底,中國國電集團公司擁有3個全資企業、25個內部核算單位、65個控股企業和12個參股企業。集團公司可控裝機容量為4445萬千瓦,其中,火電裝機容量3978萬千瓦,佔89.49%,水電裝機容量405萬千瓦,佔9.12%,風電裝機容量61.8萬千瓦,佔1.39%。目前,集團公司在全國在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擁有電源點。到2006年底,公司資產總額1880億元。

3中電集團(中電)於1901年在香港注冊成立,當時名為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中電在香港經營發電、輸電及供電的縱向式綜合電力業務,透過現代化的電網為九龍、新界及大部分離島逾220萬客戶供應電力,供電范圍的人口佔香港總人口80%以上。

中電近年更在澳洲、中國內地和亞洲其他地區發展及營運能源項目,投資穩步增加,是亞洲區電力行業具領導地位的投資者和營運商。

中電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0002)( CLP Holdings Limited ) 是中電集團的控股公司,在聯合交易所上市,股份交投活躍,廣泛受到支持。

截至2006年底,中電集團資產總額1778.31億元,可控裝機容量為37800MW,權益裝機容量為28043.3MW;其中水電機組9220MW,占集團公司可控裝機容量的24.4%;火電機組27230MW,占集團公司可控裝機容量的72%;核電機組1350.8MW,占集團公司可控裝機容量的3.6%。集團公司包括169家成員單位,15家參股企業,職工總數為83086人。

中電集團資產分布在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擁有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漳澤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重慶九龍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電霍煤露天煤業股份公司5家A股上市公司;擁有在香港注冊的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並通過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擁有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以及致力於為香港提供電力的中港電力發展有限公司;擁有承擔流域開發的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和五凌電力有限公司;擁有在電力設備成套服務領域中業績突出的中國電能成套設備有限公司;擁有大型煤炭企業中電投霍林河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擁有白音華煤電有限責任公司;擁有12個已建成的1000MW以上的大型電廠;擁有控股的山東海陽核電項目,共同控股的遼寧紅沿河核電項目和廣西白龍核電項目,以及9個參股核電前期項目。

4、2002年12月29日,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在原國家電力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而成,是全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國務院批準的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的試點。主要經營范圍為:集團公司及有關企業中由國家投資形成並由集團公司擁有的全部國有資產;從事電力能源的開發、投資、建設、經營和管理;組織電力(熱力)生產和銷售;電力設備製造、設備檢修與調試;電力技術開發、咨詢;電力工程、電力環保工程承包與咨詢;新能源開發。注冊資本金人民幣120億元。截至2007年底,資產總額達到2985億元。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實施集團化運作的體制和機制,構建了集團公司、分(子)公司、基層企業三級責任主體的管理模式。集團公司相繼成立了大唐陝西發電有限公司、大唐甘肅發電有限公司、大唐黑龍江發電有限公司、大唐吉林發電有限公司、大唐河北發電有限公司、大唐貴州發電有限公司6個全資子公司和湖南分公司、安徽分公司、河南分公司、山西分公司、江蘇分公司、四川分公司、雲南分公司、廣西分公司8個分支機構。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擁有中國第一家在倫敦、香港上市,並於2006年在國內上市的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擁有較早在國內上市的湖南華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廣西桂冠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國內在役裝機容量360萬千瓦的大型火電廠內蒙古大唐國際托克托發電公司和最大風電場內蒙古赤峰賽罕壩風電場;擁有正在建設中的規劃規模630萬千瓦的龍灘水電工程以及物流網路覆蓋全國的中國水利電力物資有限公司等。截至2006年底,在役發電資產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陝西、甘肅等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截至2007 年底,發電裝機規模達到6482.34萬千瓦。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的發展戰略是:把集團公司建設成經營型、控股型,市場化、集團化、現代化、國際化,具有較強發展能力、盈利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型電力企業集團。

5、中國華能集團公司(英文全稱:China Huaneng Group,英文簡稱:CHINA HUANENG,英文縮寫:CHNG)是經國務院批准,在原中國華能集團公司基礎上改組的國有企業,由中央管理,經國務院批准同意進行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的試點。

按照國務院關於國家電力體制改革的要求,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以經營電力產業為主,綜合發展的企業法人實體。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依照公司法,對其全資、控股、參股企業進行改建和規范,建立資本紐帶關系,實行母子公司體制,逐步建立起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根據業務需要,可以按照國家規定在境內外投資設立全資或控股的子公司以及分公司、辦事處等分支機構。中國華能集團公司的經營宗旨是: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執行國家政策,根據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國家產業政策以及市場需求,依法自主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堅持改革、改組、改造和加強管理,改善產業結構,發揮集團整體優勢,提高經濟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以電為主,綜合發展,逐步成為實力雄厚、管理一流、服務國家、走向世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實行總經理負責制,總經理為法定代表人。

⑨ 中電集團是國企還是央企

國企,中電集團於1901年在香港注冊成立,當時名為中華電力有限公司,是中國香港兩家電力供應商之一。

中電在香港經營發電、輸電及供電的縱向式綜合電力業務,透過現代化的電網為九龍、新界、離島(南丫島除外)及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逾220萬客戶供應電力,近年亦在澳洲、中國內地和亞洲其他地區投資發展及營運能源項目。

公司介紹

公司類型:上市公司 (港交所.0002)。

成立時間:1901年。

總部地點:中國香港。

重要人物:董事局主席:米高·嘉道理。

董事局副主席:毛嘉達。

總裁兼CEO:包立賢。

⑩ 中電集團的公司架構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中華電力100%)
輸電及供電網路
青山發電有限公司(中電40%,埃克森美孚能源有限公司60%)
龍鼓灘發電廠、青山發電廠、竹篙灣燃氣輪機發電廠 廣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中電25%,廣東核電投資有限公司75%)
廣東大亞灣核電站
國華瑞豐(榮成)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中電49%,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51%)
榮成風力發電場一期
華能汕頭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中電25%,華能新能源產業控股有限公司50%、廣東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5%)
南澳風力發電場二/三期
CLP-CWP Wind Power Investment Limited(中電50%、中國風電集團50%)
曲家溝風力發電場、馬鬃山風力發電場
神華國華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中電30%、中國神華能源70%)
北京一熱電廠、盤山電廠、三河電廠一/二期、准格爾電廠二/三期、綏中電廠一 /二期
國華中電(榮成)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中電49%、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51%)
榮成風力發電場二/三期
中水電中電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中電45%、中國水電建設集團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55%)
長嶺風力發電場二期
乾安網新風電有限公司(中電100%)
乾安風力發電場一/二期
中電國華神木發電有限公司(中電49%、中國神華能源51%)
神木電廠
國華瑞豐(東營河口)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中電49%、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51%)
東營河口風力發電場
華電萊州風電有限公司(中電45%、華電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55%)
萊州風力發電場
香港抽水蓄能發展有限公司(中電49%、埃克森美孚能源有限公司51%)
廣州蓄能水電廠
貴州中電電力有限責任公司(中電70%、中國華電集團公司18%、貴州省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12%)
安順電廠二期
國華瑞豐(利津)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中電49%、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51%)
利津風力發電場一、二期
中電陽江海陵島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中電100%)
海陵島風力發電場
懷集水力發電廠(中電84.9%、懷集縣匯聯水電企業(集團)有限公司15.1%)
懷集水力發電廠
山東中華發電有限公司(中電29.4%、中國國電集團公司36.6%、山東省國際信託有限公司14.4%、法國電力國際公司19.6%)
石橫電廠一/二期、菏澤電廠二期、聊城電廠
國華瑞豐(沾化)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中電49%、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51%)
沾化風力發電場一、二期
大唐中電(吉林)發電有限公司(中電49%、大唐吉林發電有限公司51%)
大通風力發電場
大理漾洱水電有限公司(中電100%)
大理漾洱水力發電廠
中電廣西防城港電力有限公司(中電70%、廣西水利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30%)
廣西防城港電廠
華能中電長島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中電45%、華能新能源產業控股有限公司55%)
長島風力發電場
大唐中電(吉林)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中電49%、大唐吉林發電有限公司51%)
雙遼風力發電場一、二期
中電四川(江邊)發電有限公司(中電100%)
江邊水力發電廠
華能中電威海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中電45%、華能新能源產業控股有限公司55%)
威海風力發電場一、二期
中電環宇(山東)生物質能熱電有限公司(中電79%、山東博興環宇紙業有限責任公司21%)
山東博興生物質能熱電廠 TRUenergy(中電100%)
雅洛思燃煤發電廠及褐煤礦場、Hallett 燃氣發電廠、Tallawarra 燃氣發電廠、Iona 燃氣貯存設施
瑞豐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中電50%、Hydro Tasmania 50%)
Waterloo 風力發電場、Woolnorth Bluff Point 風力發電場、Woolnorth Studland Bay 風力發電場、Cathedral Rocks 風力發電場 Gujarat Paguthan Energy Corporation Private Limited(中電100%)
GPEC 燃氣發電廠、Samana 風力發電場一期
Jhajjar Power Limited(中電100%)
哈格爾發電廠
CLP Wind Farms (India) Private Limited(中電100%)
Samana 風力發電場二期、Saundatti 風力發電場、安得拉湖風力發電場、Theni 風力發電場
CLP Wind Farms (Khandke) Private Limited(中電100%)
Khandke 風力發電場 OneEnergy Limited(中電50%、三菱商事株式會社50%)
和平電廠
Electricity Generating Public Company Limited (EGCO)(中電2.15%、OneEnergy22.42%、其他股東5.43%)
仁郎發電廠(泰國)、、KEGCO 發電廠(泰國)、BLCP 發電廠(泰國)、泰國小型發電商(燃氣)、泰國小型發電(可再生能源)、Kaeng Khoi 發電廠二期(泰國)、Quezon Power 燃煤發電廠(菲律賓)、菲律賓小型發電商(菲律賓)、Nam Theun 水力發電廠二期(寮國)

閱讀全文

與中國中電集團產值是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中國機票貴 瀏覽:269
印度高溫50度怎麼度過 瀏覽:204
去印尼帶回來送什麼東西 瀏覽:49
義大利陀螺桌哪裡買 瀏覽:95
印度哪個城市的房價便宜 瀏覽:512
義大利女鬼叫什麼 瀏覽:609
伊朗綠卡有什麼條件 瀏覽:717
法蘭西義大利還有什麼 瀏覽:986
在上海怎麼去越南 瀏覽:259
賴亞文帶隊出征義大利後去哪裡了 瀏覽:267
餐廳牛肉排義大利面怎麼做 瀏覽:90
印尼工人技術怎麼樣 瀏覽:650
伊朗肉丸怎麼做 瀏覽:216
伊朗國土面積和人口相當於中國哪個省 瀏覽:562
中國的改革開放改什麼 瀏覽:596
越南護照需要什麼證明 瀏覽:914
印尼金鍬都有什麼顏色 瀏覽:296
越南賓士車要多少錢 瀏覽:32
中國最美的海花島在哪裡 瀏覽:929
印尼indosat怎麼查話費 瀏覽:98